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后答案1-27
余年寄山水
856次浏览
2021年01月18日 15:4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广东高考分数-大学生心理学论文
1
、庄子
·
养生主(节录)
1
、
寓言十九
是庄子对自已著作写作特点的概括,是说他的书中绝大部分
内容 都是运用寓言手法。
这就说明他是有意识以象征、比喻、形象描写等手法生动地表达自己的哲
学思想。
2
、养生之道
:
顺任自然。论据
:
事实论证。
3
、人生态度是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文章客观上给予我们这样的启示
:
世 上的事物错综复杂,但只要掌握事物的规律,顺任事物的自然之理,就
能把事情办好。这是具有普遍意义 的道理。
2
、谏太宗十思疏
1
、
思国 之安,必积其德义
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文章进行反复论述,最后
又提出所谓
< br>十思
,真实具体地说明国君应该有德义,有了这样的德义,才能保
证国家的安稳 。所以它是对中心论点的具体深入。
2
、本文善于应用比喻论证和比较论证方法,对 比鲜明、说理透彻,论证深
刻有力。如以
固根本
与
求木长
、
浚泉源
与
水流长
的关系,比喻
积德
与
安国
的关系。
善始者实繁
与
克终者盖寡
、
昔取之
与
“
今守之
”
、
“
在殷忧
”
与
“
既得志
”
等均成对比论证。
3
、 本文虽然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排偶句式,也很富于文采,但是其最主要
的特点是鲜明而直接的表达自已的 主要意思,句子切中文治要害,表现作者对
治理国家的深思熟虑。
3
、答司马谏议书
1
、建立在名实相符的论事原则基础上。效果:
1
/
20
这样做,使文章从一开始就建立在非常坚实 的理论原则的基础之上,简洁
扼要,靶的集中,一针见血,语约义丰,文笔犀利,语气斩截,具有不容置 辩
的逻辑力量。
2
、文章巧妙地以儒家历来所看重的
名实 相符
为论事原则,在这一极具权
威,连论敌也不敢否认的原则下开展反驳,使文章一开 始就建立在坚实的理论
基础之上。然后在此基础之上,指出士大夫们苟且偷安,不恤国事,因循守旧的本质。从而有力的反驳了
致天下怨谤
的指责。
3< br>、本文一篇典型的书信体驳论。论辩双方对事情的评价以什么为标准。文
章以儒家历来所看重的< br>“
名实相符
为论事原则,在这一极具权威,连论敌也不
敢否认的原则下 开展反驳,使文章一开始就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针对
论敌指责变法
“
侵官、生 事、征利、拒谏
”
四个观点,据实反驳,反驳其
非真
的实质,然后在此基础之上,指出士大大们苟且偷安,不恤国事,因循守旧的本
质。从而有力的反驳了
致天下怨谤
的指责。
4
、表明变革的正确和自己的决心,用典论据。
5
、行文委婉,寓 刚于柔。在这封书信中,作者既坚持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在文字上又不是剑拔弩张,注意不伤同僚之间的 情面与和气,寓刚于柔,绵里
藏针。如第一段,在反复向司马光叙友情、求谅解的同时,却婉转地揭示出 这
怨谤源于大夫阶层的庸俗腐败,并声言自己绝不悔改之意
;
又如第三段,
在表示愿意接受责备,
知罪
的同时,却用两个假设句暗示自己坚持改 革、
绝无反顾之心,并旁敲侧击,讥讽保守派的无所事事、因循守旧。这种柔中寓
刚的论辩风格 ,比剑拨驽张更加坚韧有力。
4
、今
1
、时代背景:
本文写于
五四
”
运动前 夕,中国正酝酿着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封建与反
封建的思想斗争十分激烈。李大钊深知青年是改造社会 的先驱,是国家未来的
希望,因而积极勉励他们要珍惜今天,立足现实,担负起改造社会、创造未来
2
/
20
的历史使命。 虽然作者没有在文章中直接倡导进行社会变革,但是,不难觉察
出作者重视现实的思想意图和期盼变革的 殷切心情。
