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多媒体课件制作和重要性
余年寄山水
694次浏览
2021年01月18日 11:1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广东海陵岛-慰问信范文
---------------------------------------------- -----------------
最新资料推荐
------------------- -----------------------------------
幼儿园多媒体课件制作和重要性
幼儿园多
媒体课件制作的重要性
幼儿的认知特点是认知活动
受兴趣驱使,
而认知过程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其效果有赖于丰富
的表象,
例如声音、
色彩、
动画形象等。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运用电脑将
FLASH
课件引入课堂,
是符合幼儿思维特点的,
对促进幼儿身心素质发展,
也具有重要的
实践意义。
幼儿园使用
FLASH
课件要注意幼儿的兴趣爱好、
注意方向、
保持程度、思维方式、
动手能力等方面
;
要充分运用色彩、
声音、
图形、
动画、
视频等多种表现手段,
来展现事实,
再现情境,
提
供模仿,
引起注意。
而课件的结构要科学完整,
界面要精美活泼,
内容要生动形象,
练习要丰富多样,
操作要方便简捷,
这样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利
于他们的学习。
FLASH
课件在幼儿园教学中,
它能用来创设情境、
化抽象
为具体、
变静态为动态,
通过它实现信息共享、
人机交互和及时
反馈,
使幼儿学得乐意,
学得扎实,
学得满足。
而要发挥电脑功能优势的关键主要在软件设计,
这种设计,
必
须既具有科学性,
又具有符合幼儿年龄认知特点的启蒙性和趣味性。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应用,
以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目的。
所以将
FLASH
用于幼儿园的课件制作中是十分适用而有必要
1
/
9
的。
用它来制作辅助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多媒体课件,
更加适合
孩子们的心理特点,
显示出无以伦比的优越性,
在活动中起到了事
半功倍的效果。
然而,
实践证明,
要创作出令人满意的课件,
课件制作与幼
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达到完美的结合却并非易事,
必须遵循以下几点。
一、
必要性
课件应作为一种为教学活动服务的辅助手段,
运用多媒体课件的确能为教学活动注入生机,
但并非意味着所有的
教学活动都必须用多媒体课件。
因此对于每一个教学活动是否运用多媒体,
要以活动设计为依
据,
根据它活动目标.
活动内容及活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需要而
定。
由此可见一个思路新颖、
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设计是课件制作
中的必要前提。
在此基础上,
将教学活动与课件巧妙组合,
相溶一体,
使老
师和孩子全身心的进入自己的角色,
让孩子在欣赏中,
自然接受;
在玩和游戏中,
轻松掌握。
不让老师累着,
更不能让孩子累着,
达到了导向、
刺激、
提
示、
启发、
激发兴趣加深印象的目的。
如果无视课件的必要性,
盲目运用,反而会起到分散孩子的思
维注意力,
分散活动主体目标,
给人一种牵强附会和画蛇添足之感。
二、
趣味性
所谓的趣味性就是指课件要儿童化、
游戏化
--------------------------------------- ------------------------
最新资料推荐
------------ ------------------------------------------
富有一定的童趣,
我想幼儿课件应以幼儿喜爱的动画、
游戏的形式
为主。
把活动内容故事化,
游戏化。
使活动内容有规律地渗透于课件之中,
让孩子与课件充分交互
和渗入,
成为课件当中得一个角色,
成为活动当中的主体充分发挥
自己的能力,
这样的课件才符合孩子的学习特点和思维水平。
要达到这一点,
则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丰富的创意,
创意无
限更应体现于课件的制作当中。
对活动设计进行创意和课件当中的每个角色、
每个场景进行创
意。
在一个课件的运行当中,
围绕活动目标,
至少设置一个或两个
使孩子非常感兴趣的片断和场景,
作为活动中的亮点或闪光点,
来
激发孩子的兴趣,加深孩子的印象。
所以我们在制作课件中,
不只是为了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易
董而制作课件,
而首先是考虑如何激发起孩子的兴趣,
所以如何制
作一个孩子喜欢、
接受和容易投入的课件,
如何把抽象、
枯燥的
知识容入形象、
生动、
活泼的课件当中,
让老师在活动中轻松启
发,
让孩子在活动中愉快地学习,
是我们制作课件的最终目的。
二、
形象化
孩子的知识经验少,
思维形象具体,
但想
象力非常丰富,
学习时需要某种事物的牵引或适当的点击,
课件正
是起到把知识形象化的作用,
架起了孩子思维与客观事物相结合的
3
/
9
桥梁。
比如在欣赏诗《风和云彩》
中是这样设计的:
对于天上的云彩真有趣,
天上的风儿有本事,
画面上对应出现:
蓝天草地的背景中,
蓝蓝的天空上徐徐漂着几朵白云,
人物化
的风和云儿,
在追来追去的嬉闹玩耍,
很有情趣。
针对儿歌中:
吹呀吹,
云彩变成小白船,
竖起桅杆,
扬起风帆,
小白船呀
漂呀漂,
漂到远处看不见:
画面上出现了风吹云彩,
然后风儿慢慢后退,
云彩变成了一只
小白船,
一朵云彩变成了桅杆竖在小白船上,
一朵变成了风帆,
挂
在了桅杆上,
然后漂荡着的小白船,
渐渐消失在天空中,
使孩子
完全融入其中。
那云彩的有趣、
风儿的本事和吹呀吹、
漂呀漂等一系列的抽象
动作,
伴随老师那带有感情的讲解,
合着老师抑扬顿挫的朗诵声,
使幼儿陶醉在这首优美的诗歌中,在轻松、
愉快、
和谐的气氛中插
上了想象翅膀。
三、
交互性
一个好的课件,
必须有极强的交互性。
孩子的兴趣来的快消失也快,
要抓住孩子兴趣的最高点,
不
失时机的把孩子最感兴趣的:
要看、
要听、
要想知道的东西,
快速直接地展示在孩子的面
前,
使孩子的兴趣和思维得以联贯、
加深、
延续。
场景和片段的转换,
最好都在三秒以内,不能让孩子有任何的
------------------------ ---------------------------------------
最新资料推荐< br>----------------------------------------------- -------
等待,
有的地方一秒都不能差,
不能像下拉菜单一样,
一级一级
的拉下去,
一级一级的返回来,
那样孩子的兴趣将消失,
孩子的
思维将被打断。
直接影响学习气氛和学习效果,
也不利于主题的集中,
目标的
实现。
另外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
要注意课件的交互灵活性,
也
就是课件的可操作性,和操作随意性。
一个好的课件,
必须能够根据教学过程的各个具体环节,
实际
变化需要,
把这个情节的场景或片段及时地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
而且能够根据情节变化,
孩子的适应状况和知识掌握情况,
反
复调用,
反复操作,
而没有中间环节。
比如我在欣赏诗《云彩和风儿》
课件制作当中就分成:
片头、
风和云彩、
云变小船、
云变狮子、
云变胖娃娃、
老
师朗诵、
欣赏、
结尾,
等几个场景。
各个场景的按钮从片头到结尾,
一直贯穿,
这样老师就能在教
学过程当中,
根据课程进展随意转换,
把孩子们不懂的地方、
理
解不深的场景片段,
反复操作、
反复播放。
同时也让孩子自己操作,
选择自己喜欢的场景和片断进行朗诵和
表演。
交互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按钮和热区的响应,
有点太死板,
也
要有所创意。
5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