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检测试题(含答案)

绝世美人儿
776次浏览
2021年01月18日 19:5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木乃伊图片-有机化学答案

2021年1月18日发(作者:樊恭寿)
---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
.试卷共
6
页,满分为
16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2
.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考试证号等认真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请认真 核对规定填写的项目是
否准确、条形码上的信息与本人是否一致。

3
.所有 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用
2B
铅笔填涂,主观题答案必须用
0.5
毫米 黑色签字笔填写
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语文Ⅰ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15
分)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知识是人类在认识自然、适应自然以及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一切经验的积累。

人类由

的懵懂

时代进而步入 高度发达的智慧文明时代,人类自身从自然性
的人成长为社会性的人乃至有

的人,靠的就是不断地学习。正是一代代人的孜孜探
求,才托举起今天的人类社会。

A
.茹毛饮血

愚昧

素养
B
.茹毛饮血

蒙昧

教养

C
.刀耕火种

愚昧

教养
D
.刀耕火种

蒙昧

素养

2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3
分)

A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今冬的第一场雪给家乡带来了这个季节特有的风< br>景,落了雪的世界是恬淡的,是迷人,是静谥的。

B
.“鬓衰头似雪,行步急 如风”,第二军医大学吴孟超院士从医近
70
年,现在虽然已经

90
岁高龄,但仍披甲执刀,工作在医学科学领域。

C
.“当时明 月在,曾照彩云归”,漂泊他乡的游子,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让慈母放下深深的
牵挂,而他们自己,又有 多少次在梦里回到故土家园?

D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夏完淳 父子葬于此已有三百六十多年,但墓园一
片寂静,无人凭吊,我在碑前站好,举行这只有一个人的祭奠仪 式。

3
.下列谦敬词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李老师送给小张一支钢笔,小张收下了钢笔,并感谢李老师的惠赠。

B
.有幸跟随先生您学习书画近十年,但尚无成就,我真是忝列门墙了。

C
.我们全家这次来扬州旅游,叨扰了你们这么多天,真是不好意思了
!
D
.分别这么多年了,你还好吗?还是原来的模样吗?我真的很垂念你!

---
---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 组是(
3
分)

尴尬是一种可贵的能力,

。要是你忽然发现你处在了尴尬的地位,










,这差不多能算规律。

①这不值得惊慌

②也最好不要逃避

③质问你的信仰

④莫如由着它日日夜夜惊扰你的良知

⑤因为反躬自问是一切爱愿和思想的萌芽

⑥进退维谷之日正可能是别有洞天之时

A
.⑥①②④③⑤
B
.⑤①②④③⑥


C
.⑥④③②①⑤
D
.⑤④③①②⑥

5
.下面的图表是交通运输部
2015
年发布的乘客使用专车上班或出行与距离远近关系的比例图,
相关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上班订单占比

出行订单占比

A

10
公里的路程内,乘客使用专车的订单占比明显较高。
B

10
公里的路程内,出行使用专车的订单占比高于上班选择专车的。

C
.随着上班和出行距离的增加,乘客使用专车的订单占比在不断地减少。

D
.就出行而言,距离的远近是决定乘客是否使用专车的重要因素。

二、文言文阅读(
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

9
题。





王安石

呜呼,荀卿之不知礼也!其言 曰“圣人化性而起伪”,吾是以知其不知礼也。知礼者,贵乎
知礼之意,而荀卿盛称其法度节奏之美,至 于言化,则以为伪也。亦乌知礼之意哉?夫礼始于天
而成于人,知天而不知人则野,知人而不知天则伪。 圣人恶其野而疾其伪,以是礼兴焉。

今荀卿以谓圣人之化性为起伪,则是不知天之过也,然彼 亦有见而云尔。凡为礼者,必诎其
放傲之心,逆其嗜欲之性。莫不欲逸而为尊者劳,莫不欲得而为长者让 ,擎跽曲拳,以见其恭。

---
---
夫民之于此,岂皆有乐之之心哉 ?患上之恶己,而随之以刑也。故荀卿以为特劫之法度之
威,而为之于外尔,此亦不思之过也。夫斫木而 为之器,服马而为之驾,此非生而能者也。故必
削之以斧斤,直之以绳墨,圆之以规而方之以矩,束联胶 漆之,而后器适于用焉。前之以衔勒之
制,后之以鞭策之威,驰骤舒疾,无得自放,而一听于人,而后马 适于驾焉。由是观之,莫不劫
之于外而服之以力者也。然圣人舍木而不为器,舍马而不为驾者,固亦因其 天资之材也。今人生
而有严父爱母之心,圣人因其性之欲而为之制焉,故其制虽有以强人,而乃以顺其性 之欲也。

圣人苟不为之礼,则天下盖将有慢其父而疾其母者矣。此亦可谓失其性也。得性者以 为伪,
则失其性者乃可以为真乎?此荀卿之所以为不思也。

夫狙猿之形,非不若人也 ,欲绳之以尊卑而节之以揖让,则彼有趋于深山大麓而走耳,虽畏
之以威而驯之以化,其可服邪?以谓天 性无是而可以化之使伪耶,则狙猿亦可使为礼矣。故曰礼
始于天而成于人,天则无是,而人欲为之者,举 天下之物,吾盖未之见也。

