《钱塘湖春行》注音版
巡山小妖精
879次浏览
2021年01月17日 18:1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前列腺按摩方法视频-不的成语
《钱塘湖春行》注音版
《钱塘湖春行
》全诗结构严 密,格律严谨,对仗工整,语言流畅,生动自然,语气平易,
提供了《钱塘湖春行》拼音版,一起来看看 吧
!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
水面初平云脚低
.
gu shan si bei jia ting xi ,shui mian chu ping yun jiao di
几处早莺争暖树
,
谁家新燕啄春泥
.
ji chu zao ying zheng nuan shu ,shui jia xin yan zhuo chun ni
乱花渐欲迷人眼
,
浅草才能没马蹄
.
luan hua jian ru mi ren yan ,qian cao cai neng mo ma ti
最爱湖东行不足
,
绿杨阴里白沙堤
.
zui ai hu dong xing bu zu,lu yang yin li bai sha di
译文
在一个明丽的春日,我 信马来到钱塘湖畔,由孤山寺的北面绕到贾公亭西。
一场春雨刚过。
云气同湖面上的微波连成一 片,
像贴在水面似的。
而湖水涨得满
满的,快要跟岸齐平了。远处近处都有黄莺婉转的 叫声,这些春天的使者们,嬉
戏追逐,
争着抢着往向阳的枝头飞。
谁家新归的燕子在湖 边飞上飞下,
它们忙着
衔泥筑巢。沿途繁花东一簇,西一丛,快要让人眼花缭乱了。而路上的春 草刚从
1 / 7
土里钻出来,刚够遮住马蹄。春神把花挂在树上,把草铺在地上,供人们尽 情赏
玩,而我最迷恋的却是湖东一带,这里绿杨成荫,白堤静静的躺在湖边,安闲,
自在,真要 让人留连忘返了。
《钱塘湖春行》简析
《钱塘湖春行》
生动的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
是一首唱
给 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 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
“
楼观
参差
”
景象, 两个地名连用,又给读者以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
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 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
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
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 。
颔联写仰视所见
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 ,
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
;
燕子穿花贴水,
衔泥 筑巢,
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
“
几处
”二字,
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
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
“
谁 家
”
二字的疑问,
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
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 产生丰富的联想。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
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
所以能见到的尚不 是姹紫嫣红开遍,
而是东一团,
西一簇,
用一个
“
乱< br>”
字来形容。
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
仅只有没过马蹄
那么长,
所以用一个
“
浅
”
字来形容。< br>这一联中的
“
渐欲
”
和
&ldqu o;
才能
”
又是诗人观察、
欣赏的感受和判断,
这就使 客观的自然景
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
使读者受到感染。
这两联细致 地描绘
了
西
湖
春
行
所
见
景
物,
以
“
早
”“
新
”“
争
”“
啄
&rd quo;
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
;
以
“
乱
&rd quo;“
浅
”“
渐欲
&rdquo ;“
才能
”
,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这就
准确而生 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
给人以清新之感。
前代诗人
谢灵运
“
池塘生春草,
园柳变鸣禽
”(
《登池上楼》)
二句之所以妙绝
古今,
受到激赏,
正是由于他写出了季节更换时这种乍 见的喜悦。
《钱塘湖春行》
以上两联在意境上颇与之相类,
只是白诗铺展得更开些。< br>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
东沙堤。白堤中贯钱塘湖,在湖东一带,可以总揽全湖之胜。只见绿杨荫里 ,平
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
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
尽情享受春日美< br>景。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以
“
行不足
”
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集中饱满的感受给读者无尽的回味。
前人说
“
乐天之诗,
情致曲尽,
入人肝脾,
随物赋形,
所在充满
”
,
(
王若虚
《滹南诗话》
)
又说
“
乐天诗极清浅可爱,
往 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
皆他人所未发
”
,
(
田雯《古欢 堂集》
)
这首诗语言平易浅近,清新自然,
用自描手法把精心选择的镜头写入诗中,< br>形象活现,
即景寓情,
从生意盎然的早
春湖光,体现出作者游湖时的喜悦心情, 是当得起以上评语的。
知识举要
2 / 7
云脚
“
脚
”
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
又可指器物 的支撑,
如椅
脚、桌脚。还可指器物的下端,如山脚、墙脚。又可指残余的滓末,
(< br>现代汉语
中有
“
下脚料
”
之类的词 语
)
由此引申为末端。如日脚、雨脚,杜甫
《羌村三首》:
“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rd quo;
杜甫《茅屋为秋
风所破歌》:
“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 如麻未断绝。
”
本诗
“
水面初平云脚低
& rdquo;
中的
“
云脚
”
,指云层的最 低处。
初
“< br>初
”
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
常用来表示时间。
常指动作行 为的
第一次或发生后最初的那段时间。
1.
常用在动 词前,有时用在形容词前,可译为
“
开始
”“
乍
”
,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剑外忽传收蓟
(jì)
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本诗
“
水面初平云脚低
”
。
(
初 :乍
)
2.
用在动词前,
表示事情是头一回这样做。
如
《公羊传》
宣公十五年
“
初税亩
&rdqu o;
。
3.
用在句子
(
或短语
)
开头,
表示对往事的追 溯。
如
《三国志
·
蜀书
·
诸 葛
亮传》:
“
初,亮自表后主
”
。
4.
表示
“
从来
&rdqu o;“
素来
”
一类意思。
如
《汉书
·
盖勋传》:
“
群臣初无是言也
&rdquo ;
。
(
初:素来,从来。
)
渐
“
渐
”
在古汉语里常用作副 词,
意思是
“
逐渐
”
,
表
示情况的逐渐变化或程度的逐渐加深。可译为
“
逐渐
”& ldquo;
越来
越
”“
渐渐
&rdqu o;
。
本诗
“
乱花渐欲迷人眼
”
即用此义。
“
渐
”
用
作
动
词
时
有
“
加
剧”“
疏
导
”“
沾湿
”
等许多义项。
如
《书
·
顾命 》
:
“
王曰:
呜呼,疾大渐,惟几。
”(
渐:加剧。
)
《史记
·
越王勾践世家》:
& ldquo;
禹之功大矣,渐九川,定九州。
”(
渐:疏导。
)
《诗
·
卫风
·
氓》
:
“
淇水汤汤(shāngshāng),
渐车帷裳。
”(
渐:
沾湿。
)
3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