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教材分析——整体框架介绍
绝世美人儿
758次浏览
2021年01月18日 20:4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对偶句大全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教材分析——整体框架介绍
冬去春来,在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顺利使用半年之后,
一年级下册也即将于新学期投入使用。
在一上努力做好 幼小衔接的基础上,
一下
教材继续平稳过渡,
螺旋上升,
有层次、
有 梯度地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年级下册教材的突出特点
一、内涵: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播
从语文课程的内容看,语
文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因
此,语文课程、语 文教科书,要以传承、弘扬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塑造民族精神
品格为己任,为学生潜移默化地注入精神营 养。
中华传统文化千姿百态
.
包罗万象,底蕴 深厚,源远流长。针对一年级小学
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一年级下册教科书从汉语言文化、节日民俗 等方面,
反映中华传统文化。
比如,借鉴古代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 姓》《声律启蒙》的形式,加以
改造,编入教科书,让学生在有节奏的吟诵中识字,像教材中的《人之初 》
《姓
氏歌》
《古对今》
;
《春夏秋冬》一课,也体现了中国传统蒙 学读物的编排特点,
其中的词和短语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语言典雅,富有文化内涵。
再如,利用汉字规律识字,在《动物儿歌》中,小动物的名字都是形声字,
《小青蛙 》
的
“青字族”
识字,
渗透了形声字规律,
让孩子在有趣的儿歌学习 中,
领略汉字的趣味与精妙,
《猜字谜》,利用了有趣的传统游戏形式,揭示了形声
字 的造字规律。
又如,
选编了
《端午粽》
作为课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及节习俗。
口语交际、“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安排了民间故事《老鼠 嫁女》、绕口令《妞
妞赶牛》
、
童谣
《孙悟空打妖怪》
等,
让学生感受传统故事中蕴含的趣味和道理,
领略传统语言形式的音韵美和结构美。
古代诗词的选用量也有所增加。
与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相比,
部编教
材 的文章数量虽然大幅减少,
但古诗却从四首增加到了六首。
并且,
每一次日积
月累中,也有层次地安排了成语、民谚、古代名言等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
二、梯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这套教材的编写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 ,
双线组织阅读单元,
每个单元语
文学习的目标都十分清晰,
在教材的课后练 习和语文园地中加以呈现,
努力做到
难度适宜,梯度合理,衔接自然。
每个 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如何安排的呢
?
教材注重梯度,每一学段、年级,甚
至一个学期的前 、中、后期,语文学习要素的安排,都是依照深浅程度形成一条
螺旋上升的线索。
这样的安排,
不仅考虑到了难度系数和教学适用度,
也体现了
语文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
这种梯度,
在一年级上册和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已有所安排和体现。
以阅读能
力训练这条线索来看,
一上要求
“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
“学习 借助图画阅读”
,
一下在继续学习“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的基础上,发展训练“根据信息作 简
单的推断”
的能力,
这是阅读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更多的是对阅读过程中逻 辑思
维能力的训练,实现语言和思维发展的同步。
“借助图画阅读”的目标,一上主
要 是借助图画猜读生字、
了解意思,
到了一下程度加强,
发展到利用形声字特点、
依靠上下文来猜字、认字,并根据图文一一对应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又如口语 交际,
从一上和一下各四次的口语交际编排中可以看出,
教材通过
目标分解,细化落实 ,帮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提升能力。以“听”为例,从“注
意听别人说话”
,
到
“没听清楚时,
可以请对方重复”
,
训练学生逐步从
“能听”
发展 到
“会听”
。
再如
“说”
的方面:
从起步时的敢说、
“大胆说”
,
逐步到
“配
合动作清楚明白地说”
,一步一步地帮助学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从交际习惯和
交际规则方面看,从对象意识、场合 意识,到礼貌意识,让学生在每一次口语交
际中都能得到针对性地训练,使学生的交际能力在层层递进中 螺旋上升。
各部分的语文要素在教科书中呈现了稳步发展、
螺旋递进的编 写原则,
具有
极强的前后关联性。
三、选文:营养与趣味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