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2020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积累
巡山小妖精
838次浏览
2021年01月18日 15:1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属虎的女人-风平浪静反义词
2020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
高考印象
这种体验极具个体 特色,
因此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
有利于考生写出个人的见
解和认识。比如
2016
年的浙江卷高考题,要求考生围绕“虚拟与现实”谈一下
自己对未来虚拟世界的想象和 看法。
2017
年北京卷高考题之一为“共和国,我
为你拍照”,要
求
考
生
畅
想
2 049
年共和国百年华诞之际中华民族的伟大
复兴,其本质就是写出对未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期许 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命题方向
1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奋斗的动力
想象的未来有多美,我们就必须有多努力 。向往的生活,是远方的呼唤,指引着
我们在现实的泥泞中缓慢而又坚定地前行。正如墙角的花,所有的 牺牲和血雨,
都只为那灿烂花开的一瞬,
向往美好就是我们敢于直面现实中的不美好,
努力奋
斗以改变自我的动力。
2
向往生活是对现实的超脱
人生匆匆,
现实世界中往往面临太多无奈,
而每个人的努力,
都是对现实的超脱。< br>陶渊明在“三仕三隐”的挣扎后最终决定“守拙归园田”,是对动荡社会和黑暗
官场的超脱;黄庭 坚“快阁东西倚晚晴”,决意“此心吾与白鸥盟”,是对公务
繁杂、个人孤独的一种超脱……
3
个体向往的生活
应契合时代、
国家的发展儒家自古有
“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的行为理念,
每一个个体应具备家国情 怀,
让个人的向往、
理想与国家的发展、
时代的进步形
成共振,
在追 求个人美好生活的同时促进国与家的发展,
在作为参与者投身家国
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个体向往的 生活,这才是真正两全其美的事。
1
素材·名句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张闻天
◆人的一生,是很短的,短暂的岁月要求我好好领会生活的进程……
——高尔
基
◆生活的乐趣取决于生活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作或地点。
——爱默生
◆生活不能没有理想。应当有健康的理想,发自内心的理想,来自本国人民的理
想。
——季米特洛夫
2
素材·热点
《向往的生活》:满足人们的向往
《向往的生活》
是湖南卫视制作的大型生 活服务纪实节目,
第一季中,
会做饭的
黄磊,
人缘好情商高的何炅,
青春活泼的韩范儿综艺咖刘宪华,
两个饱经世故的
老男人,
带上一个懵懵懂懂的小年轻 ,
三个人在风景优美的乡村生活,
一起守拙
归田园,
为观众们带来一幅
“自力更生,
自给自足,
反映待客之道”
的生活画面。
“采菊东 篱下,悠然见南山”,从古至今,人们在辛苦的生活之余,心里总会对
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向往不已,那里没有太大的压力,
简单的满足口腹之欲后,
便
能享受到清新的空气,和暖的阳 光,贴近美好的大自然。
节目中那个叫蘑菇屋的地方,
满足我们对清净之地的幻想。
一日三餐都需要自给
自足,自己去田地里采摘,搭炉灶,利用农居里仅有的传统生活用品维持生 活,
如果再有额外的需求则需要他们用相应的劳动来交换。
而这里的硬通货是玉米和
瓜 子,
玉米可以换肉,
瓜子可以换啤酒。
虽然节目的初衷只是通过让嘉宾们回归
生活本身,
来讲述一些简单的朴实的道理,
比如要珍惜一顿饭的价值,
讲讲中国
人的待客之道,
但在都市的喧嚣浮华大背景下,
能够抛却所有的压力,
回到原始的以物易物的社会状态下,
将生活重心从物质享受转向亲近自然,
轻松的人际交
往 的生活方式,还是让众多城市的人们心生向往。
一
得:每个人都有一个梦 ,梦中是自己真正向往的生活。《向往的生活》还原
了这个梦,让人们真切感受到我们对生活应该葆有的 热爱。
3
素材·经典
美国作家梭罗在散文集《瓦尔登湖》中指 出,我们大多数现代人都被家庭、工作
和各种物质需求所困,
失去了精神追求,
过着物 欲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不能算是
“真正的生活”
。
他远离城市在瓦尔登湖这个 美丽的地方隐居,
