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路线图

温柔似野鬼°
592次浏览
2021年01月18日 19:3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梦中的婚礼钢琴曲谱-怀念母亲教案

2021年1月18日发(作者:戴笃伯)
【一蓑烟雨任平生
——
苏轼人生地图】


由来一梦
2007-09-28
写了

眉山旅游攻略


0
喜欢
14
评论

我想追随苏轼,走一遍他的人生之旅
……

——
作者题记

苏轼一生主要走过的地方
:

眉山
——
开封
——< br>凤翔(今宝鸡附近)
——
杭州
——
密州(今山东诸城
)
——
徐州
——
湖州
——
黄州
——
南京
— —
颖州(今安徽阜阳)
——
扬州
——
定州
——
惠州
——
儋州(今海南
岛内)
——
常州

引子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br>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是公元一零八二年三月湖北黄州的一个下午,日子很普通,与平时没有任何的区别。

正是乍暖还寒的时节,
一阵突如其来的黄昏急雨不约而至,
风卷起地上的尘土扑人脸面,
点打在林中的叶子上啪啪作响。

这时,从转弯的山路上,走出了一群匆匆忙忙 的行人,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都在左躲右闪,
狼狈不堪地避着雨,惟有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拄着一 根竹杖,气定神闲地缓步走着,
雨点密密地打在他高大的身躯之上,
他却似浑然不觉。
脸上一片红润,
大概是刚刚痛饮了一
坛杜康的缘故吧。只见他缓缓地转过头,望着来时的路,一 声长吟:

归去吧归去,也无风
雨也无晴!

话一出口,带着一股浓 浓的川音,回荡在山麓之中,与烟雨相和
……

1 / 18
这个下午,一 代文豪苏东坡,拄着他的竹杖,穿着他的芒鞋,在黄州泥泞不堪的雨中,以这
么一身特殊的装束,正向我 们徐徐走来
……

时间是一条流淌不息的河,
永远不会逆流而上。
九 百年前的往事已经如缕如烟了吧?九百年,
在中国文学史的长河中,
有多少人像流星一般名噪一 时,
继而划过夜空?又有多少人的名字
被人日夜念起然后却又忘记?

苏轼与 他的那个年代早已成了陈迹,
但是,
他的名字和他的文章,
却被后世的人们一代一代< br>口传心记,流传至今。就像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让人沉心其中而津津乐道
……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流光一转,诗人走了,他的诗还在;他的诗模糊了,他
的魂,依旧 在
……

1


眉山。

故事就从这里开始吧。

这是富饶的天府之国。于成都与乐山之间,便是眉山城。在宋仁宗景佑三年,也就是公元一
零三六的十二月十九日之前,
它与中国其他的小城镇一样 ,
默默无闻地立在那里。
但是随着
这日清晨一个婴孩的一声啼哭,
这座西南小 城的命运彻底改变了,
它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最
闪亮的字眼,成为后世众多文人眼中的圣地。< br>
苏轼降生在一个小康之家。祖父苏序,大字不识一个却为人豪爽,
最喜欢拎着一坛好酒 ,晃
晃悠悠来到田间路旁,唤上三五个朋友痛饮,
喝到伶仃大醉,
然后高歌归去。苏轼 的父亲苏
洵,时年二十七岁,性格却与祖父截然不同,沉默寡言,但思想独特,有一腔政治抱负,然而一直怀才不遇。
苏轼的母亲娘家姓程,
这位程家小姐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像男 孩子一样
读书识字,
知书达理,这在当时的社会来讲,
是难能可贵的。
我没有 在史书中找到对她容貌
的更多描写,
但想来这样一位温文尔雅的女子,
一定也是出落得 貌美如花吧。
在苏洵出门在
外游历江淮的那段时期,
苏轼的母亲还亲自抓起教育孩子的 工作。
虽然那时苏轼已经上了私
塾,但是每天放学回来,母亲还是会把他叫到庭院里,单独为他 讲些经书。那几年的黄昏,
在眉山城里苏宅的庭院中,
总会有这么一幅画面:
年轻的母 亲手持一本
《汉书》
坐在竹椅上,
2 / 18
念一段,讲一段,时不时向 身边的儿子提上一两个问题,
小苏轼静静地站在一旁,
入神地听
着母亲讲解。
阳光的余晖轻轻洒播在这一对母子身上,
快下山的夕阳将她们的影子拉长,

