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及解析

玛丽莲梦兔
669次浏览
2021年01月19日 00:4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十二生肖配对-心丢了

2021年1月19日发(作者:封导源)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及解析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言文阅读练习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杞人忧天

《列子》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因往晓之,曰:

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
行止,奈何忧崩坠 乎?



其人曰:

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

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

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 忧
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
)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宿







耶?


2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



身亡所寄

亡:
________


奈何忧崩坠乎

奈何:
________


若躇步跐蹈

跐蹈:
________


亦不能有所中伤

中伤:
________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4
)下面句子中

杞人忧天

这一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只因为被拉黑的人数少,就觉得制裁不文明旅游者没有除恶务尽,那是一种典型 的杞人
忧天。

B.
尽管公司目前的发展形势可喜,但人们的顾虑并非是杞人忧天。

C.< br>日本政府于
2001
年制定了

今后
50
年内诞生< br>30
名左右诺贝尔奖得主

的目标,针对此事
韩国媒体用了

杞人忧天

来形容。

D.
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会中心主任 李稻葵在文章中称,担心中国经济崩溃是杞人忧天。

【答案】


1
)天






/






宿
/






耶?


2
)亡,同

无;怎么;跳跃;伤害


3
)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4

C

【解析】
【分析】(
1
)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天果积气

日月星宿

不当坠耶?此题要注意句式的整齐性。译为:天如果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
吗?



2
)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



: 同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
作答的关键 。



3
)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 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
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 言词语的意
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


”“
舍然
”“



字词的翻译。



4
)杞人忧天,杞: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杞县一带。杞国有个人怕天 塌下来。比喻
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C
项成语使用不合语境。


故答案为:








/






宿
/






耶?



亡,同

无;怎么;跳跃;伤害;



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C



【点评】

本题考查文言文 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
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 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
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 句读不能出现

破句

的现
象;


⑵< br>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学生一
要注重平时 的积累,结合所学课文语境积累常用的实词的意思和所运用的具体语境以及所
属词性或语法功能;二要关 注所做试题选文的语境,以及所给比较选项的语境,在具体语
境下理解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翻译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落实 重点
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们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
用 法的词语;



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根据文本内容可知,杞人忧天指为不 必要或缺乏根据的事忧虑。
根据这个语义可判断。


【附参考译文】


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 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另外又
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
“< br>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
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空气里活 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
来呢?

那人说:

天是气体,那日、月、 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

日、
月、星、辰也是空 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人又说:

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

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 处,没有什么地方
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经过这个人
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也很高兴。

2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
子乎?

(《学而》)



曾子 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学
而》)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 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

(《为政》)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
哉,回也!
(《雍也》)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不亦说乎
________


人不知而不愠
________


不逾矩
________


人不堪其忧
________


不舍昼夜
________


2
)文中有很多词句已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个。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
)曾子的

吾日三省吾身

中提到的

为人谋
”“
与朋友交< br>”“
传不习乎

的内容,在今天有意
义吗?谈谈你的感想。


【答案】


1
)同


”< br>,愉快;生气,恼怒;法度;能忍受;舍弃


2
)温故知新、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


3< br>)

(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4
)仍有意义。因为在今天的社会里,仍然需要对人忠诚、讲求信用、善于学 习,如果每
天都能够认真反省自己在这几方面做得如何,对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知识水平都有好
处。


【解析】
【分析】(
1
)做题时要疏通文意 ,先把句子翻译正确,再解释字词意思,所要注
意的是,在字词本义与句中意思有所差别时,最好本义和 句中意都要写出来。

不亦说乎

翻译为

不是很愉快吗< br>”








愉快 。

人不知而不愠

翻译为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
恼怒





意思是

生气,恼怒< br>”


不逾矩

翻译为

不会超过规矩




意思是

规矩,法



人不堪其忧

翻译为

别人都不能忍受 这种穷困清苦





意思是

能忍受



不舍昼


翻译为

日夜 不停





意思是

舍弃





2
)出自文中的成语有很多,例如:不亦乐乎、三 省吾身、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从心
所欲、温故知新、一箪一瓢、乐在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等,据此作 答即可。



