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的翻译

萌到你眼炸
735次浏览
2021年01月18日 17:3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我的时间-关于消防安全的资料

2021年1月18日发(作者:羊晓东)
浅谈中国哲学的翻译


摘要

中国哲学作为世界哲学的重 要组成部分,
具有其独特性和重要性。
对于中国哲学
的研究应当结合中国特有的历史文 化背景来研究。
中国哲学的翻译存在西方哲学化、
文化利
用型两大翻译误区,
应当从对哲学关键术语的翻译以及哲学典籍的翻译两方面来完善对中国
哲学的翻译,以此让中国哲学同西 方文化更好的交流,传播中国哲学。

关键词
:中国哲学

翻译

哲学术语


中国哲学分为古代哲学和现代哲学 。
古代哲学主要指
“春秋百家争鸣”
“汉
唐儒道三玄”

“宋代儒学的发展”

“近代中西融合”四个阶段。
现代哲学主要
指 “对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和“对西方哲学的研究”。古代中国主要有儒家、
道家、法家、墨家等为主要 的哲学流派,其中尤其以儒、道、墨三家影响深远。
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念、
阴阳变化规律 、
和而不同思想等哲学资源对人类文
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哲学的翻译和诠释是一个很 重要和现实的问题,
涉及到中国哲学的文本、思想、概念、语汇等理解和转译的态度和方法问题。但是数百年对中国哲学的译介和研究存在着很多的误解和歪曲。
尤其是毫无批判地
套用西方宗 教和哲学的概念、术语和命题来解释中国哲学,既误解了西方哲学,
又抹杀了中国哲学的特点,
丧失了对其精髓的现实把握。
忠实准确地理解和推介
中国哲学的丰富资源,
有利于中国 文化的对外传播和中西文明的交流,
也有利于
促进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建设。


一、中国哲学的性质、功能及翻译的重要性

哲学是民族文化的核心部分,
而中国哲学史中华民族文化的产物,
中国哲学
典籍承载着中国哲学的核心价值。
作为经典文本,
它维系着一个民族得以安身立
命的根基。以儒、道、释三家为主体兼及其他诸 子百家的中国哲学典籍,不仅集
中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更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精神财 富。
因此,
中国
哲学典籍的翻译是关乎一个民族哲学文化的传承、
交流、发展的大事,
是让世界
了解中国,
让中国文化参与全球文化的一个极好的途径,< br>而忠实准确的理解、

介中国哲学的丰富资源则更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以及与西方 文化的交流,
从而构建“和而不同,相得益彰”的文化多元化的全球文化格局。

由此 ,对中国哲学典籍忠实准确的翻译显得尤为关键,对于中国哲学的翻译
首先要以对经典的正确解读为前提 ,
而后才是如何把这种解读的含义更加恰当的
转化为其他的语言而被西方的人们所了解。


二、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及翻译中的误区

观察近代中外学者对中国哲 学的研究方法,
大多采用以西方哲学的概念、

语、理论框架来诠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的方法,即刘笑敢提出的“反向格义”的
名词术语。
反向格义可能会发现中国古代哲学与西方哲 学可能相通的思想观点或
概念。但是,由于文化历史不同、思维方式不同,西方的思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也大不相同,
无法有效地、
准确地对应中国古代的哲学语言或概念。
因此反向 格
异很容易导致对中国哲学思想、术语、概念的误解,导致机械地、错误地套用西
方哲学概念的 可能性。这种“以西解中”、削足适履的研究方法使得中国哲学不
中不西、非驴非马。我们提倡“以中释 中”,即以中国哲学解释中国哲学,以中
国哲学自身特有的概念、
范畴和历史文化背景来研究中 国哲学。
中国哲学不能
“照
着”西方哲学讲,而应该创新式地“自己讲”和“讲自己” ,以自己的话语体系
来讲自己的核心话题和思想观点。

当前,
西方对于中国 哲学的理解,
主要是将西方哲学和神学假定引入到了翻
译中的结果,
而这种方式一直是 向西方世界介绍孔子思想的主流。
但是对于中国
哲学的翻译,
多会陷入西方哲学化以及 文化利用型两大翻译误区。
一是西方哲学
化翻译。
中国哲学术语的现行翻译往往没有充 分考虑和尊重中西世界观和思考方
式之间的差异,
西方译者一般想当然地将最先跃入其脑际的,
最符合西方语言习
惯的,
感觉最舒服的词汇视为最贴切的翻译。
正如安乐哲、
郝大维所指出的那样,
中国思想文化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就是在其精神、
道德 和政治的感悟方式的表达
中,
缺乏对于超越性的真正充分的意识。
随意使用超越的概念 来表达中国的感悟
方式,
多半会导致严重的混乱。
中国哲学的名词术语显然不能轻率套 用西方哲学
的语汇来翻译,
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一样,
只是人类一种特殊的哲学,因而有其
特殊的传统和问题,
我们不应轻易去比附它。
所以,
我们不可以 把
“道、
理、
气、
德、性、心、仁”这些名词定于一项翻译,我们只能透过比 较、分析、训诂、诠
释、
疏解,
把这些名词所代表的概念引进西方哲学中,
以 丰富和发展西方哲学思
想。

二是文化利用型翻译。
西方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传教士和汉学家对中国儒家
经典的翻译和研究,
经常是为了通过翻译和著作来直接或间 接地表达自己的立场
和观点。庞德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和利用就是一个证明,他翻译《论语》等儒家经典和创作《诗章》等著作,不在于重视原作的内容,而是要通过翻译寄托自己的
思想,
目的 是为了给腐朽堕落的西方社会找到一种药方。
他相信儒家思想所代表
的旧秩序、旧价值观为处于 混乱无序的现代社会提供了一条出路。对庞德而言,
“翻译即是再创作”

但是翻译应 该是
“阐释”

而不是创造。
庞德翻译
《论语》
的方法不是 语文学的、客观的,而是带有政治性的、主观的,他经常在翻译中加
入自己的思想,
抒发个人的 政治和诗学观点。
并且目前颇为流行的一种对中国古
代哲学典籍进行的断章取义、
为我 所用式的现代解读,
不仅误读和挪用了中国哲
学的概念,而且也使中国哲学思想庸俗化、简单化 了。


三、中国哲学的翻译方法


我们要探讨中国哲 学典籍英译的方法,
首先要从认识论上避免西方文化中心
主义的负面影响,
强调中国哲 学与西方哲学的差异性,
另一方面,
也要认识到我
们的哲学典籍不能只局限于自身文化 内部的发展,
更要参与到当代哲学的对话中,

我的时间-关于消防安全的资料


我的时间-关于消防安全的资料


我的时间-关于消防安全的资料


我的时间-关于消防安全的资料


我的时间-关于消防安全的资料


我的时间-关于消防安全的资料


我的时间-关于消防安全的资料


我的时间-关于消防安全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