同时提出一种令
人向往的生活方式:回归自然。
离开了城 市,
梭罗摆脱了令人生厌的社交活动和满眼的钢铁丛林,
享受瓦尔登湖
畔的美好生活。
感受一个人在森林的寂寞和心灵受到的熏染,
写农人劳作的辛苦
和喜悦,
看瓦 尔登湖的动物是如何让自然充满活力,
感叹在瓦尔登湖畔春光的照
耀下一切琐碎事都变得微不足 道。
他说:
“大多数人,在我看来,并不关爱自然。只要可以生存,他们会为了一杯
朗姆酒出卖他们所享有的那一份自然之美。
感谢上帝,
人们还无法飞翔,
因而 也
就无法像糟蹋大地一样糟蹋天空,
在天空那一端我们暂时是安全的。
”
但在 瓦尔
登湖这个地名之后我们发现了一种生活方式,
一个人与自然的浪漫史,
一种对理< br>想的执着追求,
一个具体化的自然的概念,
还有人类永恒不变的希望接近自然并
与自然融合的愿望。
一
得
:
对自然的亲近,对隐居生活 的向往,是因为“梭罗”们发现了在社会生活
之外的自然之大美。
当我们在关注面包的同时不忘 欣赏水仙花,
那才是我们该向
往的生活。
文题速递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一封平淡无奇的辞 职信在网上走红。河南某中学
教师不甘于一生拘囿于学校,想在外面更广阔的世界里追求自己所向往的生 活。
然而,
明代文学家归有光却安于蜗居之小,
在
“室仅方丈”
的项 脊轩里自信地说:
“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这座百年老屋正是他向往的生
活所在。
两人对自己所向往的生活的认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 br>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
【思路点拨】
材料围绕向往的生活,
由相反的两则事例构成,
向往的生活在哪里?
是在更广阔的大千 世界里,
还是在方寸之间?考生可任选其一作为基础立意,
但
更好的选择是在比较后做 出自己的选择,根据材料中的“然而”表示的转折,可
以判定材料强调的内容为后半部分,
即命 题者更倾向于引导考生认可归有光的想
法,
内心方寸间,
可成广阔天地之大,
向往的生活不在远方,
而在当下,
在身边。
片段示例:
我们大多数人,看似同样处于几平方狭小的办公、学习空间——与归有光的不
同,只不过是文房四宝、浩 繁卷帙,与“大方盒子”、如山的文案或试卷之对比
罢了。然而,其背后可能是安然与逃避、享受与焦头 烂额之别。归有光怡然自得
于陋室之中,而不少人却似身陷囹圄,盼着窗外的世界。
诚然,我们与“谈笑有鸿儒”的刘禹锡,与“能以足音辨人”的归有光所处的年
代截然不同。我们所面对 的,是高速运转的工业文明、信息时代,受这有形枷锁
束缚,
似乎只得如困兽般受限于
“大屏幕”
与
“小屏幕”
之前与方丈斗室之内了。
但这真的阻碍我们去看大世 界了么?
众所周知,霍金与张海迪,一位患卢伽雷氏病,一位高位截瘫,手脚被束缚在轮椅之上动弹不得——身体上残酷的羁绊,似乎宣告他们与“大世界”无缘。然
而身体的困厄,
束缚不住他们的浩瀚梦想与坚定意志,
最终,
前者是驰骋宇宙的
科学王者,后者是攀 登绝顶的精神偶像。更重要的,他们都是信息时代的产物。
他们架着残躯,于斗室中处理我们难以想象的 问题。可见,束缚我们的,看似是
狭小空间与工作、考试的重担,实际上却是我们的思想。
作文高频主题之生活态度
“佛系青年”“北京瘫”“硬核青年”“斜杠青年”,网络 上越来越多热词的出
现,
给各个群体贴上了标签。
这些展现人物特性的热词体现出不同 群体不同年龄
的人们对生活的不同态度,引发很多人的共鸣和思考。人生百年,草木一秋,生
于 斯世,
该以什么态度面对自己的生活,
如何才能不负韶光,
充实人生?这是每
个人都应该终身思考并身体力行的问题。
高考印象
高中语文对生活态度的 思考也在高考作文中有所体现。
如
2018
年高考全国卷Ⅰ
作文材料提到“世 纪宝宝”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
起追梦、圆梦,隐含着对青年人乐于成长、 勇于奋进、与国同行的生活态度的期
许。浙江卷提到“浙江精神”,同样是引导考生思考站在人生新起点 ,应该以怎
么的态度去对待未来的新生活。
命题方向
1
令人神往的“慢”生活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
“快”的生 活方式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旋律,一座高
楼大厦可以数十日之间平地而起,
越来越多的高铁、轻轨在开发建设,
人们只知
如同永动机一般不知疲倦地工作着,却无暇顾及一片云的飘动, 一朵花的盛开,
也难以抽出时间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感受生活的美好。
这些被人们忽 略了的意
想不到的情致来自沿途的美景、休闲的乐趣、等待的心情,需要我们在“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