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古代诗歌散文试题:4.2 庖丁解牛含答案
巡山小妖精
713次浏览
2021年01月18日 03:0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揶揄是什么意思-网络谣言的危害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庖丁解牛
一、语基落实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bāo
庖
.
丁
泡
.
桐
孢
.
子
同胞
.
B.
qì
n
ɡ
肯綮
.
钟磬
.
罄
.
尽
亲
.
家
C.
chú
踌躇
.
踟蹰
.
踯躅
.
刍
.
议
D.
chù
怵
.
惕
抽搐
.
黜
.
免
畜
.
养
解析
A
项
,
“
庖
”
读
pá
o
,
“
泡
”
读
pāo
。
B
项
,
都读
qì
ng
。
C
项
,
“
躅
”
读
zhú
。
D< br>项
,
“
畜
”
读
xù
。
答案
B
2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奏刀魙然
,
莫不中
.
音
中
:
合乎。
依乎天理
..
,
批大郤
天理
:
牛的生理上的天
然结构。
B.
始
.
臣之解牛之时
始
:
起初。
技经肯綮
..
之未尝
肯綮
:
筋骨结合的地方。
C.
族
.
庖月更刀
,
折也
族
:
众。
吾见其难为
..
,
怵然为戒
难为
:
使人为难。
D.
饡然已解
,
如土委
.
地
委
:
卸落。
吾闻庖丁之言
,
得养生
..
焉
养生
:
养生之道。
解析
C
项
,
难为
:
难做
,
这里指难以解剖。
答案
C
3
下列各句中
,
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1
(
)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例
:
良庖岁
更刀
,
割也
.
A.
君为我呼入
,
吾得兄
事之
.
B.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
之
.
C.
唐浮图慧褒始舍
于其址
.
D.
邑人奇
之
,
稍稍宾客其父
.解析
A
项与例句相同
,
均为名词作状语。
B
项
,
王
:
名词的使动用法
,
让……做王。
C
项
,
舍
:
名词活用为
动词
,
筑舍定居。
D
项
,
奇
: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
以……为奇。
答案
A
4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
例
:
奏刀魙然
.
A.
饡然
已解
.
B.
虽然
,
每至于族
.
C.
吾见其难为
,
怵然
为戒
.
D.
砉然
向然
.
解析
B
项是 代词
,
意思是
“
这样
”
。例句与
A
、C
、
D
三项均为助词
,
用在形容词、副词后
,
表示状态。
答案
B
5
下列各句省略的内容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三年之后
,(
臣
)
未尝见全牛也
B .(
臣
)
提刀而立
,
为之四顾
,
为之踌躇满志
C.
怵然为戒
,
视为
(
之
)
止,
行为
(
之
)
迟
D.(
臣
)
合于《桑林》之舞
,
乃中《经首》之会
解析
D
项
,
省略的应为
“
解牛之声
”(
或
“
奏刀之音
”
)
。
答案
D
二、阅读理解
课内阅读
2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第
6~9
题。
庖丁解牛
《庄子》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
肩之所倚
,
足之所履
,
膝之所踦
,
砉然向然
,
奏刀鱣然
,
莫不中音。合
于《桑林》之舞
,
乃中 《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
:
“
嘻
,
善哉
!
技盖至此乎
?
”
庖丁释刀对曰
:
“
臣 之所好者道也
,
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
,
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
,
未尝见
全牛也。方今之时
,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
官知 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
,
批大郤
,
导大窾
,
因其固然
,
技经
肯綮之未尝
,
而况大
乎
!
良庖岁更刀,
割也
;
族庖月更刀
,
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
,所解数千牛矣
,
而刀
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
,
而刀刃者无厚
;
以无厚入有间
,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
是以十九年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
,
每至于族
,
吾见其难为
,
怵然为戒
,
视为止
,
行为迟。动刀甚微
,
饡然已解
,
如土
委地。提刀而立
,
为之四顾
,
为之踌躇满志
,
善刀而藏之。
”
文惠君曰
:
“
善哉
!
吾闻庖丁之言
,
得养生焉。
”
6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嘻
,
善哉
!
技盖
至此乎
.
盖
:
大概。
B.
批
大郤
,
导大窾
,
因其固然
.
批
:
击。
C.
怵然为戒
怵
:
害怕。
D.
善
刀而藏之
.
善
:
通
“
缮
”
,
修治。这里是
“
拭擦
”
的意思。
解析
A
项
,
盖
:
通
“
盍
”
,
何
,
怎样。
答案
A
7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3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A.
庖丁为
文惠君解牛
.
为
之踌躇满志
.
B.
今臣之
刀十九年矣
.
始臣之
解牛之时
,
所见无非牛者
.
C.
十九年而
刀刃若新发于硎
.
提刀而
立
,
为之四顾
.
D.
臣以
神遇而不以目视
.
以
无厚入有间
.
解析
D
项
,
以
:
介词
,
用。
A
项
,
为
:
介词
,
替
,
给
/
介词
,
因为 。
B
项
,
之
:
结构助词
,
的
/< br>助词
,
用在主谓之间
,
取消
句子独立性。
C
项
,
而
:
连词
,
表转折
,
但是
/
连词
,
表修饰。
答案
D
8
下列对文章的阐述
,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庖丁解牛》论理深刻透彻
,
层层相扣
,
逻辑严密。先说
“
所好者道也
”
,
提纲挈领
;
然后 具体分述解牛
经过的三个阶段
;
最后以
“
怵然为戒
”
说明要想获得自然之道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
还必须注意在关键地
方小心谨慎
,
专心致志。
B.
文章的语言精练而富有表现力。
“
触< br>”“
倚
”“
履
”“
踦
”
四个字活灵活现地再 现了庖丁解牛的娴熟技术
;
比拟庖丁进刀
“
合于《桑林》之舞
,乃中《经首》之会
”
,
有声有色
;
解牛结束
“
提刀而立
,
为之四顾
,
为之
踌躇满志
”
的自得意满 的神态跃然纸上。
C.
庖丁技艺高超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
其一
,
强调对技术的追求
(
“
进乎技矣
”
);
其二
,
在反复实践中积
累经验
,
探求规律
,
运用规 律
;
其三
,
谨慎小心
,
尊重规律
,
“怵然为戒
,
视为止
,
行为迟。动刀甚微
”
,
从 来不
骄傲大意。
D.
《庖丁解牛》阐明了庄子的养生之道。其主观意图是宣 传消极处世的人生哲学
;
客观上却告诉人
们
,
只要反复实践
,
积累经验
,
就能像庖丁一样
,
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
,< br>做到
“
游刃有余
”
。
解析
C
项< br>,
“
强调对技术的追求
”
错。庄子不停留在掌握具体的
“技
”
上
,
而是以探求
“
道
”——
解牛 的规
律
——
作为实践的目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