2
、本文运用了事实论据、理论、比喻论据。
事实论据
:
屈原的《离骚》和打击林肯头颅的枪声。
理论论据:
哲人耶曼孙的话。
比喻论据:
投一石子于时代潮流。
3
、所有
过去
都 是由
现实
变成的,所有的
未来
都是以
现在
作为源头。
今天的
过去
都是昔日 的
“
现在
”
。今天的
未来
是将来的
现在
,所以说,
过去
、
未来< br>
都是
现在
。
这样,就显得
今
格外重要。
5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
、本文写于
1934
年,自
“
9.18
事变之后,一系列的事件使得社会上流行起了一股认为
中国人失掉了
自信力
的论调,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失掉了自信呢?中国人究竟有没有真的失掉
自信力呢
?针对这一问题,作者写作了本文,对于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种种失败论
调予以有力驳斥,表达了作者对 中国前途的信心,并热烈赞颂、肯定广大中国
人民并没有失掉自信力,认为他们才是
中 国的脊梁
。
2
、本文作者运用了辩证分析的方法,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作者将这-
问题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作者采用直接反驳的方
法,重在
破< br>
,层层剥笋,驳倒论敌的观点。首先论证论敌
自信心其实早就失
3
/
20
掉了
,所以论敌的论点中所谓
失掉自信的中国人
,恰恰就是他们自己,而不是全体中国人。
在第二部分,作者采用间接反驳的方法,重在
立
,树立
我们有不失掉自
信力的中国人在
的论点。文章用一 系列的排比,热情赞颂自古以来前赴后继的
中国脊梁
,热情赞颂
现在
正在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革命者。作者确信只有他
们才能真正代表
< br>中国人
,从而摊翻论敌污蔑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
的无耻 谰言。
3
、作者善于借助模拟的修辞手法,创造了与
自信力
相对的
他信力
、
“
自
欺力
,形象贴切,使文章风格俏皮而不失庄重,锐利而别有风趣,寓逻辑性和
形象性为一体更是本文的艺 术特色之
一。
4
、所谓的
地底下
,指的是那些
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
的人,舍身求法的人
,这些人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来书写中国人真正的历史,而
这历史绝不是那些状元宰相为帝王将相 作家谱的所谓
正史
所能替代的。
6
、
裘
1
、课文在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中介 绍了四种裘衣分别是貂裘、狐貉
裘、羊裘、麂裘。
2
、本文运用了定义说明 ,如
凡取兽皮制服,统名曰裘
分类说明,如
“
第
二 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依次介绍了貂、狐貂、羊、麂的产地及其皮毛的特点
比
较说明,如 狐貉裘与貂裘的比较,纯白狐腋裘价与貂相仿,黄褐狐裘,值貂五
分之一,御寒温体功用次于貂
。
3
、首段粗略地介绍裘的种类、价值,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依次详细 地
介绍了貉、狐貉、羊、麂的产地及其皮毛的特点,末段粗略地介绍了另外一些
裘衣,并说明不 同等级人所穿裘衣的差异,使全文内容集中,详略得当。
7
、桥的运动
< br>1
、作者列举了桥的运动的种种形式并分析其运动的原因,说明桥无时无刻
不在运动,进 而提出桥的运动就是桥的存在的形式这一科学论断。
4
/
20
2
、文章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第一自然段):
一反传统的观念, 总说桥每时每刻都在
