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白杨礼赞

别妄想泡我
829次浏览
2021年01月18日 15:0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生物手抄报-朱丽叶与罗密欧

2021年1月18日发(作者:蓝瑜)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15
白杨礼赞

教学目标

课题

课时
白杨礼赞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
课时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 体感知、
结构梳理。
分配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了解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识记重点字词,朗读全文,理解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法的运用。

文中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学习文中象征、欲扬先抑等表现手法及排比、反问等修辞手
情感、
态度与
价值观< br>
感悟作者对广大抗日军民的崇敬与赞美之情,发扬中华民族
奋斗不息的精神。

课前准备

茅盾
(1896

1981)
,原名 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
,
作家、社会活
作者
动家,茅盾是他的笔名。代 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
(
《幻灭》
《动摇》
《追
“农村三部曲”< br>(
《春蚕》
《秋收》
《残冬》
)

《子夜》

《林家铺子》

简介

求》
)

剧本《清明前后》等。







背景
本文写于
1941
年,当时 我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茅盾在
1938

底应邀到新疆学院文学院讲学,1940
年到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讲学,
后来离
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他欣喜地 看到北方抗日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



材料

心同德,团结一致,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

巩固和发 展了敌后抗日根据地。茅盾从抗日根据地的军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
族的前途和希望,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这 篇《白杨礼赞》


主宰

z
ǎ
i


倦怠

d
à
i



炼(
chu
í)





恹(
y
ā
n



枝(
qi
ú)

婆娑

p
ó
su
ō)


..

木(
n
á
n


坦荡如砥

d
ǐ)

无垠

y
í
n





读准

圈(
y
ù
n


秀颀

q
í)

倔强

ju
é
ji
à
n
ɡ)


..
字音



1

综(
z
ō
n
ɡ)错综

砥(
d
ǐ)中流砥柱

辨清
淙(
c
ó
n
ɡ)淙淙

诋(
d
ǐ)诋毁

字形

棕(
z
ō
n
ɡ)棕榈

抵(
d
ǐ)抵达


视野】眼睛看到的空间范围;眼界。

【锤炼】刻苦钻研,反复琢磨使艺术等精练、纯熟。文中是反复推敲加以提
炼的意思。

【主宰】支配;统治;掌握。

【宛若】宛如;仿佛。

【倦怠】疲乏困倦。

【恹恹】形容精神不振的样子。

【晕圈】模模糊糊的圈。

【倔强】
(
性情
)
刚强不屈。

【参天】高耸在天空中。

【婆娑】枝叶扶疏,形容姿态优美。

理解
【虬枝】拳曲的枝条。

【伟岸】魁梧;高大。

词语

【楠木】常绿乔木。木质坚密,是名贵的建筑材料。

【秀颀】美而高。颀,修长。

【妙手偶得】语出陆游《文章》

“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指文学素养
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句。

【坦荡如砥】宽广平坦得像磨刀石。砥,质地较细的磨刀石。

【潜滋暗长】暗暗地生长。滋,生长。

【旁逸斜出】指
(
树枝
)
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教学过程



树是自然界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写的是
柳的风韵;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写的是松的傲骨;
“咬定青山不放 松,立根原
在破岩中”写的是竹的坚韧,今天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的


白杨树的俊美吧。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默读课文,结合题目思 考“礼赞”的含义,说说文中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怎样的感
情。

礼赞是怀着敬意地赞扬的意思。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扬
之情。

2

生物手抄报-朱丽叶与罗密欧


生物手抄报-朱丽叶与罗密欧


生物手抄报-朱丽叶与罗密欧


生物手抄报-朱丽叶与罗密欧


生物手抄报-朱丽叶与罗密欧


生物手抄报-朱丽叶与罗密欧


生物手抄报-朱丽叶与罗密欧


生物手抄报-朱丽叶与罗密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