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全册教材分析、学情、单元教材分析
别妄想泡我
925次浏览
2021年01月18日 00:1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金韵娇儿-古文字典
2020
年春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
56
人,除个别学生学习有较大困难外,其他同
学成绩比较平均,合格率较高,上个学期语文期末检测合格 率为
100
℅。虽然考试成绩还算可以,但从语文素养方面来看,部分学
生还没有完 全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综合学习能力欠缺,
课外知识较薄弱,古诗词背诵积累有待加强。从整体水平来看,
学生受方言生活环境影响,语感不佳,口头和书面表达都有待提
高。一些学生不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不会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能力差强人意。同时,有几个学生缺
乏家长的关心、帮助 ,常常不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上课注意力
易分散,学习效率低下,需给予特别的关注。另外,某些学生 虽
然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但家庭的支持度不高。本学期除做好家长
工作外,还需继续在阅读书目 上作进一步的指导,并且尝试利用
多种手段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和阅
读水平。
二、教材分析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一共八个单元,单元由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
板块组成。每单元有
3-4
篇课文。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等栏目。
每个单元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的方式编
排。“单元导语”为我们点明语文要素 ,“课文教学”让我们去落实这些要素,
贯
穿方法指导,
“交流平台”帮我们梳理总结,
进一步提炼方法,
“词句段运用”
和“习作”教我们懂得如何去实践运用。各内容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单元,人文主题:童年往事;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单元,人文主题:古典名著之旅;语文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
法。
第三单元,人文主题: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语文要素:感受 汉字的有
趣,了解汉字文化,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第四单元,人文主题:家国情怀;语文要素: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
体会人物的内心。
第五单元,人文主题:习作单元,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语文要素:学习描
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第六单元,人文主题:思维的火花;语文要素:了解 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
课文的理解。
第七单元:人文主题:异域风情;语文要素: 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第八单元,人文主题:幽默和风趣;语文要素: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
三、教学目标
1.
识字与写字教学
本册识字
200
个,写字
180
个,把字 写端正、规范。在提高写
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继续养成良好的写字
习惯。
2.
阅读教学
(
1
)
)要基于学生真实的阅读经历,通过自主、反复的阅读实践,不断体验和感受,逐步形成能力。
(
2
)
)不要因为速度伤害理解,要以理解速度的提高来带动阅
读速度的提高。
(
3
)
)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在课内外阅读中不断运用这些方法,逐步形成阅读有一定速度的习惯。
(
4
)
)识字写字教学应有别于常规单元,以确保学习方法的
整体性和流畅性。
3.
口语交际教学
(
1
)
(
2
)
)激发兴趣,体现双向互动。
)继续提高学生的口语程度,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4.
习作教学
(
1
)
)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本质。小学生作文的本质是
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
(
2
)
)培养观察、思想、表达三种能力。
四、教学措施
1.
强化学习习惯的养成
语文教学的难点主要是如何让学生成为一个会学语文、
用语文的人,
所以在平常的
教学中不仅仅是关注的知识的掌握,
更主要的是让生养成会学习爱学习的习惯,
这学
期将继续关注以下良好习惯的培养:
(
1
)
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习惯。
(
2
)
能够自学课文的习惯。特别是精读课文,如何让学生自己抓住重难点,学
会分析课文,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理解文句的表达方法。
通过略读课文学习方法
的掌握,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
3
)
大胆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以及主动与人合作的习惯。
(
4
)
把写作当成是一种乐趣。爱写作也愿意写作。
(
5
)
继续加强培养善于倾听的习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
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
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
通
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和其它学科、
社会活动相结合,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
实践活动。加强古诗诵读和优美词句的积累,
推广看课外书,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4.
做好辅优补差工作
教学中既要注意培养那些优生,
也要注意帮助后进生,
缩小优秀 生与后进生之
间的差距,使全班同学都能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主要措施有:
(
1
)
作业面批、有错及时改正。
(
2
)
课堂上优先提问、优先解难。
(
3
)
结合学习情况老师抽时间个别辅导,
请班级里的优秀生为其结对辅导。
(
4
)
与科任老师、家长经常联系交流,形成教育合力。
(
5
)
鼓励为主,及时表扬。
(
6
)
重视思想教育,尊重信任,持之以恒,巩固后进生良好行为习惯。
5.
