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三四古诗默写
余年寄山水
848次浏览
2021年01月18日 02:1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篮球高手
1
诗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
_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
客不发。
2
.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 br>3
.运用拟声词写音乐由粗重急骤转向轻微委婉,而最终浊重和清脆兼而有之的诗句是:大
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写音乐由婉转流畅变 得阻塞压抑直至清冷凝滞的相关诗句是: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
下难。冰泉冷涩 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4
.
琵琶声在沉咽、
暂歇后突然爆发并 达到高潮,却又戛然而止的诗句是: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 帛。
5
.在第二次音乐描写中表现琵琶女与诗人情感交流的诗句是:寻声暗问弹者谁 ,琵琶声停
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描写音乐< br>间歇时诗人感受的诗句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6
.侧面表现 琵琶女演奏之后的音乐效果的诗句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8
.运用 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
每被秋娘妒。
9
.琵琶女年轻时人们对他的态度是: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而当她年老色衰之后则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10
.描写琵琶女委身贾人、独守空 船、夜深梦醒啼泪的诗句是: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
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br>
11
.表现诗人听取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世遭遇之后的感受的诗句是:我闻琵琶已 叹息,
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2
.描写诗 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写诗人被贬
之后终 日听杜鹃哀鸣,
只能取酒独倾的诗句是: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 br>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13
.
在了解琵琶女身世以及感怀自己 的身世之后,
诗人请琵琶女再次演奏的诗句是:
莫辞更
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而琵琶女面对诗人的邀请: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
转急。
14
.在 琵琶女第三次音乐演奏之后诗人的表现是: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15
.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16
.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 此互相引起的。
《琵琶行》中的一句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由琴声想到珠玉声 ,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17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琵琶行》 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
感情的共鸣。
18
.古人常化用前人诗文为 己用,如吴激《人月圆》中“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化用了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
司马青衫湿。”,“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张先《剪牡丹·舟中闻双琵
琶》“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化用了白居易《琵 琶行》中“嘈嘈切切错
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19
.古代文人擅长借“ 梦”寄托情思,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
泪红阑干。”
2 0
.白居易
《琵琶行》
中运用一些列贴切生动的比喻描绘劈啪声,
被誉为古典 诗歌中描写月
声的绝唱。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21
.
《琵琶行》
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
“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 面”
表现琵琶女年长色衰后寂寞处境的诗句是
“弟走从军阿姨死,
暮去朝来颜色故。< br>门前冷落鞍
马戏,
老大嫁作商人妇”
,
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清 心情的诗句是
“去来江口守空船,
绕船月明江水寒
”,既表现全诗的主旨, 又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的诗句是“同是天
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2
.
《琵琶行》中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 荻
花秋瑟瑟”。
23
.《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 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
人弦俱寂”。
《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 超技艺,这些诗句是“东船西
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24
.
《琵琶行》中用“比”的手法,描摹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如表现急切而愉悦情调的
句子是“嘈嘈切 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表现旋律轻愉而流畅的句子是“
间关莺语
花底滑”, 表现热烈紧张场面的句子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乐曲的终止
也写得很好:“曲终收拨 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使听众继续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
25.白居易《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交代了他与琵琶女产生情感
共鸣的原因 。
26
.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春江花 朝秋月夜
,
往往取酒还独倾”,表现出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的苦闷。
27< br>.就本是一种饮料,但在中国却有着历史悠久的酒文化。
在古代诗人笔下,与酒有关的诗
句不胜枚举。白居易《琵琶行》中就有“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的诗句,表明
天涯沦落人的 孤寂。
28
.
