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别妄想泡我
961次浏览
2021年01月18日 08:0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舒伯特的作品-诗词欣赏

2021年1月18日发(作者:郎馀令)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XX
年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升和毫升

二、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简单周期

三、观察物体

四、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运动与身体变化

五、解决问题的策略

六、可能性

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八、垂线与平行线

●怎样滚得远
11.11.
九、整理与复习

附录

混合运算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


1
课时:认识容量和升
教学内
容:教材
1-2
页例
1-

2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
.使 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
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br>

1



121


3
.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
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 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
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形成一升的具体概念。

学具准备:课、量杯、纸杯。

教学过程:

一、教学“容量”。

1
.老师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容器,问:这两个容 器,哪
个可以装得更多?

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学生用“容量”来说一说,指出:这
个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

2.
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
验证?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操作,可以两个容器互相注水比
较。


3< br>)议一议:小红家水壶装满后可以倒
5
杯,小明家水壶可
以装满后可以倒
4
杯。你认为哪家的水壶更大?为什么?

在学
生说理的基础上,得出 :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因为倒的
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来比是不合适的。

二、认识“1
升”


2



121


1.
出示例
2
情景图。 你们认识这些物品吗?知道物品后面的
几升代表什么意思吗?(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 br>用“升”做单位。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2
.那么
1
升有多少呢?我们可以用量杯来量出
1
升水。师操
作用量杯量出
1
升 水,让学生观察。

继续操作:教师取出棱长为
1
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将刚才 量
出的
1
升水倒正方体,让学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说一说这
个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多少?猜一猜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验证
过程中提问:为什么要从里面量 ?而不从外面量?
3
.继续感受
1
升水多少。


1
)教学“试一试” 先让学生估计下
1
升水大约能倒满几个纸杯,再验证下(
5
个)。


2
)再看一看,教室 里的这桶纯净水有多少升呢?(
19
升)
这桶水你拎得动么?

介绍 :成人一天一般要喝
1

1.5
升水,孩子要喝
1
升水,< br>那你知道
1
升水大约是这样的几杯呢?

想一想,你每天的水喝够
了么?

三、练习。

1.
练一练第
1
题。

先让学生观察,同桌交流。指名回答,说明比较。

2.
练一练第
2
题。

让学生同桌之间说一说。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说说今天的学习,让你明白了哪些知识?


3



121



2
课时:认识毫升

教学内容:教材第
3-4
页例
3.

4


教学目标:

1
.认识容量单位毫升,知道毫升是一个比较小的容量单位。

2
. 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知道
1

=1000
毫升

教学重、难点:认识容量单位毫升,掌握升和毫升之间进
率。

教学准备:滴管、量桶、瓶盖、水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 入: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什么?你知道了相关的哪
些知识?

取出 纸杯,上节课上我们做了实验,
1
升水大约可以装
满几个这样的纸杯(
5个)?那么这个纸杯的容量是多少呢?精确
表示出这个纸杯的容量,就需要一个比较小的容量单位( 毫
升)。

2.
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经常见到毫升这个单位。

(出示例
3


师: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作单位。毫升可以用字
母“ML”表示。

二、认识
1
毫升

1
.取出滴管,介绍:用这个滴管可以量 出
1
毫升的水。现在
我们要用这个滴管来找
1
毫升有多少滴,你有什 么好办法?

(先用滴管吸取
1
毫升,然后慢慢滴出,数一数
1毫升的滴
数。)


4



121


实验:大约是
18-20
滴。

2< br>.每个组派人上来,用老师准备的滴管在瓶盖内滴
20
滴水

1
毫升),组内传一传,看一看
1
毫升的水大约是多少?

说一说:
1
毫升水是多少水呢?

三、教学“1
升=
1000

升”

现在我们认识 了“毫升”是比较小的容量单位,那么
1
毫升

1
升比较下我们可以 发现
1
毫升的水要比
1
升水少得多。现在
你想不想知道多少毫升水是
1
升水呢?有什么办法吗?

实验操
作,教师取出量杯(
500ml
)和正方体容器(
1L
),让学生观察量
杯刻度,然后量出量出< br>2

500ml
的水倒入
1
升的容器,让学生
说一说 ,你有什么发现?

结论:
1000
毫升=
1

11. 1
升=
1000
毫升

四、完成想想做做:

1
.下面的容器里各有多少毫升药水?

指出:饮料我们可以多喝点少喝点, 但在医学上却不能有一
点点的马虎,所以在用药的时候都要严格按照规定。下面这些是
常见的一 些规格,分别说说是多少毫升?
2
.老师用量筒量出
一个
50
毫升,然后倒入一个常见的一次性透明的杯子里,让学生
感受一下其高度,然后再让学生想象如果倒入题 中的这几个容器
中,水面高度各可能是什么情况?

