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语文《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萌到你眼炸
726次浏览
2021年01月18日 15:1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美式冰咖啡-风娃娃教学反思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孙未逾
湖北省宜昌市枝江马家店中学
课文内容分析:
《白杨礼赞》是托物言志散文的典范名篇,写于
1941年。在此之前,作者茅盾在新疆
工作过一个时期,之后到延安讲学。
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 相持阶段,
他亲眼目睹了北方军
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
团结抗战的情形,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
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文章借 赞美
“
西北极普通的
”
白杨树,揭
示了白杨树所象征的当时抗日军民 的顽强意志和斗争精神,
讴歌了西北军民团结抗战的伟大
精神和意志,抒发了对白杨树由衷的赞 美之情。
全文的写作思路是:先写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情感由
“
单调
”
转向对白杨树
“
傲然
”
耸
立的惊叹;再写白杨树的形貌,突出其高大、挺直和丫枝聚拢的特点;接着写白杨树的
“
精
神品格
”
,点明其象征意义;最后将白杨树与
“
贵族化的楠木< br>”
对比,以
“
高声赞美白杨树
”
收
束全文。
学情分析:
学生 进入初中后经过一年多的学习,
已初步养成独立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习惯,逐步形成了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意识。
七 年级时学习了《短文两篇》
,对托物言志的写法已有所了解,结合本文中白杨树的形
象、气质,
学生对托物言志的写法有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但是由于所处时代的隔膜,学生对
本文作 者运用托物言志写法的相关背景缺乏了解,
需要在学习中补充相关背景资料。
对于本
文 在层层递进的排比中明晰深化的象征意义,需要通过诵读引导学生理解领会。
教学目标:
1.
朗读课文,依循抒情线索,理清文章脉络。
2.
学习象征手法,认识托物言志。
3.
体会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1.
依循文章的抒情线索,理清文章脉络。
2.
体会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学习象征手法,理解象征意义,认识托物言志。
教学创意:
以读识文、以读悟情、以读会意。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铺礼赞之情
(一)解题,定情感基调。
茅盾曾经写过一篇关于 白杨的文章,
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
14
课
《白杨礼赞》
(
板书)
。
看文章题目,
大家认为作者对白杨树的情感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 ?这个词是什么
意思?
明确:充满敬意的赞美。礼赞。崇敬和赞美。
(二)掠句,证情感深厚。
除了文题,文章中还有没有哪些句段直接表现了这种赞美之情?
明确:
第
1
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
4
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
6
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
8
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
第
9
段:
……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三)诵读,展情感浓郁。
第
1
段、
第
9
段齐读,
第
4
段、
第
6
段、
第
8
段指名读。
指导学生通过调整语速、
重音、
停连,用诵读展现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四)问疑,理情感层次。
引导学生注意关键词, 提问:从
“
那
”
到
“
这
”
,从第
1
段的
“
赞美
”
到第
9
段的
“
高 声赞美
”
,
说明什么?
明确:< br>说明对白杨树的观察是从远到近,
感情是由浅入深。同时,
更进一步说明作者对
白杨树的感情不仅仅是赞美,还有崇敬。
(设计意图:通过 解说文题中
“
礼赞
”
的意思,明晰本文的情感
——
崇敬和赞 美;由此引
导学生找出文中直接表达赞美之情的文句,
并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赞美之情;
再抓住关键词
设疑,
引导学生发现作者赞美白杨树时由浅入深感情递进的层次,
既创 意解读文本,
又水到
渠成地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
二、由浅入深,徜礼赞之线
(一)通读全文,梳理线索。
文章围绕赞美白杨树 的什么特点展开?请用简洁的语言梳理作者对白杨树由远及近、
由
浅入深的情感层次。
(设计意图:通读全文,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抒情线索和情感层次。
)
(二)研读文本,感知赞美
1.
初见白杨,昂扬情绪
(
1
)在哪里初见白杨树?环境有什么特点?从哪些文句看出来?
明确:高原;辽阔平坦、色彩鲜艳的高原图景,为全文开拓了一个广阔的背景;< br>“
是黄
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
,
“
黄的是土,绿的是 麦田
”
,而且
“
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
等(诵读)
。
(
2
)这样的高原图景给了作者怎样的感想?
明确:先是
“
雄壮
”“
伟大
”
,而后滋 长出
“
单调
”
。
(3
)
“
单调
”
的感受是怎样改变的?变成了怎样的情绪?
“
单调
”
有什么作用?
明确: 看见了一排,或者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诵读)
;变成
了惊奇、昂扬( 诵读)
;欲扬先抑。
2.
凝视白杨,倾心形貌
(
1< br>)过渡:既然白杨树让人在
“
惊奇
”
中叫出声来,那么作者当然会走近 凝视、细细观
察。
(
2
)作者从哪几个角度观察白杨树?它的形貌有什么特点?
明确:开头一句用
“
笔直
”
点出白杨树是力争 上游的一种树,这是总括;接下来的四句,
依次描写白杨树的干、枝、叶、皮,分别用
“
绝无旁枝
”“
绝不旁逸斜出
”“
微微泛出淡青色
”
等词语来衬托白杨树的形象美,
这是第二层;
最后两句概括白杨树的气质和性格,
突 出它的正
直、坚强、倔强和不折不挠。接下来,作者用拟人和对比的手法,进一步给白杨树的气质以高度的评价。
(诵读)
3.
联想白杨,礼赞精神
(
1< br>)过渡:这样力争上游、不折不挠的白杨树自然让人浮想联翩
……
(
2
)品读第
7
段四个排比反问句,说说这四个句子让我 们感受到作者的联想有什么变
化?意思是怎样逐层加深的?
明确:由树联想到人;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联想到有相同特点的北方农民;
由白杨树 的坚强不屈联想到傲然挺立、守卫家乡的抗日军民;由白杨树枝枝叶叶紧靠团结,
力争上游的精神,联想到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精神和意志。
四个反问句连贯紧凑,
思想逐
步升华, 赞美之情逐渐达到高潮。
(设计意图:依循作者对白杨树由 浅入深的情感层次,按
“
初见
”—“
凝望
”—“
联想
”
三个
情感层次研读文本,
解读白杨树生长环境、外在形貌、内在精神的不平凡,< br>文本内容和教学
重点得以在徐徐呈现中逐一落实,循序渐进而又拾级通幽,别有趣味。
)
(三)回望文本,小结脉络
小结文本内容:本文题为《白杨礼赞》
,开头、中间、结尾又不断点题,直接赞美白 杨
树的不平凡,形成一以贯之的感情线索,统领全文。而且,这条感情线索由远及近、由浅入
深 、层层递进地表现白杨树生长环境、外在形象、内在精神的不平凡,将对白杨树的崇敬、
赞美之情推向了 极致,情也浓浓,意也浓浓,令人回味无穷。
三、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导入
“
礼赞
”
是带着敬意赞美之意。文章第1
段、第
4
段、第
6
段、第
8
段、第
9
段,都是直
接抒发赞美之情的段落,
形成本文的抒情线索,
并与标题形成呼 应。
而且,
文章从生长环境、
外在形象、内在精神三个方面,表现白杨树的不平凡,沿 着由远及近、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的感情线索,将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推向了极致。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既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更能通 过纵观文本,为
本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做出铺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