3

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 者不如乐之者

句中



意思是

知道 、理解





是代
词,这里指学问和事业,< br>“


意思是

爱好





意思是


……
为乐


②“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句中


意思是

对于

。两个句子语序正常,据此翻译。



4
)在现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曾子所说的这些显得愈加弥足珍贵。我们在这世道 上
立足,靠的是什么呢?不是如过眼云烟的金钱与权势,而是永恒长存的浩然正气和经久不
衰的 儒家自省精神。与朋友交往,讲求忠、信、诚、义,人无信不能立,诚信在与人相处
时显得格外重要。答 应了的事情就要去做,受人之托就要忠人之事。在学习老师教授的知
识时,也要常常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 明白了,是不是真的懂了。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
对老师劳动的尊重。每天都自省一下,这就是一个好 习惯,一种好品格。我们需要的就是
这样一种精神上的力量,一种心灵上的指引。这才是最可贵的,也是 最能提高我们的境界
的。


故答案为:






,愉快;生气,恼怒;法度;能忍受;舍弃




温故知新、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





(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 ,又不如以
学习为乐的人。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 云一样。




仍有意义。因为在今天的社会里,仍然需要对人忠 诚、讲求信用、善于学习,如果每天
都能够认真反省自己在这几方面做得如何,对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 知识水平都有好处。

【点评】

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 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
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 时要注意对常见文
言词语进行积累。



本题考查考生对词语的理解和积累,要求考生理解句子的意思,结合句意进行概括。



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 忠于
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
理 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句子现实意义的理解和分析,要求考生理解句子的 意思,结合现实生活
及生活经验进行分析理解。

【附参考译文】



孔子说:

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 来,不是
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曾子说:

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 呢?同朋
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孔子说:

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 达事理)
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
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
(别人的)老师了。




孔子说:

多 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
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 他(爱好学习)的乐趣。多么贤德啊,颜回!




孔子说 :

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
人。



孔子说:

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 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
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孔子说:

在多个人的行列里,其中一定 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
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 点。




孔子在河岸上说:

逝去的时 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3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
,
期日中。过中不至
,
太丘舍去
,
去后 乃至。元方时年七岁
,
门外戏。
客问元方
:“
尊君在不
?”
答曰
:“
待君久不至
,
已去。

友人便怒曰
:“
非人哉
!
与人期行
,
相委而
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
则是无信
;
对子骂 父
,
则是无礼。

友人惭
,
下车引

,
元方入门不顾。
(
刘义庆《世说新语
·
陈太丘与友期》
)< br>

(乙)魏文侯与虞人

期猎。是日
,
饮酒 乐
,
天雨。文侯将出
,
左右日
:“
今日饮酒乐
,< br>天又雨
,
公将焉之?

文侯日
:“
吾与虞人期猎,
虽乐
,
岂可不一会期哉
?”
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 br>强。
(
司马光《资治通鉴
·
魏文侯书》
)

【注释】


(yú)

:
侍卫。

焉之
:
到哪里。


1
)解释加下划线的词语



期日中
________


相委而去
________


是日
________


岂可不一会期哉
________


2
)翻译下列句子。



友人惭
,
下车引之
,
元方入门不顾。


今日饮酒乐
,
天又雨
,
公将焉之?


3
)(甲)(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
联系文章和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


【答案】


1
)约定;舍弃;这;难道


2


朋友对此感到惭愧,下车想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家门。



今天喝酒这么开心,天又下雨,您将到哪里去啊?



3
)主题:为人一定要讲诚信。


感受:读完两文 后我最大的感受是:诚信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不能失信
于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解析】
【分析】(
1


句意:约定的时间在中午 。期:约定。

句意:却丢下别人先
离开了。委:舍弃。

句意:这 天。是:这。

句意:但是怎么能不去赴约呢?岂:难
道。


2


重点词语:惭:感到惭愧。引:拉。顾:回头看。句意为:朋友 对此感到惭愧,
下车想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家门。

重点词语:雨:动词, 下雨。焉之:到什
么地方去,宾语前置句。之:动词,至。焉:疑问代词,哪里。句意为:今天喝酒这么 开
心,天又下雨,您将到哪里去啊?



3
)《陈太丘与 友期》记述了陈元方与来客对话时的场景,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
《资治通鉴

魏文 侯书》讲的是战国时期的魏国的魏文侯冒雨守信赴约的故事,它告诉我们
人要诚实守信,答应别人的事一 定要做到。(甲)(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为人一
定要讲诚信。谈感受能围绕诚信谈感想并言之有 理、语言通顺即可。


故答案为:

约定;舍弃;这;难道




朋友对此感到惭愧,下车想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家门。


今天喝酒这么
开心,天又下雨,您将到哪里去啊?



