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近十年古诗默写真题及答案
余年寄山水
903次浏览
2021年01月18日 02:2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bonjovi-年会小品剧本
山东高考历十年古诗默写真题
2004--2014
年
【
2004
年山东卷
】
(
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然后知困。
(
《礼记·学记》
)
(
2
)春风又绿江南岸,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王安石《泊船瓜洲》
)
(3
)大江东去,浪淘尽,
__________________
。故垒西边,人 道是,
________________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2005
年山东卷
】
(
1
)
________________
,园柳变鸣禽。
(谢灵运《登池上楼》
)
(
2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______________
,所宜 深慎。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
(
3
)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王安石《桂
枝香·金陵怀古》
)
【
2006
年山东卷
】
(
1
)
被 钟嵘《诗品》评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他在作品中多以飞鸟自喻,表达
热爱田园生活的情怀 ,如“
,鸟倦飞而知还”
。
(
2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报任安书》
)
(
3
)云中谁寄锦书来?
,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
(
4
)疏影横斜水清浅,
。
(林逋《山园小梅》
)
【
2007
年山东卷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
3
个小题)
(
1
)子曰:
“见贤思齐焉,
。
”
(
《论语·里仁》
)
,幽咽泉流冰下难。
(白居易《琵琶行》
)
(
2
)仰观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 亭
集序》
)
,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
(
3
)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
)
,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
(
4
)一水护田将绿绕,
。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
2008
年山东卷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
3
个小题)
(
1
)敏而好学,
,是以谓之文也。
(
《论语·公冶长》
)
古来圣贤皆寂寞,
。
(李白《将进酒》
)
(
2
)江畔何人初见月?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
,有暗香盈袖。
(李清照《醉花阴》
)
(
3
)知我者,谓我心忧;
,
。
(
《诗经·黍离》
)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
(苏洵《六国论》
)
(
4
)君子生非异也,
。
(
《荀子·劝学》
)
弦弦掩抑声声思,
。
(白居易《琵琶行》
)
【
2009
年山东卷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
3
个小题)
( 1)
子曰:
“
___________________
,夕死可矣。
”
(
《论语·里仁》
)
___________________
,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
(
2
)纵一苇之所如,
__________________
。
(苏轼《赤壁赋》
)
三杯两盏淡酒,
__________________
!
(李清照《声声慢》
)
(
3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 伊人,
_________________
。
(
《诗经·蒹葭》
)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
_______________
?
(王勃《滕王阁序》
)
(
4)故不积跬步,
__________________
。
(
《荀子·劝学》
)
文章千古事,
__________________
。
(杜甫《偶题》
)
【
2010
年山东卷
】
1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 句中空缺部分。
(任选
2
个小题)
(
6
分)
(
1
)风急天高猿啸哀,
_________
____________
。
(杜甫《登高》
)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李密
《陈情表》
)
(
2
)
___ __________________,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是
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韩愈《师说》< br>)
(
3
)仰之弥高,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
《论语·子罕》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寻常巷 陌,
人道寄奴曾住。
(辛弃疾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
(
4
)逃之夭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诗经·桃夭》
)
同是天涯沦落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r>(白居易《琵琶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