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小时了了》的读答案
别妄想泡我
610次浏览
2021年01月18日 12:4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剑网3职业介绍-那时雨
[
标签
:
标题
]
篇一:文言文阅读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文言文阅读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孔文 举①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②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
亲戚乃通③。文举至 门,谓吏曰:
“我是李府君亲④。
”既通,前坐。元礼问曰:
“君与仆⑤
有何 亲?”
对曰:
“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⑥,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⑦也。
” 元
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
“小时了了⑧,大未必佳。< br>”
文举曰:
“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韪大踧踖⑨。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
1993
年上海古籍版)
[
注释
]
①孔融字文举,
东汉末鲁人,
孔子二 十世孙。
“建安七子”
之一,
对曹操多非议,
为其所杀。
②李膺字元礼,东汉末清议领袖之一
③俊才:才智出众的人。清称:指有 名望的人。中表:指与姑母、舅母子女之间的亲戚关
系。通:通报,传达。
④府君:汉代人称太守为府君。李府君,指李元礼。
⑤君:您,表尊称。仆:我,表谦称。
⑥先君:先人。指前辈,祖先。仲 尼:孔子字仲尼。伯阳:指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
阳。师资:老师。孔子曾向老子请教。
⑦奕世:累世。通好:通家之好,汉魏以师友为通家。
⑧了了:聪明伶俐。
⑨踧踖:局促不安的样子。
(一)从文中找出表示人称关系的词。
(二)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人以其语语之
②大未必佳
③韪大踧踖
(三)孔文举是采用什么方式来辩驳陈韪的?
(四)试谈谈这篇短文表现孔融少年时的什么性格特征?
参考答案、
(一)我君仆其
(二)①前者是名词,话语;后者是动词,告诉
②长大
③很
(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逆向反推,假定对方的命题成 立,而且又肯定我方的命题正确
——陈韪现在“不佳”
,来反推出陈韪小时了了。其实这个命题 并不正确,孔文举在诡辩。
(四)提示:聪明机智、出言不逊、恃才傲物、狂放自大。
陈 韪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言外之意是什么?文举说“想君小时必当了了”的言外
之意是什么?孔融 说这话的反击方法是什么?
孔文举以后未必聪明;陈韪现在很一般;反击方法是以 子之矛攻子之盾,以其人之道还治
其人之身。
李元礼的家里当时有很多宾 客在座,大家对年仅十岁的孔融竟能这样博学和随机应变感到
惊奇。
< br>正在这时一个叫陈韪的人来拜访李元礼。
陈韪也是一名有些名气的学者。
在座的宾客就将
孔融刚才的表现告诉他。谁知陈韪却不以为然,当着孔融的面随口说道: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意思是小时候虽然很聪明,长大了却未必能够成材的。
聪明的孔融立即反驳道:< br>“我
想陈先生小的时候,一定是很聪明的。
”言下之意,陈韪是一个庸才。陈韪被孔融一 句话难
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趣味题
孔 融十岁的时候,随父亲拜访李元礼。在座的宾客对孔融的博学和随机应变都感到惊奇,
而陈韪却不以为然 ,随口说道: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小时候虽然很聪明,长大了却未必
能够成材的)
。
”孔融立即反驳道:
“想君小时,必当了了(我想陈先生小的时候,一定是很
聪明的 )
。
”陈韪听后半天说不出话来。
(
《世说新语
?
言语》< br>)
孔融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让陈韪如此的难堪?
陈韪现在很一般,是个庸才。
[
点拨
]陈韪说孔融以后未必聪明;孔融反击方法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其人之道还治其
人之身。
篇二:小学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练及答案
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练
一
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
,爱 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
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
,光持石击瓮,
(破)之,水迸,儿得活。
1.
解释括号里的词。
(
1
)众皆弃去(
)
(
2
)破之(
)
.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3.
“破瓮救人”的故事反映 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
维。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请 举一例。
二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 ,其母曰:
“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遂迁居市旁,
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其母曰 :
“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旁。孟子乃嬉为
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 :
“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选自刘向《烈女传》
)
1.
解释下列词语。
A.
嬉:
B.
贾人:
2.
这段文字源自历史典故:
。
三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
“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 捕彘
杀之。妻止之曰:
“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
“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 有智也,待父母而学
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
”遂
烹彘也。
[
注释
]
①曾子:孔子的弟子;②女:通“汝”
;③顾:回来;④彘:猪;⑤特:只不过。
1.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①曾子之妻之市②听父母之教
B.
①其子随之而泣②今子欺之
C.
①汝还②顾反为汝杀彘
2.
解释加点的词。
(
1
)妻止之止()
(
2
)遂烹彘也
遂
(
)
.
.
.
.
3.
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4.
读了这个故 事后,
你认为曾子有必要杀彘吗?为什么?请举一个你生活中的实例作简答。
四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 得兔。兔不可复得,
而身为宋国笑。
1.
解释下列文句中加点词的词义。
①兔走触株
走
(
)
.
.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
释
(
)
.
.
③而身为宋国笑
身
(
)
.
.
④冀复得兔
冀
(
)
.
.
2.
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翻译这个句子。
3.
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
。从短文中你得到什么启示?从某一角度简要谈谈。
答:
。
五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 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而来。黔敖左奉食,右
执饮,曰:
“嗟!来食!
”扬其目 而视之,
曰:
“余惟不食嗟来之食,
以至于斯也!
”从而谢焉。
终不 食而死。
1.
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①以至于斯也
斯
②从而谢焉谢.
.
.
2.
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不超过
10
个字)
。
3.
这则故事给你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答:
。
六
叶公子高好 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
y
ǒ
u< br>,窗)
,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
似龙而非龙者也。
1.
“弃而还走”中“还”的意思是:
。
2.
翻译文中画线句
子:
。
3.
这个故事讲的是
成语。
4.
这个成语的含义
是:
。
七
匡衡字稚圭 ,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
姓不识,
家富多书 ,
衡乃与其佣作,
而不求偿,
主人怪,
问衡,
衡曰:
“愿得 主人书遍读之。
”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
,时人为之语曰:< br>“无说《诗》
,匡鼎来。匡
说《诗》
,解人颐。
”鼎,衡小名也。邑人 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邻舍有烛而不逮
不逮:不给他
B.
衡乃与其佣作佣作:雇佣劳作
C.
而不求偿
偿:报偿
D.
邑人畏服之如是
邑人:同乡
2.
文中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是:
3.
本文记述了有关匡衡的几个故事?读后你有什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