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史观专题归纳

别妄想泡我
780次浏览
2021年01月17日 21:2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fantasticbaby-我想说

2021年1月17日发(作者:褚君浩)
一、现代化



主要观点

1
、现 代化史观认为,人类社会近现代的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即现代化的历史。现代
化包 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现代化。经济现代代主要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的主
要内容 是民主化和法治化。
现代化进程一般指在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下,
人类社会从传统农
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主要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转变。

2
、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即 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

②、经济现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 ,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

③、文化现代化主是要指科学化和大众化进程。

④、社会生活现代化除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

此外,还包括:均富化、福利化、社会阶层流动化、教育普及化、信息传播化、人口控制化
< br>等。其中,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进程是的两个主要内容,重要是把握人类历史纵向发展的历程。
3
、对现代化模式问题的认识:现代化模式是指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类型,具有 多样性的特点,按
照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①、从现代化的动因和起步时 间看,可分为内源型现代化模式,即现代化起步的原因主要是该国或该
地区社会内部经济、
政治 和文化自然发展的结果。
如:
英、
法等国的现代化。
外源型现代化模式,即指现代化起步是在外部因素的刺激开始的。如:美国、日本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
化进 程。

②、从经济体制的特点看,可分为市场经济模式,如英、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 ;计划经济
模式,如苏联的现代化;混合经济模式,其特点是国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在现代化过程中都 起
重要作用,如印度等国的现代化。

③、从社会经济的性质可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模 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又
可分为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和中国模式(即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地区,实现民族独立是实现现 代化的前提,实现民族独立后应尽快把工
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民族独立和现代化是殖民地 、半殖民地国家或地区面临的双
重任务。

(一)、近代化的含义及其内容。通常情况 下,现代化和近代化意思相同,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
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 过程),其动力是工业化,涉及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
(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军事、生活方 式乃至思维方式),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
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近代化(现代化)以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 主化进
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经济上的工业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 业化、
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或合理化)、大众化(或世俗化)进程;社会生 活和风
俗的演进,即城市化。

现代化的基本进程:现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 发型,指的是西欧和北美(德国例外),主要
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大多数国家都 是,主要不是内部因素,是外部刺激,是回应
和学习。

从社会制度来说,有多种模式 ,主要有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发展中国家现代
化模式。

按中 国多数学者的观点,把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划分为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两个阶段:第
一次现代 化是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第二次现代化是
20
世纪
70
年代 以来随着信息化和知
识经济崛起而开始起动的新型现代化。

(二)、在认识近代化(现代化)史观时要防止几种偏差

1
、把现代化看成 人类理想目标的实现。因为现代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需要人类的探
索中纠正失误。如工 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生活恶化,女工、童工问题等,后来西方国家在第二次
工业革命进行了纠正 ,现在的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已成为人的权利。还有如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等。

2

现代化与西化的关系。
现代化有西化内容,
但不是完全西化。
正确的心态是既 保持民族独立、
特色,
又要向西方学习。

3
、现代化与近代化的关 系。一般来说,近代化就是现代化,二者只是在时间上的差别而已。

(三)、中国近代化(现 代化)的发展历程。中国的近代化一直贯穿着两大主题:一是争取国家独立和民
族解放,二是争取繁荣富 强和持续发展。



第一阶段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1840

1860

)
A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西方世界


A
)、政治方面:资 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少数先进国家已经确立。资产阶级队伍壮大,特别是工业
资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起来 ,与此同时,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B
)、经济方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 经完成或正在进行工业革命,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生产的
时期过渡,资本主义进入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C
)、思想方面
:
西方经历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思 想解放运动。自由主义产生,取代重商主义。
马克思主义诞生。


D
)、世界一体化进程
: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一体化进程加速,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
本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与此同时,随着资本主义国家以商品输出为主要特征的侵略

的加剧,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B< br>、西方的冲击。鸦片战争,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
域进行渗透侵略。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开
端。
C
、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个阶段:中国在经济、思想、政治等方面的变化与回应



A
)、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②、地主阶级发起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

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B
)、思想:固步自封→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

①、鸦片战争之前:传统的儒家学说主导着人们的思想

②、鸦片战争之后:开眼看世界与新思潮的萌芽




③、洋务派的观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




④、中国近代第一个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洪仁玕《资政新篇》




⑤、早期维新思想:具有资本主义要求的政治、经济、文化主张


C
)、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①、社会性质: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半封建──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半殖民地──中国主权的逐步丧失。




