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2019年)
余年寄山水
663次浏览
2021年01月18日 16:1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高中英语短文改错-牵挂作文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
在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时,让学生充分读书,谈读 书感受,充分来唤起学生的想象,
以激发兴趣,从而达到保持学生注意力,以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例如 对于大青树下小学的
学生上课的情况,课文中并没有写具体,只写了他们动听的读书声,给我们留下了想 象的空
间。
我抓住这一空白点,
让学生来说说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同学们上课读书时的情 景。
有的说:
“他们读得很流利。
”有的说:
“他们读得津津有味。
”有的说:
“他们读的绘声绘色。
”……
又如在学习窗外十分安静一句时,
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
“如果我们就是窗外的蝴蝶、
小猴、小鸟、树枝,我们会怎样 想呢?”这个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文章
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今天学生 理解到位,朗读到位。
开学第一课,难免会有遗憾,自我感觉在课堂上的语言还是显得不够精 炼,问题不够明
确。今后要细心斟酌、精心设计教案。这样,才能调动起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 快
乐地学习!今天有部分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发言不够积极,我相信学生也会慢慢进入状态
的 !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
对《花的学校》一文,我是非 常喜爱的,我反复认真地读了这首诗,根据课后要求,我
也背了这首诗,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感受,每背 一遍都会想到孩子们在背诵时会遇到哪些困
难,什么地方要给予帮助。
站在孩子的角 度读,也站在老师的角度读,在这样的阅读中,我被作者感动着,也被自己感
动着。我想,作为一个语文 老师只有自己走进文本,被文本感染感动,才能够感动学生,带
动学生。所以课堂上,当我要求孩子们把 自己想象成一朵美丽的花,听我认真地范读完后,
孩子们好似刚从睡梦中醒来,一个个打着哈欠,伸着懒 腰,那舒服劲,让人看着都羡慕。
在课堂上,作者与我,我与孩子们都成了花园中的一份子, 孩子们仿佛走进了文本,随着作
者的语言狂欢,嬉闹,生长。我想,这应该是我理想中的灵动的语文课堂 ,我们的语文课应
该是踏踏实实地立足课内,放眼课外,展望未来,为孩子的生命奠基的。
《不懂就要问》
课上
,
为了鼓励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br>,
教学伊始
,
我和他们亲切谈话:“同学们
,
你们觉得
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养成哪些好习惯?”们小手如林
,
个个举手争先恐后回答:“主动捡起地上
的纸屑是好习惯。”“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是好习惯。”“早睡早起
,
早晚刷牙是好 习
惯。” “每天坚持早锻炼是好习惯。”“不懂的问题主动问别人是好习惯”……
“是呀
,
不懂就问也是一个好习惯。今天
,
我们就来学习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 读书的一
个。”我发现
,
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都被激发出来了。课堂上
,我们通过抓住“壮着胆子”等
词理解孙中山的质疑精神
;
抓住“吓呆”“鸦雀无声 ”等词理解同学们面对孙中山对先生的
提问的惊讶、害怕心理
;
抓住“拿着戒尺”“厉 声”体会先生的严厉
;
并通过朗读体会孙中山
乐与思考、敢于提问的学习态度
,
也从中懂得了学习要有“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
这堂课虽然结束了
,< br>但是我们明白,“不懂就问”使我们每时每刻都应该养成的好习惯。
在今后的教学中
,< br>我会努里力去用好它。
古诗三首
山行教学反思
《山行》是一首描写秋景的诗
,
明丽、充满生气。作 者的观察力很强
,
以丰富的想象
,
凝
炼的语言把这首诗写活了
,
意境之美让人心旷神怡。由于学生对古诗接触不多
,
学习能力不是
很好< br>,
“欣赏意境”的训练在许多老师的教学中也常常被疏忽。古诗
,
学习方法的指 导十分必
要
,
所以
,
本节课教学中我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
既培养能力
,
又为今后古诗的教学打下基
础。在教学《山行》这首古诗中< br>,
注重引导学生以读为主
,
在读中感悟。主要体现三点
:
1.
读说整合
,
感知诗意
:
留出充足的时间
,< br>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古诗
,
让他们在自读自悟
,
相交切磋
,
合作交流中读准字音
,
读通古诗
,
初步感知大意。让他们 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
,
适时地张贴文中插图
,
使诗意就蕴含在这一声声的话语中。
2.
读听训练
,
感知韵律
:
优美的古诗是我国遗传下来的 文化瑰宝。每一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其韵
律节拍朗读
,
才能在读中再现 意境
,
体验情趣。在教学中可借助录音范读
,
让学生从听中感悟
,< br>从模仿练读中得到自悟。以学生自己的看法来朗读
,
富有具性地朗读使学生兴趣盎然,
十分活
跃。
3.
