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教案
巡山小妖精
995次浏览
2021年01月18日 02:5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英语能力描述-美丽的卧室
庖丁解牛
教学目标
1.
积累文中重要文言知识
2.
理解文本深厚的文化意蕴
:
解牛之技——解牛之道、养生之道——庄子之道——
解道之道
3.
形式上小组讨论
,
合作探究研讨
,
体会文本体裁特征
2
教学方法
诵读法
讨论法
讲授法
3
教学重点
庖丁解牛之道
庄子之道
解道之道
4
教学难点
理解“庄子之道”。
使用教材设想:设计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学 生、教师、文本间
的对话,来实现对文本的深入解读。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自主研读,讨论交流中学
习课文,体悟人生 。
5
教学过程
活动
1
【导入】导入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和庄子相遇
,
他慨然放歌“纵浪大化中
,
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
,
无复独多虑”。满腹才华却在仕途上一贬再贬的苏轼和庄 子相遇
,
他洒
脱吟啸“回首向来萧瑟处
,
归去
,
也 无风雨也无晴”。今天我们以《庄子养生主》中
一篇《庖丁解牛》和庄子相遇
,
看我们 又能从庄子那里得到什么呢
?
活动
2
【活动】初读——解牛之技
评论
1.
请大家齐读一二自然段。
2.
庖丁 为文惠君解牛
,
文惠君看完解牛过程
,
立即做出了什么评价
?
幻灯片展示
:
嘻
,
善哉
!
技盖至此乎
? (
“技”着重变色
)
3.
技何至此乎
?
“此”这个代词在原文指代什么内容
?
师带生齐读
:
手之所触
,
肩之所倚
,
足之所履
,< br>膝之所踦
,
砉然向然
,
奏刀騞然
,
莫不中
音 。合于《桑林》之舞
,
乃中《经首》之会。
师问
:
这句话 的表意非常明显
,
这里的手、肩、足、膝的动作具有什么美
?
生
:
舞蹈美。
师问
:
动作之声、奏刀之声具有什么美
?
生
:
音乐美。
师问
:
音乐美、舞蹈美
,
我们除了可以从《桑林》、《经首》这些乐曲、舞曲的名字
上来感受
,
这句话 在文字排列上有没有暗示呢
?
让我们把这句话按照正确的主谓宾
来排列应该是什么?
幻灯片展示
:
手之所触
,
肩之所倚
,
足 之所履
,
膝之所踦
,
合于《桑林》之舞。
砉然向然
,
奏刀騞然
,
莫不中音
,
乃中《经首》之会。
对比
手之所触
,
肩之所倚
,
足之所履
,
膝之所踦
,
砉然向然
,
奏刀騞然
,
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之舞
,
乃中《经首》之会。
师
:这种写法叫并提
,
我们在《师说》中学过“句读之不知
,
惑之不解
,
或师焉
,
或否
焉”
。
并提是为了使句子紧凑 整齐
,
文辞简练
,
古人又常用并提法以行文。
所谓
“并提”一般是把两件相关的事并列在一个句子中来表达。这两组文字在文字排列上
,
读起来有 何区别呢
?
句式表达上的对称和整齐
,
使得解牛的动作更具有音乐美和舞蹈美的体现
< br>4.
“合于《桑林》之舞
,
乃中《经首》之会”
,
解牛本是血 腥残忍的
,
“见其生
,
不忍
闻其死
;
闻其声
,
不忍食其肉
;
是以君子远庖厨”
,
可庖丁解牛的过程不仅不残 忍
,
而
且简直是如听音乐、如观舞蹈
,
带给我们艺术般的享受。
5.
面对文惠君的惊叹
,
庖丁释刀而对
,
“臣之所好 者道也
,
进乎技也”
,
庖丁所答非文
惠君所叹啊
!
可庖丁陈言结束之后
,
文惠君再赞——
幻灯片展示
:
善哉
!
吾闻庖丁之言
,
得养生焉。
这次赞叹和初次赞叹有何区别
?
学生对比阅读。读出“嘻”惊叹、赞美、“技何”的 重音
;
“善哉”发自内心的敬
佩
,
“养生”重读。再赞
:< br>得养生之道
6.
过渡——文惠君 初赞是赞技
,
再赞是得养生之道
,
“臣之所好者
,
道也”< br>,
那到底庖
丁说了什么样的解牛之道
,
就让文惠君有了由解牛之技到养 生之道认识的飞跃呢
?
来
,
我们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朗读第三自然段。
活动
3
【活动】再读——养生之道
评论
1.
指定一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2.
提问
:
文 惠君从庖丁陈述解牛的一席话中得到了养生之道
,
请同学们思考庖丁的
话
,< br>说说你觉得文惠君得到了什么样的养生之道
?
幻灯片展示
:
小组讨 论
:
你觉得文惠君得到了什么样的养生之道
?(
《庖丁解牛》中的养生则是以
牛比喻复杂的社会
,
为了保持精神上的自由
,
人该如何和复杂的社会 相处
?)
养生定义
:
狭义养生指的是让身体更加健康
,
让 生命得以延长。广义的养生指的则是
精神上的自由。
养生主篇
,
主旨在说护养生之主——精神。
——陈鼓应《庄子古今译注》
3.
小组展示
:
小组推荐发 言人代表上台陈述小组讨论观点
,
指定一名学生代表在黑
板上记录学生发言内容。
4.
教师总结点拨
:
幻灯片展示
:
借
“ 庖丁解牛”
的故事
,
比喻社会的复杂如同牛的胫骨盘结
,
处理世事应
“因其固然”
、
“依乎天理”顺其自然
,
避开是非和矛盾的纠缠< br>,
并怀着“怵然为戒”的审慎、关
注的态度
,
且以藏敛“善刀而藏”为 自处之道。
——陈鼓应
《庄子古今译注》
活动
4
【活动】三读——庄子之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