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索亚历险记》整本书阅读交流教学案例

绝世美人儿
774次浏览
2021年01月18日 04:2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双子座女人-校园文学

2021年1月18日发(作者:解奉先)
《汤姆索亚历险记》整本书阅读交流教学案例


现代教学改革更加注重培养能力,
特别是思维能力、
实践能力、
交往能力和< br>创造能力。
在课堂中倡导以问题为纽带,
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审辩式思维,
使
学生改变被动的盲目的接受型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
始终保持足够的好奇心,

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发展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陶西平

《好课堂充满三种声音:笑声、掌声、辩论声》

课例背景分析

《汤姆·
索亚历险记》
是美国大文豪马克·
吐温以美国少年生活为主体写成
的。
讲述的是主人公汤姆幼年丧母,
由姨妈收养,聪明顽皮的汤姆受不了姨妈和
学校老师的管束,
常常逃学闯祸,
和朋友历经数次冒 险的故事。
小说故事语言幽
默,情节曲折,讽刺意味深厚。课本内只呈现了“洞内探险”的一幕 ,不利于学
生全面了解人物形象,
建立人物关系。
本节课通过整本书的阅读交流,
“汤姆”
单一的人物形象,与众多次要人物建立关系。在抓情节,品人物的方法上,继续
帮助学生学习结合时代背景的阅读方法,走进
19
世纪上半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
畔的一个普通小镇。
在人物关系的对比中,
感受作者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
伪 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


课例展示

《汤姆索亚历险记》整本书交流课

【教学目标】

1
.运用已有阅读方法,通过互动交流,感知次要人物性格特点。

2
.尝试运用联系时代背景的方法,深入感悟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
.在逐步了解马克·吐温小说风格的过程中,产生阅读兴趣和阅读期待。

【教学重、难点】

尝试运用联系时代背景的方法,深入感悟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过程


一、回顾方法

引出话题

1.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名篇名著单元,阅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
小说 。上节课我们借助具体的故事情节,交流了对汤姆
.
索亚这一主人公的形象
认识——汤 姆·索亚是一个勇敢、正义、善良、乐观、机智的孩子,他告诉我们
要保持童心,敢于追求自由。

2.
课后,同学们又尝试运用抓情节、品人物的方法,走近了书中的次要人物。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大家的阅读发现。

【教学意图】回顾上节课交流的阅读重点— —主人公人物形象认识,梳理出品
味人物形象的阅读方法——抓情节、品人物,引出今天阅读交流的主题 ——品
味书中的次要人物。


二、小组合作分享

感知次要人物性格

1.
小组内交流本组确定研究的次要人物形象特征。

2.

全班交流


1
)指名汇报,黑板展示


2
)补充改进


预设:印第安·乔——凶残、狡猾、贪婪


哈克贝利·芬——善良、正义、勇敢、不受约束


锡德——乖巧、善嫉


……

【教学意图】 由于上节课的任务是利用已有阅读方法,继续感知次要人物形象,
因此每个学生都会在小组合作交流中, 阐述自己的阅读发现。这样既可以发现
自己概括的不足之处,更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具体地认识这些次要 人物的性格
特征,为感知次要人物的作用做了铺垫。


三、结合时代背景

体会写作意图

1.
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次要人物呢?


预设:反衬出汤姆
.
索亚的善良与美好。


体现作者向往的生活。

讽刺了当时社会的问题。

【教学意图】在 学生对人物形象形成一定认知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继续感悟作者创作人物形象的写作目的。

2.
典型人物学习——印第安乔


1
)第二 十九章《寡妇逃过一劫》的
33

34
自然段:









“是啊,她家确实有人和她做伴。我看最好不干了吧。


“不干?我就要永 远离开这地方了!要是不干,也许永远就没有机会了。我不在
乎她那点钱财——你都拿去好了。可她丈夫 从前对我那叫一个狠毒啊——他欺负过我
多少回了——主要是他当过治安官,把我当无业游民关起来。嘿 ,还不止这事!他还
叫人用马鞭抽我!就像对待犯罪的黑人那样啊——全镇的人都看着!这些债我可是要
她来还啊!


通过这组人物对话,你觉得印第安乔这一角色的作用是什么?

预设
1
:体现印第安·乔记仇、残忍

预设
2
:因 为他是印第安血统,所以人们就欺负他。说明了美国社会的种族
歧视问题。


2
)这样的歧视在书中还有体现吗?


3
)小结、板书:结合时代背景

让我们借助一段视频资料,去了解一下那是一个什么时代?

预设:白人不让印第安·乔玩他们的游戏,也是在歧视他。


4
)再让我们看看马克·吐温生活的年代发生了什么事?













美国独立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开拓疆土,把印第安人驱逐出祖居地。
1 830
年,
美国政府通过
《印第安人迁移法案》

规定东部的印第安 人要全部迁往密西西比
河以西的为他们划定的保留地中去,实行种族隔离和迫害。这些“印第安人保留地 ”绝
大部分是偏僻贫瘠的山地或沙漠地带。一个叫切罗基的部族,在被迫迁往“印第安准州”
(
即今俄克拉何马州
)
的迁徙中,
历时
3

5
个月,

4000
人丧生,
占该部族的人口的
25
%。< br>这一惨剧后来被称为“血泪的审判”
。印第安人长期遭到屠杀、围攻、驱赶、被迫迁徙等
迫害,人数急剧减少。到
20
世纪初期,只剩下
30
多万人。直到
1 924
年,美国国会才通
过了《印第安人公民资格法》
,宣布凡在美国境内出生的人均 为美国公民。
1934
年,美国
又根据罗斯福总统的“新政”通过了《印第安人重新组 织法》
,允许印第安人建立自己的
政府,不再分配保留地的土地,停止强迫印第安人放弃传统文 化和宗教的政策,印第安
人的境况才有所改善。


5
)结合时代背景,马克·吐温想通过印第安·乔这个人物,表达什么呢?