小动
微动
”
的。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至第四自然段):
具体说明桥的运动的种种形式并分析其原因。第三部分(第五自然段):
点明主旨< br>——“
桥的运动是桥的存在的形式
”
。文章结构上形成总分总的关
系。
3
、第四自然段运用下定义说明法。如
“
桥是固定建筑物
”
。第三自然段运用
举例说明法。如
“
桥上不但有车,而且还受气候变化的侵 袭;在狂风暴雨中,桥
是要摆动或扭动的;就是在冷暖不均、温度有升降时,桥也要伸缩、形成蠕
动。桥墩在水中,经常受到水流的压迫和风浪的打击,就有摇动、转动和滑动
的倾向而影响它在地基中 的移动。
“
第二自然段运用比喻说明法。如
“
车在桥上
过,它的重量 就使桥身
‘
变形
’
,从平直的桥身变为弯曲的桥身,就同人坐在板凳
上,把板凳坐弯一样。
”
第五自然段运用
“
引用
”
说明方法 。如引用恩格斯的名言
“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
。
8
、垓下之围
1
、文章通过霸王别姬、斩将刈旗、自刎乌江这三个 情节的描写,塑造项羽
这一悲剧英雄丰满形象。
霸王别姬,既写出英雕末路悲歌慷慨 的本色,也给这个不可一世的英雄平
添了一段儿女的情怀。斩将刈旗,则是困兽犹斗,既写出项羽威武勇 敢的英雄
气概之外,还表现出项羽宁死不辱、知耻重义的高贵品格。多角度的个性描写
与多层次 的心理刻画,使这一失败英雄的形象更加光彩照人。
2
、文章选取不同的情节,从不 同的情节,从不同的侧面,通过丰富的细
节,描写使人物血肉丰满,栩栩如生。
四面楚 歌
的惊魂氛围,
虞兮
的千古诀
别,
田父绐曰
的生死机缘,
天之亡我,非战之罪
的浩叹,对汉 军
嗔目叱之
使之
辟易数里
的超凡气势,< br>
愧见父老
的知耻良心,
赐马亭长
的知恩必报
(
殷
勤厚意),
赠头故人
的临终义行,
< br>五侯分尸
的悲惨情景,这些激情浓烈的细
节不仅多角度塑造了一个血肉和灵魂俱 皆丰满的失败的英雄场景,而且多方面
5
/
20
地制造了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悲剧场景。特别是自刎乌江一节,在面对生与死的选择时,生动地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人格精神。
所有这些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使得整篇文章读来,动人心魄,生动传
神。
3
、
不正确,这是一篇史实性的文章,作者针对这个复杂的历史人物,一
方面 要肯定其在历史上的贡献,另一方面,既然作者写作《史记》的目的是:
“
以史为鉴
”
,那么,对其缺点也是不容避讳的,所以,作者在写作时会呈
现出既肯定又批评的态 度。
9
、张中丞传后叙
l
、韩愈写作这篇后续的原因和 目的是唐玄宗天宝十五年(
756
年
)
,潼关失
守,长安陷落,李隆 基仓皇亡命四川。在安史乱军回兵东扫之时,张巡、许远
孤守睢阳城十余月,拖住数十万安史乱军,为李 唐王朝最后平定安史之乱,争
取了时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最后,终因粮尽兵绝,又毫无外援,睢阳城 被
攻破,张、许二人以身殉国。然而因为种种原因,张、许的英雄业绩没有得到
李唐王朝的正确 评价,反倒屡遭诬陷和诋毁,并且延续五十余年。直至终于演
变成张、许的后代子孙居然对簿公堂。韩愈 有感于此,出于为英雄辩诬、正名
的义愤,写下了这篇后续。
2
、
(1)
张巡是一个
儒将
形象,他熟读史书、兵书,遍识睢阳 城中居民,对士
卒具有感召力。张巡在安史乱军
以刃胁降
时,依然英 气逼人,以此感召南霁云
慷慨赴义。这表现了张巡富于韬略,精明强干。当张巡疾呼南霁云
:
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
时,南霁云应声笑曰
:
< br>欲将以有为也
;
公有言,云敢不死。
这一传神之笔,既刻画了南霁云受 张
巡身传言教,一样义薄云天
;
又衬托张巡对部将的真心关爱。总之作者笔下的张巡不仅是为国殉身的武将,同时也是一位博通古今、才思敏捷、智勇双全的英
雄。
6
