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五单元 整本书阅读 乡土中国
别妄想泡我
539次浏览
2021年01月18日 18:0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版权代理-我心飞翔作文
第五单元
整本书阅读
(
学习任务群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
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
拓展阅读视野,
建构阅
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提升阅读鉴赏能力,
养
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促 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文化、
社会
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
观。
本任务群的学习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阶段。
1
.在 阅读过程中,探索阅读整本书的门径,形成和积累自己阅
读整本书的经验。重视学习前人的阅读经验,根 据不同的阅读目的,
综合运用精读、
略读与浏览的方法阅读整本书,
读懂文本,
把握文本
丰富的内涵和精髓。
2
.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长篇小说。 通读全书,整体把握
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从最使自己感动的故事、人物、场景、语言
等方面 入手,反复阅读品味,深入探究,欣赏语言表达的精彩之处,
梳理小说的感人场景乃至整体的艺术架构,
理清人物关系,
感受、
欣
赏人物形象,
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
体会小说的主旨,
研究小说的艺
术价值。
3
.
在指定范 围内选择阅读一部学术著作。
通读全书,
勾画圈点,
争取读懂。
梳理全书大纲 小目及其关联,
做出全书内容提要。
把握书
中的重要观点和作品的价值取向。
阅读与本书相关的资料,
了解本书
的学术思想及学术价值。
通过反复阅读和思考,探究本书的语言特点
和论述逻辑。
4
.利用书中的目录、序跋、注释等 ,学习检索作者信息、作品
背景、相关评价等资料,深入研读作家作品。
5
.联系个人经验,深入理解作品;享受读书的愉悦,从作品中
汲取营养,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
价值观。用自己的语言撰写全书梗概或提要、读书笔 记与作品评介,
通过口头、书面形式或其他媒介与他人分享。
读书之乐何 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背一篇离骚,
丘壑苍茫;
诵
一本诗经,唇齿留香;读 一本杂志,周游世界;看一本历史,穿越古
今。书,丰富了我们的阅历,让我们不再贫乏;书,开阔了我 们的视
野,让我们不再狭隘;书,净化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不再浊俗。书
香浸淫日久,则心胸 玲珑,见识广阔,语言有味,气质高雅,书卷气
便油然而生。
让我们捧起整本书来读 吧!读《乡土中国》
,了解传统农村社会
状况,
关注基层社会经济文化,
思考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
唤起我们
的理想情怀与责任担当。
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形成良好的语
感;
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交流 整本书阅读的心得体会;
学写读书笔记,
养成圈点勾画、点评注解的良好习惯。
2
.思维发展与提升:弄懂《乡土中国》的内涵,理解文中重要
概念,了解中国传统农村的 历史与文化,把握整本书的脉络。
3
.审美鉴赏与创造:品析书中精美语段,感受文 章语言准确、
生动的特点,享受读书的乐趣。
4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乡 土中国的变迁,体会中华文化的博
大精深、源远流长,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乡土中国
1
.
识字辨形
藐
视
(miǎo)
附着
(zhuó)
圜
局
(yuán)
.
.
.
黏
着相片
(nián)
消弭
(mǐ)
阖
第
(hé)
.
.
.
广亵
(mào)
岫
云
(xiù)
讱
(rèn)
.
.
.
赚
钱
(zhuàn)
给
予
(jǐ)
田陌
(mò)
.
.
.
负债累
累
(lěi)
舆
图
(yú)
履
行
(lǚ)
.
.
.
2
.
辨清词义
(1)
藐视
蔑视
[
辨析
]
藐视:认为某种事物很卑贱、渺小,没有价值或令人厌
恶,从而对它加以轻视,加以嘲笑。
蔑视:小看,轻视,轻蔑鄙视。藐视感情色彩更重。
[
运用
]
①在战略上要
________
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②唐 代大诗人李白
________
权势,
放弃了荣华富贵,
体会到了平
凡的超脱,写下了清新飘逸的诗篇。
(2)
领略
领悟
[
辨析
]
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
它的滋味。
领悟:
着重指理解,
弄明白。
对象常是含义、
道理等抽象事物。
[
运用
]
①我从书本中
________
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②颜回好学深思,总是能从老师的教诲中
________
到更多东西。
(3)
隔膜
隔阂
[
辨析
]
它们都可表示思想感情上有距离。
“
隔阂
”
多指思想有
距离 ,
感情不融洽。
“
隔阂
”
比
“
隔膜
”距离大而且深。
从运用对象
比较,
“
隔阂
”
多指民族、
国家、
团体、
同志间的关系阻隔;
“
隔膜
”
常指亲 友、师生、
同学间的互不了解的关系。
“
隔膜
”
还可用于对学
识、技术等的外行。
[
运用
]
①我们的志趣相投,< br>倾向一致,
没有龃龉,
没有
________
,
亲密无间。< br>
②反动统治者,
曾经在我们各民族中间制造种种
______
,制造民
族矛盾。
(4)
熟悉
熟习
[
辨析
]
熟悉:指知道得清楚、详细,与
“
陌生
”
相对。常指视
觉、听觉和其他方面的认知活动,对象是有形的、有声的。
熟习:了解的深透而熟练,多指记忆、运用、掌握等实际活动。
对象是记忆、语言、学问、知识 、业务、工作等。
[
运用
]
①他
________
产品,他热情周到的服务使客户喜欢。
②这 样
________
了不同的技巧,
就增加了运用语言的知识与能力。
[
答案
]
(1)
①
藐视
②
蔑视
(2)
①
领略
②
领悟
(3)
①
隔膜
②
隔阂
(4)
①
熟悉
②
熟习
3
.
积累词语
(1)
拖泥带水:形容在泥泞道路上行走的状貌。比喻说话、写文
章不简洁或办事拖沓不爽快。
(2)
家谱: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
迹的书。
(3)
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4)
隔膜:隔阂,情意不相通,彼此不了解。
(5)
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遵从内心的欲望而不逾越规矩。
(6)
削足适履:鞋小脚大,把脚削去一些以适应小鞋。比喻过分
迁就现成条件,或生搬硬套。
(7)
荒诞不经:荒唐离奇,不合常理。
(8)
循规蹈矩:原指遵 守规矩,不敢违反。现多形容一举一动拘
守旧框框,不敢稍有变动。
(9)
树倒猢狲散:比喻有权势的人一倒台,依附他的人就跟着散
伙了。
< br>(10)
五伦:
指中国传统社会基本的五种人伦关系,
即父子、
君臣、
夫妇、
兄弟、
朋友五种关系,
是狭义的“人伦”。
用忠、
孝 、
悌、
忍、
善为“五伦”关系准则。
(11)
以直报怨:直:公正、正直。以公道对待自己怨恨的人。
1
.
