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匆匆》优质教案

巡山小妖精
611次浏览
2021年01月18日 06:1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红烧冬瓜的做法-乒乓球论文

2021年1月18日发(作者:罗元德)

创新教案


《匆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 写
5
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溜去、挪移、
旋转、凝然、空虚、叹息 、徘徊、薄雾”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读课文中的一连串问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4.
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时间流逝,能说出自己对“时间之流”的感触,仿照第
3
自然段,用一段话把感触写下来。

教学重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语言。

2.
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时间流逝,能说出自己对“时间之流”的感触,仿照第
3
然段,用一段话把感触写下来。

教学方法

1.“读、思、议、导”结合法。

2.“读、写”结合法。

学生学习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课前准备

1.
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

2.
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3.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一、问题导入,引发思考。

出示问题:凭直觉,你认为 你的一生能活多少天?让学生大胆猜想。估算一下,按
80
岁计算,
能有多少天?你们 现在已经过了多少天?这些日子里你留下了什么?通过计算,
你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用这些问题调动学生的生活感受和学生对时间的认识,从而让学生感受到
时间匆匆,为下面学习文章打下基础。)

二、检查预习,过关字词。

(一)词语检查

1.
小组合作读词,抽写,小组长将本组出错最多的字写到黑板上。

2.
集体交流,学写“蒸”字。


1
)师板书演示“蒸”字笔画、笔顺,


2
)生在练习本上写三个。同桌交换评价:正确加一颗星,美观加一颗星

3.
检查读词

正确认读下列词语

匆匆

一去不复返

头涔涔

泪潸潸



挪移


跨过

溜走

蒸融

遮挽



徘徊


1
)指名读,随机正音:徊

(huái) 旋转(zhuàn)


2
)齐读。

(二)借助词语感知课文大意

1
.将词语重新分组,自读思考:

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每组分别是描写什么的词语

匆匆

一去不复返













(时间特点)

挪移

跨过

溜走

蒸融








(时间是怎样逝去的)

头涔涔

泪潸潸


遮挽

徘徊



(作者感叹)

2
.把括号里的词语连起来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3
.小结:借 助关键词语概括文章的大意
,
这是理清文章脉络的好方法。

(设计意图:学 生是课堂的主人,更是学习的主人,主体地位回归,内在潜能被激发,
学生会无拘无束的交流,自主学习 效果明显增强。)

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
读课文,作者 在这篇文章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它
到哪里去了呢?)
作者 通过文章要告诉我们什么?
(告诉读者时间飞逝,
我们要珍惜时间,
有所作为。


2
.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行文的,请用简单的语句试着概括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1
)作者先提出问题;

2
)回顾自己已走过的八千多日 子,无限感慨;

3
)然后重点写


日子是怎样稍纵即逝 的,具体回答了开头的提问;

4
)引发对人生的思索和感慨;

5
)最
后一句照应开头。

四、认识作者,加深体会。

1.
出示作者简介,加深学生的感受。

朱自清

1898

1948


字佩弦,
江苏扬州人,
原籍浙江绍 兴。
现代著名散文家、
诗人、
学者、民主战士。他一生勤奋写作,共有诗歌、散文、评 论、学术研究著作
26
种,约
200
多万字。主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 《背影》《欧游杂记》等。他的散文以语
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 绿》等。

2.
师总结。

他自己就是珍惜时间的典范。我们也应该 做珍惜时间的人,从而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和
感受。

五、回顾总结,布置作业。

回顾本课学习收获,鼓励课后继续背诵并抄写
1

2
自然段。

(设计意图:本文的课后习题中有背诵课文的要求。 教师要从关注过程、教给方法、培
养语感入手,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背诵的方法,积累优美的语言。

















第二课时

一、读书体会,感悟写法。


作者为什么能把情感表达得如此细腻呢?默读课文,看这篇文章有什么特别之处。

( 《匆匆》这篇散文以叙事、抒情为主,运用了排比、设问、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
法,让抽象的时间具 体化、形象化,让读者也真切感受到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惋惜。)

(设计意图:通过默读,让 学生找到这篇文章和其他文章不同的地方,初步感受作者语
言表达的特点。)

二、汇报交流,感受语言。

1.
你认为作者这篇文章的特别之处在哪里?

2.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感受深刻的地方及时做好批注。

预设:


1

“燕子去了,
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
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 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
?
(这是一个排比句,作者用对比
的手法,把“燕 子去了还来,杨柳枯了还青,桃花谢了还开”与时间流逝进行比较,写

红烧冬瓜的做法-乒乓球论文


红烧冬瓜的做法-乒乓球论文


红烧冬瓜的做法-乒乓球论文


红烧冬瓜的做法-乒乓球论文


红烧冬瓜的做法-乒乓球论文


红烧冬瓜的做法-乒乓球论文


红烧冬瓜的做法-乒乓球论文


红烧冬瓜的做法-乒乓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