/
20
(2)
南霁云是张巡的部将,一身凛然正气,作者通过四个典型事件的描述
:
慷慨陈词、拔刀断指、抽矢射塔和共赴国难,淋漓尽致地刻画出南霁云忠
贞刚烈和疾恶如仇的个性。< br>
3
、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 无所
疑忌
说明了许远授权张巡而自居其下,毫无疑忌。体现了许远
宽 厚长者,貌如
其心
的谦逊,为国让贤的卓识。第二自然段,通过列举的史实,如
与巡俱守
死、成功名
、
食其所爱之肉
等 ,体现了许远不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
4
、如南霁云向贺兰进明乞求出师搭救一事, 贺兰爱其勇且壮,
强留之,
具食与乐
。南霁云拔刀断指的壮举触动了 贺兰进明的部属,
一座大惊,皆感激
为云泣下
,侧面烘托了南霁云忠 贞刚烈和疾恶如仇的个性。又如韩愈
贞元中过
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深情追忆当年南霁云抽矢射塔之处。这些都从侧面
烘托了南霁云英勇坚贞的形象,点明其深入人心, 人所共仰的程度。
5
、本文是一篇驳论写叙事并重的文章。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 部分
(
从
开篇到第四自然段)以驳论为主,痛斥对张、许诬蔑攻击的种种不实之词。第
二部分
(
从第五自然段到最后)以叙事为主,补叙张、许及其部将南霁云的传闻
轶事。议论部分,在驳斥谬论中突出了张、许的英雄功绩,成为第二部分叙事
的
纲领
叙事部分,则为第一部分的议论提供了确凿的事实佐证。两大部分相
辅相成,相得益彰 。因为这两部分都共同围绕着热情赞美忠勇英烈之士,无情
鞭挞小人,揭露卑劣言论实质的主题而展开的 。
10
、
始得西山宴游记
l
、文章借 描绘西山的高峻气势暗喻了作者改革失败后仍然在西山
卓然特立
的形象上找到 自我精神境界的写照时的喜悦与超脱之感,强调自己虽遭贬谪,
仍坚持独立特行、清白自傲的品性与操守 的信念。
2
、作者不是正面描绘西山,而以三个层次来侧面烘托西山的高峻。
(
1
)视野广阔
:
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7
/
20
(
2
)西山四周的山川景色历历在目:
“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
”
;
(
3
)水天之际,山水交天一目了然:
萦青缭白,外与天 际,四望如一
这三个层次的描写都烘托出了西山峭拔
挺立、凌云高耸的雄伟气势,也表 达作者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的心灵感
受。
3
、文章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自然段为第一个层次,极写未得西山之
前,作者为排遣贬谪被流 放的郁闷心情,而遍游永州城外的山水胜地,却不得
解脱的心情,为下文作铺垫。第二自然段为第二层次 ,转入正题,写
始得西山
宴游
之乐。
11
、
登西台恸哭记
l
、在本文中两次提到他的 父亲,为作者回忆与文天祥的交往以及叙写登西
台祭奠文天祥的事件提供了铺垫,并感慨江山沦亡,人物 凋谢,怅然若失,寄
托了作者深切的亡国的哀思。
2
、文章
第一、
第二自然段追叙往事,既为写登西台恸哭交代了背景,也在追叙往
事中深切 地表达了作者对文天祥的追思伤悼之情。其中,一再点明数年来作者
怀念文天祥的时间、地点、场景,强 烈地表示了作者心中的深痛巨哀由来已
久,确实到了难以抑制,不得不发的程度。
第 三自然段是本文的主体,细致入微,真切感人地记述了作者西台恸哭的
全过程。作者既以景物描写来烘托 祭奠的凝重、肃穆的气氛,又以细节描写来
直接宣泄作者心中痛惜悲愤之情。更以元人逻舟频繁出没威胁 ,作者与友人归
途中
风帆怒驶
,久久难以渡江等危及祭奠与生命的种 种因素为衬托,突出作者
一种独特的感受。这样,哭祭忠烈英魂的时间、地点、场景、心理诸多主客观< br>因素共同构建天怨人怒,天人同悲、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文章在叙事中抒
