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余年寄山水
769次浏览
2021年01月18日 07:3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龙潭峡-春夏秋冬的诗

2021年1月18日发(作者:奚业胜)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文本分析:
< br>《蟋蟀的住宅》是
19
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所写的一篇观察笔记。
他怀 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和对生命的敬畏,向我们真实地介绍了自己观察到的
蟋蟀的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建 筑住宅的才能,赞扬了蟋蟀不辞辛苦和不肯随
遇而安的精神。作者采用了拟人修辞手法,把蟋蟀比作人, 想象非常丰富,语
言十分风趣,深受学生青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悟科学的奇妙,体会作者表
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所运用的表达方法,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以后的
习作实践中去。通过本课的 学习,激发学生观察、探索自然界的兴趣,培养他
们勇于探索自然奥秘的精神。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宅、隐、毫”等
12
个生字, 会写“宅、临、选”等
15
个生
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 br>默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它的建造过程,体会蟋蟀吃苦耐劳、
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激 发学生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3.
积累好词佳句,
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
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并能灵活运用。

2 .
把握课文内容,体会蟋蟀的精神,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
秘的兴趣。

教学难点

1.
抓住重点语句,品味文章形象生动的语言。

2.
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并能学以致用。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 本课“宅、隐、毫”等
12
个生字,会写“宅、临、选”

15
个生 字。

2.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

1.
把握生字表中的生字的笔顺、字义、写法等,识记并运用。

2.
交流、学习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
教师板书课题,激发学生学习新课文的兴趣。

导语:同学们,上节课, 我们一起欣赏了叶圣陶先生笔下的爬山虎,领略
了植物王国中的爬山虎的奇妙。这节课上,我们将走进昆 虫世界,参观大昆虫
学家法布尔笔下的《蟋蟀的住宅》(板书:蟋蟀的住宅),你们有兴趣吗?

2.
师生一起理解课题,并引导学生根据课题提问。

明确:什么是住宅呢? 一般来说,我们人类住的地方才叫住宅,而动物住
的地方一般叫窝、巢、穴等。蟋蟀是一种昆虫,作者却 将它住的地方称为住宅,
这是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把蟋蟀当作人来写,可见作者非常喜欢蟋蟀。

提问示例:蟋蟀的住宅建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它是怎样建造的?作
者会如何描写蟋蟀 的住宅?他对蟋蟀又怀着怎样的感情呢?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
介绍作者及课文的相关知识。

法布尔(
1823

1915


法国著名昆虫 学家、文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
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他出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圣莱昂的 一户农
家,从小喜欢昆虫,立志做一个为虫子写历史的人。著有《昆虫记》《自然科
学编年史》 等。

《昆虫记》

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 又称
《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共十卷,雨果
赞之为“昆虫 的史诗”。这是一本讲昆虫生活的书,涉及蜣螂、蚂蚁、西绪福
斯虫等一百多种昆虫。作者将昆虫的多彩 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
人性去看待昆虫。本书通过详细、深刻地描绘各种昆虫的外部形态和 生物习性,
记录各种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既表达了作者对生
命和自 然的热爱和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体现了作者观察细致入微、孜孜
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

蟋蟀

亦称促织,俗名蛐蛐、夜鸣虫(因为它在夜晚鸣叫)、将军虫、秋
虫 、斗鸡、地喇叭等。身体呈黄褐色或黑褐色,头圆,胸宽,触角较体躯长。
有咀嚼式口器。有的大颚发达 ,善于咬斗。前足和中足相似并同长;后足发达,
善于跳跃。蟋蟀穴居,常栖息于地表、砖石下、土穴中 、草丛间。夜间出来活
动,吃各种作物、树苗、菜果等。

2.
听音频朗读,边听边注意朗读的语气、节奏,特别留意比较难读的地方。

3.
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并识记。

4.
教师检测学生的字词预习情况。


1
)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相机纠正。

会写的字:住宅
(zh
á
i)

(l
í
n)



(xu
ǎ
n)

(z
é
)
住址
(zh
ǐ
)
优良
(li
á
n
ɡ
)
洞穴
(xu
é
)
大厅
(t
ī
n
ɡ
)

(w
ò
)



(zhu
ā
n)


九寸
(c
ù
n)

(w
è
i)



(qi
á
n)


比较
(ji
à
o)
两排锯
(j
ù
)
会认的字:隐
(y
ǐ
n)


丝毫
(h
á
o)

(sh
è
n)


挖掘
(ju
é
)

(s
ō
u)



(q
ī
n
ɡ
)



(zh
ò
u)


布置
(zh
ì
)

(p
ā
o)



2
)指导学生归类识字。

◆部首归类:

