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诗词及古今绝句山水诗创作谈

绝世美人儿
511次浏览
2021年01月18日 20:3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超好听的英文歌-读童年有感

2021年1月18日发(作者:倪鸣时)

山水田园诗词及古今绝句山水
诗创作谈

一、几种常见的山水田园诗词类型

--
—提交芦溪县诗词学会“山水田园诗词创作研讨会”

曾建开


山水田园诗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一个重要的种类,作品数量巨
大,流传至今的精品也 有不少,
2006
年,我曾撰写过一篇名为《山
水田园诗作法》
的文章发在“ 诗文天下社区”论坛上,
互联网上也有
一些人转载过它,
但是该文一直没有在诗词刊物 上发表过。
不过今天
我不准备在这里谈所谓的“作法”,
只是想结合在我们的会刊《芦溪
诗词》
第二期和第三期中刊发过的一些山水田园诗作,
谈一下几种常
见的山水田园诗词类型,供大家参考。


一、运用白描手法,诗中饶有情趣,育清新淡雅之作。






古代的山水田园诗风格淡雅,意境优美。如王维的《山
中》诗:“荆溪 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在对自然山水的描写中,
追求一种空灵的意 境,
并且寄寓着一种醇雅
的情趣。






在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中,大多运用白描手法,极少有用
比兴手法的。如南坑中镇中邓 朝雩老师的《游天子山》



天子山上薄岚飘,孔雀开屏傲碧霄。

我自攀峰上陡峭,风光一览看天娇。







龙成前的《袁江杂诗(五)




蓝天飞燕舞东洲,两岸车行似水流。

远看濂溪图画里,烟云袅袅亮新眸。







钟恒彩的《巫山一段云

· 在大岭至团丰公路上散步》
词:




散步团丰路,晨曦伴鸟鸣。精神爽利步轻盈,拂面晓风
生。


公路风光美,两旁树木青。路中花带丽而馨,步步好心情。







刘政生的《西江月

· 芦武公路》






岭峻腹中穿洞,川深水上架桥。丛林叠嶂彩绸飘,如
画新村更俏。


往昔穷乡壤僻,
如今路坦楼高。
车流滚滚访罗霄,
满载游人歌笑。








所谓白描,
是指文字上平白如话、
不施渲染烘托的写作风
格。
鲁迅在他的
《南腔北调集< br>
· 作文秘诀》
中对白描一词作过这样
的解释:
“‘白描’却并没有 秘诀。
如果要说有,
也不过是和障眼法
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 。”用这种白描手法
做的诗,少用修辞手法,也不用典故,诗风清新淡雅,一看就懂。


二、注重情景相融,力求诗中有画,创意境幽远之作。






古人创作山水田园诗时,非常注重形象思维的运用,尽
量使 之诗中有画,
借景传情,
情与景相得益彰。
如王维的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此诗中间二联的画面清晰、生动,
非常传神。
《芦溪诗词》
中也有不少这类作品,
如邓世萍的
《夜
泛明月湖》



朗朗长空明月高,轻舟水上弄波涛。

晚风吹得游人醉,把酒湖中问碧霄。


邓世萍这首绝句,
句句入画,
四句诗共同构成了一幅朦胧而又美丽的
湖上夜游图。





徐庆芳的《游玉皇山》


玉皇山色美,流翠湿人衣。

深壑清泉冷,幽林白鹭飞。

有心听竹语,无意悟禅机。

不得山居久,归来忆采薇。


此诗首联和颔联写景,
二句“流翠湿 人衣”从王维诗“空翠湿人衣”
而来,
而着一“流”字,
似更使人感觉到山色的生动与 活泼。
“深壑
清泉冷,
幽林白鹭飞”两句诗中有画,
可绘可想,
散发 出一种清幽之
气。颈联上句“有心听竹语”,情趣盎然。竹非能语,清风拂竹之音
也。下句“无 意悟禅机”,言唯喜山而已。尾联“不得山居久,归来
忆采薇”发一感叹,
玉皇山风光虽然这么 好,
可惜“我”不能在那里
久留,只能做到归来后回想一下过去在玉皇山下生活的那些日子了。
《史记伯夷列传》载,周武王灭殷之后,“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
周粟,
隐於首阳山 ,
采薇而食之。
”后因以“采薇”指归隐或隐遁生
活。作者曾在玉皇山下的张佳坊乡中 学任教多年,诗中的“采薇”,
应是指作者的这一段“隐逸”经历。