古代诗文中有许多今昔对比而感慨横生的名句,
如白 居易
《琵琶行》
“弟走从军阿姨死,
暮去朝来颜色故。”
29.王家卫的电影从拍摄到公映时间周期长,他又对拍摄的内容隐讳莫深,
会让人想起
《琵< br>琶行》中那两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
30
.陆机《文赋》指出,写作的奥秘之一是“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白居易《琵
琶行》的警策语是“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31
.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描写丝竹乐器演奏的名句 ,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间关莺语花
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32
. 古典文学中“月”往往表达一种寂寥之情、凄凉之感。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醉
不成欢惨将别,别 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月色朦胧迷离,恰
似诗人当时的心境,这个“月” 真切地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悲凉心情。
33
.杜鹃,
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 的意象,
因其啼声甚哀,
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
意。《琵琶行》中的“其间旦 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34
.有些人离家在外, 一时生活不太如意,
当偶然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时,
往往会发出
《琵琶行》中“同 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喟。
35
、诗中写琵琶女出场时,表现琵 琶女欲说还休的心态的句子是“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
声停欲语迟。
”
接着描写琵琶女 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的矛盾心情的句子:
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诗中将琵琶女的 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的句子(也是诗眼、主旨句)
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诗中表现琵琶女与作者自己的不幸身世互相同情
和深厚情意的句子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 何必曾相识。)
36
、
作者善用生动比喻描绘音乐形象,
其中表现 乐声粗重特点的句子是大弦嘈嘈如急雨,
表
现乐声轻细的特点的句子是小弦切切如私语,
(写大小弦合奏时是这样描述的:
嘈嘈切切错
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表 现乐声流畅的特点的句子是间关莺语花底滑,表现乐声冷涩的
特点句子是幽咽泉流冰下难。
(诗 人还用旋律的变化写出了先“滑”后“涩”的两种音乐意
境: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诗人 在音乐暂停后,表现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
音乐境界给自己带来独特感受的诗句是:
别有幽愁暗 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表现乐曲激越
雄壮的特点的句子是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把琵琶女的情感暗流推向高潮的
音乐描写是:
银瓶乍破水浆迸,< br>铁骑突出刀枪鸣。
)
运用侧面描写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
音乐具有让人回味 无穷的艺术境界的诗句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37
、诗中,琵琶女 自诉身世说到“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时,更激起作者的情
感共鸣,于是发出了“同是天涯 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这样同病相怜的感慨。诗中直
接点出“我”的悲惨遭遇的 句子是“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从听觉表明诗人
住地偏僻落后的诗句是浔阳地僻无音乐,
终岁不闻丝竹声。
从触觉和视觉表现作者住地环境
艰苦的诗句是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 苦竹绕宅生。从听觉表现环境艰苦的是其间旦暮闻何
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表现诗人内心孤独,
缺少精神享受的诗句是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
哳难为听。”
38
、诗中三次写琵琶女弹奏的技艺高超都用了侧面描写:第一次“忽闻水上琵琶声”,侧面
描写的句子是< br>
主人忘归客不发;第二次当“四弦一声如裂帛”结束弹奏后,诗人用“东船
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来进行侧面描写;最后一次“凄凄不似向前声”,作者又用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 司马青衫湿”作侧面描写,表现自己触动最深。
《劝学》(选自《荀子》)
1
、荀子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
能 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观点。
2
、孔 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劝
学》中提出
“学不可以已”
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3< br>、
刘禹锡诗云:
“芳林新叶催新叶,
流水前波让后波。
”
和荀 子
《劝学》
(
作品)
中的
“青,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4
、荀子在《劝学》中指出:
“
青,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5
、“
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通过“木”于 “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
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6
、荀子认为人的知识、
道德、
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 需
“就
砺”;人要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矣”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可见,学 习
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7
、荀子《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
,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
习收获大的道理。
8
、
“君子生非异也”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 最终却超过一般
人,是因为“
善假于物也。”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9
、
古 代诗文中,
有许多借助描写
“风雨”
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
而
《荀子
.
劝学》
中则用
“积
土成山,风雨兴焉”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10
、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 九层之台,起于累
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1
、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正如
《荀子
.
劝学》< br>中说:
“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
,
金
石可镂。”
12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的“用心一”和螃蟹虽有六跪
而二螯,然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形成鲜明对 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
一,才能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