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三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学生版
别妄想泡我
720次浏览
2021年01月18日 02:1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关于读书的作文500字-小学数学研修总结
高
2018
届期末语文专题复习资料一·必修三
理解性默写训练
《蜀道难》
1
、描述蜀道的开凿过程的句子是:
,
。
2
、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
,
。
3
、李白在《蜀道 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
“
”
。
4
、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
,
。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
古以来秦蜀之 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
,
。
”
《咏怀古迹(其三)
》
1
、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
,
。
2
、运用拟人、对比手法,借用山水景象蓄势,用以烘托昭君形象的句
子
,
。
3
、说明昭君人生悲剧根源及其
思乡之情句子
,
。
《登高》
1
、
由高到低,
写诗人所见所闻,< br>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
。
5
、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 用“五丁开山”一神话
的句子是“
,
”
。
6
、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 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
“
,
。
,
”真是“物犹
如此,人何以堪”
!——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
7
、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
子是“
,
”
。
8
、
李白在
《蜀道难》
一诗中,
”
,
。
,
。
”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的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再一次有了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
上青天”之情状。
9
、李白在《蜀 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
,
,
”
。
10.
《蜀道难》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
。
”
11.《蜀道难》中,诗人李白在感叹蜀道之高时,用衬托手法,生动暗示行人入蜀艰难的诗句
是
,
。
12
、李白在 《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
“
,
”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
“
,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3
、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
子是 “
,
。
,
”
,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
忧虑与关切。
14
、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
,
,
”的长叹
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秋兴八首(其一)
》
1
、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索寄寓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
,
。
2
、
用双关手 法,
情景交融,
直接抒发作者故园之思的句子:
,
。
3
、借捣衣发出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句子:
,
。
4
、借秋天长江与塞上风景为喻,写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暗淡的句
子
,
。
2
、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
是:
,
。
3
、
情景交融 、
意境旷达,
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
。
4
、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
是:
,
。
5
、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
是
:
,
。
< br>6
、
杜甫
《登高》
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
,
。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琵琶行》
1
.
《琵琶行》中“月”这一意象贯穿始终,对烘托气 氛、推动情节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请写
出诗中写到“月”的
3
个句子:
,
,
。
2
.诗歌中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并为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 一事件渲染出悲凉气
氛的诗句是:
,
。
3
.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
,
。
4
.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
,
。
5
.运用拟声词 写音乐由粗重、急骤转向轻微、委婉,而最终浊重和清脆兼而有之的诗句
是:
,
。
,
。
6
.写音乐由婉转流畅变得阻塞压抑直至清冷凝滞的相关诗句
是:
,
。
,
。
7
.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并达到高潮,却又戛然而止的诗句
是:
,
。
,
。
8.
描写音乐间歇时诗人感受的诗句是:
,
。
9.
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之后的音乐效果的诗句是:
,
。
10
.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
是:
,
。
11
.琵琶女年轻时人们对他的态度是:
,
。而当她年老色衰
之后则
,
。
12
.描写琵琶女委身贾人、独守空船、夜深梦醒啼泪的诗句
是:
,
。
,
。
13
.表现诗人听取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世遭遇之后的感受的诗句
是:
,
。
,
。
14
.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
,
。
15
.写诗人被贬之后终日听杜鹃哀鸣,只能取酒独倾的诗句
是:
,
。
,
。
16
.在了解琵 琶女身世以及感怀自己的身世之后,诗人请琵琶女再次演奏的诗句
是
,
。
而琵琶女面对诗人的邀请:
,
。
17
.在琵琶女第三次音乐演奏之后诗人的表现是:
。
18
.
《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
,
”
表现琵琶女年长色衰后寂寞处境的诗句是
“
,
。
,
”
,借月烘托琵琶女
独守空船的凄清心情的诗句是“
,
。
”
19
.既表现全诗的主旨,又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的诗句是
“
,
”
。
20
.王家卫的电影从拍摄到公映时间周期长,他又对拍摄的内容隐讳莫深,会让人想起《琵琶
行》中那两句
:
“
,
。
”
21
.