在地上, 门上,雕着花的木头窗格上,直至渐渐消失
……

苏家与程家同是眉山城里的大户,< br>苏轼的几个叔叔和舅舅都早已考取了功名。
在这种环境的
熏陶中,小苏轼一天天地长大。 八岁的苏轼已经在母亲的辅导下,读完了整部《汉书》,在
私塾中,
也显示出了高出其他孩子一 等的才智。
可以这样讲,
苏轼继承了祖父的豪爽和旷达,
继承了父亲的智慧与雄心,< br>继承了母亲的文雅与宁静。
我们已经可以不足为奇了,
在这样一
个环境下,小苏 轼如同雨后的春笋一般,势不可挡地破土而出,并茁壮成长起来。

2

< br>眉山城外的玻璃江依旧日夜不停地流淌着,
苏宅院内的那棵老桂树,
花儿开了又落,落了又
开。时光悠悠,岁月静好。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人生的这两大喜事,在苏轼十八岁到二十岁的这几年间,接踵
而来了。

苏轼才华横溢,
青年才俊,早已在十里八乡小有名声,上门说媒的媒婆每日里络绎不绝。苏
轼的 父母在精挑细选之后,终于选中了一位青神姑娘。

青神,
是个地名,从眉山城沿玻璃 江向南走十五里便到了。在二老看来,与其让儿子娶个他
乡媳妇水土不服,
倒不如在本地找一个 知根知底的人家,
毕竟是同饮一江水,
相处起来也会
更容易吧。

苏 轼对自己的另一半自然是没有选择权的,
他最初对这桩婚事的态度,
我们已无从可考,

猜想他总会多多少少有些不满意吧。
然而在当时那个社会,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br>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时当如此。那时的婚姻,三分靠人为,剩下的七分,只能听天命了。

上天终究是对苏轼不薄的。这一点,
当他亲手掀开新嫁娘的红盖头,看到那张若水明眸,如
花笑颜的时候,自然就明白了。

新嫁娘只有十五岁,却于羞涩中透出落落大方。她娘家姓王,单名一个弗字。

3 / 18
王弗。请大家记住这个女子的名字吧。正是她的智慧,正是她的体贴,正是她的能干,正是
她的温柔,
陪伴着苏轼走过了整整十一年的风雨历程,
而这十一年,
正是苏轼初入仕 途最难
走的十一年。
两个人琴瑟相和,
甘苦与共,
留下了深厚的感情,
以至于在妻子去世的十年后,
远在千里之外任密州太守的苏东坡,午夜时分梦到妻子,竟然激动得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
行。


3.
在中国古代,读 书人的唯一出路便是参加科举,考取功名。在苏轼的家中,
他的叔叔和舅舅
们都已做到了这一点 ,只有他的父亲苏洵,屡战屡败,名落于孙山之外。

仁宗嘉佑元年,
也就是公元一零 五六年,
他又要上路了,
只不过与以往的形单影孤不同,这
一次,
是父子三人 。
在苏洵的心中,
除了对自己功名的那点不甘心之外,更多的是增添了对
自己这两个儿 子前程的期待。


十年寒窗无人晓,一举成名天下闻。

这是那个 时代的读书人心底最大的理想。当年中唐的
大诗人孟郊状元及第之后,
跨马游街,
曾无 限感慨道:

春风得意马蹄急,
一日看尽长安花。


又是春风拂面,又是花香如海。只不过,时空易转,长安变了开封。

五月初的开封,
乍暖还寒。车水马龙的街头站着两位玉树临风的青年人,左右地张望,
眼神
中流露出的 是好奇与渴望。
正是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
兄弟二人都是第一次离开家乡来到这
繁华的 大都市,
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
望着阡陌交通的街道,
似乎也在寻找着未来属于他们< br>自己的那条路
……