走近作者
费孝通
(1910
~
20 05)
,字彝江。祖籍江苏吴江。
1920
年入振华女
校
(
今苏州第十中学
)
。
1928
年夏天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第一附属高中,秋天入东吴大学医学预科。
1930
年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学士学
位。
1933
年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获硕士学位。
1936
年
秋入 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攻读人类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1938
年秋回
国,任教于云南大学 社会学系。
1940
~
1945
年任云南大学社会学系
教授,并主持 云南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室工作。
1945
~
1952
年任清华
大学副 教务长、
社会学教授。
1952
~
1957
年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 、
人类学教授。
1980
~
1985
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 所所长。
1985
年起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社会学人类学教授。作为社会活动家,
曾担任民盟中央主席、
全国政协副主席、
全国人大
常委 会副委员长等职务。
1980
年获得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颁发的马林
诺斯基名誉奖;1981
年获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赫胥黎奖章;
1988
年在联合国获得< br>1988
年“大英百科全书”奖;
1993
年获日本亚
洲文化奖;1994
年获得菲律宾马克赛赛社区领袖奖。
主要著作有
《江
村经济》< br>《民族与社会》
《生育制度》
《行行重行行》等。
2
.
探寻背景
《乡土中国》
选自费孝通
20世纪
40
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
大学所讲的“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应当 时《世纪评论》之约,
“随讲随写,
随写随寄,
随寄随发”,
而写成分期连载 的十四篇文章。
正因是发布在报刊之上的文章,
所以没有其他学术类文章的理论性那么强。
围绕着“乡土社会”来讲述,
作者引出了自己的观点与概
念。
虽然作者在前言中说到“我是一面探索一面讲的,
所讲的观点完
全是讨论性的,
所提出 的概念一般都没有经过琢磨,
大胆朴素,
因而
离开所想反映的实际,
常常不免 有相当大的距离,
不是失之片面,
就
是走了样。
”但是不可否认,
作 者透视社会的眼光、
观察社会的方法,
在当今仍然充满活力,值得借鉴。
《乡土中国》
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
全书由
14
篇文章组成,
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
传统社会结构、
权力分配、
道德体系、 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
俗、
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 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
全
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
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 、
男女有别、
家族、血缘和地缘等。该书语言流畅,浅显易懂。
《乡土中国》是学界公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
之一。
《乡土中国》结构图
1
.阅读第一篇至第三篇,完成下面两项任务
[
任务
1]
阅读思考前三篇文章间的意义联系
《乡土本色》
是全书的开篇,
接着是两篇谈“文字下乡”的文章。
试列出三篇文章的结 构提纲,
归纳各篇主旨,
然后分析三篇之间的联
系及在全书中的地位。可在个人完成的 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
【明确】
第一篇《乡土本色》
第一部分
(
第一段
)
:
将中国传统基层社会的“乡土本色”概括为
“乡土性”,“乡土性”是乡土中国基层社会生活的支配力量。
第二部分
(
第二段至文末
)
:土地与人的关系
——
人与人的关系。
《乡土本色》结构图
《乡土本色》论述乡土社会最大的两个特点是“土气 ”和“聚
居”。
乡土的真正含义
——
农业。
正是因为农业对土地的强 烈依赖性,
导致了以种植业为生的人流动性很差,于是自然而然的形成了聚落。
中国农民一般聚 村而居,
原因主要是因为:
①每家所有的耕地面积小,
住宅和农场不会相距太远;②可以合作使用水利设施;
③安全方面考
虑
(
人更多可以更好地抵御外来 入侵
)
;④在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
兄弟继承祖业后人口一代一代的堆积
(
原有的一大块耕地被同一对夫
妇的子孙不断分割,
自然而然围绕着这一块耕地居住了很 多的人,
就
形成聚落
)
。由于固定性很强,因此在一个村落中生长的人对该村 落
是十分熟悉的,
于是就诞生了熟人社会。
由于太过熟悉,
所以不需要
法律;
同时由于熟悉,
他们只需要记得对事物的一般应对方法,
而不
需要探 究其根本原理。
第二篇《文字下乡》
《文字下乡》中,作者认 为,提倡文字下乡,首先要考虑语言和
文字的基础。
语言是具有相同经验或相似环境的群体所使 用一种用声
音表达的象征体系,
目的是为了使对方明白所要表达的意义。
文字是
在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
受到时间和空间阻隔情况下,
双方约定
好代表意义的一 种记号。
而中国乡土社会由于土地的不流动性,
导致
了人们的历世不移。
大家 都生活在一个相对定型的社会,
彼此相互熟
悉,有话可以当面说明白,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阻隔。 在这个社会中,
语言足够传情达意和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了。
也即是说,
在中国乡土社< br>会,文字有时候是多余的。
第三篇《再论文字下乡》
《 再论文字下乡》
从时间阻隔上来说,
乡土社会生活安定,
他们
的个别经验就等 于世代经验。
社会经验是同一方式的反复重演,
是历
代不移的。
人们在同一环 境中,
后代所走的全是前人的脚印,
时间没
有阻隔,
语言也足够传递世代的经 验,
文字也自然无关紧要了。
所以,
他们不识字并不能说明他们是“愚”的,
而如果文字要下乡的话,
只
有在基层发生改变后,才能进行。
《乡土中国》
前三篇谈“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
乡”,
论述乡土社会最大的两个特点 是“土气”和“聚居”,
正因为
聚村而居,土地不流动性,人们历世不移,彼此相互熟悉,有话 可以
当面说明白,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阻隔,
导致文字有时候是多余的。
三篇之间,
第一篇和第二、
第三篇之间是因果关系,
而第二篇和第三篇
之间 是并列关系,分别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阐释。
[
任务
2]
理解三篇文章中提炼出来的重要概念
理解下列概念,并在读书笔记上做出解释。
乡土社会
礼俗社会
法理社会
土气
愚
特殊语言
学习
【明确】
乡土社会:
乡土社会是一个稳定的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是面
对面的社群,不存在空间阻隔,可以面对面 直接交流。
礼俗社会:
并没有具体目的,
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 ,
群体成员之间有机的团结。
法理社会:
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 ,
群体成员之间机
械的团结。
土气:本来指式样、风格等赶不上潮流,不时 髦。文中指在乡土
社会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
不需要抽象原则,
而在接触所及的范围
之中,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表现。
愚:
乡下人在城里人眼 里是“愚”的,
因为他们不识字。
“愚”
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
识字不识字并 非愚不愚的标准。
故“愚”只能
指乡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上是不及城市里人多。
特殊语言:
在每个特殊的生活团体中,
必有他们特殊的语言,
有
许多 别种语言所无法翻译的字句。
特殊语言是亲密社群中所使用的象
征体系的一部分,用声音来作象 征的那一部分。
学习:
所谓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
把
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
学的方法是“习”。
习是指反复
地做 ,靠时间的磨练,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
2
.
