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
温柔似野鬼°
708次浏览
2021年01月18日 00:1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qq头像带字-鱼塘承包合同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目录
第一单元
1.
古诗三首
2.
祖父的园子
3*
月是故乡明
4*
梅花魂
囗语交际
:
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
习作
:
那一刻
,
我长大了
语文园地第一
第二单元
5.
草船借箭
6.
井阳冈
7.*
猴王出世
8.*
红楼春趣
口语交际
:
我们都来演一演
习作
:
写读后感
语文园地二
快乐读书吧
第三单元
综合性学习
:
遨游汉字王国
汉字真有趣
我爱你
,
汉字
第四单元
9.
古诗三首
10.
军神
11.
青山处处埋忠骨
12.*
清贫
习作
:
他
了
22.
手指
23.*
童年的发现
口语交际
:
我们都来讲笑话
习作:漫画的启示
语文园地八
15.
自相矛盾
16.
田忌賽马
17.
跳水
习作
:
神奇的探险之旅
语文园地六
第七单元
18.
威尼斯的小艇
19.
牧场之国
20.*
金字塔
囗语交际
:
我是小小讲解员
习作
: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语文园地七
第八单元
21.
杨氏之子
14.
刷子李
习作例文
习作
:
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第六单元
语文园地四
第五单元
13.
人物描写一组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随着新课标、 新教材的相继使用,语文教学要实现“工具性和思想性的
统一”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转变,教 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以整
体推进课程改革为核心,深入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并以之为指导,开展< br>以课题研究为重点的教育教学研究,深化课堂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重
新认识小学语文学科的 性质和它在小学教育阶段的地位、作用,明确小学语
文教学的任务和要求。要积极地进行课堂教学的结构 和方法的改革,积极地
进行思考和研究,如何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
语文综合素养。着眼于
21
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着力于加强小学生语文基
础知识 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为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的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一)总体分析
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教材于
2020
年春季正式使用。全册教材继续按
专题组织单元
,
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
:
童年往事、古典名著之旅、综合
性学习
:
遨游汉字王国、家国情怀 、描写人物、思维的火花、异域风情、幽默
和风趣。
全册教材共安排六个语文园地和四个口语交 际。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
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五大部分
,
各部分 相互联系
,
构成—个有机
的整体。其中
,
第三单元是综合性学习:
遨游汉字王国
,
第五单元安排了一个习
作例文”
,
也 没再安排语文园地。
本册课文安排生字时继续采用了
“识写分流”
的办法。其中要求会 写的字都在课文后面的田字格中——列出
,
只要求认识的
字安排在田字格上面的两条绿 线内。所谓“只要求认识”的生字
,
在本册的要
求是读准字音
,
认清 字形
,
能初步结合词语理解字义
,
主要帮助学生扫清阅读
课文的障碍 不列入生字考核范围。
(二)具体分析
1.
教材结构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教材全册共有课文
23
篇,其中精读课文
16
篇, 略读
课文
7
篇。
课文从精读到略读,
按两个层次编排,
体现 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本册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
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
复习检测,词语表统 一安排在全册书的未必,以每课一组的形式呈现。生字
表
1
是要求认识的字,
200
个;
生字表
2
是要求会写的字,
150
个,
以供复习、
检测之用。
2.
教材的主要特点
本册是在前 八册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有一定的继承
性,体现整套教材的延续性,同时又有发展变 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
1
)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
2
)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
(
3
)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
4
)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
5
)增 加了古诗文和传统文化相应的文章选录,加强对学生学习和传承
传统文化的教育。
(
6
)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三、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
52
人。其中男生
25
人,女生
27
人。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养
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爱学习,有上进心 ,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口
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是有个别学生基础较
差,家长又疏于督促,还需老师加强辅导。个别学生学习自觉性差,不能按
时完成作业,还需要 老师好好引导教育。
四、教学目标
1.
认
200
个字,
写
150
个,
会使用字典、
词典,
有一定独立识字 的能力。
2.
能用钢笔书写楷书,
行款整齐,
并有一定的速度。< br>能用毛笔书写楷书,
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3.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5.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6.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
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 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
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8.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25
万字。
9.
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基本方法。
1 0.
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
的习作,书写规范、整 洁。
11.
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12.