3
.填空:

4

=

11.
)毫升
11.11.11. 2000
毫升
=

11.
)升
9

=

11.
)毫升
11.11.11. 5000
毫升
=

11.
)升


5



121


五、全课小结:说说你对毫升的认识。


3
课时:练习一

教学内容:教材第
5-7
页练习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能正确
地使用合适的容量单位。
2
.能对一些常见容器的进行估计,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认识能
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能正确使用合适
容量单位。

教学难点:对常见的容器进行估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关于容量单位你有哪些认识?
2.
出示练习一第
1
题情景
图。你发现了什么?
3.
练习一第
2
题。

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日常生活中的容量单位“升”和“毫
升”。

二、练习指导。

1
.第
3
题。

出示各生活用品,先学生估计下容量。再在课本上完成选
择。

2.

4
题。

学生同桌交流后指名回答。


6



121


3.

6
题。

出示生活中物品,先让学生估计下容量,再在课本上完成选
择。

4.

7
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你是选择容器的容量单位
的?有什么技巧?
5.

8
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6.

9
题。

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观察后回答每个量杯中 液体各有多少毫
升?你是读出数值的?合起来一共有多少毫升?比
1
升多吗?
7.

10
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是比较的?
8.

11
题。


1
)学生独立审题后让学生先 说说你获得哪些信息?
5
岁儿
童应该按照哪个剂量来服用?


2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3
)注意用药安全。

三、布置课后练习:到商店去看一看,有哪 些物品是用毫升
作单位的,各是多少毫升;有哪些物品是用升坐单位的,各是多
少升。

四、全课小结。

你现在对于升和毫升有了哪些认识?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7



121



1
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商是一位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
8
页例
1


教学目标
:
1
.充分利用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和已积累的除法计算经
验,引导他们自主探索两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并
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在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精
神。

教学重点
:
灵活掌握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学会几
百几十除以整十 数的笔算和验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
学会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和验算的方法。

教学准备:学例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小黑板出示)

⒈笔算:

48÷4=11. 65÷6=
93
÷3=

⒉指名学生板演,说一说计
算过程。

二、新授。

⒈创设情境,出示例题图。

提问:从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要帮助解决什么问题?要求
“要打成几包”怎样列式?

⒉学习口算方法:


8



121


⑴提问:60÷20
等于几?你们会口算吗?

⑵组织学生分组
交流口算方法并汇报讨论情况,师小结。

⒊完成“练一练”。

⑴出示四组题,要求学生竖着一组一组地完成。

⑵集体订正,并说说可以口算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

⒋学习笔算方法:

⑴60÷20
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学生试列,指名学生板演。

⑵订正:说说自己笔算的方法,错误的学生请你找出原因。

⑶练习:80÷40。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说说笔算过
程。

5.
教学试一试


1
)出示试一试:96÷20 150÷30。学生独立完成,指名
板演。


2
)说说笔算过程,并问问学生怎样才知道自己做得对不
对。


3
)提问:怎么样才能知道自己算得对不对呢?怎样验算?

11.
学生们验算,注意格式的讲解。

三、巩固算法练习。

⒈口算下面各题(练习二第
1
题)。

120÷20 70÷10 300÷60 320÷40 350÷70 720÷90 学
生口算。其中


9



121


一、二题说说口算方法,口算方法合理就可以,不强求统
一。

⒉练习二第
2
题。

学生练习并验算。说说计算方法,商的位置,验算方法。

⒊练习二第
5
题。

⑴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⑵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用什么方法做?列式?

⑶学生
独立解答后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二第
3.4
题。


2
课时: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商是两位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
9
页例
2


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试商过程,
初步感受试商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除法 。

⒉使学生在探索、练习中不断丰富积累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
法,逐步提高他们的自 学能力。

教学重点
:
初步感受试商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整
十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
估计商的大致范围。

教学准备:教学例图、小黑板


10



121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小黑板出示)

⒈口算下面各题,指名说出其中

一、两题的思考方法。

120÷40

560÷70 420÷60 240÷80 320÷40 二、新授。

⒈出示例题图,指名说说题意。

提问:要求“可以分给几个班”算式怎样列?学生列式。

⒉提问:380÷30
得多少,你们能估计一下商大约是多少吗?

⑴估算出结果。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估算的结果和方法。

⑵笔算出结果。

①学生尝试完成,师巡视指导。

(提示:被除数的前两位够除吗?)

②提问:你是怎么想到要商
1
的?这个
1
要写在商的什么位
上?为什么?商的个位是几?怎么来的?

③组织验算。

让学生独立进行验算。

比较计算结果和估算结果,使学生明白两者的相互支持作
用。


11



121


④小结笔算方法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可以先看被除数前两
位,如果前两位 够除,就先用前两位除以除数,得到的商要写在
十位上。

3.
教学试一试。

⑴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的两题,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⑵比一比:这两题有什么相 同的和不同的地方?(进一步明
确计算时要先看被除数前两位)

4.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⑴同学们分小组说一说,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可以怎样算?

⑵师小结,补充完整。

笔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应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前两< br>位不够除,再看被除数的前三位数,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
位的上面。

三、巩固练习。

⒈完成练一练。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⒉练习二第
6
题。

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后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⒊练习二第
7
题。

⑴出示三组题,让学生一组一组计算。

⑵让学生比较每组两道算式计算过程中有什么不同。

四、全课小结。


12



121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
五、作业布置

补充习题

教学后记:


3
课时: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的练习
课(练习二)

教学内容:教材第
11

8-15
题。

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
和笔算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必要 的计算技能,进一步提高解决简
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⒉使学生能过练习,感受到数学 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锻炼数
学思维,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⒊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提高学生自学的
能力。

教学重点
:
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和笔算
方法。

教学难点
:
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小黑板出示)

1
.计算下面各题。

360÷30=11.11.