扌:择(抉择)掘(挖掘)搜(搜索)抛(抛弃)

土:址(地址)塘(池塘)填(填补)堵(堵塞)

◆量词归类:

条:一条隧道一条围裙一条小河

丛:一丛草一丛灌木一丛杜鹃


3
)教师讲解每个生字的结构、笔顺、写法等,指导学生书写。

◆书写指导:

[宅]上下结构,宽窄相当。上部首笔点在竖中线左侧,下部两横稍向右
上提。
[选]半包围结构,“辶”从左、下包围“先”。“先”上横短下横长,
第五笔撇从田字格中心起笔 。“辶”捺画伸展,托住“先”。

[良]首笔点在竖中线左侧,横画稍向右上倾斜,末笔捺画长伸,捺脚超
出上部。

[卫]中竖直,在竖中线左侧;末横长且平,宽于上部。良卫

◆易错提示:

[择]右部下面是“”,不要多加一横写成“丰”。

[钳]右部是“甘”,不要漏掉一横写成“廿”。


4
)学生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视,相机纠正学生的坐姿、握笔姿势等。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圈画出有疑问的词语和句子。

2.
同桌间交流圈画的内容,教师结合学生交流的情况点拨重点词语。


1
)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预设:引导学生找出“慎重”一词的近义词(谨慎、小心等),让学生在
对近义词的把握中理解 词义。
也可以结合句子中的
“排水优良”
“温和的阳光”

让学生体 会蟋蟀在选址时的用心,从而感知词义。


2
)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

预设:理解 “粗糙”一词的含义,可以采用对比法。分别出示粗糙的物件
和精致的物件,让学生在对比中理解词义。

3.
指导词语归类。

◆带“不”字的成语:毫不可惜

妙不可言

不知所措

目不暇接

出其不


不可思议

诲人不倦

◆近、反义词:

近义词:平坦——平整

简朴——朴素

反义词:平坦——崎岖

隐蔽——暴露

4.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
)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出示需要思考的问题。

阅读与思考:

A.
“蟋蟀的住宅”指的是什么?(蟋蟀住的地方,蟋蟀的洞穴)

B.
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选址;外部;内部)

C.
蟋蟀是如何建造自己的住宅的?(动工;挖掘方式;修整)

预设:这几 个问题重在从整体上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有稍许难度。可
以引导学生先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再概 括作答。

D.
出示课件,填空并齐读:每年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蟋蟀就开始建造
房子。它精心地

,用柔弱的工具一点一点地挖掘,

。房子建好
后,还要对它进行整修。蟋蟀建造住宅的才能真

啊!


2
)合作与交流。引导学生给各自然段标上序号,然后划分 层次,并归纳
出每一层次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直接点明了蟋蟀出名的原因。

第二部分 (第
2~6
自然段):作者从住宅的选址、外部和内部三个方面,
详细地介绍了蟋蟀住 宅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
7~9
自然段):主要介绍了蟋蟀是如何精心地建造住宅的。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
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同学们,你 们也没有想到吧,小小的蟋蟀居然可以建造出如此复杂、
精致的住宅,
可以堪称建筑界的奇迹!
蟋蟀柔弱的身躯里怎么有如此大的能量?
它又是如何选址,建造出那么精美的住宅的呢?下节课 上,我们继续探究。

小结:我们首先从课题入手,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接着学习了文中出现
的生字新词,了解了各种理解词义的方法。我们还给课文划分了层次,了解了
每一层次的主要内 容。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尤其是等同学,

2.
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
)学生分组交流从这节课中学到的理解词义、给课文划分层次的方法。


2
)摘抄并积累文中描写蟋蟀的精彩、生动的语句。

(一)描写蟋蟀的美句

※一身黑亮的盔甲,一对长长的触角,加上又尖又细的尾巴, 组成了那只
可爱的黑色战将——蟋蟀。

※墙角响起了蟋蟀的歌声,先是“瞿瞿瞿、唧 唧唧”地试唱,继而又高高
低低地咏叹着,音调圆满,响亮、明朗而精美。

(二)关于蟋蟀的古诗

促织(节选)[唐]杜甫

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

诗意:蟋 蟀的叫声十分微细,那哀婉的声音多么动人!它在寒冷的野外草
丛间叫得不畅,移到床下来叫,仿佛与我 的心情相同。

龙潭峡-春夏秋冬的诗


龙潭峡-春夏秋冬的诗


龙潭峡-春夏秋冬的诗


龙潭峡-春夏秋冬的诗


龙潭峡-春夏秋冬的诗


龙潭峡-春夏秋冬的诗


龙潭峡-春夏秋冬的诗


龙潭峡-春夏秋冬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