在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
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br>
五、教学计划和思路
(一)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 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
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三)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重点)
(五)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六)在阅读中揣 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
基本的表达方法。
阅读说明性文章,
能抓住要点,
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七)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八)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25
万字。
(九)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
本方法。
(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
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
(十一)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十二)
在综 合性学习活动中,
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
运用资料的方法。
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 学写活动计划。
(十三)习作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强化学生的习作意识。
2.
加强习作形式的指导。
3.
引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
4.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风。
5.
习作交流和评价,重在鼓励。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周
教学内容
开学第
1
课
1.
古诗三首
2.
祖父的园子
3*
月是故乡明
4*
梅花魂
囗语交际
:
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
语文园地第一
单元测试
5.
草船借箭
备注
6.
井阳冈
7.
猴王出世
8.
红楼春趣
口语交际
:
我们都来演一
演
习作
:
写读后感
语文园地二
快乐读书吧
第二单元测试
综合性学习
:
遨游汉字王国
汉字真有趣
我爱你
,
汉字
9.
古诗三首
10.
军神
11.
青山处处埋忠骨
12.
清贫
习作
:
他
了
语文园地四
第四单元检测
13.
人物描写一组
14.
刷子李
习作例文
习作
:
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第五单元检测
15.
自相矛盾
第十一周
16.
田忌賽马
17.
跳水
习作
:
神奇的探险之旅
第十二周
语文园地六
第六单元检测
18.
威尼斯的小艇
第十三周
19.
牧场之国
20.
金字塔
囗语交际
:
我是小小讲解员
第十四周
习作
: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语文园地七
第七单元检测
第十五周
21.
杨氏之子
22.
手指
23.
童年的发现
第十六周
口语交际
:
我们都来讲笑话
习作:漫画的启示
语文园地八
第十七周
第八单元检测
综合复习
第十八周
综合复习
第十九周
综合复习
第二十周
期末检测
第四单元
9.
古诗三首
从军行
教学目标
1.
边塞诗歌的特点
2.
借助教材注 释,
结合课外资料,
通过学习,
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3.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边塞诗歌中意象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边塞诗歌中诗人怀乡思亲之情。
2.
学习诗歌的对比,了解诗人不同作品的特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
1.
同学们听说过花木兰吧,花木兰代父从军,< br>,
在战场上骁勇善战
,
猛打
猛冲
,
屡立战功
,
频频荣升。
2.
理解“从军”板书:从军
3.
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的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
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今天, 我们学习一首唐代大诗人王昌龄写的《从
军行》板书:行
二、解诗题,知诗人
1.
《从军行》即从军歌,是乐府诗题,这类诗大多描 写边疆军事生活。
标题有的加上“歌”“引”“曲”“吟”“行”等,都属于乐府诗。
2.
说说你对唐朝的边塞有多少了解?
三、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
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
指名朗读。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
教师范读
4.
通过王昌龄的《从军行》,看到唐朝的边塞哪些景物?
唐朝的首都是长 安(西安),当时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
厥。“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 所,而“玉门关”外,则
是突厥的势力范围。“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
5.
看图读前两句,你有何感受?带上感情读一读。
(戍边将士艰苦、孤寂的生活,怀念家乡)
6.
过渡语:尽管环境这样恶劣,乡情这样深切,守边将士又是怎样做的
呢?
7.
齐读后两句。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8.
第三句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黄沙”“百战”“穿金甲”说明了什
么?
