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部分名言古诗词考试
玛丽莲梦兔
885次浏览
2021年01月18日 18:0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吃螃蟹喝什么酒-努力奋斗的名言
哲学部分名言古诗词考试
————————————————————————————————
作者:
————————————————————————————————
日期:
2
哲学部分:名言古诗词试题
1
、“按图索骥”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
要继承前人经验,不能割断历史
B
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迷
信书本
C
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消极等待
D
既要尊重规律,又要
发挥主观能动性
2
、“按图索骥”的做法属于()
A
唯物主义
B
本位主义
C
经验主义
D
教条主义
3
、宋朝画家文与可擅长画竹,友人写诗赞曰:
“与可画竹时,
胸中有成竹。”这里的“胸有成 竹”主要出自于()
3
A
画家的创作灵感
B
文与可的美术天赋
C
诗人的夸张和画家的想象力
D
文与可平时细心观察形成的主观映象
4
、“胸有成竹”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
意识是对客观事物能动的反映
D
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
5
、“画饼充饥”包含的哲理是()
(
1
)意识不能正确 地反映物质(
2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
映不同
4
(
3
)物质和意识是有区别的(
4
)物质是 客观存在的,意识不
能代替物质
A
(
2
)(
3
)(
4
)
B
(
3
)(
4
)
C
(
3
)
D
(
4
)
6
、“望梅止渴”说明了()
(
1
)望梅确实能解渴(
2
)望梅可暂时起到止渴的作用(
3
)
空想可以暂时安慰人,但终究不能代替现实(
4
)曹操的这种
作法完全是唯心主义的
A
(
1
)
(
2
)
B
(
1
)
(
2
)
(
3
)
C
(
2
)
(
3
)
D
(
2
)(
4
)
“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都非常富有哲理。
7
、这两个成语都强调了()
5
A
物质的作用
B
意识的作用
C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D
实践的
重要性
8
、 实际上,“画饼充饥”并不能真正充饥,“望梅”也不能
真正“止渴”。这是因为()
A
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B
物质可以代替意识
C
精 神的东西并不
重要
D
物质和意识没有区别
9
、“掩耳盗铃”的错误,在于违背这样的哲理()
(
1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
)意识对物质有能
动作用
6
(
3
)意识能动作用要受物质决定作用制约(
4)意识决定于物
质
A
(
1
)(
2
)(
3
)(
4 < br>)
B
(
1
)(
2
)(
3
)
D
(
2
)(
3
)(
4
)
10
、“拔苗助长”的故事告诉我们()
A
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就能取得成功经验
B
发挥主观能动性往往失败
C
发挥主观能动性要 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D
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因而导致失败
7
(
1
)(
3
)(
4
)
C
“拔苗助长”却事与愿违,“庖丁解牛”则事半功倍。据此回
答
11
、“拔苗助长”错误主要在于()
A
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
B
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
C
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规律的客观性
D
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12
、“拔苗助长”的哲学寓意是()
(
1
)发挥主观能 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2
)事物之间
的联系是客观的(
3
)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
8
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4
)主观能动作用是从属的 、
派生的,总要受到规律的制约
A
(
1
)(
2
)(
4
)
B
(
2
)(
3
)(
4
)
C
(
1
)(
2
)(
3
)
D
(
1
)(
2
)(
3
)(
4
)
13
、“庖丁解牛”之所以事半功倍,是因为他()
A
尊重规律,能在事物运动中把握规律
B
具有创造性思维,
认识了一切规律
C
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
D
热爱解牛工作,有利可图调动了工作积极性
14
、这两个成语共同说明了()
9
A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巨大的反作用
B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自觉地认识与利用创造规律
C
实践决定认识
D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
础
15
、“智子疑邻”的主要错误在于()
A
对墙坏必被盗未能预见
B
不及时筑墙,造成其财产损失
C
凭主观经验办事
D
凭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
16
、“智子疑邻”告诉我们()
A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B
意识是客观事物
在人脑中的反映
10
C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
人们立足点不同
对客观事物反映结果也不同
17
、“审时度势”是说()
A
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B
既要
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端正主观动机
C
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分析利用条件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
D
主观能动性发挥受一系列主观因素制约
18
、将上题中的观点运用于市场经济中,要取胜必须()
A
改造和利用规律
B
自觉遵循和运用规律
C
加强国家的宏观
调控
D
实行对外开放
11
19
、“尽力而为”符合下列哲理()
A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B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
客观规律制约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D
办事情要取得成功,
必须
发挥主观能动性
20
、我们之所以要“尽力而为”是()
(
1
)具有良好 的精神状态的需要(
2
)认识事物本质与规律的
需要
(
3
)运用规律和条件改造世界的需要(
4
)克服困难,取得胜
利的需要
12
A
(
1
)(
2
)(
3< br>)
B
(
1
)(
3
)(
4
)
C
(
2
)(
3
)(
4
)
D
(1
)
(
2
)(
4
)
21
、“削足适履”违背的哲理是()
A
物质决定意识
B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
意识能正确地反映客观
事物
D
意识是人 脑的机能
22
、“杞人忧天”错在()
A
否认世界的物质性
B
否认物质世界是运动的
C
否认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D
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23
、“人定胜天”思想()
13
A
是正确的,
人的力量是无穷的
B
是错误的,
它否认了世界的
物质性
C
是不科学的,它片面夸大了主观能动性,而否认了规律的客
观性
D
是正确的,它承认人有主观能动性
24
、“事在人为”的观点错在()
A
承认和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B
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
要性
C
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决定作用
D
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的
作用
14
25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明了()
A
必须善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B
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的客观实在
C
人既不能创造规律,也 不能消灭规律
D
人的能动作用受客观
条件制约
26
、“锲而不舍”的哲学寓意是()
A
做事往往有两种相反的结果出现
B
主观能动性决定办事的
实际效果
C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必须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D
发挥主观能动
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15
27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
(
1
)不正确的,因为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是唯一的
(
2
)正确的,因为在认识上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
象
(
3
)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对同一事物反映不同
(
4
)由于人们的认识不同,在行为上应该各行其是
A
(
1
)(
4
)
B
(
1
)(
3
)
C
(
2
)
D
(
1
)(
3)(
4
)
28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哲学寓意是()
A
物质决定意识
B
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C
一个人的知识构成影响着认识客观事物作出的结论
16
D
一切从实际出发
29
、“欲速则不达”的哲学寓意是()
A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B
要提高办事效率,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
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D
要取得事业成功,必须按常规办事
30
、下列成语具有辩证法思想的是()
(
1
)
抱薪救火
(
2
)
沧海桑田
(
3
)
唇亡齿寒
(
4
)
覆巢无完
(
画饼充饥(
6
)挥汗如 雨
17
5
)
A
(
4
)(
5
)
B
(
3
)(
4
)(
5
)
C
(
1
)(
6
)
(
2
)(
3
)(
4
)
31
、下列具有辩证法思想的是()
(
1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2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
3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4
)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A(1)(2)(3)
B(1)(2)(3)(4)
C(1)(3)(4)
(2)(3)(4)
32
下列成语中属于形而上学的有
( )
(1)
滴水穿 石
(2)
物极必反
(3)
刻舟求剑
(4)
断章取义
(5)
墨守成规
(6)
浅尝辄止
(7)
统筹兼顾
( 8)
固步自封
18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