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玛丽莲梦兔
780次浏览
2021年01月18日 00:3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不知足者常乐-辅导员笔试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一、
班级情况分析
班上共有
XX
名同学,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比较高,多数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
得比较扎实,
但是其中有几个学困生的语文素质与学习习惯有明显差异,
有两个孩子写 字的
速度相当慢,有三、
四个孩子读书较困难,这学期依然要重点帮扶;其余孩子主要是学习习
惯与学习方法的问题,
这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重点指导。
在作文方面,
大多数 孩子不喜欢写,
说的时候夸夸其谈,
写的时候却支支吾吾不知所云。主要原因是他们不善于观察 、
积累,感
到没东西可写,
写作的时候感觉无从下手,或者内容空洞、语言贫乏,不会表达自己的真情
实感,
或者只会简单的叙述事情的经过,
因此教会“观察方法 和表达方法”是作文教学的重
点和难点。
在期初,
我着重培养学生语文课堂上的行为习 惯,
有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小动作
直接影响到他不会去倾听别人的发言,
便不能很好地 分析别人的问题,
从而不能很好地提高
表达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基 础。
二、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
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 降低。
2.
扎实进行语言训练,
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
但仍应继续对学 生的识字、
写字给予重视,
帮助他们积累词汇
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
设计有效的方法,
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
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 。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
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 学表达,
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
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
鼓励学生写 自己熟悉的事,
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具体通过每
单元两次课堂小练笔,一周一次 周记,班级作文接力等形式。
4.
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
重视
学习方法的指导 。
在阅读教学中,
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
从内容分析导向支训练目标
上 来。
课文教学时,
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训练点规定的那项阅读基本技能,
避
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
行 阅读重点训练时,
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习提示”的作用,
根据课文的特点,
适时 地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5.
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大力提高中等生、后进生 ,稳步推进优生工
作。建立学习小组,
合作完成老师安排的学习任务。早读、中午的时间合理安 排内容对各层
次的学生进行训练、辅导。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牢固情况全面登记,每天清查,及时补救。< br>6.
推荐学生大量读课外书,每月开设一节读书交流课。
三、
全册教 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教材全册共有课文
26
篇,其中精读课
文
20
篇,略读课文
6
篇。这些课文从精读到略读,按两个层次编排,体现 由扶到放的设计
思路。
本册要求认识
200
个字,
会写
22 0
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
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 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
了便于复习检测,
词语表统一安排在全册书的未 必,
以每课一组的形式呈现。
生字表
1
是要
求认识的字,
2 00
个;生字表
2
是要求会写的字,
220
个,以供复习、检测之用 。(二)教
材的主要特点本册是在前八册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
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有一定的继承 性,
体
现整套教材的延续性,
同时又有发展变化。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
活多样。
2.
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
3.
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
又增加了富有时
代感的新课文。
4 .
强化导学功能,
引导学生思考。
5.
增加了古诗文和传统文化相应的文章选
录,
加强对学生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教育。
6.
拓展学习资源,
加 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四、
全册教学目标分析
(一)认字
20 0
个,会写
220
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