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主要矛盾、根本矛盾和基本矛盾
巡山小妖精
607次浏览
2021年01月17日 22:5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可爱宠物-婚礼讲话
高二政治主要矛盾、根本矛盾和基本矛盾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 过程自始自终都存在着矛盾,而在复杂的
事物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的、
决定性作用的矛盾,叫 做主要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
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它的解决对全局具有决定性 意义。
在事物发展的一定过程或
一定阶段中,主要矛盾只有一个,其他都是次要矛盾。处于服从 地位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有时在一定条件 下是互相转化的。
如土地革命时
期,国内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
到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而国内阶
级矛盾则降为次要矛盾。
到解放战争时期 ,
中日民族矛盾基本解决,
国内阶级矛盾再次上升
为主要矛盾。
在社会主义改 造基本完成后,
阶级矛盾已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我国现阶段
的主要矛盾就是先进的 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发展生产力,
努力提高和
改善人民群众的物 质文化生活水平,
就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
根本矛盾指决定事物发展
全过程的本质 的矛盾,
贯穿并支配事物发展的全过程,
根本矛盾的解决标志着事物一定发展
过程的结 束。
基本矛盾通常指根本矛盾,
但有时也用以表述存在于各种基本运动形式中的矛
盾, 如促使社会发展运动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等。
对主要矛盾的分析 把握一定不能脱离事物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条件,
一定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和
主流。
例
1
旧三民主义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C
)
A.
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
B.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C.
民族资本主义与封建专制制度的矛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派之间的矛盾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的是民族 资产阶级的利益。三民主义作为资产
阶级的革命纲领,
是以推翻满洲贵族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和在中国
发展资本主义为斗争目标的。
虽然在民主革命时期,< br>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但
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并不体现反帝的要求。
例
2 1952
年毛泽东指出:
“不应再把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 。
”其依据是(
B
)
A.
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
B.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C.
官僚买办资产阶级被打倒
D.
民族资产阶级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新中国成立后,民主革命的任务并没有完成,因 此,建国后初期,人民政府没收国民
政府的财产和官僚资本,
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建立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
肃清帝国主义
在华的经济侵略势力。
同时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
变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
制,
彻底废除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制度 ,
以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而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则采取合理调整和利用。
1 952
年后,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基本完成,我国社会的主
要矛盾表现为无产阶级与资产 阶级的矛盾,因此再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中间阶级看待就错
了。
性质、实质和本质
性质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实质就是本质,是事 物的内部联系,由
事物的内在矛盾构成,
是决定事物性质、
面貌和发展变化的根本特性 。
本质隐藏于事物内部,
比较稳定而深刻,
本质不能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
只 有靠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本质通过现象
也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外部表现来体现。
而有时 现象中也有假象,
用虚假的、歪曲的、
颠倒
的形式表现本质。因此,
分析认识 事物的本质必须在大量感知材料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