(将士们面对困难,报国壮志不但没有消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
变得更加坚定)
四、体会意境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重新回到唐朝的西北边陲,再一次将所想到的、见
到的、听到的,留在心中。让我们牢记戍边的将士,学习他们弃家入塞、奋
勇杀敌、许身报国、 建功立业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五、作业:背诵并默写古诗
从军行七首
作者:王昌龄
原文:
1.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
独坐一作:独上
)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2.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3.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4.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6.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7.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板书:从军行
青海
孤城——怀念家乡
黄沙
不还——壮志报国
教学反思
送元二使安西
/
(唐)王维
一、课文品读
(一)作家
唐代诗人王维,字摩诘,原籍山西,开元进士,曾 官至尚书右丞,故也
被称为王右丞。王维既是诗人,也是画家,更通音律。他的诗歌以描绘山水
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的成就最高。他对自然美的感受独特而细致入微。
笔下山水景物特具神韵。略事 渲染而意境悠长,色彩鲜明优美,极有画意。
后人称他的诗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即使在 送别、纪行一类的诗中,也
有写景的佳句。在《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中就有很好的体现。
(二)作品
《送元二使安西》前两句写景。
“渭城朝雨渑轻尘,客舍青青柳 色新”
,
从这句诗中,我们看到的是平日车马交驰。尘土飞扬的渭城在朝雨乍停时现
出 的洁净、清爽。天空是清朗的,客舍旁的柳树在细雨的滋润下显出它翠绿
的本色.这是完全有别于其他送 别诗中与羁愁别恨纠结在一起黯然销魂的情
调,但这恰恰体现了王维诗歌的特点,从晴朗的天空,到洁净 的街道,从青
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这句景物描写
虽没有 “千里黄云”
、
“北风吹雁”
、
“寒雨连江”那样的萧瑟.但其送别的愁思却是浸染在
“柳树”
——这送别诗词中别具意味的特殊意象上。
从
《诗 经》
开始,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就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至唐朝还有“灞陵折柳”的送别典故。
“柳枝依依”
,含情脉脉,
“条条有情”
,古人
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
以柳相留。
“柳”
者,
“留”
也,
“柳”
、
“留”
二音相谐,
因而“折柳”相留,表示 情真意切的惜别之情,因此在很多的送别诗里都能
看到柳树那袅娜的风姿,迷人的意态。
诗的后两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抒情。写的是饯行宴
席即将结束时诗人的劝酒辞。 由于绝句在篇幅上受到限制,这首诗对如何设
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等 都一概舍去。但
酒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说多遍后.朋友上路的时间终于不能不到来,似
乎脱 口而出的这两句劝酒辞却使强烈的、真挚的惜别之情达到高潮。诗意看
似不难,但劝酒中蕴涵的深情对没 有离别经历,生活条件优越的学生来说却
不易体会,这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我课堂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
基于以上认识,本设计立足文本,从语言文字入手,在学生把握诗句大
概意思后,前 两句诗实现“入境”
:想象一幅“画”
,感悟“诗中有画”
;抓住
一个
“柳”
,
感知诗歌意象。
后两句诗突出
“悟情”
:
以“情”
为主线,
以
“读”
为根本,引领学生反复涵泳,反复品味,获得情 感共振。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意并背诵古诗。
2
.初步学习边吟诵边想象画面的方法,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
学用“仿佛”
“好像”
“似乎”词语表达想到的画面。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
情。
(三)教学过程:
1.
由曲入诗
课前欣赏歌曲《阳关三叠》
。
过渡语: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是根据唐代著名 诗人王维的写一首诗谱曲
而成。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首诗——《送元二使安西》
。
(
歌曲《阳关三叠》是当代作曲家根据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谱曲而成
的。课始播放 歌曲《阳关三叠》
,一方面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色彩,并由曲
入诗,为古诗的赏读奠定情感基 调;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从而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
2.
读诗知意
(
1
)引出课题,了解题意
①共同书写诗题。从这个题目中你知道了这首诗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
②学生理解了题目的意思后,齐读诗题。
(
2
)了解作者
学生介绍对作者的了解情况,教师补充。
(强调王维的诗的特点:
“诗中
有画 ”
)
(
3
)读通诗句
学生自由练习读诗,在此 项活动中重点指导“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
青柳色新”中的“朝”和“舍”的读音。
(
4
)读懂诗意
①学生结合幻灯片的注释,自读自讲诗意。
②学生试说诗意,教师点评、补充。
③出示译文,男女生合作读。
④趣译诗句,学生齐读。
(
读准、读通、读懂古诗,是古诗教学最基本的要 求。这首诗的诗意不难
理解,给学生设置一定难度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达成
学习目标。
)
3.
吟读悟情
过渡语:
学习
“ 品诗”
。
读诗如品茶,
一口为喝,
二口为饮,
三口才叫品。
读诗不仅要把诗读正确,读流利,还要把诗的韵味和感觉读出来。这就叫品
诗。王维的诗应该怎么品呢< br>?
宋代大诗人苏轼曾经说过,王维的诗有一个最大
的特点“诗中有画”
,所以读 他的诗一定要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读出诗情画
意。
①教师示范吟读古诗,学生模仿。
②吟读方法指导。
③教师吟读第一句,说出想到的画面。
④教师吟读第二句,学生说想到的画面。
⑤学生边读边想象诗中画面,教师指导。
⑥交流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
(
板书:雨舍柳美景
)
⑦品味画面。
如烟如雾的蒙蒙细雨,
瓦楞青青的旅舍,
清新嫩绿的杨柳。
那么我们刚才的朗读为什么如此悲伤呢?