杜鹃,
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 ,
因其啼声甚哀,
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
《琵琶行》中的“
。
”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22
.
有些人离家在外,
一时生活不太如意,
当偶然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时,
往往会发出
《琵
琶行 》中“
,
”的感喟。
23
、《琵琶行》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的矛盾心情的句
子:
,
。
诗中将琵琶女的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的句
子(也是诗眼、主旨句)是
,
。
24
、
《琵琶行 》善于运用各种生动的比喻描绘音乐形象,不仅以声写声,而且还兼有以形写声
的特点,即用听觉形象、 视觉形象联合起来通比音乐,使得琵琶女的弹奏非常具体形象。如写
大小弦合奏时就是这样描述的:
,
。
再如,诗人还用旋律
的变化写出了先“滑”后“涩”的两种音乐意境:
,
。
还如,
诗人用自己独特的感受来描绘 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音乐境
界:
,
。把琵琶女的情感暗流推向高潮的音乐描写
是:
,
。运用侧面描写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音乐具有
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的诗句是:
,
。
25
、《琵琶行》一诗写琵琶女出场时,表现琵琶女欲说还休的心态的句 子是
“
,
。”这与下面琵琶女出场后“
”的情态
一起,把琵琶女复杂的内心情感十分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26
、《琵琶行》总写琵琶女的演奏时,先用“
”校弦试音,但诗人却用
“
”来赞叹,一 个“情”字写出了琵琶女的内心世界是波涛汹涌的,也暗
示下文的音乐描写将会是琵琶女内心积聚情感的 爆发。
写琵琶女演奏琵琶曲目的过程,
其中既
用“
”、“
”描写弹奏的神态,也用“
”、
“
”概括琵琶女借乐曲所抒发的内心情感。但这都是概述性的描写。
27
、< br>《琵琶行》一诗具体描写琵琶女的演奏时,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来描写琵琶乐曲,表现了其
乐曲的不 同特点:其中表现了乐声粗重特点的句子是
,表现了乐声轻细的特
点的句子是
,表现了乐声流畅的特点的句子是
,表现了
乐声冷涩的特点句子是
,表现乐曲激越雄壮的特点的句子
是
,
。
28
、音乐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
“
,
”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
令人拍案叫绝。
29《琵琶行》中表现琵琶女与作者自己的不幸身世互相同情和深厚情意的句子
是:
,
。
30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两句,写那若断若续的余
音,似乎更能撩动人的情思,引起人的回味。
《锦瑟》
1
、
《锦瑟》
中以锦瑟起兴,
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
。
2
、
《锦瑟》一诗的诗句“
,
”
,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
境界 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作者用此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
执著的爱慕
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
3
、
《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 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
是:
,
4
、《锦瑟》表达“聆听锦瑟之繁弦,勾起对华年往事之追思,音繁而绪乱,怅惘以 难言”的
诗句是:“
,
。
5
、《锦瑟》中表达“华年往事”如梦般凄迷、如杜鹃啼春般伤感的诗
句
,
。感叹“才华被弃如沧海遗珠,追求向往终归飘渺虚幻”
的千古名句是
,
。
6
、《锦》诗中“
,
”抒发“此情”的无尽怅惘,别说现
在追忆,就是当时就已经无尽的怅然若失了。
《马嵬》
1
、
《马嵬》主要运用对比手法, 其中写出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两句
是:
,
。
2
、
从对比角度写李、杨的爱情悲剧的句子是
:
,
。
3
、
对比手法来警示后世,点明题旨的诗句是
:
,
。
《寡人之于国也》
1
、在《寡人之于国也 》中找出孟子实行“王道”或者说“仁政”的七种措施的句子:初步措
施:
①
,
。
(农业不违农时方面的);
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