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年级作文启蒙教学

温柔似野鬼°
728次浏览
2021年01月17日 19:0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客人的英文-会计师事务所实习日记

2021年1月17日发(作者:连楹)
浅谈三年级作文启蒙教学

连云港开发区第一小学










万绪娟

【摘


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提出了新的理念和更 高的目标要求。但从
实践层面上看,当前小学习作教学中的功利、应试色彩仍然较浓,学生怕写作文、教 师
怕教作文的现状仍然没有根本改观。
笔者从三年级学生作文现状入手,
分析产生这种 现
象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获得一定成效,希望以此为突
破口, 找到三年级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提高三年级作文启蒙阶段的教学效果,
让作文真正成为师生乐事 。

【关键词】新课程;习作现状;基本理念;作文训练途径

作文教学是语 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重要阵地。

作水平和写作能力 的高低,是学生能否较好地运用语文知识及其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
《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 的语文水平怎样,作文是一个衡量的重要尺度。”可见作文
在语文中的重要地位。
《小学语文课 程标准》将语文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即一年级进行
口语训练
(基本形式是看图说话)

二年级进行写话训练
(基本形式是看图写话)

三~
六年级进行命题 作文教学。
而三年级正是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经过 一、
二年级的口语训练和写话训练,
但是到了三年级开始作文学习时,
学生还是
困难重重,学生害怕写作文,老师也害怕改作文,结果作文成一种负担。

一、三年级学生作文现状分析。

首先,
无话可写,
即使是一个简单 的写景或说明事物的一段话都显得非常困难。

年级小学生生活阅历少,
见识不多,< br>课外阅读和知识面都不丰富,
导致了孩子写起作文
来常常是无话可说,没有什么内容可写 ,有的就是典型的流水账,作文空洞无物,让你
点评时无话可评。如果逼急了,他们就干脆把作文选中的 例文全都抄写下来。


其次,
言之无物,
小学生对事物缺乏一定的 观察力,
导致小学生的作文语言不具体,
空话、套话多,甚至“言之无物”,难以将所见所闻完 整的表达出来。


再次,语言缺乏逻辑,叙事颠三倒四。由于现在孩子多为独生子女 ,在生活中缺乏
语言学习和沟通环境,
电视等快餐文化的入侵,
导致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欠缺,
直接表现
为作文时语句不通、逻辑性差,甚至于语言表达混乱、意思不明。
< br>还有,语言缺乏美感。语文教学中,注重应试教育,将词语教学功利化,独立于语
言培养之外,在 写作时不会应用,语言不精彩、干瘪、苍白,让人看起来枯燥无趣,味
同嚼蜡。

二、教学中的原因分析。

1.
公式化写作教学方式。


1
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作祟,
在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阶段,
老师总要求学生 写
“中心
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详略得当”的作文,这要求对小学生来说显然太高了,而
且要求无弹性,有较浓的成人化、文学化倾向,学生无法达到这一要求。于是,很多教
师不厌其 烦地将一些写作的方法像公式一样硬塞给学生,
让学生死记硬背,
套用现成材
料与模式 ,进行公式化的僵化训练。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扼杀了学生自主思考、
观察的能力,
压抑 了他们独具匠心的构思,
导致学生丢掉了开启心灵的钥匙,
没有了自
己的思想。最后适 得其反,写出来的文章绝大部分中心不明确、条理不清晰、语句不通
顺、缺少新意。

2.
过于强调应试教育,重视课堂教学,忽视生活实际。

叶圣陶先生曾说: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出什么
样的文字。

学生写作的过程,
是从客观外界汲取必要的素材,
经过头脑中的加工制作,
再运用文字 符号表达出来的过程。离开了“生活”这个最基本的素材源。任何作文,都
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小学 生学生由于受生活环境的限制,只熟悉校园中的身边事,
三点一线的校园生活限制了他们的思维。
很多学生一提笔不是同学间的友谊和矛盾,

是老师的奉献、父母的勤劳等等。都是简单地记 录生活,记录得很认真,可读完了却发
现没有中心和主旨。

3.
忽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
对中年级的习作 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
留心周围事物,

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 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
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
最受感动的内容。
因此,
作文教学中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
走出校园,
才能更好培养学生观察能 力。
但是老师现实教学中,
往往忽视学生观察能力
的培养,
把作文教学的重点 放在思维训练或写作技巧训练上,
没有观察,
当然写不出打
动人心的文章来。


4.
重视书面表达,忽视口头训练。




作文教学应包括书面表达和口头训练两个部分。“写”和“说”都是表达,两者
是相互促进、相 辅相成的。然而,很多小学语文教师过分强调书面作文,对口头训练则
置之惘然。语文教学缺乏生活,独 立于生活之外,这种“重文轻语”的倾向,导致小学
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普遍下降,说话不连贯完整、词不 达意,甚至影响人际交往,结果导
致作文套话,空话多。

三、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几个有效途径。

作者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首先从弄清作文“ 写什么”和“怎么写”的关系入手,回
到生活中去,作文力求从生活中来,积极做好基础工作,注重培养 学生的观察能力,训
练学生说话能力,激发学生想象能力,注重语言积累,学会反思。最后使每一个学生 都
愿意写作,善于写作,老师乐于教作文,乐于改作文,让作文真正成为陶冶情操,提升
个人素 养的主阵地。

1.
解决好“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

“写 什么”是解决写作兴趣问题,有东西可写才能乐写,
“怎么写”是解决写好的
问题。
传 统的作文教学中,
过分强调
“怎么写”
的问题。
写作是最富创造性的劳动之一 ,

2

客人的英文-会计师事务所实习日记


客人的英文-会计师事务所实习日记


客人的英文-会计师事务所实习日记


客人的英文-会计师事务所实习日记


客人的英文-会计师事务所实习日记


客人的英文-会计师事务所实习日记


客人的英文-会计师事务所实习日记


客人的英文-会计师事务所实习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