板书:讽刺社会不公


6
)总结:我们常说,文学作品就是生活的 一面镜子。马克吐温结合他童年生
活的经历,
创作了印第安乔这一人物。
让我们看到社 会的不公正,
扭曲了印第安
乔的内心。这也提醒我们,面对生活的不公,也要保有一颗正义、善 良的心。

板书:讽刺社会不公

反衬

【教学意图】借 助视频影像,带学生走进汤姆·索亚生活的时代,感受当时社
会的不良风气,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同时 ,帮助学生学习结合时代背景感受
人物形象的阅读方法。

3.
其实汤姆· 索亚生活的小镇,就是当时美国社会的一个缩影。让我们结合时
代背景,
走近剩下的几位人物,
感悟马克·
吐温又想通过这些人物表达什么呢?


1
)小 组选择一个次要人物,结合时代背景,说一说马克·吐温想通过这一人
物表达什么?


2
)全班交流,请学生板书感悟的写作意图


板书: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

4.
总结:通过这样阅读的方法,我们对这 些人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经典的魅
力可能就在每一次阅读都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感受。

【教学意图】结合刚刚学习的阅读方法,通过小组交流,讨论不同次要人物在
文中的不同作用,感悟作 者其他的写作意图,为今后中学的深耕阅读打下良好
的阅读基础。

四、总结提升

激趣阅读

1.
通过这段时间的阅读交流,
当我们再拿到一本书的时候,
你会去关注什么呢?

2.
推荐《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姊妹篇——《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对于同作< br>家、
同主题的小说,
不知道又会让你有哪些新的发现?期待和大家下一次的阅读
交流。

【教学意图】回忆、巩固本节课学习的读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推荐同
作家、同主题的小说,利用学生的探奇心理,鼓励运用新方法更深入地走进小
说,走近作者,了解当时的 时代背景,进而激发学生继续阅读同主题或同时期
文学名著的兴趣。

课例分析与反思

(一)整本书阅读要走向悦读

纳入课程视野内的 “整本书阅读”与生活中的自由阅读、消遣阅读不同。因
为有了教师在教学层面上的有效指导,
所以
“整本书阅读”
也就拥有了鲜明的目
标追求意识。
它与阅读教学的目标具 有一致性和贯通性,
即传授基本的阅读技能
和方法,培育个性化阅读品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形成综合的阅读能力。显
然,要达成这样的目标,非经过反复的历练不可。教学过程中,教师必然会引 导
学生把在研读“选文”和“整本”时获取到的知识和方法,不断地运用到更多的
“整本”阅读 实践中,构建出具有“反哺机制”的阅读生态。如此,虽然每个学
期学生只能读有限的几本书,
但那几本书是真正用心去读的,
阅读能力就在这看
似简单的循环反复、
螺旋递进间得以 形成。
凭借着这样的能力,
学生就能读越来
越多的“整本”
,尽量向“理想读 者”的境界靠拢,为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积淀
能量。

以《汤姆
.
索 亚历险记》一课为例,通过两年的整本书阅读交流,学生已初
步掌握结合具体情节评价人物的方法。因此,
在阅读完整本
《汤姆·
索亚历险记》
后,一定会在引导课的基础上 ,对主人公汤姆·索亚有一个比较全面、立体的认
知。
于是,
我鼓励学生课下继续运用 已有阅读方法,
完成对次要人物的形象评价,
初步建立了整本书人物群像的关系。
利用 这些腾让了的课堂阅读时间,
学生们可
以充分在小组内、
班级内,
就本组共同 研究的人物形象进行交流。
教师只是负责
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不断引导他们归纳、判别、 整理新的认识与体会。

在评价“印第安乔”这一人物时,汇报现场出现了这样几个画面:


画面一
】一小组汇报“印第安乔”的性格特征时,呈现的词语是机智,但
下面倾听的同学立刻发现了问 题:

生:
我不同意你们组归纳的这个性格特点。
因为印第安乔在书中是一个 杀人
不眨眼的家伙,
为了逃脱罪责,
他可以脸不红心不跳的坑害自己的朋友
“ 醉鬼波
尔”
。而“机智”这个词一般形容像“汤姆”这样的积极阳光的人。

师:那你认为用哪个词语更准确呢?

生:我认为“狡诈”这个词更准确,和人物形象更近。

【画面二】
一小组在 汇报
“哈克”
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时,
呈现的词语是
“追
求自由”< br>:

生:我觉得哈克不是“追求自由”
,而是不愿意收到拘束,不然也不会从道
格拉斯寡妇家逃回自己的破木桶。而且和“汤姆”相比,他的生活更自由。所以
这里可以把“追 求自由”改成“不受拘束”


【画面三】
在介绍“杜宾斯”校长时,介绍小组呈现的词语是“残暴”

< br>生:我觉得“残暴”这个词用在“杜宾斯”校长身上不合适。如果用在“印
第安乔”身上更合适。 他只是对学生比较严格。

双子座女人-校园文学


双子座女人-校园文学


双子座女人-校园文学


双子座女人-校园文学


双子座女人-校园文学


双子座女人-校园文学


双子座女人-校园文学


双子座女人-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