(选自《王安石文集》)

6
.下列加点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
.逆其嗜欲之性

违背

B
.束联胶漆之

胶水


C
.故其制虽有以强人

胜过

D
.天则无是

天性

7
.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
.吾是以知其不知礼也


以是礼兴焉


B
.圣人恶其野而疾其伪

莫不欲逸而为尊者劳


C
.夫民之于此


故荀卿以为特劫之法度之威


D
.莫不劫之于外而服之以力者也


则彼有趋于深山大麓而走耳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⑴夫斫木而为之器,服马而为之驾,此非生而能者也。(
4
分)

⑵圣人苟不为之礼,则天下盖将有慢其父而疾其母者矣。(
4
分)

9
.荀子和王安石对于“礼”的看法有什么不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4
分)

三、古诗鉴赏(
11
分)

10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兴八首·其六

杜甫

瞿塘峡口曲江
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
---
花萼
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刚结束,蜀地仍战乱不息,诗人时年
55
岁,滞留夔州。②曲江:
地名,在长安城南。③花萼:花萼相辉楼,在长安南内兴庆宫西南隅。 据载,唐玄宗开元二十
年,从大明宫依城修筑复道,达南内兴庆宫,直至曲江芙蓉园。④入边愁:传来边 地战乱的消
息。

⑴请分析首联的作用。(
3
分)

⑵请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
4
分)

⑶作者在诗歌中兴发了哪些感慨?请简要概括。(
4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
8
分)

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韩愈《师说》)



,血色罗裙翻酒污。(白居易《琵琶行》)

⑶若夫乘天地之正,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⑷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⑸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有所广益。(诸葛亮《出师表》)

⑹从今若许闲乘月,

。(陆游《游山西村》)

⑺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论语·学而》)



,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五、现代文阅读(一)(
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2

15






张大威

不知是一个村庄在走来走去寻找一株老树,还是一株老 树在走来走去寻找一个村庄,总之,
一个像样的村庄必有一株老树,一株老树必定对村庄有着存在的意义 。

这样的老树,一定会是器宇轩昂、气质高贵,树干坚硬如铁,枝叶莽莽苍苍。一株老树就是
一团山一样蓊郁的云,它可挽住清风,衔住夕阳,挂住月亮,揽住飞鸟。人在老树的影子里行
走 ,像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滑行。老树一年四季会伸出颜色不断变幻的手——绿色的手,褐色的
手,金色的 手,依季节的不同而定——轻轻抚摸村人的脊背,抚慰他们的忧伤,缓解他们的劳
苦。

老树最美的时候是在秋天。秋天纯净的云层与晶莹的霜霰,将老树变成了苍黄色。此时,夜
凉如水,老 树的叶子在月光下,一片片变得如玉蝴蝶一般透明。村人聚集在老树下,话语像弹丸
一样,在月光的斜坡 上顺流而下。春天种下的庄稼籽粒是否饱满,夏天娶的媳妇是否已经怀上娃
娃,入秋时配的母猪是否有小 猪崽已经坐胎……一团腾腾的俗世烟火,一种实实在在的日子波


---
---
涛。老树像神,聆听着,喜悦着,悲伤着,它的枝枝叶叶守护的,是流溢的粮食,生殖 的人畜,
苍生的柴米油盐。

村庄的老树下,没有悠闲安逸的隐者,没有轻若水烟的白 云。如果有一位母亲挎着一篮子还
带着大地温凉体温的土豆,歇息在老树下,那也只是劳动乐曲的一个简 短的休止符。这位母亲将
土豆篮子放在脚边,她安详地坐在树阴下,相当满足地瞅着她的一篮子土豆。即 便是一位贵夫人
瞅着自己价值连城的宝石,也没有这位母亲瞅着这一篮子土豆的眼神更澄明、美丽、高贵 。是在
什么样的星辰下,什么样的细雨中,这位母亲将希望、梦想和土豆的种子一直下到了大地温厚的< br>被子中,并日日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夜夜怀着喜忧参半的心情,企盼着那些玛瑙一样的小土
豆 ,新月一样一点一点地长胖呢?

如今丰收了,篮子在,土豆在,母亲在,老树在。短暂的一瞬 ,她靠着老树粗大的根系睡着
了。她是劳累的,成年累月艰苦劳作的风霜,雕塑和定型了她脸上的每一块 肌肉,她歇息时,劳
累还是紧紧地跟随着她,她坐着,可她还是显得劳累。

