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词的三次大_变革_董小伟
绝世美人儿
742次浏览
2021年01月18日 09:5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笔记本cpu性能排行-食品保鲜
北宋词是宋词发展的重要阶段
,
按时间
,
可以初步分为初期、中期、 后期。在三个时期
分别出现了三位对词“改朝换代”的词坛星宿———柳永、苏轼、周邦彦。词到了他们 手
里
,
分别进行了三次重大“变革”。
一、北宋初期
,< br>在经过宴氏父子、张先等多位词人的推波助澜下
,
词至柳永
,
词风为之 一
变
,
即从艳丽之词变为歌者之词。柳永是北宋初期一位大力填词的“专职”词人。他 长期出
入于秦楼楚馆之中
,
恣情游宴
,
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风流才子< br>,
死后又一直被视为轻薄浪子。生
活的艰辛、处境的坎坷、生命的不幸
,
使他的词走向了民间
,
成为真正的“歌者之词”。由
此
,
柳永堪称 中国词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首先
,
柳永词在内容上进行了“变革”。 柳词虽然还残留了有许多依红偎翠、歌舞升平
之作
,
但其中已经让我们看到了词的新动 向。
(1)
将晏殊为代表的专写达官贵人之词
,
转向了
民间
,
特别是转向了青楼市井。虽然其中有写得露骨、直透的一面
,
但寄予了柳永对底层劳
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与关注
,
也使词人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更浓了
,
如 《定风波》。
(2)
有关男
女情感与相思的艳词
,
这部分作品很多。 有以女性口吻来写的
,
其中女子个性鲜明
,
个个敢
怒、敢怨、敢说、 敢爱
,
如《定风波》
;
也有以男子口吻来写的
,
其中男子打 破前代隐晦含蓄
表现手法
,
毫不避讳男子思念的心态
,
如《小镇西》 。
(3)
柳永最擅长的是描写“羁旅行役”
,
抒发羁旅行役之苦
,< br>其中融入了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真切感受与思考。这部分作品艺术成就很
高
,
影响 也最大。如著名的《雨霖铃》和《八声甘州》就是代表。
(4)
有许多对繁华都市风
光 描写的美词
,
如《望海潮》就是其中代表作。
其次
,
柳永 发展了大量慢词
,
创作许多新词调。“慢词”本指音乐而言
,
一般而言指字数
比较多的词
,
有时也叫“长调”
,
即是指
90
个字 以上的词。在敦煌曲子词里出现过一些长调
,
但一直没有得到发展壮大
,
小令 一直是词坛主旋律。而柳永在慢词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
作用
,
他的慢词增加了词的 表现容量
,
扩大了词的表现力
,
突破了五代以来词“虽小却好
,虽好
却小”的局面
,
为词更好表现细腻的情感作了很好铺垫
,
如 有《八声甘州》、《木兰花慢》
等词为其代表
,
他的《中吕调戚氏》甚至达到了
212
字。至此
,
慢词大行于世
,
成为词的常用
形式,
并在今后的发展中掩过了小令。同时柳永还创造了许多新的词调
,
在宋词的880
多个
词调中
,
就有
100
多个调是柳永首创或首 次使用的
,
如《黄莺儿》、《望海潮》等就是柳永
自创的慢词新调。
再次
,
为了适应慢词的体制
,
柳永创立了铺陈
(
或铺叙< br>)
、白描、点染等艺术手法。铺陈
(
铺叙
)
主要是指情节的展 开、思路的扩张、意境的开拓、故事的发展
,
通过叙事、写景、抒
情合理的运用
,
将意象层层推出
,
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柳永是这方面的高手
,
他的词大多不
再像小令那样
,
注意表现一霎那的景、物、情、态
,
而 是吸收了辞赋和骈文的手法
,
极力渲染
情景
,
让景物一层一层展开、 一层一层推进、一层一层道来
,
多用点染手法
,
将词推向极境。
如《 雨霖铃》就是通过离别环境的渲染和有点有染
,
层次分明的展开
,
写出了送行 者和行者
双方的凄切、怀念、苦闷
,
道出了“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千古孤寂之感。柳 永的词有雅有
俗
,
雅俗共赏
,
他让口语、俚语都大胆进驻词里
,
同时又极具音乐性
,
他的许多词大都能入乐而
歌
,
为下 层劳动者所喜爱
,
他本人则更是当时众人追逐的“歌坛”、“词坛”明星
,
所 以就有
“凡有井水饮处
,
即能歌柳词”
(
叶梦得《避暑录话》
)
的称誉。虽然也有许多人对柳永词的
“俚俗”大加病诟
,
但其词情感真挚 、自然贴切、音调悠扬
,
正是柳永词的可贵之处。他当
之无愧的成为宋词昌盛的奠基人
,
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
特别是对周邦彦的影响“清真词
多从耆卿 处夺胎”
(
周济《宋四家词选》
)
。
二、柳永走后
,
苏轼是第二位对宋词进行“变革”的集琴棋书画为一身的全能“天
才”。词到了他的手里< br>,
翻万丈波澜
,
开风气之先
,
词风为之再变
,
即从歌者之词变为诗人之
词。
东坡首先提高了词的地位
,
词的内 容逐步诗歌化。唐、五代、北宋初期词内容往往空虚
,
题材也较狭窄
,
范仲淹 、张先、柳永等词家虽作了一些努力
,
但始终没有突破“艳科”的藩
篱
,词仍然只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诗余”、“小道”。但词至东坡
,
开始有意从“花间”、“樽前”的小圈子解放出来
,
方才充实了词的内容、扩大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境界,
将
诗的表现方法运用到了词的领域
,
凡是诗歌能表达的
,词都能表达了
,
且能表达得很好。如果
前人是“诗言志”
,
从东 坡始可以“词言志”了
,
他真正使词成为词人抒情、言志的载体
,
词
终于能与诗分庭抗礼、并驾齐驱了。后人称
:
“东坡词颇似老杜诗
,
以其无意 不可入
,
无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