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

萌到你眼炸
929次浏览
2021年01月18日 00:4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木瓜炖牛奶的功效-入团申请书格式模板

2021年1月18日发(作者:高家忠)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



篇一



【活动目标】



1.
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
学生的语文素养,培 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2.
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让 学生学会沟通、理解,提
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组织交际能力。



3.
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让学生学会开发利用校内外
语文教学 资源,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情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外的一些节日也逐步进入我们
的日常生 活,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学生对这些节日了解很
多,却对中国传统节日了解缺失。为了让学生 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节
日和传统文化,通过组织了《中国传统节日》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
学生 过好中国节,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活动时间】



2
课时(一课时布置任务准备,一课时完成活动任务)



【活动设想】



实地采访、搜集资料、成果汇编等。



【活动准备】




1
)教师确定要研究的几个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 午
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研究其
他节日。




2

教师向学生说明学习目标,
鼓励学生积 极参加活动,
为学生
推荐相关资料、网站,指导研究方法。


< br>(
3

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居住地的远近,
划分活动小组,
并选
出组长;然后各小组成员共同确定要研究的节日。教师要加强指导,
以免选择重复。




4

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
制定方案 ,
并拟出草案交教师审核
指导。




5

小组长根据个人特长,
进行组内分工。
小组成员利用暑假到
图书馆、资料室、
博物馆搜集有关资料;
到民俗保存较多的农村采访,
了解民俗,搜集传说 、民谣等;将搜集到的资料汇总给小组长,小组
长加以选择,分类整理;撰写研究报告,内容要涵盖多方 面。




6

研究活动建议:
对于每 个节日,
教师可提供以下几个研究角
度,学生按照组内分工,进行研究:传统节日的起源或传说 ;关于传
统节日的史书记载;传统节日的旧民俗与新民俗之比较;传统节日的
饮食文化;传统节 日民俗的地方特色,要突出本地,兼顾外地;传统
节日与文学作品、民谣;与外国类似节日民俗作比较; 传统节日的社
会功能及向国外的传播。



【活动过程】



一、创境导入



多媒体播放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悬挂艾草、佩戴香囊的画面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马上又要来临了,在春秋之前端午节是祛病防
疫的节日,后因爱国诗人屈原在此日殉 国明志而演变成人民祭奠屈原
以及缅怀华夏民族高洁情怀的节日,沿袭至今,屈原之名流芳百世,
爱国精神也传播至华夏各地。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
草、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 酒的习俗。

端午节

为国家法定节
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中国还有春节、元宵
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等节日,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习俗内涵丰富,具有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让我们
过好中国节,传承发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二、开展活动



活动一:音乐诗歌朗诵会



历来关于传统节日的诗文很多,民谣 也很多。要求学生挑选自己
喜爱的诗文、民谣上台朗诵,并评出朗诵奖。



活动二:研究报告展示



在课堂上交流并经教师辅导、修改后在全校展出,也可以制作成
幻灯片播放。



活动三:各小组合作,按专题编辑成书



如《中国传统节日的传说》
《中国传统节日的饮食文化》
《中国传
统节日的民俗》《中国传统节日诗词》等。



三、总结与评价:



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我发现学生的潜力很大,积极性、创
造性很高。通过活动 ,他们对中国传统节日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基本
上达到了学习目标。但也出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一 是学生探究
不够深入,无法体会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二是利用假期活动,教师
对学生的指导偏 少,导致有的小组无所适从;三是学生互评、教师评
价有所忽略。



四、课堂练习



综合性学习


< br>过中华节日,
品味传统民俗:
元宵观灯、
端午吃粽子、
中秋赏月、重阳登高
......
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习俗内涵丰富,具有浓郁的中华
文化韵 味。过好中国节,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承。请你按照要求
完成下列题目。




1
)请任选一种中华传统节日(不重复例句)
,仿照例句的结构
和内容,写一个句子。



例句:粽香端午,声声锣鼓赛龙舟。



仿句:




2
)端午节的中午,家人团聚,
-
起热热闹 闹地过节,可是弟弟
却一直低头玩着手机。
爸爸妈妈批评他,
他却说:

年年都围在一起吃
粽子,有什么意思,还不如玩手机呢!

此时,你想对他说:


50
字左右)



8


1


2
分)示例
1
:月圆中秋,家家团聚吃月饼 ;



示例
2
:绿满清明,户户扫墓祭先人。



(以传统节日为话题,句式相同,字数相等即可)




2


2
分)示例:

一家人在一起过节 ,融洽了亲情,拉近了距
离,
爸爸妈妈多想和你聊聊天啊,
不要再玩手机了。

(劝诫与节日团
聚和亲情关联
1
分,其他劝诫内容
1
分)< br>


附:端午习俗



每年农历五月初 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五日节,是
中国传统节日。在春秋之前端午节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后 因爱国诗人
屈原在此日殉国明志而演变成中国汉族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缅怀华夏民
族高洁情怀的节 日。
端午节吃粽子、
赛龙舟、
喝雄黄酒,
悬艾叶菖蒲、
挂荷包和拴五 色丝线,已成为国人普遍行为。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
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 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
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纪念之。人们借划龙舟驱
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 又叫做

角黍



筒粽


其由来已久 ,
花样繁多。
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
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 熟,早晨食用。包粽子
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
某些地区也有用竹叶的,
统称 粽叶。
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
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 ,掺红枣的叫枣粽,统称糯米粽。枣粽谐音为

早中


所以吃枣粽的最 多,
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
过去
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 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
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祝愿考生考上好的学校。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 驱瘟之意(古时人们以为自己发
病是因为妖魔鬼怪上身)
,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 朱砂、
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
种不同形状,
结成一串,
形形色色,
小巧可爱。
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
青年男女还用香囊 来表达浓浓爱意。



挂艾草



民 谚说: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
作为重要 内容之一。
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
以菖蒲、
艾条插于门眉,
悬于堂中。并用 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
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 人争相佩戴,用以
驱瘴。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

卫生节

,人们在这一 天洒扫庭院,挂
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



跳钟馗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 家都悬钟馗像,用以
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
大一小 ,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
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 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
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
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
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 魔。



挂荷包



应劭《风俗通》 记载:

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
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 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
病瘟





中国古 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
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 子上拴五色线。系线
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
一场大 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
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 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
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也有的说可以让五色丝线扔到河里后变成龙,
带 走瘟疫和疾病。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端午节物,百索、 艾花、银
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团。紫苏、菖蒲、木瓜、
并皆茸切,
以香药相和,
用梅红匣子盛裹。
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
卖桃、柳、葵花、蒲叶、 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与五色水团、
茶酒供养。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



陈元靓的
《岁时广记》

《岁时杂记》
提及一 种

端五以赤白彩造
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或带或钉门上,以禳赤口白舌,又
谓之搐钱


以及另一种

蚌粉铃



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
缀之以绵,
若数珠。
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
< br>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
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 装有香料
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饮雄黄酒

木瓜炖牛奶的功效-入团申请书格式模板


木瓜炖牛奶的功效-入团申请书格式模板


木瓜炖牛奶的功效-入团申请书格式模板


木瓜炖牛奶的功效-入团申请书格式模板


木瓜炖牛奶的功效-入团申请书格式模板


木瓜炖牛奶的功效-入团申请书格式模板


木瓜炖牛奶的功效-入团申请书格式模板


木瓜炖牛奶的功效-入团申请书格式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