村庄的本质就是劳累,田园诗中的村庄是用来想象和溢美的,不是用来居住和生存的。

再看看树阴下卧着的两头牛吧,它们正静静地在一堆草前嚼食,在耕耘的间隙里,补充着继
续耕耘的体 力。牛吃饱了,双目微合,我看到牛开始做梦,是一个关于耕耘的梦。耕耘的梦是牛
的安慰,它能从老树 下一直追逐牛到天涯海角。村庄中的牛,能甩掉什么,也甩不掉关于耕耘的
梦。梦里,等待耕耘的土地广 阔无边,赶牛人的鞭子在云天下啪啪作响,耕耘杖是一只坠地的飞
鸟,要牛来帮助它一次次腾空而起。梦 里的牛想,要是能够有点闲暇美美地做上个关于闲暇的
梦,该有多好。等把眼前的这块地耕完了,一定要 躺在老树下,好好地睡上一觉,做一个只嚼食
青草,一垄地也不耕,就干待着的梦。

醒时耕耘,梦中耕耘。村庄如此,人畜都是如此。

老树越发苍老了,但它还在支撑着 村庄的壮美。有一天,一个小女孩手上攥着一粒树种,从
老树下跑过,当她摊开手掌的时候,一株碧绿的 小树苗便长在了她的掌心。


(选自
2016
年第
6
期《散文》,有改动)

12
.请分析第二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4
分)

13
.为什么会说老树最美的时候是秋天?(
4
分)

14
.结合全文,说说老树对一个村庄的存在意义。(
6
分)

15
.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
6
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
18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6

18
题。

是时候关闭你的上帝视角了

王梦影

1
和颐酒店遇袭女性 ,衣着得体,遇事冷静,还是遭遇了质疑:怎么这么晚回房间?上个
月,一位母亲在电梯里阻止男子吸烟 ,被拳脚相加,却遭微博红人怒斥:怎么做母亲的?不能忍
气吞声么?本月初,一位中国旅日女留学生在 家中遇害,嫌疑犯是她友人的同居男友。据被害者
---
---
母亲陈述,凶手有 家暴倾向,友人不得不向遇害女生寻求庇护,借住家中。这位姑娘仿佛已经无
可指摘了。可她似乎仍有“ 不足”之处:怎能如此善良?警惕心呢?

2
在每一起事件中,不幸已经发生,公众讨 论无法弭平伤害或挽救生命。它的意义在于警
示:未来避免悲剧重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3
可是焦点往往偏移了。“键盘侠”常常分成几派,争论受害者是不是还有改进的地方。更糟的是,对受害者的审视会变成某种暗示,从键盘上蔓延到人心里,内化成为整个社会心理的一
部分 ——成为受害者是羞耻的。受害者有罪论并不新鲜。自
1965
年威廉·莱恩提出这个名词开< br>始,不公正的社会文化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围观者的头脑,让他们下意识地认为受害者有罪。
< br>4
我更愿意相信,如今很多评论者并不想给谁冠上罪名。他们只是迫切地想知道一个问题的
答案:为什么不幸找上这个人?肯定有哪些值得警惕的地方——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5当事件已经发生,过程已经了解,这种找寻似乎非常容易得到答案。身在其中的人总是显
得漏洞百出 。就像我躺在柔软的沙发里抱着爆米花,对着恐怖片里的傻白甜不断痛心疾首:门口
就是怪兽啊,半夜三 更听到响动,出去看个啥!我看到那个人进地下室了,你就别跟着下去了!
如果是我的话,一定能活到片 尾。这个逻辑似乎是通顺的,因为我们开着上帝的视角。

6
当我们俯视受害者,他们 似乎总有可以提高的地方:犯傻、心软、莽撞……但当自己置身
真实世界,没有上帝视角,无法看到事态 发展的进度条,不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再也不能
够辨认每一个路人的忠奸,我们发现,这个世界太 复杂了。简单的逻辑尽管方便,却通常并不可
靠。我们站在当事人的位置,不一定能做得更好。

7
其实,我们的安全感或许根本就找错了方向——约束受害者再严厉也是没用的。
< br>8
用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能量,完全可以用来追问和督促——被诈骗者利用的个人信息是如
何泄漏的?公共场所的监控和警察的及时反应如何到位?遭遇家暴的妇女有没有更安全的求助机
构?< br>
9
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数十名高矮胖瘦的性侵受害者和歌星
Lady Gaga
一起走上舞
台,共同演唱“直到它发生在你身上,否则你不知道我的感受如何”。当时 的副总统拜登介绍他
们时这样说:“他们不断问自己,我做错了什么?事实上,他们什么都没做错。”< br>
10
不幸永远在发生,之所以没发生在我们身上,或许绝不是某种优越,只是幸运而已 。下一
次,关闭上帝视角,像凡人那样去参与公共事务,会是更积极的态度。

(选自
2016

11

16
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6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6
分)

17
.简要概括具有“上帝视角”的人有哪些表现。(
6
分)
18
.结合文章内容,列举“关闭上帝视角,像凡人那样去参与公共事务”的正确做法。(
6
分)

七、作文(
70
分)

19
.根 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世间最让人消受不住的,就是对美的祭奠。

——余秋雨


---

木乃伊图片-有机化学答案


木乃伊图片-有机化学答案


木乃伊图片-有机化学答案


木乃伊图片-有机化学答案


木乃伊图片-有机化学答案


木乃伊图片-有机化学答案


木乃伊图片-有机化学答案


木乃伊图片-有机化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