310÷30=11.11. 421÷40=


13



121


720÷60=11.11. 340÷20=11.11. 523÷50=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上黑板板演,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二、基本练习、查漏补缺。

1.
口算下面各题。

(练习二第
10
题)

要求学生一组一组完成,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上下两道题的
联系。

2.
练习二的第
11
题。

⑴出示第
11
题,请学生读一读

题目要求。

⑵学生独立思考估计一下每题的商,指名回答。

⑶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老师巡视指导。

⑷集体订正时,选择其中两题说说笔算过程。

⑸说说怎样笔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三、综合应用,巩固提高。

⒈练习二第
12
题。

先让学生说清楚每道算式的运算顺序,再独立完成。

指名四位同学进行板演,最后集体订正。

2.
练习二第
14
题。

学生独立审题。提问:卡车要运走哪些水果?解答这道题时
要先求出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注意学生列综合算式时的运算顺序)


14



121


3.
练习二第
13
题。


1
)学生独立计算,完成表格填写。


2
)引 导学生仔细观察这张表,看看自己有什么发现,将自
己的观点在四人小组内交流一下。


3
)组织全班交流,教师可适时点拨,使学生初点体会除法
算式中的“商不变的规 律”。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些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练习二第
8.15
题。


4
课时
: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不要调商)

教学内容:教材第
12
页例
3


教学目标
:
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过程,初步掌握把除数
看作 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不需调商的三
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重点
:
初步掌握把除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的方
法。

教学难点
:
能正确计算不需调商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
算。

教学准备: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5



121


⒈口

答:

⑴96
里面最多有几个
30


11.⑵190
里面最多有几个
30


⑶74
里最多有几个
20


11. ⑷274
里最多有几个
20


⒉口答

42≈(



31≈(



69≈(



75≈(



二、新授。

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⑴出示例题图,请同学们说说从图上知道些什么,要我们解
决什么问题?

⑵请学生列出算式?

⑶组织学生估计一下它的
结果,指名回答,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⒉笔算
96÷32。

⑴提问:是不是
3
天正好看完呢?请大家用竖式来算一算。

⑵学生尝试练习,组织全班交流。

提问:你是怎样想到商
3
的,有什么好方法?

⑶组织学生
验算,看看算得对不对。

三、模仿训练、加强理解。

1.
完成“试一试”。

⑴出示

题目,质疑:可以先怎样估计一下商?

⑵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板演。


16



121


指名说说计算过程,提问:你是把
39
看作多少来试商的?

⑶讨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怎样试商?

先小组讨论,再
全班交流。 小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把除数看作和它接
近的整十数来试商。

2.
完成练一练。

学生根据提示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指正,教师注意巡视指
导。

四、巩固训练。

1.
完成练习三第
1
题。


1
)出示

题目要求,指名读题。


2
)请学生说说各题都是把除数看作几十数试商的。


3
)学生们独立计算,并指名板演,选几题让学生说说计算
过程。

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

5
课时
:

习三(
1


教学内容:教材第
15
页练习三
2-6
题。

教学目标
: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 试商方
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17



121




通过提高题练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规律的意识
和能力。

教学重点
:
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
: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提问: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怎样试商?

二、基本练
习、查漏补缺。

小黑板出示口算练习

44÷4 90×60 16×6 270÷60
15×4 46÷2

95÷5 180÷30 学生口算,请生回答

三、对比练习、辨
析异同。

(练习三第
4
题。)

学生独立完成,要求一组一组对比着做。指名回答,教师板
书答案。

比一比,每组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四、
指导练习。

⒈练习三第
5
题。

⑴请学生想想每题的商是几位数,然后指名回答。

⑵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⑶学生说说计算过程,尤其要说清试商的方法。


18



121


⑷提问: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怎样验算?

⒉练习三第
2
题。

⑴出示

题目先让学生独立审题。让学生明确从

题目中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⑵提
问:求出儿童剧 每天播放的多少分钟?要求多少能播放完,应该
怎样列式?

⑶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⒊练习三第
3
题。

⑴出示

题目,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⑵提问:求出每位阿姨每天编织的中国结数量?

⑶学生独
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⒋练习三第
6
题。

⑴出示

题目,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⑵学生独立完成,把结果填在表格里。

⑶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⑷引导学生观察上表,说说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说出:要
生产水泥的吨数越多,需要的天数也就越多。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些练习,你有哪些收获?


6
课时
:
用连除解决实
际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
13
页例
4



19



121


教学目标:
< br>1
.初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
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2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
一步培养分析 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
系,能列式 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看图提问并解答。


1
:显示
10
盒羽毛球,并出示“一共
600
个”。

学生可以提问:平均每盒有多少个?