(
古诗教学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品诗。这一环节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
在读中品味语言, 想象画面,渐入诗境,体悟情感。
)
(
4
)简介“柳”的含义
< br>折柳赠别古来有之。最早在《诗经》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这
样的诗句。后来人们就常常 借柳来表达挽留、不舍的意思,因为随风舞动的
杨柳最容易勾起人们千丝万缕的离愁,而且“柳”与“留 ”谐音,柳就成了
离别的象征。
(板书:愁情)
⑤解释“愁情”
。
(
图文介绍
)
这就是阳关。阳 关以西便是大漠茫茫,黄沙漫天,陪伴元二
的将是无尽的戈壁和满目的荒凉。从渭城经过阳关,再到安西 ,大约有
3000
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若是元二用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马车,也要半< br>年多的时间才能到达。王维在年轻的时候也曾奉命出使塞外,他深知塞外的
苦寒。
⑥师生齐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板书:无故人)
⑦深情演读。
过渡语:别时容易见时难!王维在元二走后的五年便去世了,因此这首
诗也是王维与元二的诀别诗。王维与元二的深情厚谊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带
着这份感动再次朗读 一下这首诗吧!
5.
拓展延伸
①出示王维诗中的写景名句,学生试着吟诵。
②学生试说画面。
(四)板书设计
:
雨舍柳美景
无故人愁情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教学反思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宋)陆游
一、教学目标
1
.感受我国古代进步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珍 视友情的高
尚情操。
2
.理解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能正确地朗读、背诵。
二、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逐字逐句地理解诗的意思,边读边想象诗歌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理解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所表达的思想感
情。
三、教学过程:
(一)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
.
播放黄河、
华山的图片,
请同学们谈谈看了图片之后的感受。
(雄伟、
壮观 ……)身为中国人,你感到?(民族自豪感)
2.
介绍作者陆游及写作背景
3.
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4.
全班齐读古诗
(二)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说诗
的大概意思。
2.
指名朗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读后说说题目的意思。
3.
指名说说诗的大意,随机指导理解“三万里河”和“五千仞岳”的虚
指写法。
4
.疏通诗义后追问:
①这里的“胡尘”
,写出的难道仅仅是金兵战马所扬起的尘土吗?
②听音效展开想象:在金兵战马嗒嗒的践踏声中,你仿佛看到了一幕幕
怎样的场景?
③哀声遍野,生灵涂炭。老人在流泪,小孩在流泪,妇女在流泪,北宋
的遗民在流泪啊!
(板书:泪)这滴滴流淌的是怎样的泪啊?
④金兵横行,遗民泪尽,国破家亡,生灵涂炭, 这是何等凄凉、何等悲
惨的生活呀!当你面对这一切的时候,你的心情是什么?请你怀着这样的心
情读读这首诗吧!
5.
参读陆游的《示儿》
,深化感悟。
①“南望王师又一年”
,你可知道,这“又一年”是多少年吗?诗人陆游
写这首诗的时候, 中原已经沦陷整整65年了。同学们,65年啊,780
个月啊,23739个日日夜夜呀!——引读“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
又一年”
②又一个十年过去了,遗民们苦苦盼望的南宋王 师来了没有呢?背诵陆
游《示儿》
,南宋王师盼到没有,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但悲不见九州 同)
此时此刻,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③古诗读到这里,你觉得“遗民”的“遗”仅仅 是“遗留”的意思吗?
(遗忘、遗弃)是谁早早地遗忘了他们?是谁无情地遗弃了他们?
(三)整体参读,体察诗蕴
1
.杭州的权贵们在歌与酒的沉醉中昏昏度日, 中原的百姓们却在金兵的
铁蹄下苦苦期盼、度日如年——学生齐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迎凉
有感的背后,是诗人一颗怎样的心在跳动啊?
2
.面对醉生梦死的南 宋权贵,面对水深火热的北宋遗民,面对忧国忧民
的爱国诗人,你想对谁说些什么?(自由选择,自由练 笔。畅谈体会,随机
点评。
)
3
.沉沦的是无道昏君,堕落的是无 耻佞臣。
(课件播放
MTV
《满江红》
)
面对破碎的河山,面对苦盼 的人民,抗金名将岳飞喊出了“尽忠报国、还我
河山”的豪言壮语。
四、拓展活动
1
.面对终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们,你想说什么?