培养阅读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
1
)
在培养 阅读能力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其写作,强调真情实感的再现,给予
写作技巧的指点,指导参与各种作文比 赛。
(
2
)
在阅读和理解方面多下工夫,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培养他们对语言
文字的热爱,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
3
)
指导写字和朗读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技巧和书写水平。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1
时间
2.10-2.14
2.17-2.21
教学内容
1.
《古诗三首》
(
3
)
2.
《祖父的园子》
(
2
)
备注
假期读书交流会(
2
)
3.
《月是故乡明》
(
1
)
4.
《梅花魂》(
1
)
《口语交际》
(
1
)
《习作》(
2
)课外阅读(
2
)
《语文园地》(
2
)
5.
《草船借箭》(
2
)
2
3
2.24-2.28
4
3.2-3.6
5
3.9-3.13
6.
《景阳冈》(
2
)课外阅读(
1
)
7.
《猴王出世》
(
1
)
8.
《红楼春趣》
(
1
)
《口语交际》
(
1
)
《习作》(
2
)
《语文园地》
(
2
)
《快乐读书吧》
(
2
)
《汉字真有趣》
(
2
)
课外阅读(
2
)
《我爱你,汉字》
(
2
)
9.
《古诗三首》
(
3
)
课外阅读(
1
)
10.
《军神》(
2
)
11.
《青山处处埋忠骨》
(
2
)
课外阅读(
2
)
12.
《
清贫》(
1
)
《习作》(
2
)
《语文园地》
(
2
)
课外阅读(
1
)
13.
《
人物描写一组》
(
2
)
14.
《刷子李》(
2
)
课外阅读(
1
)
《习作例文》(
1
)
《习作》(
2
)
15.
《自相矛盾》(
2
)
课外阅读(
2
)
16.
《田忌赛马》
(
2
)
17.
《跳水》(
2
)
课外阅读(
2
)
《习作》(
2
)
《语文园地》
(
2
)
18.
《威尼斯的小艇》
(
2
)
3
月
12
日
植树节
6
3.16-3.20
3.23-3.27
3.30-4.3
4.6-4.10
4.13-4.17
7
8
9
4
月
5
日
清明节
10
11
4.20-4.24
12
4.27-5.1
5.4-5.8
5.11-5.15
5
月
1
日
劳动节
13
课外阅读(
1
)书法(
1
)
19.
《牧场之国》
(
2
)
20.
《金字塔》(
1
)
《口语交际》(
1
)
《习作》(
2
)课外阅读(
1
)
《语文园地》
(
2
)
21.
《杨氏之子》
(
1
)
14
15
5.18-5.22
5.25-5.29
22.
《手指》(
2
)课外阅读(
2
)书法(
1
)
23.
《童年的发现》
(
1
)
《口语交际》
(
1
)
《习作》(
2
)
《语文园地》
(
2
)课外阅读(
1
)
16
17
18
19
20
21
6.1-6.5
6.8-6.12
6.15-6.19
6.22-6.26
6.29-7.3
复习(
7
)
复习(
7
)
复习(
7
)
期末考试
6
月
1
日
儿童节
6
月
25
日
端午节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1
.
本组教材以“童年往事”为专题
,
安排了四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语
文园地等项教学内容。
四篇课文有展示古代儿童生活画面的
《古诗三首》
:
有
著名作家萧红回忆祖父的园子
,
给童年带来快乐的
《祖父的园子
):
有著名作
家
季淡林的
《月是故乡明》
:
还有陈慧项描写一位华侨老人恋祖国的
《梅花魂》
2
.
阅读本组课文让学生感受到童年生活
,
因为无忧无虑而快乐
,
因为有了梦
想而精彩。透过一篇篇风格各异的课文
,
看到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
3
.
教学建议
:
(1)
教学时
,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本单元的语文素养
让学生通过读书
,
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
,
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和童年
时光
的珍贵
,
丰富情感体验
,
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
语文园地中安排了引导学生交流如何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
少
年惜时奋进的古诗。
教师应从整体上把握本组的教学内容和编排特点
解内
容和体会感情、读书与表达、语言积累与语言运用、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
合起来
,
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
指导学生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国绕作文要
表达的思想感情选择事件
,
要选择最能表现作文中心思想的事件作为材料
把事
件的主要部分写具体每件事都有起因、
经过和结果这样一个过程
,
只有把这
个
,
,
把理
,
积累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