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教学设计一等奖
巡山小妖精
877次浏览
2021年01月18日 14:5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发音器官图-爱伦坡黑猫
白杨教学设计一等奖
白杨礼赞
茅盾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散文特点。
2
、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3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找出富有感情的句子,体味其中蕴含的感情。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象征手法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歌咏。
我们欣赏过
“一树春风千万枝,
嫩于金色软于丝”的柳韵 ,瞻仰过“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竹姿,也遥望过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的梅影。这节课我们将到西北高原走一走,看看白杨树的勃发
英姿。
二、解题
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 著名文学家,创作了《林家铺子》
《子夜》
《春蚕》
《秋收》
《残冬》
等小说。
在这篇散文里,
茅盾把视线投向了白杨这种在西北高原极为常见的树。
“礼 ”
是敬礼、致敬,
“白杨礼赞”是宾语前置,实际上是“礼赞白杨”,意即带着敬意赞美白杨< br>树。那么,茅盾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他又是怎样赞美白杨树的呢?
三、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不识的字的读音。
无边无垠(yín)
坦荡如砥(dǐ)
恹恹欲睡(yānyān)
虬枝(qiú)
婆娑(suō)
秀颀(qí)
四、要求学生轻声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并做好下面的填空练习
(目的是启发引导学生粗
读课文,初步理清全文脉络):
五、
文章一开始就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接下来并不说明道理
,< br>而在第
2
自然段写
景
色,
交代了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
4< br>自然段承上启下,
又回到了对白杨树的赞美。
第
5
、
6
自然段描绘了白杨树的
和
,突出了它的不平凡。第
7
自然段把白
杨树象征为
,点明了主题。
最后,
第
9
自然段以斥责
,赞美白杨
树收尾。
学生作业后,教师点拨:
以上的练习,反映了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基本思路。
按照这条思
路,本文可以分成五段:
第一段(第
1
自然段),直抒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
第二段(第
2
—
4
自然 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段(第
5
、
6
自然段),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段(第
7
、
8
自然段),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第五段(第
9
自然段),以白杨树与楠木对比,表达鲜明的爱憎,再次赞美白杨树。< br>
六、品读文本
1.
细读全文,看看文中哪些句子和段落是直接对“白杨”进行“礼赞”的。
提示:
第
1
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
第
4
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
6
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
8
段: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我赞美白杨树……
第
9
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
2.
齐读直接礼赞白杨的句子、段落,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极力赞美白杨树?
提示:白杨树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