面对侵略者铁蹄下苦苦挣扎、度日如年的百姓,你想说些什么呢?
面对壮志难酬、忧国忧民的诗人陆游,你又想说些什么呢?
你想对谁说些什么?选择一处,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小练笔)
2.积累古诗。
《春望》
、
《出塞》
、
《题临安邸》
、< br>《示儿》
、
《满江红》等。
板书设计: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精忠报国
匹三万里河泪尽(凄凉)天
夫山河壮丽遗民下
有五千仞岳南望(悲凉)兴
责忧国忧民亡
10.
军神
教学目标
1.
认识“沃、匪”等
6
个生字
,
读准多音字“晕”
,会写“庆、诊”等
15
个字
,
会写“诊所、年龄”等
20
个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注意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3.
找出文中对刘伯承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
,
体会其心理活动
,
感受其
坚忍不拔的钢铁般的意志
,
理解其被称为“军神”的原因。
4.
从课文中找出对沃克医生动作、
语言、
神态的描写
,
体 会他的心理变化
,
再试着以他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
教学重难点:找出文 中对刘伯承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
,
体会其心理活
动
,
感受其坚忍 不拔的钢铁般的意志
,
理解其被称为“军神”的原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
激发兴趣。
1.
师板书
:(
板书
:
军
),
给军组词。
2.
补充板书
:< br>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题目是
(
板书
:
军神
)
。
3.
释题
:
“神”在字典里有好几种解释。
(
出示“神 ”的解释
)
4.
过渡
:
这里的“军神”是什么意思呢
?
二、初读课文
,
扫清字词障碍。
1.
快速浏览全文
,
标出自然段
,
找出不认识的字词。
2.(
出示生字< br>)
生齐读
,
师正音
;
生汇报有问题的字词
,
师指导认识。
注意
:
(1)
多音字“晕”
:y
ū
n(
晕倒
)
y
ù
n(
晕车
)
(2)
“崭”是上下结构
,
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3.(
出示新词
)
学生开火车比赛读词。
4.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
,
整体感知。
1.
再次默读课文
,
思考
:
谁称赞谁是军神
? < br>出示句子
:
沃克惊呆了
,
大声嚷道
:
“……你堪称军 神
!
”
明确
:
沃克称赞刘伯承是军神。
2.
了解人物
:
(1)
沃克是一位……
(
生齐说
)
(2)
刘伯承呢
?
川东支队的将领。
(3)
背景介绍。
(
出示多媒体
)
3.
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
(
刘伯承眼睛受了重伤
,在就医时因从容镇定被沃克医生认出其军人身份
,
在手术过程中拒绝使用麻醉剂并坚持到手 术完成
,
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
)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
,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
沃克医生的诊所内来了一位右眼受
伤的病人
,
沃克医生判定他是一名军 人。那沃克医生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
我们
接着往下看。
二、感受细节
,
体会心理。
(
一
)
学习 “求治”部分
,
从沃克医生的动作、语言、神态变化
,
体会他对
刘伯 承态度的变化。
1.
让学生自读第
1~6
自然段
,
体会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态度是怎样的
?(
冷
漠
)
2.
继续自读第
7~10
自然段
,
体会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态度是怎样的
?(
惊
疑
)
(
二
)
学习“术前”部分
,
了解手术前刘伯承的坚决镇定
,
体会沃克医生的
心理变化。
1.
手术前
,
沃克医生听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要求是
(
生说
:
病人拒绝使用
麻醉剂
),
于是就有了两人的这番谈话
,
也就是课文第
12~15
自然段。
2.
自己读读这部分内容
,
体会两人的对话分别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
学生交流
:
吃惊、平静。
3.
补充资料
:
难道刘伯承真的对拒绝使用麻醉剂带来的痛苦毫无顾忌吗
?
在他的平静背后
,
包含着多大的勇气啊
,
那么他为什么这样做呢
?
(
出示多媒体< br>):
我虽然失去了一只眼睛
,
但还有健全的大脑
,
我仍旧可以
驰骋疆场
,
为祖国效力……正是因为这样
,
他说
:(
引读
)
“而我
,
今后需要一个
非常清醒的大脑
!
”
4.
这一部分中
,
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态度转变为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