礼部的初试在秋天如期举行了,
苏轼和他的父兄三 人都顺利地通过了初试。
接下来是最为关
键的殿试。那一年的主考官正是文坛领袖欧阳修,题目 是为政的宽与简。

欧阳修在读到苏轼的卷子时,
眼前一亮,
顿时被这个年轻 人质朴的文风和犀利的见解吸引住
了。当然,
欧阳修在当时并不知道这张卷子的主人是谁,按照宋朝科举的规矩,考生在答完
试题后,
要由专门的人员再进行抄录,
并且不署 姓名。
此举就是为了防止考生与考官之间有
暗中交易。
欧阳修拿着这张没有姓名的试卷 看了一遍又一遍,
爱不释手,
他又把这篇文章传
于其他的判官,众人一致击节叫好。< br>
4 / 18
毫无疑问,
这本应该是一张位列头名的试卷,
然而欧 阳修却自信地认为,
在当世众多的举子
之中,
能够写出这种出类拔萃的文章的,
只有他的学生曾巩一人。
于是,为了避免别人说自
己偏袒的闲话,
欧阳修将本已题向 头名的笔锋一转,
给了一个第二名。
苏轼就这样错过了一
个做天下第一的机会。
这真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不过在九百多年之后,
我们再调转回头去看,
这个当年的第 一名与第二名,于苏轼在后人心中的地位来讲,又能有什么差别呢?

欧阳修真是一个可爱的老 头,
他对苏轼才华横溢的欣赏毫不隐瞒,
也毫无顾忌。
他曾当众对
同僚高声叫 道:

老夫当退让此人,使之出人头地!

还有一次,在和儿子吃饭的时候又 谈到
了苏轼,他笑着对儿子说:

小子你记住,再过三十年,全京城里没有人再谈论你 老爸我的
文章,到那时侯,他们谈的说的佩服的嫉妒的都将是这个苏子瞻啊
……”
这话 固然是一句戏
言,但我们从中也隐隐约约地看到,新老两代文坛领袖之间的接力棒正在悄悄地交接着。< br>
4


正当年轻的苏轼

春风得意马蹄急

的时候,一个噩耗从千里之外的家乡传来:母亲去世了。

程家小姐
(请允 许我仍用这个称呼)
直到闭上眼睛的最后一刻,
仍然不知道自己的夫君和两
个儿子已经 高中的消息。
可以想象,
在丈夫和儿子远赴赶考这一年多的日子里,
她曾无数次
来到城外的玻璃河畔,向着东北的方向望着盼着。
她在自家的庭院里徘徊,
孤零零,遥想着< br>当年教儿子读《汉书
·
范滂传》的情景:那一次,小苏轼突然问道:

母亲,我长大之后若做
范滂这样的人,您愿不愿意?

母亲骄傲地抬起头,欣慰地笑道 :

你若能做范滂,难道我不
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那一年,苏轼只 有八岁,自己也只是三十出头。时光荏苒啊,当年自
己的满头乌发转眼已染上一层青霜,
当年那 轻柔娇好的腰身也变得佝偻起来。
她把自己的青
春和最好的华年都用来相夫教子,而最终,却没 能亲耳听到自己魂牵梦萦的那个消息
……

苏轼父子风尘仆仆地赶回家乡。
其 时,程家小姐已经去世多日了,
一家人乱成了一团,
悲不
自禁,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 传》里是这样描述的:

苏家父子三人急忙返家,到家只见母
亲已去,家中一团纷乱, 篱墙倾倒,屋顶穿漏,形如难民家园。


5


一年零三个月的母丧过去了,苏轼决定和父亲、兄弟举家东迁开封,离开这片伤心地。

5 / 18
虽然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年半的时间,
但是京城里的人们并没有将苏氏父 子遗忘。
苏洵被任命
为校书郎,
具体的工作就是为皇帝作传。
而苏轼和苏辙兄 弟在欧阳修的推荐下,
都通过考试
获得了朝廷赐予的等级。
据说,
有一次宋仁 宗读到兄弟二人的功课,
也就是写给朝廷的策论
文章时,非常兴奋。
策论上到底写了什 么内容,我已记不清楚,只知道这个仁宗皇帝回到后
宫的时候,竟得意忘形地对皇后说道:
“< br>皇后啊,你知道我今天下午都做了些什么?哈,我
今天已经为我们的后代选好了两个宰相呢!

苏轼的第一份工作叫做凤翔府判官。
凤翔,
位于今日陕西省宝鸡市的 附近。
这是苏轼夫妇第
一次离开父亲和兄弟,独立在外生活,日子非常难过。由于苏轼已经名声 大噪,上门拜访结
识他的人络绎不绝。
但凡诗人,
不外乎两种处世哲学,
一种 是怀疑一切,
另一种是相信一切。
苏轼显然是后一种人,
他喜欢广交朋友,
并 且认为天下并没有坏人。
这种单纯的想法对于初
涉宦海的他来讲,是非常危险的。幸好有他的妻 子王弗时时在一旁提醒与叮咛,其时,
王弗