周英的《初游武功山》


青峦如鹤立,飞瀑荡云烟。

绿甸铺金顶,丹霞盖九天。

栈桥穿古树,灵石绕山泉。

此景凡间少,我心亦陶然。




周英这首五律,
前三联皆入画:
青峦、
飞瀑、
云烟、
绿甸、
丹霞、栈桥、古树、灵石、山泉,六句中列九个具象,这些具象通过
“ 立”“荡”“铺”“盖”“穿”“绕”等动词的衔接,
组合成了武
功山的整体形象。
全 诗四联的组织结构为“起——承——再承——连
转带合”的形式,前三联铺垫充分,尾联抒情。






笔者的《四题〈春江如画〉
(之一)




新叶葱茏鸟语喧,春江碧水翠笼烟。

粼粼倒影千丛树,袅袅渔歌一片船。

可是武陵人境里?会当彭泽酒旗边。

欲临此地邀明月,携友寻诗待晓天。


这首七律,是《四题〈春江如画〉
》四首中的第一首。多年前,笔者
在“诗 文天下社区论坛”任“天下采风”版面的首席版主,
有一天我
在“三月风”网站里的图片版面上 看到一幅图片,
画面上有一河,

中有一呈弯月形河洲,
洲头不远处一渔舟上 有渔人摇橹,
两岸绿树如
茵,
烟雨朦胧。
整幅图片已经后期制作染上了一层浅 浅的绿色,
非常
漂亮,于是便萌生了要为它做一首题图诗的念头。这首七律做成后,
我 立即将它发到了天下采风版面,
彭福顺老师看到它后和了一首。

有意要难一难他,< br>便再做了第二首。
就这样,
我每做一首他就和了一
首,
我一连做了四首 题这张图片的七律。
这第一首的前两联也都是写
景,系按图索句之作,将“诗中有画”反过来说 就是“画中有诗”。
颈联转为设问:
“可是武陵人境里?会当彭泽酒旗边。
”这么清雅 秀
丽的景色究竟是在哪里呢?是不是在陶渊明笔下的武陵源?要不就
应该是在他任过职的彭泽县 里?尾联抒发自己的奇想:
想与诗友们一
起到图上这风景里去赏月寻诗,
玩它一个通宵 才好。
当时我所看到的
这幅图片没有任何说明文字,
值到几年后我才知道这图上的美景 原来
就是江西婺源县的月亮湾。





再看李荔的《蝶恋花

· 游横龙寺》词(新韵)






柳簇鹅黄湖漾碧,二月寻春,处处着春意。草长莺飞花信递,
燕儿早把归程计。


钟鼓幽幽香火密,世外逢春,肯把春风避。
心挽千结恩怨替,春来春去人迢递。







横龙寺在今萍乡城南横龙公园。 此词虽名为写寺,但上
片写的却是公园,因这湖在山北,寺在山南,两处地方还差远着呢。
先写 湖后写寺,
说明作者是从山的北麓上去的。
“柳簇鹅黄湖漾碧”
使人看到春色,
“燕儿早把归程计”则使人感到亲切。
词的下片写横
龙寺的只有“钟鼓幽幽香火密”这一句。
如果继续将寺内的景观再详
细描述的话,由于词谱容量的限制,抒情的话就会容纳不下去了。< br>

三、关注农家农事,描写田园环境,成闲适恬淡之作。






古代诗作中,有不少描写、欣赏农村田园环境,关注农
家农事的诗篇。如东晋陶渊明的《归田园居》组诗、
《癸卯岁始春怀
古田舍》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唐代孟浩然的
《过故人庄》
,< br>王维的《新晴野望》

《渭川田家》
,宋代杨万里的《插秧歌》
《暮行
田间》
,陆游的《游山西村》

《岳池农家》

《牧牛儿》
、明代钱澄之的
《田园杂诗》
等。
现在,
诗词界将今人写 的这一类题材的诗作归入到
“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题材中去了。在我们芦溪诗友中,有
一些人曾经种过田,有的甚至现在仍在种田。
《芦溪诗词》上刊发过
一些此类题材诗词作品,< br>但是写得比较好的诗作数量很少。
这里我仅
举三例:




