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1单元生命的律动天狗试题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余年寄山水
663次浏览
2021年01月18日 01:1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广东省二本大学排名-旅途愉快
天狗
郭沫若妙联救少女
1962
年秋天,郭 沫若到南海普陀山游览。在梵音洞他拾到一个笔记本,打开一看,扉
页上写着一联:
“年年失望 年年望,处处难寻处处寻”
;横批是“春在哪里”
。再翻一页,竟
是一首绝命诗,且署着当天的日子。
郭老看了后很着急,
马上叫人寻找失主。失主终于找到
了,< br>是一位面色忧郁的姑娘。
她叫李真真,
因三次考大学落榜,
加上恋爱受挫,于是决心
“魂
归普陀”了。郭老耐心开导她,对她说:
“这副对联表明你有一定文 化水平,不过下联和横
批太消沉了,这不好,我替你改一改,你看如何?”姑娘点头,郭老改道:
“年年失望年年
望,事事难成事事成”
;横批:
“春在心中”
。李真真很受 启发,打消了自杀的念头。
【内容赏析】
郭沫若巧改对联,
让一个本来打算轻生的姑娘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
为什么能达到这
样的效果呢?就是 因为郭沫若巧借原句,并进行了巧妙地改动,一扫原来消极颓靡的主题,
格调变得
“
积 极向上
”
起来,并且加上郭沫若的名望,姑娘自然深受启发。
[
识作者
]
中国文化战线上的旗帜
——
郭沫若
郭沫若
(< br>1892
—
1978
)
,
原名开贞,
号尚武,
四川乐山人。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考古学家、
思想家、革命活动家、诗人。
1921
年结集出版《女神》
,体现了
“
五四
”
时代狂飙突 进的精
神,强烈的反抗精神和自由体的形式,浪漫主义特征,开创了一代诗风,也因此成为中国现
代诗歌的奠基人。
他的主要作品有:
诗集
《女神》
《星空》
《瓶》
《前茅》
《恢复》
《蜩螗集》
《战声集》< br>
散文
《我的幼年》
《反正前后》
《创造十年》
《 北伐途次》
《沸羹集》
戏剧
《三个叛逆的女性》
《屈原 》
《虎符》
《孔雀胆》
《棠棣之花》
《高渐离》
《蔡文姬》
《武则天》
[
探背景
]
1919
年,五四运动 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勃勃的生机。旧道德、旧礼教、专
制政治与一切封建偶像受到猛烈抨击和 批判,
新事物、
新思想、
新文化与一切进步要求则得
到了热烈的崇尚与赞扬。
倡导科学与民主,
争取独立与自由,
张扬个性意识,
追求个性解放,
要求改造旧社会、
建设新社会,
成为时代的强音。
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
虽 身处异国他乡,
却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命运。
五四运动的消息,
给诗人精神上以极大的鼓 舞,
诗人内心那积蓄
已久的爱国热情,
那压抑多时的争取个性解放、
民族解放 和社会解放的强烈欲望,
如火山爆
发般迅速沸腾、燃烧起来。
《天狗》就是在这种情况 下写成的。
[
巧识文
]
浪漫主义
浪 漫主义起源于中世纪法语中的
Romance
(
意思是
“
传奇
”
或
“
小说
”
)
一词,
“罗曼蒂
克”
一词也由此音译而来。
浪漫主义是基本创作方法之一,
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 上的两
大主要思潮。
作为创作方法,
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世界出发,
抒发对理想
世界的热烈追求,
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
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 来塑造形象。
郭沫若的这
首《天狗》即属于浪漫主义诗歌。
[
整体
·
感知
]
《天狗》
这首诗借用< br>“
天狗吞日
”“
天狗吞月
”
的民间传说,
塑造了一个 狂放不羁、
气
势磅礴的
“
天狗
”
形象,
这一形象既 是五四时期觉醒了的古老民族的自我写照,
又是具有彻
底破坏和大胆创造精神的新人形象,体现了个性解放的时代潮流。
通过天狗形象的塑造,
抒
发了诗人否定旧的社会现实 、摆脱旧的思想束缚、
张扬个性、
追求解放的强烈愿望,集中体
现出五四时期提倡科学 、民主和自由的时代精神。
[
文本
·
精析
]
阅读课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含意。
1
.我是一条天狗呀!
/
我把月来吞了,
/
……
/
我便是我了!
【答案】
天狗本来只存在于民间传说中,
而诗人却将其拿来作为崇拜歌颂的 偶像。
诗
人借助天狗吞食日月的故事,在奇特虚幻的境界中奔驰想象,并以如椽的巨笔描画了“ 天
狗”气吞日月星辰、
囊括自然万物、
以无限膨胀的“自我”雄居宇宙中心的硕大形象 。
“把
月来吞了”“把日来吞了”“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把全宇宙来吞了”,既显示了“天
狗”磅礴的气势,
又透射其万钧之力,
淋漓酣畅地表现了“天狗”横扫旧宇宙的形象,
使之
成为旧的时代、旧的传统、旧的世界的叛逆者的象征,成为新的世界、新的社会、新的未来
创造者的象征。
2
.“我是
X
光线的光”“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答案】
诗人将“我”比作是“
X
光线的光”“电气一样地飞跑” 等,都体现着当时
崇尚科学的时代特点。
3
.我飞奔,
/
我狂叫,
/
我燃烧。
/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
我如大海一 样地狂叫!