贤内助

的作用体现得 非常重要。

苏轼在凤翔结交的这些所谓的朋友中,
有不少人对他日后进行了迫害,< br>也有不少人在他受难
的时候落井下石,
当然也有极少的几位真朋友,
一直给予他 支持与帮助。
我们就挑一位最有
意思的人来说吧。

陈糙,号季常,是凤翔太 守的儿子。这位凤翔太守是武将出身,在性格上与苏轼颇合不来,
甚至可以说是交恶。
然而他的 这个儿子却是性情中人,为人豪爽不羁,
最爱骑马打猎,
饮酒
赋诗,
很对苏轼 的脾气,
两个人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这个陈季常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
是怕老婆,
传说他的夫人非常凶悍,
稍不如意便对郎君非打即骂。
这事被苏轼知道了,
他 是
很顽皮的一个人,喜欢拿朋友开玩笑,便写了一首打油诗送给陈季常:

龙丘居士亦 可怜,
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柱杖手落心茫然。

这诗写得很损,将好朋 友奚落了一
番。陈糙看后,哈哈大笑,不以为然,继续怡然自得地过着他惧内的生活。后来,

河东狮


便成了一个很经典的掌故,甚至被后人几度改编搬上舞台和荧幕。 然而就是这个被苏东
坡笑话怕老婆的陈季常,
在苏轼生命中的最低潮,
被贬黄州的期间 ,
几次来看望照顾这位老
朋友,非常义气。

6


6 / 18
三年的任期满后,
苏轼回到开封进史馆任职。
在接下来的两年 中,
他最挚爱的两个亲人先后
离他而去了。分别是他的妻子王弗和父亲苏洵。

伤心的往事不想多说,就此一笔带过吧。

居丧两年零三个月之后,
苏轼重返 京都,
时年三十三岁。
他政治生涯舞台上最浓墨重彩的大
幕正在徐徐拉开
……

7


在神宗即位后的几年里,
有宋一朝的政治舞台上是 可以称得上群星闪耀,
热闹非凡的。
活跃
其间的,不乏我们所熟悉的那些如雷贯耳的大 人物:苏东坡、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韩
琦、文彦博、苏辙、范仲淹
……
我们跳出 这一串眼花缭乱的名单,只谈苏轼与王安石。

在苏轼初登庙堂的时候,
正赶上王安石 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
那时的朝廷几乎成了战场,

日的臣会都会爆发一张唇枪舌战。
王安石的变法,
引来了一片反对之声,
这其中就包括我们
刚才列出的那些名单 。
在这场所谓的

流俗



通变
的较量中,
虽然

流俗派

在人数上占有绝
对的优势,
但获得最初胜利的却是

通变

派。
原因很简单,
一是当时的大权俱在王安石手中,
二是

通变

派的支持者虽然不多 ,但只要有下面这一个人就足够了,那便是欲有一番作为的
年轻皇帝宋神宗。

历史上 任何一次变法都是有利有弊的。
实事求是的讲,
王安石的变法确实是出自一片强国富
民 之心,
没有任何沽名钓誉或者一己之私,
但是,
他确实是有些急于求成,
并且 太理想化了。
苏轼很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的危害,
并且予以指出。
但无奈王安石已经草 木皆兵,
又是出了
名的

拗相公

,一点也听不进去和自己 相反的意见。他对待异己的方法不是压制就是贬罚,
他变法的决心固然可以理解,
但采取的做法 实在很不聪明,
致使大量的人才无法发挥出才能,
最后自己也落得个众叛亲离
……
苏轼的性格很直,
虽然当时他的官位还很卑微,
但也绝不轻易改变自己的主张而 去忍气吞声
逢迎别人。渐渐地,这两个人在政见上变得水火不容。

其时,
北 宋王朝的政坛已是风起云涌,
人员变动翻天覆地。
让我们来看一看在这短短两年间
都发 生了什么:


7 / 18
公元一零六九年,
王安石当政不久,
御史中丞吕晦第一个向皇帝弹劾他的新法,
结果惨遭革
职;

同年,明相范仲淹之子范纯仁,不满王安石整肃御史台的做法,进行反抗,遭到流放。

两月后,老宰相富弼向朝廷提出辞职归隐,后被降职为博州太守;

公元一零七零年二月,元老重臣韩琦和张方平,申请告老还乡。

当月,司马光对枢密使一职拒而不受,也遭贬降;