阅读第四篇至第十一篇,完成下面两项任务
[
任务
1]
概括第四篇到第十一篇的主要内容
第四篇《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指的是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有差等的< br>次序关系。
中国人独特的“私”的个性,
造就了中国独特的“差序格
局”。不同于西洋社会有如捆柴的团体格局,
中国的格局像“一块石
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 推出去的波纹”。
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
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 的就发生联系。
每个
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不一定相同。每个网络都是以
“己”作为中心,
每个网络的中心也各不相同,
这就是一个差序格局。
第五篇《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别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
从己向外推以构成
的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
每根绳子被一种道德要素维持着。
社
会范围是从“己”推出去的,
而推的过程里有着各种路线,
最基本的
是亲属< br>(
亲子和同胞
)
,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向另一路线推是朋
友,< br>相配的是忠信。
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
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
网络。
这网络的每一个结附着一种道德要素,
因之,
传统的道德里不
能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 德观念来,
所有的价值标准也就不能超脱于
差序的人伦而存在。
第六篇《家族》
中国乡土社会采取了差序格局,
利用亲属的伦常去组合社群 ,
经
营各种事业,
使这基本的家,
变成了氏族性。
一方面可以说在中 国乡
土社会中,不论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都可以利用家族来担负;另
一方面也可以说,为了要经营这许多事业,
家的结构不能限于亲子的
小组合,必须加以扩大。而且凡是政治、 经济、宗教等事物都是长期
绵续性的,
这个基本社群不像西方的家庭一般是临时的。
家 必需是绵
续的,
不因个人的成长而分裂,
不因个人的死亡而结束,
于是家的性
质变成了族。
第七篇《男女有别》
在乡土社会,
人们对 生活的态度是以克己来迁就外加,
那就是改
变自己去适合于外在的秩序,
这是古典的,
也是亚普罗式的。
为了秩
序的维持,
一切足以引起破坏秩序的要素都被遏制,
男女之间的鸿沟
从此筑下。乡土社会是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也是个安稳的社会。
第八篇《礼治秩序》
在乡土社会,礼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 合于礼就是说这些行
为是做得对的,
对就是合式的意思。
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 br>本和
法律无异,
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
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
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
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
部落也是政治权力。
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
权力机构来维持。
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
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
这种秩序。
第九篇《无讼》
在 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中做人,如果不知道“礼”,没有规矩,
简直是个道德问题,
不是个好人。
一个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
维持
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
而不是折狱。
如果非要打官司不可,
那
必然是因为有人破坏了传统的规矩。
第十篇《无为政治》
权力分两种:
冲突后的平衡是横暴权力;
合作 而相互监督则是同
意权力。前者广泛、长期,可见于任何历史时期中,但存在管理上的
距离限制 ,
因此依托于政治和社会管理体系。
后者则依托于经济体系,
分工发达,
权力 才能扩大。
而乡土社会,
大概是两者都不发达的地带,
人们的生活,松弛和微弱,挂名 而无为。
第十一篇《长老统治》
乡土社会是中国政治权力结构的基层。< br>在乡土社会中,
既不会发
生大规模的社会冲突,
也不会发生大规模的社会合作,
它实行的是长
老统治
(Paternalism)
。在差序格局中,老人被置 于优先的地位。一方
面,
老年人为整个乡土社会所尊重,
这是传统伦理道德所教化的结 果;
另一方面,
老年人具备年轻人所不具备的处理事务的经验,
因而可以
掂量 出不同事务的轻重缓急,
从而做出适当的裁决。
长老统治是乡土
社会在长期的生活中约 定俗成的结果。
长老统治介于专制统治与民主
统治之间,它比民主统治要“专制”,但又比专制 统治要“民主”。
因为长老统治使用的是个人的权威来裁决社会事务,
他不需要与其他
成员协商;
但长老统治也并非空穴来风,
它仍然是乡土社会成员默认
遵行的。“敬老” 是乡土社会“差序格局”下的重要伦理。
[
任务
2]
理解文章内容与标题的关系
联系本书已经阅读过的内容,用一段文字
(10 0
字以内
)
分析:第
九篇至第十一篇这三篇文章与本书标题
《乡土中 国》
有什么必然联系,
然后和同学们交流。
示例:
这三篇谈在乡土 社会的礼治秩序中要知礼节,
懂规矩;
地
方官用教化维持礼治秩序。
人们的生 活松弛和微弱,
挂名而无为,
长
老用个人的权威来裁决社会事务。
这些都是“ 乡土中国”背景下发生
的,书的标题涵盖了各篇内容。
3
.
阅读第十二篇至第十四篇,完成下面几项任务
[
任务
1]
第十二篇到第十四篇主要内容的概括
第十二篇《血缘和地缘》
亲密的血缘关系限制着一些社会活动,
最主要的就 是冲突和竞争。
在共同生活中互相依赖的地方是多方面和长期的,
因之在授受之间无
法 一笔一笔清算。
亲密社群的团结性就倚赖于各分子间都相互拖欠未
了的人情。
地缘是从 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
血缘是身份社会的
基础,
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 br>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
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
第十三篇《名实的分离》
在中国旧式家庭中生长的人都明白家长的意志是怎样在表面 的
无违下,
事实上被歪曲的。
虚伪在这种情境中不但是无可避免而且是
必需的 。
不能反对而又不切实用的教条或命令只有加以歪曲,
只留一
个面子。
面子就 是表面的无违,
就是名与实的分离。
加速变动的社会,
长老统治的力量不复以前,于是表面上维持着,
实际上名与实已经分
崩离析。
第十四篇《从欲望到需要》
当人类发现社会也可以计划时,
人类已走出了乡 土性的社会。
乡
土社会人可以靠欲望去行事,
而在现代社会中欲望并不能做人们行为< br>的指导,
发生“需要”,
因之有“计划”。
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
中 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
欲望是直接简单的,
需要是根据功能计划的,
两者的区别就是营 养和味觉的区别。
欲望是人的本性,
但欲望的内容
是文化的产物。
并且在生存 之外,
一些有余力的人还需要挖掘出人类
更高的精神价值。
在社会学意义上看,科学那么神圣的东西,也只
不过是达到欲望而产生的功能罢了。
[
任务
2]
理解相关概念
联系全书,
在表中填写作者用以指称中国乡土社会与其他社会的
对比概念。
指称中国乡土社会的概念
礼俗社会
借助语言传递经验
差序格局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家族
男女有别
礼治秩序
无讼
无为政治
长老统治
指称其他社会体系或社会关系的对比概
念
法理社会
借助文字的社会
团体格局
系维着团体的道德
家庭
男女求同
法治秩序、道德秩序
司法诉讼体系
有为政治
同意的权力、横暴的权力
血缘社会
名实分离
[
任务
3]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地缘村落社区
名实相符
举出本书中你认为最重要的三个概念,< br>说一说,
它们为什么重要?
