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案百度云

萌到你眼炸
957次浏览
2021年01月18日 15:1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驻唱-学案设计

2021年1月18日发(作者:程思寒)
初中语文教案百度云


【篇一:白杨礼赞

初中语文教案】

1
、白杨礼赞


教学目标:
1
、象征的艺术手法;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方法。
2
、理
解本文的抒情线索,学习散文状物抒情的写法。
3
、学习抗日军民的
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和革命品质。

教学重
点:理解象征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的抒情线索,了解本文
由景及树、由树及人的思路。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介绍作者、写作背景


茅盾(
1896-1981
) ,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
省桐乡县,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 子》、
《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散文《风景
谈》等。


《白杨礼赞》写于
1941

3
月。在此之前,作者茅盾 在新疆工作
一个时期之后,到延安讲学。当时,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民党
反动派消极抗日, 积极反共,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
团结抗战多次粉碎了敌伪的疯狂

扫 荡

,作者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
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 热情洋溢的
散文,借白杨树这一形象热烈的歌颂他们。


礼赞:



是敬礼、致敬,



是赞美,对白杨树的致 敬和赞美。


二、揭示学习目标(时间为
1~2
分钟)

1
、导入: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随着茅盾的笔,回到抗日战争的年代,
到西北高原去 走一走,看看那儿生长的白杨树是一种什么样的英姿。
(教师板书课题)

2
、本堂课的学习目标是:(小黑板展示)



1
)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结构;



2
)品析文中对白杨树外在形象的描写。


三、指导学生自学(时间为
3
分钟)

五、检查自学效果(时间为
5
分钟)


(多叫几个学生回答,特别是后进生,可以更真实全面的反映出学
生的掌握情况。)


六、引导学生更正,指导学生运用(时间为
10
分钟)


第(
1
)题,字词积累


第(
2
)题: 课文
1

4

6
自然段在内容上有何特点?有哪些地方写到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明确:都是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这是本文的线索。



1
)生长环境不平凡(
2
)外形特征不平凡(
3
)内在品质不平凡


第(
3
)题:理清线索,划分层次。


第一部 分
(

1

)
: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

第二部分
(

2

4

)
:写白杨树不平凡的生长环境。(高原风景图)


第三部分
(< br>第
5

6

)
:写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和内在品质。( 白杨特
写图)


第四部分
(

7
8

)
: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物人联想图)


第五部分
(

9

)
:与楠木对比,再次赞美白杨树。

第(
4
)题


明确:外在形象

干:

笔直
”“
一丈以内绝无旁枝

(正直)


枝:

笔直
”“
一律向上< br>”“
绝不旁逸斜出

(团结)

叶:

片片向上
”“
没有斜生

(进取)


皮:

有银色的晕圈
”“
淡青色

(质朴)


内在品质:力争上游、倔强挺立、不折不挠


六、当堂训练(时间为
15
分钟)


完成《基础训练》
1

2
小题。


第二课时


一、揭示学习目标(时间为
1~2
分钟)



1
)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和托物言志的写法;



2
)感受作者对北方抗日军民的赞美之情;



3
)体会本文准确、优美、富有感情的语言。


二、指导学生自学(时间为
3
分钟)



1)作者对黄土高原的总印象是什么?请用三个短语形容黄土高原
的色彩、幅员以及地表特点?



2
)这样的景色给人的感觉是怎样的?看到白杨树后的感觉如何?< br>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3
)文章由树联想到了什么?这种联想是如何展开的?



4
)读第五部分,作者将白杨树与楠木进行比较,目的何在
?
在括
号内注明

那也是直挺秀颀的

有什么用意?



5
)读第四部分,作者说

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又说

它是
树中的伟丈夫

这是什么写作手法?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时间为
10
分钟)


四、检查自学效果(时间为
5
分钟)


(多点 几个学生回答问题,特别是后进生,可以更真实全面地反映
出学生的自学情况。有助于第五个环节的教学 )


五、引导学生更正,指导学生运用(时间为
10
分钟)



1
)总印象:一条大毡子。色彩:黄绿错综、幅员:无边无垠、地
表特点:坦荡如砥 。



2


雄壮
”“
伟大< br>”


单调
”“
恹恹欲睡

。看到白杨树后

惊奇




作用:(
1
)交 代白杨树

不平凡

的生长环境,渲染一种不平凡的环
境气氛;衬托 白杨树的不平凡(
2
)暗示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为
后文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表 达主题思想作铺垫。(高原的



”“
伟大

正 衬白杨树的不平凡,

单调
”“
恹恹欲睡

的感觉反衬白杨
树的不平凡。)



3
)树

——



朴质、严肃、坚强不屈

——
北方的农民


坚强不屈

——
哨兵


团结、力求上进

——
精神和意志


联系:通过写白杨树的外形来表现白杨树的内在 品质,进而赞美白
杨树

不平凡



逐层加深。 第一句引人深思人与树的联系,为下文
作铺垫。第二句肯定白杨树的不平凡品质,显示树与人的内在关系 。
第三句进一步明确白杨树象征着守卫家乡的抗战军民。第四句肯定
了白杨树的精神面貌,指出 它象征了抗战军民的精神和意志。四个
反问句构成了排比句式,由浅入深地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br>


