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浅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1)
萌到你眼炸
870次浏览
2021年01月18日 08:4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春节活动方案
浅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
(1)
'rn
rn
rn
xa0xa0xa0
新课程 理念就像一阵新鲜的海风,
不断冲击着我们的课堂教学;
也像一名
年轻的开拓者,不时地带给我们神采和活力。
我们的学生是有生命的人,他们有理想、
有追
求,他 们渴望获得自由、获得
,那我们的课堂也应该具有思想、活力和发展。新课程改革 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学 生优势互补、
形成良好人际关系,
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日益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但 是,
我们
在教学
及大量的听课活动中发现,
真正要将小 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易事。
那么,
究
竟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如何才能有效 地
学生合作学习呢?我根据自己的思考和探索,谈一些心得
。
一、正确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含义
xa0xa0xa0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 明确分工
的互助性学习,
它起源于美国,
新课程实施后,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被频频采用 ,给古老的历
史学科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
二、让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
xa0xa0xa0 1.
合理编组,使学生充分地合作
xa0xa0xa0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
基础、爱好特长、性格、性别的不同,本着“ 条件均衡,优势互补”的原则,把学生分成
若干个学习小组,人数
7
~
8人为宜,也可以根据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进行适当调整,并且
要做好每组成员的思想
,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民主平等的学习习惯。比如,我在讲《中华文化的勃
兴
(二)
》
时把全班分为
8
组,
每组
6
~
7
人,
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为本课所讲五个学派的九位
代表人物制作名片,< br>在进行春秋战国成语故事擂台赛时,
由于内容较多将全班分为四组,
每
组
12
~
14
人,鼓励学生敢说敢想,要求他们努力做到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积极帮 助学习
有困难的学生,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取得进步。
xa0xa0xa0 2.
交给学生合作技能
xa0xa0xa0
在课堂上,
我们常会发现总是那么几位同学在与老师配合,其余学生充当
看客。究其原因,并非是他们不想说,而是他们不会讨论,面对议题无从开口,即使一 次偶
尔尝试,
也只是漫无边际,
乱谈一通,
并没有围绕目标进行讨论。
如何让学生真正参与讨论,
真正学会讨论,
我认为可从两方面入手:
①讨论要有明确 的目标。
教师要明确地告诉学生讨
论的议题、范围、方向。一般说来,讨论的议题来源于课前预 习,课后思考题,或是学生初
读课文后提出的种种疑问。这样学生讨论准备时才能有的放矢。在讲完《秦 王扫六合》后,
我根据本课所讲内容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正确评价秦始皇。
②讨论要有方法。这是关系到小组
合作学习优劣成败的关键。我们应该要求学生做到,独立学习在前,合作交流在后。 学生应
根据学习目标,自己先认真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然后再在小组内议一议,辩一辩,问
一问,做到各抒己见,学会博采众长。比如,在讲《三国鼎立》时,由于这段历史可谓家喻
户晓,老幼 皆知,可查找的资料很多,先让学生自己搜集整理资料,思考问题;在进行小组
合作学习:相互展示资料 ,充分交流讨论发言,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让学生自己探讨、发
现新知识,
引导他们发现问题 ,
主动探究,课堂气氛极为活跃,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