它们对认识今天的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示例】
①礼俗社会、礼治秩序
重要性:
礼俗社会亦称 “共同体”,
指传统的社会,
与法理社会
相对应。其特征是:规模小,分工与角色分化 较少,家庭为社会核心
单元,
占统治地位的是个人的或具有感情色彩的初级关系,
人的 行为
主要受习俗、
传统的约束,
社会具有很强的同质性。
礼俗社会以民间传统习俗为基础,
进行社会管理,
并提升为一系列的社会制度,
即为
礼制 。
由习俗提升为礼制,
礼制的实施即为礼治。
中国能成为世界上
唯一没有中断 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
在世界文化史上公认为传承力最
强劲的中国文化,
正是因为中国 有这样的“礼治秩序”,
这种社会管
理秩序和结构导致社会具有超强的稳定性。
现实意义:
当代中国正在经受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
从计
划经济向市场经济 转化的双重转型,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
最广泛
的历史巨变。新旧生产方式的并存和 代谢,社会机制的解体和重构,
中外文化的激荡和交融,
思想观念转化的反复和阵痛等等,使许多问
题的复出带有乡土社会的遗迹。
在这样的环境中,
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
不仅要反对封建主义残余,
更要重新认识国情,
逐步探索
符合 中国实际的发展现代化的道路和步骤。
在礼俗社会中,经营交易的双方主要是靠信用取得彼此 的信任,
而不是靠契约,
这虽然是中国传统的美德,
但这道德主要靠的是自律,
契约却是法制性的,
没有法制进行约束,
那就失去监督的机制,
没有
监督的 信用并不可靠,在一个熟人社会,彼此之间抬头不见低头见,
进行小额的交易尚能维持,
而在市 场经济大潮中,
进行跨地区、
跨国
的贸易,在陌生人的世界中交易,根本无以为继。在 宗族社会中,家
庭是家长统治下的财产共有制,
这种秩序养成个人缺失产权观念,
许< br>多民众至今都不知道怎样维权。
由于法制观念薄弱,
致使中国古代有
高额的商业 资本,
却没有经济法。
是自律还是他律,
这是礼治与法治
对社会管理的根本差 别。
所以中国要从前现代的小农社会向现代化过
渡,
必须要有相应的法制建设,
要厉行法制就必须充分认识“礼治秩
序”所造成的习惯势力对执法可能发生的障碍,以及应变的对策。
②家族
重要性:家族是由姓氏、血缘等亲缘关系连接而成的人的集合,< br>是社会的基本单位,
它维持着人类社会的延续性。
乡土社会,
无论是
政 治的、
经济的、
文化的等等众多的事务都会和家族发生关系,
都会
以家族为单 位进行着。家族文化有其特定的含义,
一般是指以家族
的存在与活动为基础,以家族的认同与强化为特征,
注重家 族延续
与和谐并强调个人服从整体的文化系统。
家族文化有为家族而活的人
生观,有尊 祖敬宗的团体意识,重视孝道,讲究上慈下孝。
现实意义:
传统家族文化并没有随着 传统社会的转型而消失,
却
有许多内涵为当代文化所传承。
传统 孝道要求贡献于社会,
尽忠于
家天下,
发展到今日是奉献并忠诚于中华民族和国家。< br>从民族国家的
认同,
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增进爱国情操,
增强国 家的凝聚力;
关注新时代社会伦理的建设,
使得家族成为伦理建设的不可或缺的一
种社 会力量,
家族伦理的规范成为建设新伦理的一种文化因素。
此外,
根深蒂固的家族文化 是凝聚海外华人的中华文化因素之一,
建设大中
华文化圈的一种文化基因,
既有益于中 国吸收海外华人资金,
加速国
家的经济建设,
也有益于世界华人各种权益的发展。当今社会,
应当
给予家族文化发展空间,
让它能够在新时期发挥建设社会伦理和凝 聚
民族国家的积极作用。
③差序格局
重要性:
中国乡村 的社会格局是一种差序格局,
作者使用了向水
中投出一粒石子荡出的一圈一圈同心圆波纹作比。
每个人以自我为中
心,
同他人发生远近不同的关系,
而这也导致了“私”,< br>这种差序格
局不仅局限于人际关系上,
也存在于地缘关系中。
差序格局的伸缩能
力很强,
因此导致了我们社会产生攀关系讲交情的风气。
差序格局的
关键在于 差,
处于同心圆内层和处于同心圆外层的概念是不同的
——
显而易见越内层越加亲近,
更是“自己人”,
而各种道德也只局限于
这个范围内。
儒家讲究的推己及人,
也就是将这种同心圆关系不断扩
大推广。
在西方的团体格局中,
每个个体是平 等的。
差序格局也可以
应用在个人人生规划上
——
“修身、
齐家、< br>治国、
平天下”就是一个
典型的差序格局,
在这个格局里从内到外分别是自身、
家族、
国家和
天下,在这里是要先确保内圈,再争取外圈。
现实意 义:在现代社会,公民权力和义务的观念渐渐普及开来,
乡村里“人情”的作用也日渐衰微了。
在这个时代,
差序格局会逐渐
被淘汰,民主和法制重新构建一个新的社会框架。明白了差序格局 ,
也就明白了中国农村的生活状态,
也就明白了现代社会中一些问题的
深层次原因。< br>历史是没有对错的,
历史只是事实。
希望读者正视中国
社会,
正视中国 人,
正视自己,
问题出现在现有的社会框架跟不上时
代的潮流,
而不是所谓的 “中国人的劣根性”。
可以预见,
现代化进
程会让我们最终摆脱差序格局的种种弊端,
以一个全新的姿态面对世
界。
[
任务
4]
关注问题,调查访问
阅读学术著作,要关注其中“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
《乡土中国》
关于乡土社会的论述仍然会引发我们许多思考。
以“今
日中国乡 村的变迁”为话题,从居住环境、精神风貌、文化生活、风
俗习惯、
乡村管理等角度中任选一个 ,
开展调查报告,
写一篇不少于
1000
字的报告。
[
例文
]
“
乡土中国
”
的今天
中国从农耕社会发展到如今的现代社 会,
某些城市,
特别是北京、
上海、
广州等城市,
已经带了些许“
后现代社会
”
的意味。最纯粹的
“
乡土社会
”
与发展完善后的
“
后现代社会
”
几乎是从封建社会到
现在,这个社 会的最初与最末。所以,它们在社会特点、家的概念、
秩序维护和个人价值观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异。< br>通过对比两者,
我们
这些社会学的初尝者能体会到社会发展的剧烈性。
接下来我 将从社会
特点与家庭观念来进行对比。
1
.