2
:显示很多小袋< br>羽毛球,小袋上标注“6
个装”,旁边出示“一共
600
个”。

学生可以提问:一共有多少袋?
2
.根据问题选择条解答。

二、学习新课

1
.观察图意

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问:图上告诉了
我们哪些数学信息?

提问:题中有哪些已知条?要求什么问
题?
2
.自主探索。


1
)出示自学提示:找出有联系的两个条,说说可以先算什
么?

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2
)交流汇报


20



121


第一种解法:224÷2=
112
(本)11. 112÷4=
28
(本)

综合算式:224÷4÷2=
28
(本)

问:第一步是根据哪两个已知条来求的?第二步是根据哪两
个条来求的?

第二种解法:4×2=
8
(层)
11.11. 2
24÷8=
28
(本)

综合算式:224÷(4×2)=
28
(本)

问:第一步是根据哪两个已知条来求的?第二步是根据哪两
个条来求的?
3.
继续讨论交流。


1
)这两种思考方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


2
)想一想,这题可以怎样检验?


3
)回顾解决问题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4.
完成练一练。

三、应用提高

1
.练习三第
9
题。

依次出示两道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最后提出问题并解答。

2
.练习三第
10
题。

联系生活实际,出示一个药瓶,通 过投影放大显示药瓶上的
相关信息——共“150
片,每日
3
次,每次
2
片”。

提出问题:这瓶药可以吃多少天?

让学生先讨论这些信
息的含义,再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交流汇报。

3
.练习三第
12
题。


21



121


先让学生观察图片,了解图 中呈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再让学
生独立思考解决,最后让学生交流思考方法。

交流反馈时,教师分别提问:第一步求的是什么?根据哪两
个已知条来求的?

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两种解法进行比较。

4.
练习三第
14
题。

出示

题目,让学生独立审题。说说解决第一个问题需要哪些条?
解决第二个问题呢?

学生独立解决,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四、课堂作业

练习三第
11.13
题。


7
课时
:
练习三(
2


教学内容:教材第
16-17
页练习三
15-20
题。

教学目标
: 1.
通过练习,巩固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方
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⒉通过练习,进一步了解用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
决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3.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
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
: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听算


22



121


80÷2 21÷7 39÷3 100÷4 81÷9 二、分层练习,
巩固提高。

1.
练习三第
15
题。

先说出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师生小 结:做除法计算时,先说出商是几位数后再计算,可
以帮助我们不至于把商中间或末尾的
0漏掉。

2.
练习三第
16
题。

依次出示两组

题目,让学生一组一组地完成,再说说每组中两道算式有什
么关系?你有什么发现?
3.
练习三第
17
题。

出示

题目,先让学生观察,再结合上一题中的发现?和同桌交流
下,你打算计算这三道

题目?然后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总结:恰当选择计算方法,可以让我们计算更加简便。

4.
练习三第
18
题。


1
)出示情景图,让学生独立审题。


2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时,说说自己的解题想法?

5.
练习三第
19
题。


1
)学生独立审题,说说两道题分别用什么方法来做?


23



121



2
)交流对比:这两道题有什么联系?
6.
练习三第
20
题。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三、拓展延伸。

完成思考题。


1


出示情景图,学生读题、审题。


2


讨论: 抬一个西瓜需要
2
只小猴,现在只有
3
只小猴可以怎
样分组?根据小 猴的分组,说一说怎么分配路程才公平?再算一
算平均每只小猴要抬多少米?

四、全课小结。

通过练习,你又获得了哪些解题经验?


8
课时
:
三位数
除以两位数的笔算——要调商⑴ 教学内容:教材第
18
页例
5
教学目标
:
⒈使学生经 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过程,初步掌握“四
舍”的试商方法,能够用这种试商方法正确计算用两位数 除商是
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⒉初步学会把除数看成整十数调商的方法。

⒊进一步增强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4



121


教学重点
: 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过程,初步掌
握“四舍”的试商方法,能够用这种试商方法正确计 算用两位数
除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难点
:
1
.初步学会把除数看成整十数调商的方法。

2
.进一步增强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教学准备: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⒈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自己练习本上计算。

70÷9 69÷20 520÷60

集体订正后,让学生说一说用
整十数除怎样试商。

⒉口

答:下面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20×(

)<
83
30×(

)<158 40×(

)<250 20×(

)<
98
二、新
11.
授。

⒈引入新课。

⒉教学例题

⑴出示例题图,提出问题,引出算式。

提问:看了 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要知道“四年级一班平
均每人借书多少本?”可以怎样列式?

⑵探索“272÷34”的笔
算方法。

①提问:272÷34
可以 怎样试商?为什么要把
34
看作
30

商?你估计商应是几?

②学生独立尝试。

让学生根据估计的商,试着算一算。师巡视指导。


25



121


③交流算法。

提问:用
9

34

30 6

272

306
小,怎么办?