/
我如
电气一样地飞跑!/……/我在我神经上飞跑,
/
我在我脊髓上飞跑,
/
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答案】
汇聚了“全宇宙的
Energy
的总量”的“天狗”终于 暴烈地行动起来,
它“飞
奔”“狂叫”“燃烧”“如烈火一样地燃烧”“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如电气一样地飞
跑”,
并且无情地“剥”“食”“吸”“啮”自己的肉体,
毁灭自己旧 的形骸,
进而渗透入
自己的精神细胞,在内在本质上更敏锐、更自觉地把握自我意识。
4
.我便是我呀!
/
我的我要爆了!
【答案】
这句话 收束全篇,
将“天狗”终于舍弃一切,
希冀在爆裂中求得自我新生的
革新精神,以奇异 的光彩描画出来,从而使整首诗在主题意向上统一到郭沫若式的“涅槃”
精神的基调中。
[
写法·借鉴
]
1
.写作特色
象征手法
天狗本来只存在于民俗传说中,
而诗人却将其拿来作为崇尚歌颂的 偶像。
诗中的天狗形
象,成为旧的时代、旧的传统、旧的世界的叛逆者的象征,成为吐故纳新、 具有无限能量的
个性解放与新的世界、新的社会、新的未来创造者
的象征。这一象征 手法的运用,
既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张扬个性、追求解放的强烈愿望,
又在
诗歌意象上给 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此外,诗人将“我”比作是“
X
光线的光”“如电气一
样地飞跑 ”等,也都体现着当时崇尚科学的时代特点。
定义:
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 联系,
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
(
象征体
)
,
以表
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作用:
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
含蓄深刻 。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
可以使某些比较抽象
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 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赋予文章以深意,
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2
.写法指导
(1)
生活里有些事情比较复杂而又有深刻的意义, 但一时又不易讲清楚,这时不妨用象
征手法。
(2)
由于种种原因,有些意思不便明说,于是便采用象征手法。
3
.迁移应用
选取自己熟悉的一种植物,运用象征手法写一段
300
字左右的文字。
选择植物
________
【参考示例】
红
柳
大千世界,红柳几乎属于再平凡不过的植物了,实在不引人 注目,在沙漠中随处可见。
我初见到它时,
也只是认为它宁愿干渴,
也不稀罕平原大地 的滋润;
宁肯伫立在干旱的沙漠
中,也不眷恋风光旖旎的名山大川。你看它:棕红色的枝干,坚 硬挺拔;深绿的叶子郁郁葱
葱。夏天,枝叶茂盛,红绿交映,犹如一棵棵异彩缤纷的奇葩,在沙漠中生长 、繁衍;又犹
如一个个勇士,
在贫瘠的土地上拼搏奋斗,世世代代抗拒狂风骤沙。它不嫌贫瘠,
默默无闻
地扎根在荒漠之中,为大自然创造绿色屏障;它不惧干旱,用生命的全部甘泉,滋润着
人迹罕至的空间;它不畏沙暴,顶酷日,斗严寒,抗风沙,顽强地与恶劣环境抗争,为贫瘠< br>的大地增添无限春色。红柳是多么平凡,
而又是多么伟大,其品格和精神是多么易见,
而 又
是多么可贵!
[
佳作·领悟
]
梦与现实
郭沫若
上
昨晚月光一样的太阳照在兆丰公园的园地上。
一切的树木都在赞美自己的幽闲。
白的蝴
蝶、黄的蝴蝶,
在麝香豌豆的花丛中翻飞,把 麝香豌豆的蝶形花当作了自己的姊妹。你看它
们飞去和花唇亲吻,好像在催促着说:“姐姐妹妹们,飞吧 ,飞吧,莫尽站在枝头,我们一
同飞吧。阳光是这么和暖的,空气是这么芬芳的。”但是花们只是在枝上 摇头。
在这个背景之中,
我坐在一株桑树脚下读泰戈尔的英文诗。
读到了他一首诗,
说他清晨
走入花园,
一位盲目的女郎赠了他一只花圈。
我 觉悟到他这是一个象征,
这盲目的女郎便是
自然的三美室。
我一悟到了这样的时候,< br>我眼前的蝴蝶都变成了翩翩的女郎,
争把麝香豌豆
的花茎做成花圈,向我身上投掷。我埋 没在花圈的坟垒里了。
——我这只是一场残缺不全的梦境,但是,是多么适意的梦境呢!
下
今晨一早起来,
我打算到静安寺前的广场去散步。
我在民厚南里的东总弄,
面对着 福煦
路的门口,
却看见了一位女乞丐。
她身上只穿着一件破烂的单衣,
衣背上 几个破孔露出一团
团带紫色的肉体。她低着头踞在墙下把一件小儿的棉衣和一件大人的单衣,卷成一条长 带。
一个四岁光景的女儿踞在她的旁边,
戏弄着乌黑的帆布背囊。
女乞丐把衣裳卷好了 一次,
好
像不如意的光景,打开又重新再卷。
衣裳卷好了,
她把衣裳围在腰间 了。她伸手去摸布囊的
时候,小女儿从囊中取出一条布带来,好像漆黑了的一条革带。她把布囊套在颈上 的时候,
小女儿把布带投在路中心去了。
她叫她把布带给她,
小女儿总不肯 ,
故意跑到一边去向她憨
笑。她到这时候才抬起头来,啊,她是一位——瞎子。她空望着她女儿 笑处,黄肿的脸上也
隐隐露出了一脉的笑痕。有两三个孩子也走来站在我的旁边,小女儿却拿她的竹竿来 驱逐。
四岁的小女儿,
是她瞎眼妈妈的唯一的保护者了。
她嬉玩了一会,
把布 带给了她瞎眼的妈妈,
她妈妈用来把她背在背上。瞎眼女丐手扶着墙起来,一手拿着竹竿,得得得地点着 ,向福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