社会特点
< br>《乡土中国》
中写到
“
我们的民族确实是和泥土分不开的,
从土
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
自然也受到土地的束缚
”
。
乡土社会是典型的
小农经济,
大部分的百姓从事农业耕种。
他们直接取资于土地,
生活、
工作 都围绕一块土地展开。他们之中,除非是通过科举,大多数人一
生都将奉献给这一片土地。
根据 贝克的抽离和嵌入理论,
我暂且将这
样的工作方式称为不再
“
抽离
”
的
“
嵌入
”
。而后现代社会,却是
“
流动的再嵌入
”
。首先,可供人们选择的职业形形色色,人们可以
自由地在这些职业间进行转换,导 致
“
流动
”
的发生。更重要的是,
人们对自由的追求的高度达到了历 史以来的最大化。
比起高薪,
人们
更注重职业的自由度,比起传统,所谓的
“
正经
”
职业,人们更愿意
从事自由职业。
自由职业在保障人们与传统 职业相差不大的薪酬的基
础上,给予人们更多私人化的空间,工作与生活的界限进一步模糊,
就 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来看,
与乡土社会的耕种的工作方式有异曲同工
之妙。
但所谓自由职 业,自由当然是核心,这也是人们长期
“
抽离
”
甚至可能不再
“嵌入
”
的原因。
由于土地的固有属性,
农民们难以发生流动。
祖祖辈辈在同一个
地方生活,
对于周围的不管是环境还是人,
都无比的熟悉,
这样看来,
乡土社会又是个典型的
“
熟人社会
”
,
人们之间都有一种天生的联系。
但后现代社会却是典型的
“
陌生人社会
”。由于后现代社会
“
流动
性
”“
个人化
”
趋势 的发展,
人们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关系。
虽
然后现代社会存在许多公共空间,但这些空间是
“
公共但不公民
”
的。
鲍曼在
《流动的现 代性》
中将现代的
“
公共但不公民
”
的空间分为四
种类型< br>——
排异之地、噬异之地、非地之地、不存在之地。这四种类
型的公共空间都有多人参与 ,
且都是为相似的目的而聚集,
但参与的
人之间却没有也没有太大必要产生关系。
从以上两点来看,
乡土社会是典型的熟人社会,
它是一个极度稳
定甚至 固化的社会;
后现代社会是个典型的陌生人社会,
它具有流动
性的特点。
2
.
家庭观念
乡土社会的家族观念极强,
大部分事情都在 家族内部解决,
官府
一般会止步于家族门前,
将更多的自由空间留给家族内部。
上文提到,
在乡土社会中,人们的生产活动围绕土地展开,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当一个家的人 数不断增多,
原来的土地已经不能满足一个大家庭的维
持时,
家中的人将会发生小范围 的流动。
这种流动使家庭的范围在当
地扩展开来,家变成了族。由此,家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如 今,我们
经常听到的
“
衣锦还乡
”
的字眼就是乡土社会家族观念的投 影。
家族
中的每个人受到祖训的约束,
并竭尽全力,
为自己家族的振兴而奋斗 。
若是家族中一个人犯错犯罪,根据
“
连坐
”
甚至
“
诛九族
”
的制度,
整个家族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家族与个人的命运紧 密相连,
可
谓是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
所以当时大部分人的人生的价值都在于 为
家族而奋斗,
这种强烈的家族感支撑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影响力,
很难出现没有 精神支撑的情况。
后现代社会的极度个人化,让家庭观念逐渐消失。首先社会上,
大 部分都是一个个的小家庭,家族的概念几乎已经消失。其次,特别
是在西方社会,
人们更注重自 我生活的品质,
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和照
顾基本止步于
18
岁。之后,孩子会搬 离家庭,通过国家贷款继续学
习和生活。
中国社会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习惯的影响,
现 代家的观念
虽然远不及乡土社会,
但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约束相较于西方强了许
多。< br>许多社会学家观察到,
现在中国的家庭观念有向西方靠拢的趋势。
一方面,许多孩子远离 父母到其他城市生活;另一方面,有些父母不
在长时间帮子女做家务、带孩子,而是更多的去追求自己的 生活,如
继续学习或者周游世界等。
几年前,
许多学者批评中国家庭观念太 强,
限制了个人的发展和
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倡导大家学习西方模式。但近年来,随着家庭化< br>的消解,
个人化的发展,
人们开始反思,
家族观念真的无可取之处吗?
在我看来,
家族观念增加了社会的温情,
让大多数人不至于失去
奋斗的意义。
个人化增加了社会的自由度,
满足了人们个性发展的需
要。
但极度的个人化终 将让社会失去温情,
这样的社会就像失去润滑
油的机器,能继续运转下去,却难免发出沉重的哀 鸣声。我们无法说
出到底哪种模式更好,
但在个人化趋势无法阻挡的现状下,
我们至少
要有意识地去维护家庭的温情,
不要让自己变成仅为自己的
“
机器
”
。
仅谈及社会特点和家庭观念,
已经可以看出乡土社会和后现代社
会的极大差异。
有许多领域值得探讨,
处于后现代社会发展浪潮中的
我们,再次回望< br>“
乡土社会
”
,每个人都将有不同的思考。
[
点评
]
本文从社会特点、家庭观念两方面,对农耕社会和现代< br>社会进行比较,概括了现代社会的流动性特点以及家族观念的弱化、
个人化的增强趋势,融进了作 者深刻的思考。结构严谨,语言平实,
体现出调查报告的科学性。
《乡土中国》的语言艺术
1
.
语言质朴无华。
书中多用口语,文字朴实,浅显易懂,给人以随和亲切之感,没
有修饰华丽的词藻,
体现了“平 平淡淡才是真”的创作意境。
如:
开
篇费孝通先生首先为大多数人认为农村人存在的“ 土”和“愚”进
行了反驳。
“土”不应该是贬义词,
中国的基层是乡土性的,
是由于
中国几千年来都是农业大国,
乡下人离不开泥土,
土地孕育了世世代
代 的人,
是乡下人的命根,
所以沾染土气是难免的。
“愚”也是由于
所处环境的 不同导致。
乡下人见车慌了手脚,
不知所措,
城里人认为
他“愚”,城里人对 于农耕知识不懂装懂,乡下人也可以认为他
“愚”,
文字难以传入乡下是环境所致,
农 村圈子小,
是熟悉的人之
间的交流。
一个动作,
一个神情,
一句话就 可以将想表达的表达得清
清楚楚,
文字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但是城市是陌生人与陌 生人组
成的圈子,
不能用乡土社会的习俗应付。
于是,
“土”成了骂人的词< br>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在这里,“乡下人”“命
根”“慌了手脚”“不懂装懂”等 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使活生生的
中国乡村历历在目,把乡土中国的“乡土味”表达出来了。< br>
2
.
比喻生动形象。
使用比喻可使文章中的事物生动形象 具体,
也能够引发读者的联
想和想象,
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使文章更有感 染力;
还能够使深
刻、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比如:解释中国社会结构是
差序结构,
“就如一个石头丢入水中,
掀起一层层涟漪,
以己为中心,
人脉由 权利和财富的大小一圈圈排列出去,
远处的波纹浅,
关系也薄。
但涟漪的范围大,到哪 都想找点儿关系。所以说中国人是‘私’的,
缺少西方人的团结意识。
”先生见解独到,
比喻生动,
用石子投入水
中,
比喻社会结构的差序特点,
一针见血地指出了 我国社会存在了多
年的问题。
3
.