提问:为什么要改商
8
,指名回答后,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④学生独立完成竖式

学生完成竖式计算后,教师再组织学
生进行全班核对,帮助学生掌握竖式计算的格式。

⑶师归纳概括、模仿训练、加强理解。

完成练一练:

先让学生 认真观察各题的竖式,然后指名口答,让学生说一
说各题准确的商,并让学生说一说确定商的理由。
⑷阶段小结

试商过程中,发现用“四舍”法把除数看作一
个整十数 后,有时试商和除数的乘积笔被除数大了,这时我们就
要把商改成比初商小
1
的数,也 就是要“调商”。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四”第题。
让学生一组一组地完成,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
说每组的两题在试商过程中有什么区别。

2.“练习四”第
2
题。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题中三小题的计算过程,找出错在哪里,
并加以改正。

3.“练习四”第
4
题。

⑴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⑵本题解答过程:184÷23=
8
(棵)


26



121


⑶集体订正后,教师让学生 进一步体会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
数的笔算除法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还有哪些不懂的?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布置

练习四第
3
题。


9
课时
: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要调商⑴ 教学内
容:教材第
19
页例
6
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初步掌 握“五入”
的试商方法,能够用这种试商方法正确计算用两位数除商一位数
的笔算除法。

⒉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⒊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
学生初步掌 握“五入”的试商方法,能够用这种
试商方法正确计算用两位数除商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难点
:
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估算能
力。

教学准备: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⒈竖式计算

⑴91÷20 326÷50 280÷30 ⑵96÷32
326÷53 200÷43 ⒉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数个位是
1.2.3.4的两位数除法,你认为试商时要注意什么?这节课我们继
续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


27



121


二、新
11.
授。

⒈教学例题

⑴出示例题图。提出问题,引出算式。

提问: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要知道“四年级二班平
均每人借书多少本?

”可以怎样例式?

⑵探索“252÷36”的
笔算方法。
①提问:252÷36
可以怎样试商?为什么要把
36
年作
40

商,你估计商应是几?

②独立尝试

让学生根据估计的商,试
着算一算。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在计算中存在的问题。

③交流算法。

先指名把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进行全班核对。

再提问:商
6
对吗?为什么?

教师强调:计算过程中要注
意调商,命名余数比除数小。

⑶归纳概括

⑷比较,发现异同点。

让学生比较“372÷34”和“252÷36”的计算过程,找出相
同点和不同点。

让学生先独立观察、比较,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然后教师
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相同点:这两题都是把除数整十数试商;这两题都要调商。

不同点:
34< br>看作
30
用的是“四舍”法,
36
看作
40
用的是< br>“五入”法;调商的方向不同,用“四舍”法取除数近似值的


要把商调小
1
,用“五入”法取除数近似值的

,要把商调大
1


三、模仿训练、加强理解。


28



121


完成练一练。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各题的竖式,然后指名口答,让学生说一
说 各题准确的商,并让学生说一说确定商的理由。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四”第
5
题。

让学生一组一组地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订正时,让学生说
说每组的两题在试商过程中有什么区别。

2.“练习四”第
6
题。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题中两道小题的计算过程,找出错在哪
里,并加以改正。

3. “练习四”第
7
题。


1
)先让学生观察表格,说一说从表格中你获得了哪些信
息?
< br>(
2
)平均每棵猕猴桃的产量是多少千克?平均每棵水蜜桃的
产量是多少千克? 平均每棵脐橙的产量是多少千克?

五、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有什么新的收获
?
六、作业布置

练习四第
7
题。


10
课时
:
练习四(
1


教学内容:教材第
21
页练习四第
9-13
题。

教学目标: ⒈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
平,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试商和调商。


29



121


⒉通过练习,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
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 题的能力,并锻炼克
服困难的意识,培养认真负责的精神,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
感。

教学重点
:
能够熟练地进行试商和调商。

教学难点
:
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锻炼克服困
难的意识,培养认真负责的精神,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准备: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时我们应该试商?(四舍五
入)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调商”?

二、基本练习。

笔算:练习四第
11
题。

⑴先指名说出各题怎样试商。

⑵让学生独立计算。

⑶集体订正。

三、指导练习。

1.
练习四第
9
题。

⑴要求学生一组一组地完成

题目。

⑵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0



121


⑶说一说每组中的两题在试商过程中有什么不同?
2.
练习
四第
10
题。

⑴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估计一下每题的商大约是多少。

⑵同学们算一算,指名板演。

⑶集体订正。

⑷提问:你今天比昨天估计的准了些吗?为什么?

四、解
决问题。

⒈练习四第
12
题。

⑴指名读题。

⑵同学们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⑶集体订正。

⒉练习四第
13
题。

⑴出示情景图,说一说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
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 br>⑵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骑电动自行车
从甲地到乙地需要多少小时?……再让学生说一说解答?

⑶学
生独立解题后集体订正。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


11
课时
:
练习四

2


教学内容:教材第
22
页练习四
14-20
题。

教学目标
:

31



121


⒈引导学生先思考再计算,边计算边思考,计算后再思考,
在思考中掌握 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

⒉巩固学生已掌握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口算及笔算,能够
熟练地进行试商和调商。

⒊使学生探索计算方法和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
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 力,并锻炼克服困难的意
识,培养认真负责的精神,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
掌握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口算及笔算,能够熟
练地进行试商和调商。

教学难点
:
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发展 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例题插图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复习旧知。

口算:出示练习四第
14
题。

1.
学生口算。

2.
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口算的?