主题:为人一定要讲诚信。

感受:读完两文后我最大的感受是:诚信在我 们的生活中扮
演的角色至关重要,不能失信于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点评】
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
进行理解, 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
言词语进行积累。注意对文 言词语的特殊用法: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的掌握。



本题考查 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
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 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
理解。


⑶< br>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考生要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结合文章的重点语
句进行分析 概括。

【参考译文】


(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 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
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 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
朋友问元方:

你的父亲在吗?

元方回答道:

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
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

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
说:

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 是没有礼
貌。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br>

(乙)魏文侯同掌管山泽的官约定去打猎。这天,魏文侯与百官饮酒非常的高 兴,天下
起雨来。文侯要出去赴约,随从的侍臣说:

今天饮酒这么快乐,天又下雨了 ,您要去哪里
呢?

魏文侯说:

我与别人约好了去打猎,虽然在这 里很快乐,但是怎么能不去赴约呢?

于是自己前往约定地点,亲自取消了打酒宴。魏国从此变 得强大。


4

根据课内文言文,完成小题。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

学而不思则罔
________


三军可夺帅也
________

传不习乎
_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答案】


1
)回头看;迷惑,指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改变;老师传授的知识

2


广博地学习并坚定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 仁德就在这之中
了。



不久雪下得急了,谢太傅高兴地说:

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呀?


【解析】
【分析】(< br>1
)本题中的





迷惑,指感到迷茫 而无所适从





是古今异义
词,

改变

的意思。



2

①< br>句中的

笃志(坚定志向)、切(恳切)、仁(仁德)

几个词是赋分 点;

句中


俄而(一会儿)、骤(大,急)、欣然(高兴的样子 )

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


信、达、雅




故答案为:

回头看;迷惑,指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改变;老师传授的知识




广博地学习并坚定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 在这之中
了。


不久雪下得急了,谢太傅高兴地说:

这 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呀?


【点评】

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 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
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 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
言词语进行积累。注意对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词类活用、通假字、 古今异义的掌握。



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 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
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 和常见句式的正确
理解。


5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张千载高谊


千载字毅甫,庐陵人,文山

之友也。文山贵显,屡以官辟




皆不就。文山自广还,
至吉州城下。千载来见曰:

丞 相赴北,某亦往。

遂寓于文山囚所侧近,日以美食奉之。
凡留燕三年潜
③< br>造一椟

文山受刑后即藏其首。后,火其尸,拾骨置囊。南归,付其家葬
之。< br>

千载高谊,亦千载而下所不多见也!

【注】
①< br>文山:文天祥自号。

辟:征召。

潜:偷偷地。

椟:木匣。


1
)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至吉州城下
/
过中不至

B.
千载而下所不多见也
/
尊君在不

C.
凡留燕三年
/
吾日三省吾身

D.
文山之友也
/
下车引之


2
)请用三条
“/”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
)结合文章上下文,用自己的话概括张千载高谊



在何处。

【答案】


1

A


2
)凡








/







/









/









3
)朋友贵显时保持距离(屡辞不仕);在朋友落难时患难与共(侍奉三年并料理后
事)。


【解析】
【分析】(
1

A
到。
B

/
不,通假字,通


。表疑问的语气词。
C
三年
/

数,多次。
D
助词,的
/
代词,指友人。



2
)根据句意: 三年来给他送饭从无间断。又秘密打造一个匣子,待文山接受斩首命令
之日,就用来收藏他的首级。故停 顿划分为:凡留燕三年
/
潜造一椟
/
文山受刑后
/
即藏其< br>首。



3


文山贵显,屡以官辟,皆 不就

,意思是说文天祥显贵发达的时候,多次征召张千
载为官,张千载都没有接受。 从这里可以看出

在朋友贵显时保持距离

。文中提到张千载
侍奉文 天祥三年并料理后事,可见其

在朋友落难时患难与共

之高尚情操。


故答案为:

A













/







/









/






首;



朋友贵显时保持距离(屡辞不仕);在朋友落难时患难与 共(侍奉三年并料理后事)。


【点评】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 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
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 构为
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
连 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
句子的结构;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 内容的基础
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结合相关的语句即可解答。