4
)反衬白杨树的不平凡。对北方抗日军民的热爱和赞美。(补 充:
茅盾曾经说过:

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我写此散文是这
样想 的。




这句话含贬意,意思是楠木虽然也有高高挺立的风姿,却自居高贵,
缺乏内在美。



5
)作者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将白杨树和其他的树种进行对比。
(拟人、暗喻)。


六、当堂训练(时间为
15
分钟)

1
、用象征手法,按照下列格式说一句话。


我由

想到了

,它象征了



2
、破折号的作用:第二段的破折号表示解释,第三段的破折号表示
话题的转换。


教学反思:


为了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我精简提问,精心设计了几个环节,
着重解决象征手法的

理解和运用。虽没有采用多媒体,但整个课堂紧凑高效。作为一堂
传统式的课堂,既讲究一课一 得,更注重学生的阅读感知的培养。
这堂课最让我得意的可能还是课前及课尾让学生欣赏《小白杨》的< br>歌曲,这首歌曲既吻合我的课题,在课前起到了情感铺垫和理解铺
垫的作用,也达到了帮助学生理 解象征这一手法的目的。小小手段,
不是课堂多色调的有意摆设,而是为目的而为之,我想,在以后的< br>教学中,语文教学还是应该讲究为高效而设计,而不应该为所谓的
精彩而有意为之吧。


与学生一起学习了《白杨礼赞》,凝眸回望,有不少的收获,也有
些微的不足。

1
、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积极性和创造 性。比如:让学生找一找文中相应的语句,用

作者赞
美了
??
的白 杨树

的句式说一句话;议一议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赞美白
杨树的;各抒己见说出自己最 欣赏的是哪一方面,说出欣赏的理由;
想一想白杨树三不平凡象征什么;动手写一写今天的白杨又用来象
征什么人,象征他们的什么精神;推荐课文中的优美词句,说出推
荐的理由。以上的教学环节, 既抓住了重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
容及象征手法,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调动了学生学习的< br>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不断的动脑、动口、动
手,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的 学习创造性也显现出来了。尤其是
动手写一写,更显现了学生的创造力,学生所写的内容,虽只有
50
字左右,却百花灿烂,异彩纷呈。

2
、注重了朗读,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白杨礼赞》是一篇文质兼美 的抒情散文,很有必要多朗读。通过
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 br>文章如出已之口,如出已之心,使文章所描写的景和物、人和事,
所倾吐的情和意,叩住学生的心 灵,引起心灵的共鸣。教学时,我
注重了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朗读。利用多媒体音配画听课文朗读,给学生的朗读配乐,自己声情并茂的范读,男女声分读,小组
朗读,集体朗读。这些方式和方法 ,不但给学生的朗读营造了情感
气氛,而且又变换了朗读方式,既使学生有新鲜感,又使学生与作
者思想相碰,情感相激,产生心灵的共鸣。

【篇二: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看云识天气》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看云识天气》教案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五中学《真情语文工作室》张同平


教学目的:

1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重点)

2
.复习巩固比喻这修辞手法,积累课文中的比喻句。(重点)

3、掌握二种寻找文段中心句的方法:(
1
)全文的中心句的找法:
文中明确阐述题 目之意,即点题的句子。例:本文题目是

看云识天


是一个观点 ,原文中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

云就像是天气的



”< br>: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就阐述了题目之意,
看云可以识天 气,点题。所以它就是全文的中心句。



2
)几个段的中心句的 找法:先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再找对其具
体的阐述的句子。例:练习一
1
要求用课文 中的原话写出看云识天
气最基本的经验。这道题实际上就是要找文段的中心句,那么先要
弄清文 段的主要内容,即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然后找对其具体的
阐述的句子,就是第二自然段的
“< br>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睛朗的象征;
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这句话实际上是
3-5
自然段的


”——
中心句。< br>
4
、学会搜集一些资料,加深对看云知识和天气知识的了解。


教学课时:
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放入上节课尾作业)

1
.预习读书笔记(第二天交)



1
)标题居中,时间靠右。



2
)作家作品



3
)生字词(读一读,写一写。要求找出来的词见
p82




4
)归纳段意,归纳层意,每层层意不少于
10




5
)摘抄优美句段(长抄一句,短抄多句)



6
)评析优美句段任选一项来写



7
)仿写优美句段(句段要相同或相似)

2
.从上述 词中任选三个,组成一段
100-200
字的文章。(放入周
记本,用大作文本,每周 一交。至于篇数,学几课就有几篇)


格式:第一行中间写课题名字,第二行写所选的词,第三行空两格
写正文。

3
.朗读全诗,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驻唱-学案设计


驻唱-学案设计


驻唱-学案设计


驻唱-学案设计


驻唱-学案设计


驻唱-学案设计


驻唱-学案设计


驻唱-学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