二、基本练习。

笔算:练习四第
15
题。

⑴指名读题。

⑵同桌 之间活动:一位同学估计商是几位数,再估计一下商
可以是多少,另一位同学通过笔算来验证,然后两位 同学交换,
同桌比一比,看哪一位同学估计的最准。

⑶指名汇报。


32



121


⑷说说估商准确率高的方法是什么。

三、对比练习、辨析异同。

练习四第
16
题。

⑴指名读题。

⑵以小组为单 位活动:估计一下这些算式商的最高位可能是
几,商可能是多少?组内同学讨论。

⑶分组将刚才估计的

题目再笔算一下,来验证自己估计的准不准。学生练习。

⑷全班交流、订正。

⑸指名请出估计得最准的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经验。

四、课堂练习。

解决问题

⒈练习四第
19
题。

⑴指名学生读题。

⑵质疑:要求养鸡只数是鸭九倍,应先求什么?

⑶指名板
演。

⑷集体证下。

⒉练习四第
20
题。

⑴出示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通过这幅图你知道了
什么?

⑵根据图中的信息,可以解决这两个问题吗?(出示
2
个问题)。

⑶学生独立完成。

⑷小组内互相说说是怎样解决这两个问题的。


33



121


⑸全班交流并集体订下。

思考题

⒈在计算正确的商之后,我们可以先根据

题目的意思列出这样的算式:



)÷72=(





)÷27=26……18 ⒉根据这样的算式,请同学们计算
一下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


12
课时
:
商不变性质

教学内容
:
教材第
23
页例
7


教学目标
: 1.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3.
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
快乐。

教学重点
:
理解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难点
:
归纳商不变规律的过程。

教具准备
:
课。

教学过程:

一、铺垫导入(快速口算)。

90÷30=11.

450÷50=11.

480÷40=11.

360÷30=




840÷20
=11. 6000÷1000=11.7000÷1000=11.400÷200=11. 二、探索
新知


34



121


(一)自主探究商不变的规律。

1.课演示情境:孙悟空让猪八戒先填写下表,再回答问
题。

被除数

除数

除法算式



100 20 100÷20 5
100×2 20×2 200÷40

100×4 20×4 100÷2 20÷2 100÷4 20÷4
①猪八戒只会计算第一道,后面几道由同学们帮猪八戒计算。

②孙悟空提问:“什么数变了,什么数没变。”

猪八戒不会,同学们帮助他回答。

(被除数和除数都变了,商没有变。)


.
学生在小组内自主交流,探究规律。

教师注意引导““从第一行到第二行,被除数怎么变了,除
数怎么变了,商怎么样?”


1
)让同学们任选两行探究“被除数和除数是怎样变的。”

想好了把你的想法先和前后左右同学交流一下,然后集体汇
报交流。

2
)汇报交流。师多指几名学生说,然后适时引导学生说
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一个相同 的数,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
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3)
进一 步讨论:同时乘的一个数和同时除以的一个数中的这
个数是任意数吗?有没有哪些数不可以的吗?为什么 ?现在你可
以有一句话概括下你发现的这个规律吗?


35



121



4
)小 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
0

外),商不变。

(二)模仿练习,巩固对规律的认识。

完成练一练。

三、巩固练习

1.
练习五第
1
题。

先 让学生观察下每组中三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
情况,再独立完成,最后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2.
练习五第
2
题。

先让学生默算,指名回答时随机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3.
练习五第
3
题。


1
)你打算怎样解答这些

题目,先和你的同桌说说,再计算。


2
)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4.
练习五第
4
题。


1
)观察表格,你打算怎样填?有什么技巧吗?


2
)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5.
练习五第
5
题。


1
)出示表格,让学生观察,说说你从表格中获得了哪些信
息?


2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36



121


请同学们运用商不变的规律帮猪八戒弄明白课前孙悟空给猪
八戒分桃为什么哈哈大笑。


13
课时: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内
容:教材第
24
页例
8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
0
的除法的简便算
法,掌握这种计算方法,并加深对商不变的规律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优化方
法的意识,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
0
的除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准备: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说说什么是商不变性质?(强调“同时”、“相同的
数”)。

导入:利用商 不变的规律可以使一些除法计算更简便,这节
课我们就学习这种简便计算的方法。

二、自主探究,感悟规律

出示例题:队鼓单价
50
元,王老师带了
900
元,可以买多少
个?

①引导学生观察被除数和除数都有什么特点?

②想一想
能不能使
900÷50
的笔算变得简单些,又使结果不变。


37



121


③根据学生讨论板书:在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各划去一个
0


④设 问:被除数
900
末尾有两个
0
,为什么只划去
1

0
?如
果把被除数末尾的两个
0
都划去行不行?
2.
出示:队号的单价
降为
40
元,王老师带的钱可以买多少个,还剩多少元?

①教师
巡视;

②指名学生说,教师板演。

③引导学生观察教师板演的算式,让学生讨论这里的“2”是
几?