多用对比明是非。
< br>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
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
让
读者在比较中分 清好坏、
辨别是非。
运用这种手法,
有利于充分显示
事物的矛盾,
突 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
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
染力。
如:
分析社会结构 时,
用“团体格局”和“差序格局”两个概
念进行对比,
突出了乡土中国以“己”为中 心,
层层向外扩展的富于
伸缩性的网络。其他内容的对比,如“礼治秩序”和“法治秩
序”“道德秩序”、
“无讼”与“司法诉讼”、
“无为政治”与“有
为政治”等等,< br>从正反两面分析,
让概念的诠释更准确、
更深入人心。
课后作业
(
十
)
乡土中国
一、文本阅读
(
一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br>~
3
题。
人们常以
“
人治
”
和< br>“
法治
”
相对称,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
我们是人治的社会。
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
不在
“
人
”
和
“
法
”
这两
个字上,
而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性质。
乡土社会
不是人治的社会,
可以说是个
“
无法
”
的社会,
但
“
无法
”
并不影响
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
“
礼治
”
社会。
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的社会。
礼也可以杀人,
可以很
“
野
蛮
”
。譬如我们在旧小说里常读到杀人来祭旗, 那是军礼。礼的内容
从现代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但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礼
是社会 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
如果单从行为规范来说,与法律无异,法律 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
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
法律是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的,维
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 没有传统。
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
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
那是因为我们托
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
代社会更甚。
那是因为在 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
乡土社会是安
土重迁的。不但人口流动很小,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 地也很少变动。
在这代代如是的环境里,
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
而且同样可< br>以信任祖辈父辈的经验。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
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 值。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就会出毛
病,
于是人们对于传统有了敬畏之感了,
礼并不 是靠外在的权力来推
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
动的。
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即所谓
“
富而好礼
”
。孔子很重视服礼
的主动性。颜渊问仁,子曰:
“
克己复礼为仁。曰克己复礼,天下归
仁焉。
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
”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
于普通所谓道德 。
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
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
的权力加之于个人的。道德是社会 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
见不得人,
那是不好,
受人唾弃,
是耻。< br>礼则有甚于道德:
如果失礼,
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 。礼治在
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
其实自动
的说法是 不准确的,只是主动的服于成规罢了。
法治和礼治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
这 里所谓
“
礼治
”
也
许就是普通所谓
“
人治
”
,但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
因为礼是传统,
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 种秩序。
礼治社会并不能在
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1
.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法治是通过国家的权力推行其所支持的法律规则来维持社会
上人和人的关系的一种治理方式,
其实质是“人依法而治”,
并非不
靠人来执 行。
B
.人治只是把统治者个人好恶作为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来进行
统治的 一种治理方式,
它不需要法律,
以统治者所掌握的权力作为推
行的力量。
< br>C
.
礼治是按照整个社会历史累积形成的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
范来维持社会秩 序的一种治理方式,
人们经过教化,
依照某种仪式去
指导自己的行为。
D
.法是依靠国家权力来保障其效力,礼维持规范的力量则来自
于传统。
法治和人 治的区别在于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
范的性质。
[
解析
]
“
人治只是把统治者个人好恶作为社会公认的行 为准
则
”
表述太绝对,原文为
“‘
礼治
’
也许就是 普通所谓
‘
人治
’”
,
意思是礼治是一种人治,但它不是以统治者个 人好恶为准则的。
[
答案
]
B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没有法律并不影响乡土社会下
的秩序。
它自有一套规范人们行为的规范,
无需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
持。
< br>B
.
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
是依靠礼加之于人来限制人的行为的,
一个 人如果失礼,不仅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会在道德上受人
唾弃。
C
.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社会,
人口流动小,
土地也很少变动,
所以在这样的社 会中,
个人可以凭借自己和前人的经验、
规定的方法
行事。
D.乡土社会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因为环境的改
变会产生新的问题,
过去证明 有效的生活方法无法应对这些问题,
无
法保证传统的效力。
[
解析
]
“
一个人如果失礼
……
会在道 德上受人唾弃
”
理解有
误,
原文为
“
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 的,
做了不道德的事
……
受人唾
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
”
。
[
答案
]
B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所谓“学而时习之”,乡土中国时代,一个人只要能学到社
会所累积的有效经验,
就能应对人生道路上可能发生的问题,
获得满
足需要的愉快。< br>
B
.所谓“言必尧舜”,乡土中国是个崇古的社会,这是因为生
活环境变化不 大,
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经验可以作为后代生活的保
障,值得保守下去。
C
.所谓“富而好礼”,人对礼的服从是主动地,只要是主动服
礼,就可以形成敬畏感,使人服 膺,为人所好,从而内在地限制人的
行为。
D
.所谓“克己复礼”,礼的养 成并不是由本能或天意自动形成
的,
要求自我的克制与约束,
主动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礼治不能离开
社会。
[
解析
]
“只要
……
就可以
……”
理解有误,应为礼
“
是从教化< br>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
”
。
[
答案
]
C
(
二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
~
8
题。
从基层上看去,
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
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 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
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
的谋 生办法。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农业直接取资于土
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 ,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
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 系上说的,
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
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 为单位的,
而是以住
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
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
从 三家村起可
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
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
和隔膜 并不是绝对的,
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
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
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 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
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 ,各自
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
死 于斯的社会。
常态的
生活是终老是乡。
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
在人和人的
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
在孩子眼里周围 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
“
熟悉
”
的社会,
没有陌生人的社 会。
在社会学里,
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
一种并没有具体
目的,
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
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
务而结合的社会 。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
“
有机的团结
”
,
后者是
“
机械的团结
”
。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
是法理社会。< br>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
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
与俱的人物,
正像我们的 父母兄弟一般,
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
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
这感觉是无数次的 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
句里的
“
习
”
字。
“
学
”
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
“
不
亦说乎
”
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
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
我们会
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
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
规矩
是
“
习
”
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
我们大家 是熟人,
打个招呼就是了,
还用得着多说么?
”
——
这类的话已经成 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
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
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 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
画个押,
签个字,
这样才发生法律。
在乡土社会中法 律是无从发生的。
“
这不是见外了么?
”
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
乡土社会的信用
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
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
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
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
在熟 悉
的环境里生长的人,
不需要这种原则,
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
知道从 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
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
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 》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
不同的话来解释
“
孝
”
的意义时,
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
孝
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
而是 列举具体的行为,
因人而
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 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
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
陌生 人所组成
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
于是,
“
土气
”
成了
骂人的词汇,
“
乡
”
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4
.
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
项 是
(
)
A
.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 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
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B
.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
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 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
C
.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 协作,有机
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D
.无论是生 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
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 斯。
[
解析
]
A
项是第一段的概括。
B
中
“
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
与隔膜
”
错,
原文 说
“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
而是以住
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
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
的
”
。
C
中
“
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
”
错,
第四段说
“
一 种并没
有具体目的,
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
一种是为了要完成
一 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
”
,
原文表述的属于现代社会。
D
中说
“
他们
选择固守乡土,
终老于斯
”
,
而原文第三段说
“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
限制下成了生于斯、
死于斯的社会
”
。B
、
C
两项误解了原文的意思,
D
项把被动变为主动。
[
答案
]
A
5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
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
B
.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 ,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
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
C
.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
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 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D
.