张吉群的《珠亭山竹林逸兴》



芬芳泥土自然风,吹到农家小院中。

一按快门留倩影,竹香醉倒众诗翁。


这是一首闲适之作,
描述了作者随众诗友到宣风镇珠亭山村采风所体
验到的 事。
“一按快门留倩影”一句具有很强烈的时代感,
如果换成
别的句子,可能就会分不 清是古人写的还是今人写的诗了。






徐庆芳的《春日》
(新韵)


农家耕种欢,无暇赏竹兰。

田野真天地,山林大乐园。

黄花开绿野,白水绕青山。

谷雨清明日,蛙声满稻湾。


徐老师的这首五律我也比较喜欢。
全 诗描写了农家与农事:
“农家耕
种欢,无暇赏竹兰”,也描写了农村的环境,而且着墨较多,有 声有
色:
“谷雨清明日,
蛙声满稻湾”——有声,
读者似乎看到了一只只的青蛙在田埂下正鼓胀着腮帮子一张一合地对歌;
“黄花开绿野,

水绕青山”— —黄、绿、青、白,色彩鲜明。这里,春日农村给作者
的感受是“田野真天地,
山林大乐园”,
是一种清新美、
自然美的享
受。
通过对全诗的诵读,
读者也会被他所 描述的田园环境所感染,

愉悦。
作者那种热爱农村、
喜爱田园风光的思想感 情洋溢于字里行间。




再看笔者的《南乡子

· 春日》词:






绿树掩山家,摩托声催紫燕斜。谁闹芳菲红烂漫?堪夸,
可爱桃林无数花。


陌草发新芽,
两岸牛哞初启耙。
播种人归天已
暮,鸣蛙,西岭残晖吻落霞。< br>

这首词描绘的是山区农村春耕的画面。






绿树掩山家,摩托声催紫燕斜。——写农家,紫燕翩飞
在山间田野之中 ,
农家外面的路上有人骑着摩托车驶过,
也许骑车的
人正是这农家的主人,
他 或她正骑着摩托车驶出。
不是柴扉,
也不是
木制土车驶过,
也不是自行车驶过 ,
新时代农村的环境便显现出来了。






谁闹芳菲红烂漫?堪夸,可爱桃林无数花。——写农家
环境,
附近有盛开着 桃花的桃树林,
它们正在争红斗艳,
展现它们美
丽的青春花季。






陌草发新芽,两岸牛哞初启耙。——春草生长,草长莺
飞,河的两岸已进入春耕季节,农事繁忙。农夫正在赶牛耙田。






播种人归天已暮,鸣蛙,西岭残晖吻落霞。——天暮人
归、 田野蛙鸣、残晖落霞,组合成了一幅农村清丽的图画。






整首词中无一字议论或是直接的情感抒发,但通过各种
意象的选择与有机组合,作者已将自己愉悦的思想情感渗入其间,

者也不难读出作者这种对农村田园环境的欣喜之 情。




二、
古今绝句山水诗赏识

(诗词讲座专稿)


1
,何为山水诗

山水 诗,
是指描写山水景观的诗。即以自然风光、
主要是山川景
象为独立的审美客体,抒发着诗人对大自然奇妙造化的惊叹、
以及行
旅出游所触发的心灵感受,是以欣赏和感悟为 主要情调的一类诗篇。
说是山水自然风光,
其实也包括自然界里的各种自然景观和人造的景区景点,
尤其是有历史积淀的人文古迹等等。
山水,
是一个泛指的概
念, 可以是山,可以是水,也可以是荒原,是沙漠,是田野,不一定
非得山和水都同时出现。
而且,
诗人笔下所写的山水景观,
不一定是
亲身经历亲眼所见的实体景象,
也可以是 间接所见如画作、
影视中的
景象,
乃至诗人梦境所见或自己头脑里虚拟的景象。
简言之,
在一首
诗里,主题所表达的内容,只要包含有景观的元素、有景趣的内涵、
有景悟的色彩者,尽可归入山水诗的范畴。