九月,内阁大臣赵怀提出辞职;

同年,老臣曾公亮,以年老多病为由,提出辞职;

次年九月,一代文坛领袖欧阳修,辞去一切职务,归隐于安徽富阳。

皇帝,是个好皇 帝,年轻有为,励精图治;臣子,也都是好臣子,不消说这些所谓

流俗派

的人物,个个高风亮洁,
为文为政均流传后世,就是他们共同的政敌
——
王安石,也绝不能
说是个坏人,在他势力倒台,身死之后,复为宰相的司马光发出了一道命令:
“< br>王安石为人
并不甚坏。其过端在刚愎自用。朝廷应以优礼葬之。


我 不知道如何来评价这场政坛斗争,
但很明显,
这不是能用孰对孰错这样简单的评语概括的
了的。文人们的理想是修身、治国、平天下,然而理想的实现总要经过百转千回,让后人产
生无限感叹 。

在当时的情况,
王安石已然一手遮天,
达到了他政治生涯的最高峰,苏轼的政友们或隐或退
或被贬罚,一个一个都离庙堂而去。时年苏轼三十六岁,血气方刚,一身傲骨 ,仍坚持与王
安石的斗争,向皇帝三上万言书,洋洋洒洒,据理力争。

结果等来的是一纸贬为杭州通判的圣逾。

8


8 / 18
杭州,人间天堂。

一提到杭州,
便会不由自主想到西湖。
历 史上的西湖有两个时期最为美丽,
一个是白居易的
西湖,另外一个,就是苏东坡的西湖。


苏州杨柳任君夸,更有钱塘胜馆娃。

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


这是前朝的杭州太守白居易吟咏苏小 小的诗,
他也许没有想到,
二百多年后,
真的会有一位
苏姓后人,同样踏着自 己的足迹来到苏小墓前,慨然叹息。

熙宁四年,
也就是公元一零七一年的十一月,< br>苏轼在一阵秋风涌起的时候来到了杭州。
心灰
意冷的他,一下了马车,便匆匆赶到西湖, 掬起一捧已有寒意的湖水,洗去一脸的征尘,幽
幽地说:

我累了,就在这好好地歇歇 吧
……”

杭州的闲适与苏轼的才情,融合得天衣无缝。苏轼到了这里才发现,

人间天堂

果然是不虚
此名。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 长闲胜暂闲。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从那一刻
起,他已经深深地爱上了 这座城市,甚至于超过了他的家乡眉州。

朋友
——
永远是苏轼生命中不可缺 少的主题。他生性旷达豪爽,总以真心实意待人,为此,
他受过不少伤害,
但也得到了不少一辈 子也隔不断的好朋友。
在杭州的这段日子,
他结识了
诗僧参寥,以及两个忘年交
——
被后世称为

苏门四学士

的张耒和晁补之。
此时,
苏轼的第一个妻子王弗已经去世八年了,
现在的苏夫人是王弗的小堂妹,
比 苏轼小了
整整十一岁的王闰之。
闰之比起堂姐来,
少了一份干练,
但她的温情 与柔顺正是丈夫所深深
怜惜的。
她从不对丈夫的事情指手画脚,
只是默默地一直在背后 支持着他。
苏轼由于朋友多
应酬多,难免会出没于烟花柳巷,会见各色人等,但是在丈夫回家之 后,闰之从不追问,也
并不怀疑。
当世有很多女子在研究如何驯夫,
方法万千,
却终究失败,
而早在九百年前的王
闰之却已掌握了最高明的驯夫术,
方法只有五个字 ,
那便是:
信任与体贴。
公元一零七四年,
在苏轼三十九岁的时候,闰之相中 了杭州十二岁的歌女朝云,并一手操办为丈夫纳为侍妾,
这恐怕是王闰之一生中做出的最大的一个决定,
然而日后的事实证明,
这一个决定是多么的
英明无比!

9 / 18

梦中的婚礼钢琴曲谱-怀念母亲教案


梦中的婚礼钢琴曲谱-怀念母亲教案


梦中的婚礼钢琴曲谱-怀念母亲教案


梦中的婚礼钢琴曲谱-怀念母亲教案


梦中的婚礼钢琴曲谱-怀念母亲教案


梦中的婚礼钢琴曲谱-怀念母亲教案


梦中的婚礼钢琴曲谱-怀念母亲教案


梦中的婚礼钢琴曲谱-怀念母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