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上海高考18虚词

萌到你眼炸
516次浏览
2021年01月18日 03:0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家常鸡翅最简单做法-路太弯

2021年1月18日发(作者:庞延斌)
上海高考虚词归纳

1

“之”的用法



(一)用作
代词
,又分几种情况:


1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
(他们)

“它”
(它们)
。作
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
,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
然也。< br>”

《劝学》
,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
者。


《师说》
,代事理,作 宾语。





2
、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
,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
二策。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用作
助词
,也分几种情况:



1
、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 的”
,有的可不
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
众与中国抗衡。


《赤壁之战》



2< br>、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如 :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
深而无不在也。


《游

褒禅山记》




3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
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
有?”

《公输》
,即“宋有何罪”





4
、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 时,
“之”用在主语和谓语
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如:



“师道之
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说》





“悍吏之
来吾乡,叫嚣乎 东西。


《捕蛇者说》





“孤之
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





5
、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 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
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不需翻译。如:



“顷之
,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
师。



《毛遂自荐》



(三)用做
动词
,表示“去”
“到”



“项伯乃夜驰之
沛公军。



《鸿门宴》



2

“乎”的用法

(一)用作语气助词。

1
、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呢”



“儿寒乎
?欲食乎?”

《项脊轩志》



“技盖至此乎
?”

《庖丁解牛》



2
、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呢”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

《鸿门宴》



3
、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 甚,则齐其庶几乎



《庄暴见孟子》

“那齐国也就差 不多治理好了吧”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


《师说》



4
、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

“呀”等。

“宜乎
,百姓之谓我爱也。


《齐桓晋文之事》
,本句倒 装,

“应该啊,百姓认为我

很吝啬”


5
、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于是乎
书以记之。


《戴公重修水利记》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
,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
山水之间也。


《 岳阳楼记》


(乎:于)



“今虽死乎
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捕蛇者说》
)< br>
(乎:在)




“生乎
吾前,其 闻道也固先乎
吾。


《师说》



1
、在;
2
、比。






“吾尝疑乎
是。



《捕蛇者说》


(乎:对)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己。


《论语》


(乎:对)




“亦无怪乎
其私之也。



《原君》


(乎:对于)




“盖进乎
技矣。


《庖丁解牛》


(乎:比)




“以吾一日长乎
尔。



《论语》


(乎
:
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

“……

的样子


“……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
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庖丁解牛》



3

“者”的用法

(

)
表示“……的”,它可以把方位词、形容词、动词以及形容词性词组、动词性词
组名物化,相当于“…… 的(人、事、物)”

“……的样子”(“……似的”)等等。这
种情况下的“者”, 一般称之为代词,也有人称之为助词。

1
、“
……的(人、事、物)


“古之学者
必有师。”

(《劝学》)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琅琊也。”

(《醉翁亭记》)


2
、“
……的样子
”(“……似的”)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

(《黔之驴》)


“言之,貌若甚戚者
。”

(《捕蛇者说》)


3
、“……的”,
后置定语
的标志。

“马之千里者
,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


“村中少年好事者
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

(《聊斋志异·促织》)


4
、“……的”,语气助词“的”,放 在陈述句末,
表示陈述结束
。这样的“者”,也
会有指代的含义,但主要是表达语气。

“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

(《石钟山记》)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

(《庄子·庖丁解牛》)


(二)表提示、停顿

1、“者”放在主语后,在句中构成“者……也”结构,这是文言文中典型的
判断句

。其中包括“一般判断句”和“因果判断句”。

在一般判断句中,“者”起着提示、停顿、引出下文的作用。

“陈胜者
,阳城人也。”

(《史记·陈涉世家》)


“廉颇者
,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在“因果判断句”中,“者”相当于“……的原因(是)”。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劝学》)


“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2
、在
假设复句
中, “者”相当于“……的”“……的话”,也有提示、停顿、引出下
文的作用,句尾一般不用“也”呼应。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孟子》)


“尽吾志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游褒禅山记》)


“不者
,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
,与此案同!”

(《资治通鉴》)


(三)其他

1
、用在时间词后面,表示
“……的时候”

“古者
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明夷待访录》)


“今者
项庄拔剑舞
,
其意常在沛公也。”

(《鸿门宴》)


2
、用在数词后面,指上文所说的事物。相当于
“件、条、种、样”
之类。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
之为,何哉?”

(《岳阳楼记》)


“此数者
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赤壁之战》)


4

“也”的用法

“也”是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1.
表示判断语气的,如:




“死生,昼夜事也
。”

(《〈指南录〉》后序》)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

(《左忠毅公逸事》)




2.
表示肯定语气的,如: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

(《〈指南录〉后序》)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

(《左忠毅公逸事》)




3.
表示疑问语气的,如: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

(《庄暴见孟子》)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

(《信陵君窃符救赵》)




4.
表示感叹语气的,“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如: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

(《庄暴见孟子》)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

(《邹忌讽齐王纳谏》)




5.
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




“当余之从师也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送东阳马生序》)


“师道之不传也
久矣。”

(《师说》)


5

“焉”的用法

(一)

兼词

1
、相当于“于之”

“于此”

“于彼”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在其中)


《论语》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从这里)


《劝学》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
者也。


(在这件事情上)


《五

人墓碑记》


2
、相当于“于何”
,可译为“在哪里”
“从哪里”等。


“且焉
置土石?”