山水诗是中国古代诗歌长河中最具特色的一大支流。

2
,山水诗的由来

山水是大自然的杰作。
骚客是性情人的翘楚。< br>当文人的情感与山
水的景观相碰撞、相交触、相濡染,便有诗的衍生,诗的变种。这变
种 ,便是山水诗的形成。

山水诗的形成一般认为是在东晋时期。

中国人历来 受
“天人合一”
观念的影响,
自魏晋以来便形成一种
亲近自然、
钟情 山水的风尚。
这种风尚在东晋时代的江南地区最早流
行。而受流风影响,山水诗便应运而生。虽 然在此之前,从最早的诗
三百到战国时期的《楚辞》
、乃至汉魏时期的诗赋,均有自然风景描< br>写的片断和章节,

《诗经
.
大雅
.
崧高》
中的
“崧高维岳,
骏极于天”

《楚辞
.
九章
.< br>涉江》中的“深林杳以冥冥兮,猿貁(
you
去声)之所
居。
山峻高以 蔽日兮,
下幽晦以多雨”

曹孟德
《步出夏门行
.
观沧海》
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陆士衡《赴洛道
中作二首》

“远游越山川,
山川修且广。
振策陟崇丘,
安辔遵平莽”
等等。
但所有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
还只是诗人活动背景及行旅心绪
的衬托渲染而 己。

到了东晋时期,
南迁的中原士族在江南原野纷纷修建庄园,
美好
的自然景象逐渐进入文人的审美视野,
而以老庄哲学为思想基础的玄
学也广为流行,这种淡薄 名利而亲近自然、追求心与“道”和谐统一
的超世观念,
促使文人更多地寻求对山水自然风光的 欣赏和感悟。

是,
一种把自然景观当作独立审美客体的山水诗便脱颖而出。
按南朝
人刘勰的说法,这山水诗的出现是在南朝宋初,所谓“宋初文咏,体
有因革,老庄告退, 山水方滋”

《文心雕龙
.
明诗》

。老庄告退,是
指以老聃、
庄周思想为特色的玄言诗和游仙诗的逐渐淡出。
山水方滋,
是指描写自然 景象的山水诗代之而兴。

虽然,以写玄言诗而著称的东晋诗人庾阐、孙绰,及以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形容雪景而被人誉为“咏絮才”的女诗人谢道韫,都
已有独立成篇的山水诗问世,如 庾阐的《登楚山》

《衡山》

《三月三
日》
,孙绰的《秋 日诗》
,谢道韫的《泰山吟》等。但一是数量不多,
还未成气候,
二是玄言未了,留老庄虚幻。
真正使山水诗昂首直入诗
歌殿堂而使得山水诗其后便盛极一时的是谢灵运和陶 渊明。

谢灵运是我国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著名诗人。
他的山水诗擅
长把 人带入美好的大自然中去领略一地一景的独特风光,
给人以清新
开朗的审美意趣。
而陶 渊明则在山水诗一类中独创了田园诗分支。

广义上来说,
田园诗也是山水诗,
也是对自然风光的欣赏与咏唱。

田园诗又有自已的特色,
因而习惯上有时也把田园 诗从山水诗中分离
出来。

中国山水诗的写作,
到了唐代便蔚为大观,
达到一个鼎盛的高峰。
此后便一直影响了诗词界一千多年,
使山水诗成为中国古代艺术最有< br>光彩的一颗明珠。

3
,山水诗的主要流派和风格特色


A
,二谢代表的赏景言志的山水诗流派


中国山水诗有一个萌生、 形成、发展的过程。在《诗经》和《楚
辞》
中,
自然风物已渐渐成为一种抒情手段了,
但还没有成为直接的
审美观照对象。晋

宋之际,诗人们将山水作为独立审美 对象,山水
诗便正式诞生。
谢灵运是山水诗的开创者,
谢眺接踵而起,
他们所 代
表的山水诗风在山水诗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也就是从
“二谢”

超好听的英文歌-读童年有感


超好听的英文歌-读童年有感


超好听的英文歌-读童年有感


超好听的英文歌-读童年有感


超好听的英文歌-读童年有感


超好听的英文歌-读童年有感


超好听的英文歌-读童年有感


超好听的英文歌-读童年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