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加 思索的可
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
解析
]
A
中
“
没有隔阂
”< br>有两错,一是原文是隔膜,二者词义
有差别;
二是原文说
“
无数次的小 摩擦
”
,
就不能说他们没有隔阂
(
隔
膜
)
,而是
“
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
”
,原
文< br>“
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
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
不同
”
,
只是强调二者自由的方式不同,
没有说
“
更容易
”。
B
中
“
因
为大家感情深厚,
所以对他们来讲
‘
从俗即是从心
’”
错,
原文强调
“
在一个熟悉的社会”
。
D
中
“
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
约。< br>”
错,
原文说
“
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
”,对这
种信任是否定的。此类题是筛选信息,也是小阅读的保留题,答题时
只要找到相应的 信息区间,
认真比较两种说法的异同,
就可以找到相
应的答案。
[
答案
]
C
6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
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
B
.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 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
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
C
.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
《论语》
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 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D
.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 的生活方式与现代
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
解析
]
A
项主要是对五六段的概括。
C
项是对第七段的概括。
D
项是最后三段的概括。
B
项,从
“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
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
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
不需要这种原则,
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
”
中< br>可以看出,乡土社会没有
“
根本原则
”
,也不讲究
“
普遍联系
”
。
[
答案
]
B
7
.文末说:“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
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 式处处产生了流弊。”为什么这样说?
答: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
]
先找出乡土社会的生活方式特点
(
孤立与隔膜、
尊崇礼俗、
认知只限于个别关联、缺少对普遍原则的追求
)
,再分条指出其对现
代社会发展的弊端。
[
答案
]
①乡土社会的地方性
(
孤立与隔膜)
,妨碍了现代社会的
流动性。
②乡土社会尊崇的是礼俗,它与现代社会尊崇的法理精神不符。
③乡土社会对世界的 认识只限于个别关联,
影响对抽象的普遍原
则
(
真理
)
的追 求。
8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孝就是父母活着时,就依
礼侍奉 ;父母死了,就依礼安葬、祭祀。”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
回答:“孝就是为父母的疾病忧愁。”子游 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
“孝,
不只是养活父母,
更要对父母恭敬。
”孔子通 过列举具体行为
答复了学生的问题,
这体现了乡土社会的认知特征,
请结合文意简要< br>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解析
]
解答此题,首先应明确乡土社会的认知特征,即认识是< br>个别的、具体的,不追求共性、普适性或抽象概念。而孔子对不同学
生回答
“
孝
”
的问题,就遵循了这一认知原则。
[
答案
]
在乡土社会里,人们的认识是个别的,只知道从手段到
目的间的个别联系,
并不追求抽 象的普遍原则。
孔子对“孝”的意义
的解释,并没有作抽象意义的说明
(
孝, 就是尽心奉养和顺从父母
)
,
而是因人而异,告诉学生各种具体的做法。
< br>(
三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
~
11
题。
中国人最大的毛病是私。
说起私,
我们就会想到各人自扫门前雪,
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俗语。私是个群己、人我的界线怎样划分的问题。
西方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团体,团体是 有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
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
这种格局不妨称之为团体格局。家庭 在西
方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如果有朋友说他要带了他的家庭来看你,
指的是他和他的妻以及 未成年的孩子。在中国,这句话模糊得很,家
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
家门可以指伯叔子 侄等一大批,
自家
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近的人物。
为 什么我们对家庭这个概念这样不清不楚呢?因为我们的社会
结构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
而是 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
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波纹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推的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
像贾家的大观园里,
可以住着姑表林黛
玉,姨表薛宝 钗,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就
树倒猢狲散,
缩成一小团。
中国 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就具有这种伸
缩能力。
在孩子成年了住在家里都得交膳宿费的西方社会,
大家承认
团体的界限,
进入团体得有一定的资格,
资格取消了就得走出这个团
体。但他们不是人情冷暖的问题,而是权利问题,在西方社会里,争
的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 攀关系、讲交情。以己为中心,和别人所
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而是像水的波纹,一圈 圈推
出去。
儒家最讲究人伦,
伦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
和自己发生 社会关系
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推字。
他先承认一个己, 推己及人的己,对于这己,得以礼克服,克己就是
修身。顺着这同心圆的伦常,就可向外推了。本立而道 生。其为人也
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从己到
家,由家到国 ,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以己作为中心的,并不是
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在个人主义下,一方面 是平等观念,指在
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
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
一方面是
宪法观念,团体不能抹杀个人。中国传统社会里,一个人为了自己可
以牺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 族,为了族可以牺牲国,为了国可以牺牲
天下。这和《大学》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 其国
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
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在条理上是相通的,不同的只是内向和外向的
路线、正面和反面的说法。
这种差序的推浪形式, 把群己的界限弄成
了相对性,也可以说是模棱两可了。
在差序格局里,
公和 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
也可以说是公的。在西方社会里,做人民的无法逃于该团体之 外,像
一根柴捆在一束里,他们不能把国家弄成为每个分子谋利益的机构。
于是他们有宪法、有 法律、有国会。在我们的传统里,群的极限是模
糊不清的天下。可以着手的,具体的只有己,克己就成了 社会生活中
最重要的德行。
9
.