《愚公移山》



(二)
代词

1
、相当于“之”



“犹且从师而问焉




《师说》




“去今之墓而葬焉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五人墓碑记》



2
、哪里,怎么。


“未知生,焉
知死?”


《论语》




“焉
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齐桓晋文之事》



(三)
语气词

1
、句末语气词,相当于“了”< br>、
“啊”

“呢”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六国论》




“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齐桓晋文之事》



2
、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
,或否焉,小学而大遗。



《师说》




“少焉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赤壁赋》



3
、作词尾,相当于“然”
,译为“……的样子”
“……的”



“盘盘焉
,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阿房宫赋》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石钟山记》



6

“何”的用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
.单独作谓语,句子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
“也”
,可译为“为什么”< br>“什么原因”


“何
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2
.作动词或介词 的宾语,可译为“哪里”
“什么”
。译时,
“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
至?”


《赤壁之战》



3
.作定语,可译为“什么”
“哪”



“其间旦暮闻何
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



(二)用作疑问副词。

1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
“怎么”



“何
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赤壁之战》



2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 程度深,可译为“怎么”
“多么”
“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
其衰也!



《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

“啊”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
甸甸。



《孔雀东南飞》



(四)通

“呵”

,喝问。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谁何 :喝问他是谁。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

论》)

(五)“何”组成的双音节词

1.
【何如】
【奈何】
【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

“怎么样”
“怎么办”
“为什么”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
如?”


《季氏将伐颛臾》



2.
【何以】即“ 以何”
,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
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
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



3.
【无何】译为“不久”
“没多久”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
,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



《促织》



4.
【何乃】译为

“怎能”

“阿母谓府吏:何
乃太区区。



《孔雀东南飞》



7

“而”的用法



1.
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
二螯。



《劝学》




2
)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
日参省乎己。



《劝学》




3
)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
“接着”
,或不译。

“余方心动欲还,而
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




4
)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
“却”


“青,取之于蓝,而
青于蓝。



《劝学》




5
)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
“假如”


“诸君而
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




6
)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
思矣。



《劝学》



“吾恂恂而
起。



《捕蛇者说》





7< br>)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

“因此”


“表恶其能而
不用也。



《赤壁之战》



“玉在山而
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劝学》




2.
用作代词。只用 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
;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例
如:




“而
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事》



3.
复音虚词“而 已”
,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


..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


..
8

“为”的用法



“为”在文 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
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 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
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1
)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
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2
)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
汉家除残去秽。”

(《赤壁之战》)




“公为
我献之。”

(《鸿门宴》)





3
)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
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晏子使楚》)





4
)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
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史记·货殖列传序》)





5
)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
止,行为迟。”

(《庖丁解牛》)





6
)表示被 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起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
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 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
汤武笑矣。”

(《五蠹》)(决渎:疏浚水道)




“不者,若属皆且为
所虏!”

(《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
操所先。”

(《赤壁之战》)




2.
用作助词。读阳平 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
译为“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
?”

(《鸿门宴》)


9

“其”的用法

(一)代词

1< br>.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她、它)

“他(她、它)的”
(包括复数)< br>。

①“臣从其
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郯子之徒,其
贤不及孔子。



《师说》



③“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
曲中规。



《劝学》



④“秦王恐其
破壁。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其
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



2
.第一人称代词。译为“我”
“自己”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
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
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



3
.指示代词。译为“ 那(些)

“这(些)



“惑而不从师,其
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说》



4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
“那中间的”
,后面多为数词。

“于乱石间择其
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



(二)副词

1
.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
“岂”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
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



2
.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
“大概”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
皆出于此乎?”


《师说》



3
.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
“可”


“与尔三矢,尔其
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



4
.表示委婉商量的语气,相当于“还是”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
还也。



《烛之

武退秦师》


(三)连词

1
.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或者”
“是……还是……”



“呜呼!其
信然邪?其
梦邪?其
传之非其真邪?”


《祭十二郎文》





2
.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假如”


“其
业有不精 ,
德有不成者,
非天质之卑,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送东阳马生序》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路曼曼其
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佩缤纷其
繁饰兮,芳菲菲其
弥章。



《离骚》




(五)复音虚词“何其”译为“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
衰也
!



《伶官传序》


..

10

“则”的用法

(一)连词

家常鸡翅最简单做法-路太弯


家常鸡翅最简单做法-路太弯


家常鸡翅最简单做法-路太弯


家常鸡翅最简单做法-路太弯


家常鸡翅最简单做法-路太弯


家常鸡翅最简单做法-路太弯


家常鸡翅最简单做法-路太弯


家常鸡翅最简单做法-路太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