②、社会矛盾: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社会矛盾发生了变化 。民族矛盾、阶级矛盾
并存,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家的主要矛盾,因此,革命任务随之发生
了转变 。

③、阶级关系变化:产生了新的阶级,即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


D
)、政治:近代化过程中各阶级的回应




①、地主阶级权力的变动:辛酉政变



②、地主阶级的回应:洋务运动




③、农民阶级的回应:太平天国




④、资产阶级的回应:资产阶级的产生,早期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主张。




⑤、无产阶级的产生:为以后的民主革命准备了新的领导阶级。


第二阶段整体发展阶段(
1895

1927
年):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 角是资产阶级,近代化在经济、政治、
文化领域的全面展开。

A、政治上:政治体制 的近代化有了重大突破。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想在中国建立君主立
宪制。资产阶级革命派 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B、经济上:民族资本 主义发展。一是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二是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
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C、思想文化上:维新思想与顽固派的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新文化运动的产生等, 民主主义思
想广泛传播,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大力宣传马克思主< br>义。



第三阶段曲折前进阶段(
1927
~< br>1949
年):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中国
近代化的进程几 乎陷入绝境。但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
中国近代化的任务,中国近代化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A、经济上: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实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经济领域近代化进程,但官僚资本的
形成和垄断,又使民族工业的发展日益萎缩。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日本侵略下遭到严重
摧残 。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近代化事业推人绝
境。
< br>B、政治上: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的妥协退让,对共产党、工农群众的屠杀影响了民主制度的正常发展;< br>实行保甲制度和特务统治;制定

伪宪法

确认以蒋介石独裁统治为核心的 国家制度。

C、现代化的新发展:

首先,体现在无产阶级成为近代化重要角色。

其次,近代化的政治内容由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转变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再次,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政治民主化的新发展提供科学理论。



第四阶段腾飞阶段(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担任现代化 任务的主角是无产阶级。

A、政治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过渡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制定和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规定了公民的权 利和义务,后来不断对
宪法进行修订和完善;不断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实行 少数民族
区域自治制度;拨乱反正,纠正冤假错案等。

B、经济上:建立了社会主义 公有制,一五计划取得经济建设巨大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集中力量进行
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建 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C、思想上:
1957
年整风运动提出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文革后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
的讨论,肯定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在新时期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 思想等。

D、外交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的现代化。

1
、求生存,为独立:中国人民历经国民革命 运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长期努力,在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 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的独立,
为真正意义的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2
、谋发展,图富强:
1949
年新中国的成立,拉开了全面现代化建设的序幕。

第一阶段:
1949

1965
年,重点发展工业化;
< br>第二阶段:
1966

1976
年,特点是文化大革命及其破坏;
第三阶段:
1978
-现在,特点是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

历史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
80
年的奋斗历程主要是围绕推进中国现代化而进行的。在革命战争 时代搞
武装斗争乃是为了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开辟道路,建国后的建设则是利 用人民
自己当家作主的有利条件发展生产力,向现代化目标迅速前进,而改革则是为了加快现代化建设步 伐。



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①、国家独立、政权巩固、秩序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

②、必须解决农业问题,才能加快近代化进程,为近代化提供支撑。

③、对外开放、兼收并蓄,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④、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⑤、科教兴国是现代化的关健。

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做出科学决策。

⑦、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⑧、邓小平理论正确解决了新时期中国现代化道路问题。

⑨、中国共产党承担着领导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历史任务。



中国近代化与现代化必须解决的两个前提条件:

①、国家的独立与民族的解放,要求从外国侵略压迫下解放出来;

②、
经济 的繁荣与富强,
这就必须摆脱社会生产落后,
受制于外国列强的局面,
要求生产力的工 业化。
国家的独立与民族的解放,是生产关系问题;经济的繁荣富强与工业化,则是生产力问题。在民< br>族不独立的情况下,要想实现工业化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首先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以解放
生 产力。

由此来认识近代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主要任务,以及解释洋务运动、实业救国、科学救 国、辛亥革命
等在近代走不通等问题,都可以得到比较清晰明白的答案。

(四)、世界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 br>萌芽——简单协作时期(
14

16
世纪)