下列关于差序格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差序格局常常要求一个人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表现为由内向外的推浪形式,把个人的权利与义务界定得很清楚。
B
.差序格局具 有伸缩能力,家庭可以小到只包括一家三口,也
可以大到包括所有亲戚,这个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 变化。
C
.差序格局以自我为中心,由自己向外推出去,一圈一圈,波
及和 自己有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它愈推愈薄,关系越来越疏远。
D
.在传统的差序格局 社会中,要求每个人克己修身,做到本立
而道生,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就会是一条通路。
[
解析
]
A
项,张冠李戴,权利与义务划分清 楚的是团体格局,
差序格局中个人的权利与义务是模糊的。
[
答案
]
A
10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在西方社会,孩子成年了住在家里得给父母交膳宿费,这是
团体格局意识的体现,
他们对谁是团体里的人、
谁是团体外的人,
分
得很清楚 。
B
.西方社会里,任何个人无法逃于团体之外,他们个人不能把
国家弄成 为每个分子谋利益的机构,
这是因为有宪法、
法律、
国会的
约束监督。
C
.与中国的差序格局相比,西方团体格局的主要问题是权利问
题,< br>争的是权利,
主张团体内各分子的地位相等,
个人不能侵犯大家
的权利。
D
.朋友说要带全家来看望你,如果这个朋友是西方人,你就能
明确知道客人的数 目;
如果这个朋友是中国人,
你就可能不确定会来
几个人。
[
解析
]
B
项,因果倒置,于是他们有宪法、有法律、有国会是
结果。
[
答案
]
B
1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俗语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看起来是社会
公德问题,其实是私的问题,说到底,与社会的差序格局密不可分。
B
.我们的家讲 人情冷暖,有钱有势时可以容纳所有亲戚,大家
攀关系、
讲交情,
其乐融融;
一旦树倒猢狲散,
就让人感到世态炎凉。
C
.儒家讲求伦推的前提是先承认 己,对于己,得以礼克服,克
己就是修身;君主不同,应该先治其国,后齐其家,再修其身。
D
.中国传统社会也倡导牺牲精神,不过牺牲是为公还是私不好
确定,站在任何一个圈 里,向外看是为私,向内看也可以说是为公。
[
解析
]
C
项,理解不当,所有人都要先修身。
[
答案
]
C
(
四
)
通读《乡土中国》
,回答
12
~
14
题。
12
.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
[
答案
]
①每家耕地面 积小,聚居在一起,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
太远;②需要灌溉的时候,聚居在一起,合作起来方便;③人多 容易
保卫、
安全;
④土地平等继承,
使得人口在一个地方一代一代的积累起来,成了大村落。
13
.如何判断一个地方是社区还是村落?请概括村落的特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
[
答案
]
根据村落和社区的特点判断。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
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领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 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社区的特点:
有一定的地理区域;
有一定数量的人口 ;
居民之间
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有着较密切的社会交往。
村落的特点:< br>①村落和村落之间孤立和隔膜。
②村落人口流动率
小、
富于地域性、
区 域间接触少。
③熟人社会,
大家彼此熟识、
信任。
④乡土社会的信用不是对契 约的重视,
而是发生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
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⑤人民相处的基本办法就是心 安。
14
.乡下进城读书的学生,常常因为“愚”而自卑。结合《乡土
中国 》
,谈谈你对“愚”的理解。
答: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
乡下孩子进城读书,因为见识少,感觉 处处不如城里人
而自卑,这不是愚,而是对环境的认知问题。乡下孩子不会唱歌、跳
舞,
不知道如何躲闪汽车,
这不能说明乡下人“愚”,
就像城里人跑
到乡下看到苞谷赞叹 “麦子长得这么高啊”一样,
不关乎一个人的人
格,而是环境、见识导致的差异。环境里日积月 累打上的印痕,不是
智力问题,
也不全是知识的问题,
而是见识问题,
是由身 处的环境引
发的。
二、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
19
题。
城里人与乡下人
毕淑敏
最近几个月来,吃过的最美味的一餐饭,是在乡间的小山村。
正午时,背靠着池塘, 在秫秸搭成的简易凉棚下,主人端上自家
种的玉米和土豆,
还有刚刚从水中打捞的半尺长的鱼,
架在炭火上烤
熟。那条鱼从中间被剖开,
平铺在红红的火焰上,一条好像变成了两条。浑身披盐挂霜,硬而微黄,好似生了薄锈的盔甲。吃到嘴里,鱼
刺和鱼肉都是干脆而火爆的,< br>“
咯吱吱
”
,似嚼着一袭土色的蓑衣。
我问主人,
“
用了什么调料?
”
老大爷嘬着旱烟嘴,含混地回答:
“
盐。
”
我说:
“
还有呢?
”
主人吐出一口烟雾,清晰地答:
“
没有了。
”
我不相信地 反问:
“
没有花椒、大料?没有豆豉、辣椒?没有蚝
油、香叶?没有
……”< br>
主人打断我:
“
你说的那些都没有,光是盐。
”
我说:
“
今天才知道,盐是这样好吃啊。
”
主人就笑了, 说:
“
你这个人啊,整岔了。盐并不好吃,好吃的
是我们给自己预备的这些个物产。< br>乾隆年间老一辈子怎么着种,
咱现
在还是怎么着种。我们给自己吃的东西,用的是土法, 没有化肥,没
有农药,更没有激素。
”
说到这里,他沧桑的脸上露出一点点不怀好意的浅笑,说:
“
有件事,我一直整不明白,总想找个不见怪不爱生
气的城里人打 听打听。
”
我说:
“
您打听吧,我不见怪也不生气。
”
老人家清了清 嗓子,说:
“
我们在庄稼和菜叶上,用了那么多化
肥和农药,
眼看着活蹦乱跳 的虫子眨眼间就扑拉拉死了一地,
可你们
城里人一年到头吃的就是这种粮食和菜,怎么到如今还 没有被药死
呢?
”
他原本就有地方口音,
因为踌躇加之不好意思,
让 方言味变得
更加浓厚。
“
药死
”
这个词,在他的发音里,说成
“
约死
”
。我听懂
了他的话,
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是好。
第 一个反应是为自己吞下那么多
的农药和化肥加激素却
“‘
约
’
而不死
”
,
依然活蹦乱跳地大吃东西
而深感惭愧。我说:
“
抱歉啊 ,我也不知道自己至今为什么还没有被
‘
约死
’……”
在一旁偷听 我们对话的一个小伙子,
挺身而出解了我的围。
他说:
“
早年间有一个广告,
唱的是
‘
我们是害虫,
我们是害虫
……’
记得
吗? 人就像害虫。打了农药,有些人生了癌症等恶病死了,有的就产
生了抗药性,不死。你们这些不死的人, 就像活下来的害虫,有了抗
体,反倒更坚强了。
”
周围的人偷听到我们的话 ,七嘴八舌道:
“
是啊,是这样。你看
蟑螂,你看老鼠,
不是一直被各种药饵 毒杀吗?绝了吗?没有!越杀
越多。城里人也跟它们似的,毒不死的。
”
我 拿捏不准自己作为城里人的一员,
在农药和化肥的围攻浸淫中,
至今活着,是该自豪还是该悲哀 呢?
“
我们从来不吃给城里人准备的东西。
我们把给自己吃的东西和
卖给城里人的东西,分成两个地块,绝不掺和。今天给你们吃的,就
是平日留给俺们自己吃的东西。< br>”
老人家非常热情地说。
我望着他善
良而沧桑的脸,心中满是惘然。
泾渭分明地把种粮的人和吃粮的人齐刷刷分开,
给自己留下清洁
的食品,
然后 用慢性毒药去
“
约
”
他人,
这是生存的智慧还是蓄意的
谋杀 ?
我不敢生出责备老人的意思,
倘若自己是农人,
很可能也出此下
策。面对现今中国的普遍现象,无奈,只得寄希望能变成杀不死的害
虫。
前两天看报 纸,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达到了
62%
以上。可否这
样说:大部分中国人现在吃的食品 ,其实是那少部分人不喜欢吃,不
屑于吃,也不敢吃的。
想起
“
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
”
的古训。那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
曾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
现今在
“
吃
”
这个天大的问题上,
怎
么美德尽失?
分手的时候,
老人很开心地告诉我们,
他的一双孙儿女都考上了
大 学,以后也要成为城里人了。
15
.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本文以小见大,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平淡无奇的情节展示 了
一种社会现象,其所反映的问题引人深思。
B
.“咯吱吱,似嚼着一袭土 色的蓑衣”运用了拟声词和比喻的
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我”吃老农烤鱼时香美可口的感觉。
C
.文章引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古训,目的只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