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教案1-5
温柔似野鬼°
920次浏览
2021年01月18日 02:4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家庭笑话-品味人生
庖丁解牛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庄子及其主要思想,以便于理解文本。
< br>2.
熟读文章,
能疏通
1-2
段文意,
理解语句意思,
能概括主要内
容。
3.
赏析庄子解牛的段落感受庄子出神入化的解牛技巧。
【重点难点】
了解庄子及其主要思想,熟读文章,概括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环节一:问题导入
学者南怀瑾曾经这样评价:“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
打倒儒家,
我们就没有饭吃——没有精神食粮;
道家则是药店,
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去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
动找上门去不可 。
”
——你怎样理解这段话的含义?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多少年来,
道家思想对乱世中饱经创伤的心灵给予了莫大
的慰藉
,而道家集大成的 人物便是庄子。在现今高度发达的社
会里,庄子思想对于我们或许更有一种特殊的感受和意义,今
天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庄子的精神世界。
环节二:了解庄子及其主要思想
1.
请学生讲讲自己知道的庄子,然后完成下列表格。
——
名
,
时期
国人,著名的思
想家,
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
____
并称为
“
”
。
2.
请学生介绍《庄子》一书。识记下列常识。
——《庄子》共
33
篇,内篇(
7
)为庄周所作。外篇
15
,杂篇
11
,为庄周门人和后学者所做。
3.
你了解庄子的哪些主要思想?请说说。
——道法自然、追求绝对的自由、齐物论、不信鬼神等。
环节三:了解寓言故事
1.
什么是寓言故事?
——“寓 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
,其中“寓”字即是“寄
托”之意,庄周说:
“寓言十九 ,借外论之。
”也就是将深刻的
思想或哲理,隐含在所叙故事的具体情节中,透过语带双关、< br>巧妙托喻等方式来阐发哲理。
2.
庄子运用寓言故事说理
——庄子是先秦诸子中的寓言大师,是寓言故事创作者中最具
代表性的人。
庄子的寓言中,或借用动物,如:井底之蛙、涸辙之鱼、
朝三暮四中的猴子等,
或借用 神话中的神灵,
如:
河伯、
山神、
云神等,透过庄子笔下活灵活现的动物或神 灵的对话和活动,
展现多彩多姿的故事內容,进而表现庄子
崇尚自然与追求主体
精神自 由
的思想。
环节四:熟读《庖丁解牛》
1.
请学生结合注释中的注音,准确朗读课文。
2.
集体朗读课文,读出节奏、停顿。
3.
自由朗读,初步感受庄子语言的简明灵活。
环节四:疏通指定段落的文意
1.
请学生结合注释口头翻译课文
1-2
段句子意思。
2.
请学生互相给对方翻译句子意思。
3.
引导学生质疑、释疑。
4.
理解内容:概括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庄子为文惠君解牛(描绘庄子解牛的过程)
——文惠君赞叹庄子解牛的高超技艺。
环节五:精彩段落赏析
1.
再读第
1
段,思考:从哪些角度描绘庄子解牛的过程的?
——视觉:几个精妙动词的运用,动作优美和谐,传神地刻画
出解牛技艺的精湛。
< br>听觉:
声音合于
《桑林》
《经首》
,
富有节奏感,
悦 耳动听,
衬托出解牛技艺出神入化、炉火纯青。
2.
结合梁惠王的“嘻,善哉!技盖至此乎?”一句,揣摩他的
神情、心理。
——表现了对庖丁解牛技艺精湛的惊叹。
3.
揣摩“善哉”有怎样的内涵。
——观看庖丁解牛的过程,让梁惠王惊的 目瞪口呆,他没有想
到技艺是如此出神入化。
“
善”
透露出他发自内心的赞叹 、
赏识。
【板书设计】
庖丁解牛
《庄子》
描写庖丁解牛的高超技艺:触、倚、履、
——准确而生动
形象
梁惠王由衷赞叹:善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