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巡山小妖精
725次浏览
2021年01月19日 02:3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沙漠化-除夕之夜作文400字
诗歌鉴赏训练
一、古诗文阅读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金樽”“ 玉盘”形容餐具华贵,“十千”“万钱”形容美酒佳肴的价格很高,诗人
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 心茫然”,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苦闷之情。
B
.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写诗人离开长安后渡过黄河与攀登太行山
的真实情景,以山川的险阻比喻世路的艰 难。
C
.“闲来垂的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中,诗人引用典故表达自己的愿 望。两位
历史人物的经历,激起了诗人对前途、未来的希望与信心。
D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写出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理想的追求,
并坚信远大的抱负总会 有实现的一天。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①
寄黄几复
③
黄庭坚
②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
④
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1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
⑤
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
⑥
溪藤。
【注释】①这首诗作于宋神 宗元丰八年(
1085
年)
,此时黄庭坚监德州(今属山东)德
平镇。
②黄庭坚
(
1045
年
8
月
9
日﹣
11 05
年
5
月
24
日)
,
字鲁直,
号山谷道 人,
洪州分宁
(今
江西省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 开山之祖。③黄几复,
名介,
江西南昌市人,
与黄庭坚少年交游,
交情很深,
黄庭坚为黄几复写过不少诗。
④寄雁”
句:传说雁南飞时不过衡阳回雁峰,更不用说岭 南了。⑤蕲(qí)
:祈求
⑥瘴(zhàng)溪:
旧传岭南边远之地多瘴气。溪:相当于“烟”。
1
.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点明 了作者所居住的地点,写彼此所居之地一“北”一“南”,已露怀念友人、
望而不见之意。
B
.颔联作者回忆了十年前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故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友人。
C
.颈联从“持家”、“治病”、“读书”三个方面表现友人的为人和处境。
D
.
尾联尾联以“想见”领起,
写了友人人老仍然刻苦读书,
并与首句“我 居北海君南海”
相照应。
2
.下面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主要写了诗人的孤单寂寞,借酒消愁。
B
.
颔 联“桃李春风”与“江湖夜雨”,
这是“乐”与“哀”的对照突出诗人对友人的思
念之情。
C
.颈联作者暗示着“友人有治国救民的才干,一心为国,为什么还得不到重用”的不平
之意。
D
.这首诗巧用对比,匠心独运,凸显了诗人情感,富有感染力,给 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2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
①
韩驹(宋)
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
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月堕孤音。
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
顾藉
②
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
注释:①据吴曾《能改斋漫 录》记载,这首诗是作者因获罪被贬分宁县令时所作。②顾
藉:顾念。
1
.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切题,写冬日的气候物色。这是一幅黯淡凄寒的冬暮图景,处处显得萧瑟残败。
B
.颔联续写冬夜倦鹊、飞鸿的活动。“倦”字不但写出觅枝的乌鹊困惫的情态,而且表
现出 其长时间求栖息却无枝可依,翻飞绕枝的孤凄处境。
C
.颈联由写景转入议论,写想 要排遣愁绪但愁却像故意来寻找自己,硬是摆脱不掉。自
己跟老并没有订立约期,而老却渐渐地来临了。
D
.尾联进一步抒写老来的心境,说眷念微官是少年时的事,如今老病交加,怎能为 此挂
心呢?这里的老、病、愁都与寒冬暮景有内在的联系。
2
.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抒写了一个困顿失意的士人在阴冷凄寒的冬日愁病交加的境遇与心情,
情调低落。
B
.诗的前四句都是写景,但景中含情,满目暗淡萧瑟,哀凉孤苦,已或多 或少流露了诗
人的心境。
3
C
.颈联诗人将愁与老用 拟人化的手法写出,在调侃中带有无可奈何之意,写得很活,把
寻常叹老诉愁语全都抹绝,有强烈的新鲜 感。
D
.
“飞鸿摩月堕孤音”中“摩”“堕”分别从听觉和视觉角度着力刻 画,
不但描绘出声
音的自高而下,而且传达出听者心惊神凄的感受。倦鹊与飞鸿象征着贬谪中的 诗人孤苦无依
的身世。
四、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钱塘湖春行
王
湾
白
居
易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
.下列各项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意为“潮水涨满,
两岸与江水齐平,
整个江面十分开阔,
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B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意为“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
年未过新春已来”。
C
.“水面初平云脚低”意为“春天湖水没有风浪,显得很平静;浮云看上去很低”。
D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意为“野花竞相开放,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
没长高,刚刚没过马蹄”。
2
.下列各项中,对两首诗歌的内容与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钱塘湖春行》尾联“最爱”一词直抒胸臆,作者对初春的 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4
B
.