情,寄情于具体而郑重 的叙述之中,写得情景俱在,曲折深沉。
8
/
20
作者身为南宋遗民,曾是抗元义士,与文天祥又是故交, 所以文章隐约其
辞,不敢明言所哭祭的对象,但是追思烈士英魂,缅怀故国之情却溢于言表。
沉 哀巨痛之情出于紧峭生涩之语、隐约吞吐之辞,写来也别有一种呜咽悲怆之
感。
3< br>、文章最后一段自序著述之意,表达了作者写作本义的用心,看似与正题
无关,却曲折地表达作者 有数不尽的故国兴亡之感,深化主题。
12
、
徐文长传
1
、
无之而不奇
,体现了晚年提倡个性的时代特征,同时又 着意于写他为
人行事的与众不同,也给徐渭这一人物形象平添浪漫色彩。对徐渭生平遭遇和
他的 文艺成就作了简要的叙述与评价,表现了他兀傲不群的人格风范和豪放杰
出的艺术才能,表达了作诸对徐 渭平生牢骚困苫,以至失意癫狂的深切同情。
文章写徐渭其人其事,侧重写他独立特行,怀抱奇才异能而 终归于失意的遭
遇。
2
、作者为徐文长立传,既沿用
以事 传人
的笔法,更注重
以论传人
。如
作者初读徐文长 诗集
《阙编》时,写他自己
读未数首,不觉惊跃
说自己< br>
不佞人生三十年,而
始知海内有文长先生。噫,是何相识之晚也
,即以 自己对徐文长佩服得五体投
地来加以侧面烘托。
3
、本文对徐渭生平遭遇和 他的文艺成就作了简要的叙述与评价,表现了他
兀傲不群的人格风范和豪放杰出的艺术才能,表达了作者 对徐渭平生牢骚困
苦,以至失意癫狂的深切同情。文章写徐渭其人其事,侧重写他独立特行,怀
抱奇才异能而终归于失意的遭遇。同时又着意于写他为人行事的与众不同,
无
之而不奇
,体现了晚明提倡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也给徐渭这一人物形象平添
浪漫的色彩。
13
、
故乡的野菜
1
、本文选取故乡的野菜
:
9
/
20
荠菜、黄花麦果、紫云英为描述对象。描写荠菜,穿插童 谣与典故记载,
知识性与趣味性兼具;描写黄花麦果,细致描绘其形状,引述儿时谣谚,介绍
故 乡风俗;描写紫云英,引证日本《俳句大辞典》的相关记载,结合故乡上坟
民俗的描写,传递出浓郁的乡 土气息。平易亲切地叙述了浙东故乡的风情民
俗,在平淡自然地叙述中流露出作者对儿时生活的追怀和对 故乡的思念之情。
2
、
(
1
)周作人的散文往 往知识性与趣味性兼容,在娓娓而谈中,信手拈来书
本上的知识,或是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常识,自然穿插 于文中,写得异常详细而
又津津有味,让人获得科学的知识与审美的熏陶。
(
2
)周作人学贯中西,知兼雅俗,这就为他的散文创作奠定了博学的根
底。他的散文引证丰富 ,这是与他的杂学分不开的。他对中国古典学、希腊神
话、文化人类学、性心理学、日本的文学艺术等都 有着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知
识。
14
、
废园外
1
、文章叙述了在
1941
年昆明轰炸事件中,备受战火之苦的生命。描写了
年轻生命的死亡,被炸毁的花园和炮火后绿叶红花的寂寞,从侧面让我们感受
到战争的残酷性, 震撼读者的心灵,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反对战争、爱好和平的
强烈愿望。
2
、
红花绿叶
是有生命力的象征,但在残酷的战争中,他们却残留在被炸
毁的废园里,与死亡的少女、废墟般的园子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园中的绿叶
红花依旧,绿叶欣欣向荣, 红花开得正好,然而楼房毁了,屋瓦震落了,楼前
一排绿栏杆还摇摇晃晃悬在架子上。园中的主人,那个 青春少女的生命,也被
埋在了泥土里。鲜明的对比震憾着我们的情感,也进一步衬托出作者对和平的渴望、对战争的谴责。
3
、文章所展示的是被日本侵略者炸毁的一座花园炸死一 个少女所形成的一
幅惨剧,唤起人们对无辜生命的同情和对侵略者的愤慨。课文在废墟的描述
上 ,把战争审美推向了极致。
防空洞
''
、
三具尸体
、
一只带泥的腿,一个少
女的生命
、
七八 个人带着悲戚面容,对着那具尸体发楞
、
炸弹毁了一切,甚
10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