读演交融
,
领悟情趣
:
兴趣很多时候表现直观性,
旨在再现情境
,
让学生受到感染。还可加以音乐渲染
,
让学生
戴着头饰
,
自由想象表演
,
一边演一边吟咏
古诗
,
会使语言文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图像更为鲜明、丰满
,
从而内心掀起情感 的波澜
,
入情入境
,
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边读便感受作者当时的心境,
学生自然进入情境
,
呈现事
半功倍的效果。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内容、
情思上富有儿童趣味,
而在构思、
语言上表现得十分精巧和熟练的散文。
显然,作者是一位富有童心的、用心 为儿童写作的成年人。的确,文章的作者是著名的儿童
文学家张秋生先生。
在学习课 文之前,我让同学们读了很多次课文,小希和小彤在读书时总是特别有感情。
通过多次朗读,同学们自然 能体会到整篇课文所包含的情感。
这是一篇散文,也是一篇故事,“我”被铺满金色巴掌的水 泥道的美吸引的故事。这个
故事吸引读者的,还有语言的准确和细腻。“亮晶晶的水洼”“小小的蓝天” “闪着雨珠的
叶子”“湿漉漉的水泥道”……读着这些细腻的描述,就好像身临其境,也和“我”一起走
在了“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铺满金色梧桐叶的水泥道上。读着这样的描述,还很容易
唤醒 读者心中类似的经验和记忆,并重新发现秋天的美。
教学环节:理解词意
这篇课文要学会用“联系上下文呢”的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如:
我问大家“明朗” 时什么意思?大部分学生默不作声,过了一会儿便有三四个学生举手
说是“晴朗”的意思,后来我让大家 读一读前后文,从文章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明朗”的
意思?个别学生反应很快,但是部分学生还是不知 所云。
教学“凌乱”也是如此,部分学生反应迅速,马上找出前文中的“不规则”。午自习时 ,
我再次将词语的意思写在黑板上,但是今天的作业本上还是有五个左右的学生不会写。
教学板块:发现“美丽”
问:在读书的过程中,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很美丽呢?将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划出来。
同学们找了许多句子,小涵说:“老师,有人几乎把整篇课文都划起来了。”小希立马
接上:“全部划起 来就难看死了。”
大大部分同学所找的句子集中在
6
、
7
、
8
自然段。这三个自然段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比喻。这个也是显而易见的,难不倒 孩子们。所以,这篇文章是适宜用来进行句子积累的。
但是不足之处在于我没有在此环节让学 生仿照“金黄金黄的叶子”“闪着雨珠的叶子”
这样的词语形式说一说。而这个是班里学生所欠缺的。也 可以仿写:水泥道像铺上了
_______________
。应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 说,也可以用句中的词语写一写,达到
积累语言的教学目标。
教学板块:小练笔
刚开始让学生想一想自己在上学或者放学回家的路上都看到了什么 时,大部分学生都说
自己没看到什么东西,都是坐车回家的,或者说自己只是看到了房子、树、同学家等 。我便
让大家想一想再写下来,孩子们一动笔,确实比口头表达的句子要完整生动多了。
《秋天的雨》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我感受很多,思考很多。有收获也有 遗憾,教学中,首先是师生都走进了
文本,
感受到了秋天的美。
同时能较好地落实知识 点并拓展,
收到较好的效果。
但也有遗憾,
安排计划只能是预设的,而课堂是多变的。 当学生不能按照我的预设回答问题时,我有一些
手忙脚乱,安排欠妥,在某些环节放开了没能即时收回来 ,造成时间不够,没有时间“回读”
感受也说明我的教学不娴熟,没有做到“教育机智”。而且这篇课文 应以读为主,但在指导
学生朗读上功夫不够,没有让人感觉到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有层次的进步的朗读,应 该让学生
也尝试配乐朗读。
在安排课时上第一课时应该重点强调字词基础,
把生字和生词砸实,
比如组词,
多音字,
偏旁等,让学生在预习的同时自己来交流反馈 。并且把练习册的练习当堂订正反馈。而我在
教学中省略了这些步骤,有失妥当。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 我还应该多多注重细节,灵活应
变,争取进步。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反思
《听听,秋的声音》一课是一首抒情意味很 浓的现代诗。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
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因为我让孩子们在假期里收 集了有关秋天的美,秋天的
快乐,让孩子走进大自然亲身去体验秋天景象的美好,所以在课堂上很容易就 能引起孩子们
浓浓的秋情。
而这也正是这一课的教学重点。
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了秋 天具体可感的声音,
所以我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孩子们再一次体味秋天特有的风情,
最后,< br>我又启发诱导:
“同
学们,秋的声音美妙动听,而你们的朗读也让我陶醉不已。再听听, 你还听到了秋天的哪些
声音?”“你看诗中作者把秋天的声音写得那么可爱,那么富有韵味,抓住了秋天 不同事物
的不同特点,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你能不能也模仿作者的写法,展开想象,抒发一下自己感受到的最美的秋的声音,过把当诗人的瘾。”教室顿时安静下来,
看到孩子 们沉思,我很高兴,知道他们在组织语言,在回味自己曾经感受到的秋意。不一会
儿,有几名学生不自信 地举起了小手。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
整堂课在读的过程中给 了孩子大量的想象的空间,想象鸟和树的样子,想象鸟在什么时
候给树唱歌,树什么时候听鸟唱歌,鸟儿 在一次次寻访树的过程中的焦急,心痛
......
在备
课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担心如果 孩子们会不会体会不到他们友情之深厚,故事中透出的无奈
,
孩子们会不会不明白,那些不写友 谊之深厚,不写树之茂盛,鸟可爱,不写鸟儿寻访之急
切
.......
浅显的表达, 深厚的友谊,浓浓的悲伤
......
其实一切都是多余的,在学的过程
中孩子们在情 境中加上想象的读,感受到了。
《那一定会很好》
《那一定会 很好》是一篇生动的童话
,
因为是自读课文,这篇课文我用了一个课时就完
成了,重点 在让学生去感受课文,品读课文。在教学时,我让学生自己充分阅读文本,在阅
读中得到情感体验。但教 学中也存在着些许不足,有待不断完善
:
1
、学生能够通过读文理解文中的内函,但 总结的能力不行,本节课虽然课文都是由学
生具体读,但是老师也直接参与指导方法,一步步引着走,属 于半放半扶。随着学生学习能
力的提高,以后的略读课我会尝试更大程度地放手由各学习小组的组长和学 生一起学习。
2
、自读中给学生的要求还应更明确
,
帮助学生养成 会读书的好习惯。
3
、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质疑,充分激发学习的兴趣与思维的空 间,让其成为略读课
文学习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