《次北固山下》颈联“日 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诗人无意说理,
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 理趣,新事物孕于旧事物中,给人以乐观、积
极、向上的鼓舞力量。
C
.< br>《钱塘湖春行》描写了早春的明媚风光,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
D.
《次北固山下》全诗和谐优美,意境开阔,既写出了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
放眼 山川的博大情怀。
五、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东溪
【北宋】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闹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草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1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叙写了诗人在东溪的游玩迹程,所描绘的景物具有浓郁的山野气息。
B
.“发船迟”写出了诗人来到东溪的时间较晚,与“薄暮”一词相互照应。
C
.野凫、老树、
蒲茸、沙石这些寻常景物在诗人的笔下都式富有美感,
可见诗人带着
欣赏的目光赏景。
D
.
“情虽不厌”的“情 ”是逸致闲情,
但“住不得”却写出了诗人面对美丽的山水又留
有遗憾。
2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写景诗,围绕“水”字构思,思路清晰、结构严密。
5
B
.颔联中两句均是前四字写景后三字写意,画面感极强,诗人推己及物恬淡悠然的 心绪
得到深化。
C
.颈联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东溪岸边蒲草的齐整、沙石的干净。
D
.诗中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
六、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登
高
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
.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正确的请选“A”,错误的请选“B”。
①这首诗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漂泊、忧国伤时、老病
孤愁的复杂感情。
(
)
②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渚、沙、 鸟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
具体细致的刻画。
(
)
③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诗人浓墨重彩地刻画了眼前近景,
生动形象,精练传 神。
(
)
④颈联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由落木、江水, 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的处
境,抒发了怨天尤人的慨叹。“常作客”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 高度概括。
(
)
⑤本诗通篇对偶,
不仅每一联的上下 两句成对,
而且还有句中自对,
如首联前一句“天”
对“风”,“高”对“急”,读来 富有节奏感。
(
)
6
2
.本诗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杜诗名句,请从写景的角度进行
赏析。
七、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后面小题
登城
刘敞
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
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1
.“雨映寒空半有无”中的“映”和“半有无”写出了雨的什么特点?
2
.
三、
四句运用
____________ ___
手法,
展现了一輻雨映寒空、
山深树幽的江南画卷.
流
露出作 者
____________
的心情。
八、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7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
.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
2
.后两句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九、阅读下面课外古诗,回答小题
北陂杏花
①
王安石
一陂
②
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
③
,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释】①本诗写于王安石 贬居江宁(今南京)之后,是他晚年心境的写照。②陂:池。
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一说“北陂”是地 名,在江宁。③雪:指杏花像雪花一样在风中飘
零。
1
.结合诗歌前两句简析“杏花”的形象特点。
2
.诗歌后两句主要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8
十、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甲】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袭,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徽霜,又何妨!持节 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
北望,射天狼。
【乙】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
【甲】诗“西北望,射天狼”中的“天 狼”是星名,也称犬星,旧说“主侵掠”。词
中以之喻指
。
9
2
.
【甲】
【乙】两首诗词的 作者都已是盛年不再,但表达的情感并不相同,请以具体词句
结合人物身份加以分析。
十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小题。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br>.词的上阕写雨中情形,诗人不理会那穿林打叶之声,吟啸徐行,无一丝慌乱之意,与
小序中的“ 同行皆狼狈”形成鲜明对照。
B
.词末句的“归去”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照 应上阕的“一蓑烟雨”句,表达了
诗人摆脱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归隐田园的决心。
C
.全词从叙事到抒情,以表达感受、见解到体现诗人的襟怀、个性,都紧密关系着旅途
中遇雨一 事。
D
.
诗人以曲笔抒写胸臆,
把日常生活的形象和深邃的生活哲 理,
有机地融合统一在一起,
读来令人深受启迪。
2.
“心有东坡 词,人生无难题”,词中“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句带给我们怎样的启迪?
10
十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如梦令
龚自珍
紫黯红愁无绪,日暮春归甚处?
春更不回头,撇下一天浓絮
①
。
春住!春住!黦
②
了人家庭宇。
【注】①浓絮:柳絮。②黦(yuè)
:色败坏。污迹。
1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词中画线句。
春更不回头,撇下一天浓絮。
2
.词中“春住!春住!”,从句子语气而言,是一个祈使句。应读出什么情感?
十三、阅读下面宋词,完成小题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 闭。浊酒
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