④引导学生通过验算检验余数是“20”还是“2”?
3.

仿练习,巩固新知识。

完成练一练。

三、巩固发展,形成技能

1
.完成练习五第
6
题。

完成后,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
完成练习五第
7
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注意巡视,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
完成练习五第
9
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注意巡视。 汇报时注意让学生比较商和
余数的变化规律(特别注意余数的变化规律)。

4.
完成练习五第
10
题。


1
)学生独立审题,说说解决第一个问题时可以先求什么?


2
)解答第二个问题时需要先求出什么?

四、全课小结,
内化知识


38



121


设问: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
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
五、作业:练习五第
8.11



14
课时:整理与练习(
1


教学内容:教材
27-28
页整理与练习
1-6
题。

教学目标
:
⒈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的方法,能比
较熟 练地口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⒉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的方法,正确
地笔算。

教学重点
:
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的方
法,能比较熟练地 口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
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的方
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教学准备:课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回顾整理、形成体系。

1
.怎样口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请举例说明。

2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可以怎样进行分类?计算时要注意什
么?

3.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可以怎样进行试商?什么情况下需要调
商?

三、基本训练。


39



121


口算

⒈练习与应用第
1
题。

⒉指名学生口算,随机要求说说口算的方法。

笔算

⒈练习与应用第
2
题。

⑴出示第一组:140÷2021. 147÷2111. 147÷29 ⑵谁来
估计一下它商大约是多少?

⑶请同学们算一算这三题,指名
板演。

⑷集体订正,提问:仔细观察这三道 题,找一找它们有什么
相同的地方,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⒉练习与应用的第
3
题。

⑴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⑵集体订正。

四、指导综合应用、融会贯通。

解决问题
1.
练习与应用第
4
题。

⑴指名读题。

⑵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2.
练习与应用第
5
题。

⑴指名读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⑵学生独立完成,指
名汇报。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第
6
题。


15
课时:整理与练习(
2


教学内容:教材第
28-29
页整理与练习第
7-13
题。


40



121


教学目标
:
1.
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商不变性质,熟练应用商不变性质进行< br>除法的简便运算。

2.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提高 计
算能力,进一步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养成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
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
熟练应用商不变性质进行除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准备: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什么是除法的商不变性质?应用这商不变性质进行除法的简
便计算?

二、基本训练、查漏补缺。

⒈整理与练习第
7
题。

⑴学生独立完成。

⑵指名回答说说是怎样想的?

⒉整理与练习第
8
题。

⑴先让学生一组一组完成。

⑵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⑶观察每组中的两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向学生渗透一< br>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计算两个除数的积,再用这个数除
以这个积。)

三、综合应用解决问题

⒈整理与练习第
9
题。

出示


41



121


题目,理解题意。

⑵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说说解题思路。

(先求什么?)

⑶全班交流,注意鼓励学生用不再方法进行解答。

⒉整理与练习第
10
题。

⑴出示情景图,理解题意。

⑵学生独立完成,并与同桌交流解题方法。
(
先求什么?
)
⑶全班组织交流,鼓励学生用不同方法进行解答。

四、探索与实践。

⒈整理与练习第
12
题。

⑴指名读题后让学生独立完成表格。你知道吗?

⑵小组讨
论:观察你所填写的表格,有什么发现?

⑶全班组织交流。

2.
思考题。

出示

题目,让学生观察后提问:⑴这两题的商是几位数?(两位
数)根据商是两位数,你能确定被除数的和 除数的范围吗?(小
组讨论)

⑵小组合作完成填空,教师注意巡视指导。

五、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掌握哪些知识?获得了哪些解题经
验。

六、作业:
28
页第
11
题。


42



121



16
课时:简单周期

教学内容:教材第
30-31
页内容。

教学目标:
< br>11.1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
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 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
形。

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 ,体会画图、列
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2
.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 重、难点:让学生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
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 法逐步优化的
过程

教学准备: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国庆节公园、街道到处张灯结彩,彩旗招展。增添了节日的
喜庆气氛。
(
出示教材
30
页场景图)师:这是其中的一个美丽场< br>景
,
我们一起看这一幅图,从图中,你都看到些什么?(盆花、彩
灯、彩旗), 说一说你都发现了什么?

(彩灯、彩旗、盆花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

说一说排列的规律。

师:象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排列规律。


43



121


[
板书课题:找规律
]

二、自主探究,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过渡语:你们观察得特细致,说得 很好,找到了他们排列的
规律,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1
.初步感 受规律:首先我们先看盆花(点击出示盆花小图)
初步提问:在图中,我们能看到几盆花?如果继续照这 样摆下
去,从左起第
10
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蓝色)第
11
盆花是 什么
颜色的?(黄色)

2
.探索发现规律:


1
)你能发现盆花是按照怎样的规律排列的吗?你能表示出
来吗?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教师在学生活动时注意巡视指导)


2
)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总结出盆花的排列规律为:每
3
盆为一组,每组按
“蓝花、黄花、红花”的顺序排列。

3
.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1
)现在你能按盆花的排列 规律说一说第
19
盆花是什么颜
色吗?在小组内和你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解决的?< br>