重大事件: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
兴起——工场手工业时期(
17

19世纪初期)



重大事件: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三大革命)、欧洲封建国家改革、启蒙运动。




.
发展——蒸汽时代(
18
世纪初~
19世纪中期)



重大事件: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美国 内战、日俄改革、意德统一)、社会主义运动
(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一国际、巴黎公社)、民族解放运动 。(亚洲革命风暴)




.
成熟——电气化时代前期(
1870
年~
1917
年)



重大事 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产生、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资本主义经 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一战爆发。




.
相对稳定发 展——电气化时代后期(
1918
年~
1945
年)



1
、战后初期(
1918
年~
1923
年),一 战给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严重破坏,美国开始取代英国掌握
世界经济霸权。



2

20
年代(
1923
年~
1929
年),经济复苏,相对稳定繁荣。



3

30
年代(
1929
年~
1939
年),爆发世界经济大危机,法西斯上 台并对外侵略扩张。



4
、二战时期(
1939
年~
1945
年),二战爆发,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矛盾成为世界主要矛盾。




.
进一步发展——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194 5
年~至今)



1

1945
年~< br>1950
年,西欧、日本经济快速复苏并达到战前水平,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2

1950
年~
1973
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
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强
(西德、
日本经济倔起)< br>,
经济格局由美国独霸发展为美日欧三足鼎立。



3
1973
年~
80
年代初,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相互交织。(“滞胀” 阶段)



4

1980
初~
90
年代初,经济回升并增长。



5

90
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 强,知识经济兴起。




.
经济的工业化




.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演变



(一)
19
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1
、确立原因
:
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最强。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 地。



2
、丧失原因
:19
世纪末
2 0
世纪初,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资本家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二)二战后初期,美国确立了世界经济霸权地位,日本、西欧受控于美国。



1
、原因
:
美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大量采用新技术。两 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大发横财。



(三)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出现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1
、原因:日本、西欧经济倔起,开始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美国经济实力则相对 衰落。



(四)
9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



1
、原因: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
三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第一次:
19
世纪中期



1
、原因




1
)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2
)新兴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
、特点: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3
、影响




1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潮掀起,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2
)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对外侵略扩张,最终东方从属于西方。




3
)促进社会进步,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




4
)三大进步潮流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相位而生。



(二)第二次:
1870
年~
1913




1
、原因




1
)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2
)帝国主义疯狂瓜分世界,促进经济的发展。




3
)欧美处于相对和平发展时期。




4
)资本主义产生了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

特点: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美德经济迅速发展,英法相对缓慢,
英国丧失世界工厂地位,
俄日发展较快,但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3
、影响




1
)列强疯狂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
)帝国主义矛盾加深,最终引发一战。



(三)第三次:
1923
年~
1929




1
、原因




1
)欧美各国重视技术的革新,注重调整政策。




2
)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对殖民地进行瓜分。




3
)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 间的矛盾,世界形势相对和平。



2
、特点:美、日发展突出,美国掌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权。



德国经济重新掘起。



3
、影响
:
资 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日益尖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
最终爆发1929
年~
1933
年经济危机。



(四)第四次:
20
世纪
50

70
年代



1
、原因




1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2
)发达国家利用国际经济旧秩序,加强对第三世界的掠夺。




3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在一定时期内使世界局势相对安定。




4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



2
、特点:日本、西欧发展迅速,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3
、影响




1

70
年代,美、日、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形成。




2
)西方大国利用雄厚的经济实力,加强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干预。




3
)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科教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 地位日益突出。




.
政治民主化
----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
民主主义政治体制



1.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
《权利法案》的颁布为标志
.


2.
法国民主共和政体
:1791
年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 1792
年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
年拿破仑称帝又
重行君主专制< br>;
民主与法制交替
,
直到
1875

,
国民 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最终确立民主共和政

.


3.
美国共和政体
:

1787
年宪法》确立 了美国的联邦制度和三权分立制及总统制
;
南北战争后
,
废除黑
人奴 隶制
,
共和政体相对完善
.

fantasticbaby-我想说


fantasticbaby-我想说


fantasticbaby-我想说


fantasticbaby-我想说


fantasticbaby-我想说


fantasticbaby-我想说


fantasticbaby-我想说


fantasticbaby-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