【附参考译文】


张千载,字毅甫,文山的朋友啊。文山富贵时,多 次请他出山不出.直到文山从广东衰
败(被贬)回来,到吉州城下,千载暗地出来与之相见,说:

丞相去燕地,我张千载也
去。

到了就住在文山牢房的附近,三年来给他 送饭从无间断。又秘密打造一个匣子,待文
山接受斩首命令之日,就用来收藏他的首级,火化了尸首,这 样之后收起白骨放入囊中,
带着装头的匣子一同回到南方,交给他的家人安葬。生死之交,千年才出的一 位高洁之
士。





6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管庄子刺虎


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管与止之曰:

虎者,戾虫;人 者,甘饵也。今两虎
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 之
劳,而有刺两虎之名。


(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注】

争人而斗:争吃一个人而打斗。

戾:凶暴。

甘:美。


1
)请选出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




A.
坐山观虎斗

B.
狐假虎威

C.
虎口拔牙

D.
为虎作伥


2
)请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


3
)管与认为刺虎的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请用原文回答。


【答案】


1

A


2
)不用刺杀一只虎的辛劳。就可以得到杀死两只虎的名声。


3
)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


【解析】
【分析】(
1
)中国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了大量优美的文章,不但是我们民 族文化
的瑰宝,而且是提炼成语与名言的宝库。首先要读懂文句的大意,然后根据文句中的重点
词语联想到平时积累的成语。根据文句的个别字眼去推断应是哪个成语。这要看学生平时
的积累。对成语 含义的把握,对成语字眼的记忆。如从

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
必伤。子待 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

一句分析,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应该是


山观虎斗





2
)本题注意下列 字词的翻译,如



:辛劳。



: 获得、得到。



:名声。



3< br>)文言文要点的理解提取。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
疏通文意,读 懂内容,这是提取关键信息的前提和基础。如管与认为刺虎的最佳时机可提


子待伤 虎而刺之

作为答案。


故答案为:

A




不用刺杀一只虎的辛劳。就可以得到杀死两只虎的名声。



3)
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

【点评】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内容的理解和成语的运用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熟读文
章。理解文 章的内容,结合平时对成语的积累进行理解。



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 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
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 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
理解。



3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整体感知文章,理解文章的内
容,找准答题区域 和语句。

【附参考译文】


有两只因为争吃一个人而打斗 的老虎,管庄想要刺死它们。管与阻止他说:

老虎,是凶
暴的动物;人,是(它们) 美味的食物。现在两只老虎因争吃人而互相争斗,小的一定会
死,大的一定会受伤。你等这两只老虎死的 死、伤的伤,后再刺死它们,一次就同时杀死
两只老虎。不用费一点儿力气,就一下子获得杀死两只老虎 的名声!



7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一)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

友人
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
·
方正第五》)

(二)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
指以示儿 曰:

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注】夫子,指对年长而学问好的人的尊称。

(《世说新语
·
言语第二》)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太丘舍去
________


相委而去
________


下车引之
________


甚聪惠
________


2
)下列选项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去后乃至
/
乃呼儿出

B.
相委而去
/
学而不思则罔

C.
下车引之
/
学而时习之

D.
为设果
/
为人谋而不忠乎


3
)翻译下面句子。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4
)结合材料,分析陈元方和杨氏子的相同之处。


【答案】


1
)离开;舍弃;拉,要和元方握手;通
“< br>慧

,聪慧


2

D


3


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 ,就是没有
礼貌。

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4
)聪慧;能言善辩。


【解析】
【分析 】(
1
)本题中的



是古今异义词,

舍弃





是古今异义词,

离开

的意思。(
2

A
.选项中



分别为





于是,就


B
.选项中的



的意思分别为


顺承



表转折


C
.选 项中的



分别是

代词,他(元方)



旧的知识


D
.选项中



都是

介词,给,替

的意思。故选
D< br>。



3


句中的

期(约定)、日中(中午)、至(到)、信(信用)、礼(礼貌)

几个
词是赋分点;

句中的

指(用手指着)、示儿(让孩子看)、此(这)

几个词是赋分
点,同时这是个省略句,翻译时要补充省略的内容。


(< br>4
)从文中看,陈元方和杨氏子两人都机智聪慧,能言善辩。元方面对父亲友人的指
责, 不卑不亢地指出友人不讲信用且没有礼貌,用言语维护了父亲的尊严;杨氏子面对父
亲友人的玩笑话,反 应机敏,立即将

