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家长会发言稿
巡山小妖精
760次浏览
2021年01月18日 05:2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年终考核表
幼小衔接家长会发言稿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
是他们成长中的一件大 事,
生活中
的一个重大转折。
那么如何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小学,
自信独立地面 对
小学生活,进入小学后能够尽快适应一年级的学习,这成了家长、幼
儿园和小学三方面共同关 注的问题。
我们在幼小衔接这方面,
我觉得
是做得相当不错的。
我知道每一年 幼儿园都会组织大班的孩子走进小
学,参观校园环境,进入课堂,和一年级的哥哥姐姐一起上课;还会< br>请小学老师进入幼儿园,
给孩子们上课,
让孩子对小学的校园生活有
初步的感知 。
这一系列的活动其实对孩子适应小学生活有着很大的帮
助。
那么作为我们家长,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呢?我想家长朋友们首
先得了解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哪些方面发生了改变?< br>
一、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主要差异
首先,
孩子学习生活的环境 发生了变化。
环境的变化主要包括两
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校园环境的变化。升入一年级以后,孩 子们所处
的校园更大了。
对孩子们来说的学习生活环境也相对变复杂了。
比如
说:
孩子们上厕所不再像幼儿园那样在本班教室中,
而且男女厕所分
开了。平时,孩子 们的音乐课啊,美术课啊,也许还要到其它专用教
室上课,上大操场去做操、上体育课等等。所有这些, 对孩子来说都
是全新的体验。因此,有机会的话,我也建议家长朋友们利用休息时
间带着孩子到 小学逛逛、看看,熟悉熟悉新环境。早上送孩子来园时
如果没有特别重要需和老师交流的事,
可 以让孩子独立从幼儿园大门
进去,让孩子在心理上逐渐为今后独立进小学做好过渡。
第二个方面是班级环境的变化。幼儿园的教室,一般布置得美
观、形象和富有儿童情趣。每天都有2
位老师和
1
位阿姨
360
度的
保护和陪伴。参加到幼 儿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师生之间形成了和
谐、亲密的气氛。而小学教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每门课程 都有
不同的老师执教,所以师生个别接触时间少,新入学的幼儿可能会
感到生疏。在小学的教室 里,我们给每个小朋友安排一张桌子和一
把椅子,但是基于孩子的成长需要和教室的实际情况,我们一般 将
两张桌子合在一起,即让两个小朋友成为同桌。因此,一个教室一
般由
4
个 大组
(
8
个小组)
构成。这样的班级环境变化,无疑是对孩
子的合作 和交往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作息时间发生了变化。
幼儿园里一 般是
8
:
30
早操,如果起床迟了,那迟点就迟点,没
什么关系。但 进入一年级,
就不能随便迟到了。早上我们要求小朋友
们在
7
点
45
分左右到校,
一年级的老师每天都会早早地等候在教室,
迎接小朋友们的到来,
并且组织小朋友开展内容丰富的早读。
所以从
现在开始让孩子养成上幼儿园要准时,
不迟到。
否则孩子会不适应上
小学后的每天早起。
一年级上半学期,
老师们一 般都会利用好早读这
一段非常宝贵而有效的学习时间,
通过各种形式,
帮助孩子复习巩 固
已学的拼音。因此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准时到校,参加早读。
上午,一般设有早操 、
40
分钟的大课间和
3
节课,每节课
40
分
钟,
课间休息
10
分钟,
这
10
分钟主要用于做好下一节课的准 备工作、
上厕所和适当的休息。
上课的时间比起幼儿园来有了明显的增加。
早
晨到中午这一段时间之间,
是不安排餐点的。
所以大家要和孩子一起
养成早起的习惯, 保证用早餐的时间,吃饱、吃好,以确保上午近四
个小时的身体与学习的基本需要。
第三,教育内容与评价方式的变化更为明显。
幼儿园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各方面的 兴趣爱好和良好的生活
学习习惯,学习形式以轻松活泼的游戏为主,适合儿童身心特点。而
进入 一年级后,学习有了明确的任务、目的,而且以各门课程的形式
出现。目前,一年级开设的主要课程有: 语文、数学、英语、音乐、
美术、体育、品德与生活等。这就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要完成一
定的学习任务,
掌握一定量的知识,
并且以测验的形式加以检验。
(去
年幼小 衔接课《春》)
家长们朋友们,
听了我刚才的介绍,你可能会心情紧张,或者说有点担心。
怎么有这样多的变化,
我那年幼的孩子能适应吗?其实大
家不必有太大 压力,
更不要把这种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
使他们对升
学感到畏惧、害怕。有时候,当 孩子比较调皮时,我们可能会跟孩子
开玩笑:“你呀,好日子要过完了!”“看你到了小学还能不能这样
开心地玩了?”听到这样的话,孩子或多或少在心理上会产生畏惧,
有时候也许会问:
“妈妈,是不是上小学很苦的?”“爸爸,是不是
到了小学要做很多作业?”这时候,我们应该帮孩子树 立信心。激发
孩子对新校园生活的向往。
二、激发孩子对新校园的向往之情。(心理准备)
一般说来,孩 子到了六、七岁的年龄,心理和身体各个方面都
基本上具备了接受小学教育的条件。这一阶段,由于环境 、家庭、学
校的影响,儿童开始羡慕小学生的生活,羡慕新书本、新书包、新铅
笔盒,羡慕红领 巾等。儿童心理的发展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使他们产
生了上学读书的强烈愿望,
时时刻刻流露出 要成为一名小学生的美好
情怀。
所以此时,作为家长应该和孩子 一道,以满腔热情来迎接他们
的新生活。比如,(张哲诚)
“诚诚长大了,真了不起,再过一学
期马上就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
让孩子产生当小学生的光
荣感、自豪感。且不可说某某学校不好,某某学校的老师不好,这样
学生听到了心里会有一定的阴影。所以,不管上那所学校,你应该对
小孩讲,这所学校是最好的,这所学 校的老师是最好的。这样才会更
加激发孩子的自信,感觉到自己能在这样的学校读书感到骄傲。
再如,利用节假日或散步的机会,带着孩子到校园转一转,熟悉
熟悉环境,乘 机诱导孩子:
“这所学校多美丽,多干净呀!这里的老
师可有学问啦,他们教小朋友认字、数数 、唱歌、跳舞、学知识。在
这里读书,你也会跟小哥哥、小姐姐一样变得更加聪明、能干。”
再如,当孩子拿着书,缠着你讲故事时,你乘机告诉他:
“等你
上学 了,
自己就能读故事了。
到那时,
你就可以当爸爸、
妈妈的老师,
可 以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了。”以此来培养孩子对学校的向往之情
和渴望获得知识的热情。
再加 上后来幼儿园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