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 辞典

余年寄山水
838次浏览
2021年01月18日 18:4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七年级下册英语-日文歌词

2021年1月18日发(作者:何友声)
天人合一



字体

[

]


[

]

[

]

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与伦理学命题。语出北宋张载《正蒙< br>·
乾称》:

儒者则因明致诚,
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 圣,得天而未始遗人,
《易》所谓不遗、不流、不过
者也。

原意指天道与人 性的同一。习惯上用此语概括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天道与人性、自
然与人为、
自然界与人的精神 相通、
相类和统一的思想学说。
中国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反对天
与人互相敌对的观点,而 讲求天与人的统一。天人合一说在伦理学上的主要含义有两方面,
一是认为人性即是天道,道德原则和自 然规律是一致的
;
一是认为人生的理想在于与天为一
或天人调谐。
这种理想的 核心观念是认为
个人人格的完成

不仅可以帮助其他人来完成他们
的人格,而 且可以帮助天来完成天所具有的原来的内在意义。

(
杜维明:《儒家哲学与现
代化》,《论中国传统文化》,三联出版社
1988
年版
)

天 人合一观念发源于西周。周宣王时尹吉甫作《烝民》诗: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
之 秉彝,好是懿德。
”(
《诗经
·
大雅
·
荡之什》
)
这里含有人民的善良德性来自天赋的意思。


天人合一观念在战国时有重要 的发展。
《易大传》
提出

与天地合德

的理想。
《文言》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 凶,先天而天弗
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
?”“
先天
即为天的前导,在自然变化未发生以前
加以引导
;“
后天

即遵 循天的变化,尊重自然规律。《象传》:

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
道,辅相天地之 宜
”(
《泰卦》
)


财成

即加以裁制 成就,

辅相

即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而加
以辅助。认为道德与智慧达 到天人合一境界的大人、帝王具有引导、裁制、辅助自然,使自
然与人类的关系臻于完美的能力。

与天地合其德






主要指刚 健自强与兼容万物。
《易
大传》这种理想,可谓天人调谐。这种理想的伦理学意义,一是从自然 界运行不息、生养万
物的性质中引申出

自强不息


“< br>厚德载物
”(
《象传》
)
两种道德品质,一是认为个人道德的
提高、
人格的完成与社会理想的实现、
自然界的合理开发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孟 轲把
天与人的心性联系起来: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 br>《孟子
·
尽心上》
)
,认
为人性出于天赋。庄周以

与天为一
”(
《庄子
·
达生》
)
为人生理想,与天 为一就是放弃人为,
随顺自然,
毁弃人类文明的一切建树与道德规范。
《中庸》
提出参天地、
赞化育的人生理想: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
能 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
;
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
;
能尽物之
性, 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
与天地参

即获得与天
地并列为三的人生价值。
《中庸》认为:



是一种不但完成自己的人格且能成就他人、成
就万物的道德,
只有至诚的人 才能对人人物物的本性无所不悉,
无所不尽,
并能由此而赞助
自然之化育,而可与天地 并立为三。这是对《易大传》人生理想的发展。


汉代天人合一观念有进一步的发展 。董仲舒提出

人副天数
”(
《春秋繁露
·
人副天数》)
的观点,认为人与天同类,人是天的副本,

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
《春秋繁露
·
阴阳义》
)

这种肤浅机械的比附,对后世影 响很大。他又提出

道之大原出于天
”(
《举贤良对策》
)
的命
题,
把君臣父子夫妇的伦理原则即

三纲

归属于天,
这是天人合一观念发展链条上重要的一
环。


天人合一观念至宋代 达到成熟。
张载从人己、
物我均一气所化并以气之本性为性的角度
论证了人性与天道的 合一,并以此推出他

民胞物与

的兼爱学说:

性者万物 之一源,非有
我之得私也。
惟大人为能尽其道,
是故立必俱立,
知必周知,< br>爱必兼爱,
成不独成
”(
《正蒙
·

七年级下册英语-日文歌词


七年级下册英语-日文歌词


七年级下册英语-日文歌词


七年级下册英语-日文歌词


七年级下册英语-日文歌词


七年级下册英语-日文歌词


七年级下册英语-日文歌词


七年级下册英语-日文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