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阅读题训练11
绝世美人儿
906次浏览
2021年01月18日 08:4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睡前听故事-我爱音乐
一、我们的学校
ABCD
我们的学校,坐落在大山 的怀抱,一半在云里,一半在雾里。从校门口铺出的石
板路,弯弯曲曲,伸到山脚平地。
我们的学校,
坐落在
(浓密
茂密
)
的竹林里,
白墙红瓦,
映照着东方的晨曦。
门前,翠竹掩蔽;屋后,欢跳着山溪……
山溪里,飘着歌声。
竹林间,荡着笑语。
当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像喜鹊似的飞进了教室。一双双眼睛在探求,一
对对 耳朵在谛听。
顿时,
琅琅书声从窗口飞入云际,
和山雀对话,
和竹林
(絮叨
絮
语)……
我们是山里的孩子。山里的孩子,成长在学校里。
一阵春风吹进竹林。青青的竹子,干壮叶密;春笋破土,拔地而起。林间闪闪的
红领巾,像飞动的旗!< br>
山间的新笋,天天向上。
山里的孩子,茁壮成长。
1.
这篇文章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下面哪种修辞没有用到?(
C
)
A
比喻
B
拟人
C
反问
D
夸张
2.
从文中的括号内选出恰当的词语。
(
B
)
A
浓密
絮语
B
茂密
絮语
C
浓密
絮叨
D
茂密
絮叨
3
作者在文章中将山里的孩子比做什么?(
A
)
A
喜鹊
B
花朵
C
太阳
D
音符
4.
文中的学校坐落在哪里?(
B
)
A
城市
B
竹林
C
平原
D
森林
5.
“门前,翠竹掩蔽;屋后,欢跳着山溪……”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描写出学校周围环境的清幽,突出学校的美丽。
6.
读完文章后,你认为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请写出你的看法和理由。
这是一所环境优美,受同学们喜爱的学校。
二、孔子拜师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 不够渊博,三
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
孔子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几个月后,< br>终于走到了洛阳。
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位的老人,穿着长袍,头 发胡
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
前行礼 ,问道:
“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你是——”老人见着位风尘扑仆仆
的年轻 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孔子连忙说:
“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
请收下我这个学 生。
”老子说:
“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
学问你不比我差 ,
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
说:
“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
给他。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1.
本文的写作顺序是(
)
< br>A
时间顺序
B
空间顺序
C
时空顺序
D
事情发 展顺序
2.
文中“你是——”一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
表示声音延长
B
表示说话中断 或间顿
C
表示解释说明
D
表示意思的转折。
3.
孔子要拜老子为师的原因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
B< br>老子的品行高尚,
值得学习。
C
老子想让孔子
拜他为师
D孔子认为学习无止境。
4.
从文中我们知道孔子的家乡是哪里?他不远千里拜老 子为师体现了孔子什么样的
品质?
5.
这篇文章让我们学到了什么?
三、课间十分钟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快步走出教室,到操场上 参加自己喜爱的课间活动。校园
里顿时沸腾起来。
校园的东墙 边,有一张乒乓球台。球台的四周,围满了同学,不时传来喝彩声
和欢笑声。乒乓小将们打得多认真啊! 只一分决定输赢,可是你推我挡,常常打十几
个回合还不分胜负。
球台右边的大槐树下,也围了一些同学。他们在爬竿。一个大同学刚从竿上滑
下来,一个小同学纵身 一跃,用力抓住竹竿,像敏捷的猴子,迅速地爬了上去。不一
会儿,他就爬到了竿顶。多高兴啊,他笑着 向下张望。
“丢沙包”是同学们十分喜爱的活动。操场的西墙边,这一 组,那一组,玩得
多有劲儿!两头丢包的同学密切合作,向中间的同学发动猛攻。中间躲包的同学非常< br>沉着,眼睛盯着沙包飞来的方向,左躲右闪,蹦来跳去。沙包飞来了,只见这个同学
轻巧地一抬腿 ,沙包嗖地从裤腿边飞了过去。沙包又从背后飞来了,他猛一转身来个
海底捞月,抓住了沙包。他们胜利 了,蹦啊跳啊,心里多么欢畅!
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采。
看,
操场中间,
有的跳皮筋,
有的跳绳,
有的踢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