孔雀



孔家的禽鸟

联系在一起回敬了客人。据此
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


离开;舍弃;拉,要和元方握手;通



,聪慧



D





您与我父亲约 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
貌。

孔君平指着 杨梅对杨氏之子,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聪慧;能言善辩。

【点评】

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 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
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 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
言词语进行积累,注意对文言词语的特殊语法如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 古今异义
等的掌握。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虚词的理解和辨析的 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平时要掌握常见的
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结合具体句子的意思进行理解。



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 ,要忠于
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
理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内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要求考生 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
容,注意文中对人描写的语句和事例,进行概括归纳。

【附参考译文】


(一)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 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
了。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

你的父亲在吗?

(元方)回答道:

等了您很久您却还 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

朋友便生气地说道:


不是君子啊! 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

元方说:

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
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

朋友惭 愧,
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二)在梁国, 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
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 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
来了水果,其中有一些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 子看,说:

这是你家的水果。

孩子马
上回答:

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8

文言文阅读


(甲)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因往晓之,曰
:“
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
行止,奈何忧崩坠 乎
?”


其人曰
:“
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


晓之者曰
:“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
:“
奈地坏何
?”


晓之者曰
:“
地,积块耳
,
充塞四虛
,
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

?”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br>

《列子
·
天瑞》

(乙)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
:“
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
对 曰
:“
弗知也。

关尹子

:“
未可。

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
:“
子知子之所以中乎
?”
列子曰
:“
知之
矣。

关尹子曰
:“
可矣;守而勿 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列子
·
说符》


1
)下面句子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
非独射也为国
/
与身亦皆如之

B.
非独射也
/
为国与身
/
亦皆如之

C.
非独射也
/
为国与身亦皆
/
如之


2
)下面句子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
若屈伸呼吸


求问若此,不若无问也

B.①
终日在地上行止


身以半入,止露尻尾

C.①
因往晓之


未若柳絮因风起

D.①
退而习之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
)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杞人担心天会崩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安身,所以寝食难安。

B.
经过

忧人者

劝解后,杞人忧虑全消,很开心;那个

忧人者

也很开心。

C.
列子学射箭,已经能射中(靶心)了,于是去请关尹子出来。他一共去了两次。

D.
关尹子两次都问列子
:“
你知道你射中(靶心)的原因吗
?”< br>

4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链接材料)

《列子》一书基本上以寓言形式来表达精微的哲理。寓言是用比喻性的 故事寄寓意味深长
的道理的文学作品,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寓意就是寓言中寄寓的道理。寓言的寓意 往
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有些寓言往往在故事末尾通过作者或借助故事中某个人物的
议论 来点明寓意。


阅读下面片段,补全对话。

老师
:寓言的寓意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甲文)写的是

忧天者



忧人者

的对
话。同学们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人,从不同的角度理 解

杞人忧天

的寓意。

小王
:
我从< br>“
忧天者

的角度理解,

杞人忧天

这个 故事讽刺了那些因对事物认识不足、害怕
不可能发生的灾祸、徒然自扰的庸人。

小李
:
我有自己的看法。这个故事中的

忧天者

还是有积极意 义的,
________


小赵
:
我从

忧人者

的角度理解,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是代表了当时的认识
水平 ,最后两人都

舍然

大喜,从现在的眼光去看,也是盲目的。
< br>小孙
:
我认为,从

忧人者

对人的态度看,还是值 得肯定的,
________



请为(乙文)选择一个合适的结尾。(



A.
故曰
:
至言去言,至为无为;齐智之所知,则浅矣。


B.
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答案】


1

B


2

D


3

C


4


虽 然

忧天者

对自然规律认识不足,但是他因为自己认识不足,有强烈的忧患 意
识,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一个人的忧患意识会激励他去探求未知的世界;虽然寓言中
那位 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
心他人的精神、耐心 诱导的做法,主动帮人解决疑难的态度,还是值得称赞的
②B

【解析】
【分析】(
1
)根据句意:不仅学习射箭是这样,治理国家和修身做人也都应是这
样 。故停顿划分为:
B.
非独射也
/
为国与身
/
亦皆如之。

十二生肖配对-心丢了


十二生肖配对-心丢了


十二生肖配对-心丢了


十二生肖配对-心丢了


十二生肖配对-心丢了


十二生肖配对-心丢了


十二生肖配对-心丢了


十二生肖配对-心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