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文化知识竞赛考题
余年寄山水
775次浏览
2021年01月18日 11:3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唯美古风图片-枯竹
古代诗词文化知识竞赛试题
1
、《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一共有(
)
A
、
304
篇
B
、
305
篇
C
、
306
篇
D
、
307
篇
2
、成语
七月流火
出自《诗经》,它是用来形容(
)
A
、炎炎夏日
B
、夏去秋来
C
、春去夏来
D
、秋去冬来
3
、名句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 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
灯火阑珊
是指
(
)
A
、灯火辉煌
B
、灯火即将熄灭
C
、灯火忽明忽暗
D
、灯火次第闪烁
4
、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
绿肥红瘦
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 br>
)
A
、晚春
B
、盛夏
C
、初秋
D
、寒冬
5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生活方式被现代人所向往。 请问被称为
菊月
的月份是(
)
A
、八月
B
、九月
C
、十月
D
十一月
6
、诗句
忽如 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7
、
清 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请问,我国对清明节有多种的称呼,下列哪一种不是?(
)
A
、鬼节
B
、死节
C
、冥节
D
、寒食节
8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编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古诗描写了我 国民间一
个传统节令的情景。这个传统节令是(
)
A
、中秋
B
、七夕
C
、清明
D
、重阳
9
、姜夔词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 赋深情
中
豆蔻
指(
)
A
、男子十三四岁
B
、女子十三四岁
C
、男子十五六岁
D
、女子十五六岁
10
、诗句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的作者是(
)
A
、屈原
B
、王羲之
C
、陈子昂
D
、李白
11
、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 首诗的作者是(
)
A
、陆游
B
、辛弃疾
C
、岳飞
D
、李清照
< br>12
、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是苏轼对对哪个诗人的评价?(
)
A
、陶渊明
B
、王维
C
、孟浩然
D
、张籍
13
、被称为
七绝圣手
和
梅妻鹤子
的诗人分别是(
)
A
、王昌龄
林
逋
B
、杜甫
陶渊明
C
、王昌龄
陶渊明
D
、杜甫
林逋
14
、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苏轼
B
、柳公权
C
、颜真卿
D
、怀素
15
、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这句诗的作者是
(
)
A
、杜甫
B
、白居易
C
、李贺
D
、屈原
16
、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 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
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朱德
D
、贺龙
17
、名句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 月黄昏
中
暗香
指的是(
)
A
、菊花之香
B
、荷花之香
C
、梅花之香
D
、丁香花之香
18
、名 句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中的
黄花
指的是(
)
A
、菊花
B
、荷花
C
、梅花
D
、丁香花
19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京口”是指现在的
( )
A.
北京
B.
南京
C.
扬州
D.
镇江
20
、与
主人下马客在船
修辞一致的是(
)
A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B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C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D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