2
)汇报交流,方法优化。

画一画:蓝花、黄花、红花 、蓝花、黄花、红花、蓝花、黄
花、红花、蓝花、黄花、红花、蓝花、黄花、红花、蓝花、黄

44



121


花、红花、

排一排: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
组、第六组、第七组(蓝花)



算:19÷3=
6
(组)……1(盆)

注 意让学生讨论:除数为什么是
3
?余数
1
表示什么?(每
3
盆一组,余下的一盆是蓝花。)


3
)重点比较:比较这几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比较简
便?
11.
(可争论)

如果有学生不同意计算的方法简便,可以提出第
50个、第
100
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问题,引导体会计算确实是简便的方法。

4.
独立尝试,巩固新知。

彩旗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第
26面旗是什么颜色?第
28

呢?

当学生解决第
28
面彩旗是什么颜色时让学生说一说没有余
数表示什么?
5.
小结。

师:像刚才盆花和彩旗这样同一事物依次重复出现叫作周期
现象。

(板书: 周期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一般策略是:先确定每
组的数量、再计算出组数、最后看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现在你能
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吗?(星期、春夏秋冬、红绿
灯……)

你能用
11.11.
这三个图形设计出一个按周期规律排列的图形
序列吗?在作业本上 画一画。

三、全课小结。


45



121


回顾探索和发现周期规律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和收获?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1
课时:观察物体(
1


教学内容:教材
32-33
页例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辨认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
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 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培养初
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2
.使学生在 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
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认识“从同一个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
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 能是不同的。”

教学准备:课、学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观察过物体吗?一般我们是怎样观察物体的?可以从
哪些角度观察物体呢?(观察物体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得
到不同的观察结果;观察的角度可以是前 面、上面、右面……)

这节课我们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二、学习

1


1.
观察投票箱。


46



121



1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投票箱)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个
投票箱,你能指出投票 箱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吗?(学生指一
指)


2
)从前面、右面和 上面观察这个投票箱,你看到的形状是
什么样子的?(先让学生想一想是什么形状,再让学生观察

。)


3
)汇报交流。教师课展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

2.
完成练一练。


1
)拿出你的文具盒,分别从前面、 右面和上面看一看,和
你的同桌说一说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样的?(指名
1-2
名同 学
说一说)


2
)练一练第
2
题。

三、学习例
2


1
.出示视图
1
:这张 图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看了这张
图,你能把它摆出来吗?(学生分组操作)分别从它的前面、侧< br>面、上面观察,你分别看到的是怎样的形状?分别把它们画在方
格纸上。相同吗?

交流:……你发现了什么?(同样的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得
到不同的形状)

2
.完成试一试。


1
)学生独立完成。


47



121



2
)观察前面和右面看到的形状,你有什么发现吗?(前面
和右面一样,同样物体 从不同角度观察也可以得到相同形状)

四、巩固练习:

1
.完成练一练。

2
.完成练习六第
1-3
题。

五、作业:练习六第
4
题。


2
课时:观察物体(
2


教学内容:教材第
34
页例
3


教学目标:

1
.通过认真组织拼摆,观察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 br>习,使学生体会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视图的不同摆法,从不同
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看到的视 图,以提升学生对实物及视图
进行转化的能力。

2
.通过学习,使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和借助想像和推理解决问
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视图,发展学生
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例
3
视图。


48



121


提问:这幅图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摆出来的?你能摆出来吗?

二、学习新课。

1.
出示学习提示:


1
)从前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


2
)从上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


3
)从右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

2.
连一连。


1
)学生在课本的
34
页上完成。


2
)完成练一练第
1
题。

3.
摆一摆,画一画,比一比。


1
)学生按例
3

2
幅视图摆一摆,然后在课本上画一画。


2
)比一比:上面两个物体,从哪些面看到的图形完全相
同?从哪一面看到的图形不同?你有什么发现?


3
)完成练一练第
2
题。

三、巩固练习。

1.
摆一摆,画一画。

(练习六第
5
题)

注意:学生可以横着摆,也可竖着摆。

2.
摆一摆,比一比。

(练习六第
6
题)

学生摆完后提问:从哪些面看到的图形是相同的?
3.
按要
求摆一摆。


49



121


(练习六第
7
题)

学生同桌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补充习题。


3
课时:练习六

教学内容:教材第
37-39
练习六部分内
容。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视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
.教学生尝试着画视图,进一步巩固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视图,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
念。

教学准备:课、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口算练习。


38
页第
12
题)

2.
谈话:

我们已经学会了“观察物体”,说说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二、练习指导。

1.
练习六第
9
题。


1
)小组合作,取出
3
个小正方体,按要求摆一摆。


2
)汇报交流。说一说有几种不同的摆法。


50



121

舒伯特的作品-诗词欣赏


舒伯特的作品-诗词欣赏


舒伯特的作品-诗词欣赏


舒伯特的作品-诗词欣赏


舒伯特的作品-诗词欣赏


舒伯特的作品-诗词欣赏


舒伯特的作品-诗词欣赏


舒伯特的作品-诗词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