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 古诗词鉴赏 专题汇总

萌到你眼炸
841次浏览
2021年01月19日 02:4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语言表达-师恩难忘教学设计

2021年1月19日发(作者:景云)
2018
年中考语文真题

古诗词鉴赏

专题汇总

【一、

2018
年广西桂林市中考】

(二)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
17

18
题。

6
分 )

【甲】
《渔家做》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友征夫泪。

【乙】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麟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7

















。【





















典故,表达了



































【乙】诗则用燕昭王筑台招纳贤士的
典故,表达了













































(毎空
1
分,共
3
分)

【 参考答案】
17.(3

)
窦宪勒石燕然
(1

)
,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
(1

)
;将士们
誓死报国的 志向
(1

)





【解析】

燕然未勒

: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燕然:即燕然山,今名 杭爱山,在今蒙
古国境内。据《后汉书
·
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 去塞三千余里,登燕
然山,
刻石勒功而还。

燕然未勒归无计

战争没有取得胜利,
还乡之计是无从谈起的。


管悠悠霜满 地

写夜景,在时间上是

长烟落日

的延续。深夜里传来 了抑扬的羌笛声,大地
上铺满了秋霜。耳闻目睹的都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如果深夜里安然熟睡,是听 不到、也
看不到的。这就逗出了下句:

人不寐

,补叙上句,表明 自己彻夜未眠,徘徊于庭。

将军
白发征夫泪

,由自己而及征夫, 总收全词。将军或者说词人通宵不眠,发为之白的原因,
很明显是

燕然未勒归无计< br>”
造成的,
征夫落泪也是出于同样原因。
他们和将军的思想感情是
一致 的:
既希望取得伟大胜利,
而战局长期没有进展,
又难免思念家乡,
妻子儿女 魂牵梦绕。
爱国激情,
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他们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将军与征夫的矛 盾情绪
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
委婉地传达出来,情调苍凉而悲壮,和婉约词的风格 完
全不同。

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
《战 国策
·
燕策》载燕昭王
求士,筑高台,置黄金于其上,广招天下人才。意:信任,重用 。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
玉龙为君死。

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 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
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 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考点定位】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 赏评价
D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
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解析】


古诗词中的用典
< br>用典,
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凡诗歌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的史
实 或文句,
来增加词句的含蓄与典雅,
就是

用典


刘勰在
《文心雕龙》
里诠释

用典




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

,即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

在具体的诗歌鉴赏中,要注意辨析其中的

用典

是正面的,反面的,还是 翻新的。

一、正面用典

所谓

正面用典
就是保持典故的本来含意而不做任何修改。
对正面用典的诗歌句子,

要了解了典 故的意义所指,就能够把握其含意乃至诗歌中所寄寓的情感。

如唐朝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
入寻常百姓家。
其中的

朱雀桥边
”“
乌衣巷口
”“
王谢堂

都运用了典故:朱雀桥、乌衣巷是
金陵城中秦淮河一带的地名,
东晋豪门世 族居住在这个地方;
王谢堂指东晋宰相王导、
谢安
的宅第。
了解了这些典故,
再加上诗歌对

旧时王谢堂前燕

如今

飞入百姓 家

的跨时空描绘,
以及斜阳、野草的烘托,就能较为准确地把握诗歌中所寄托的兴亡 之叹。

唐朝李商隐
《锦瑟》
中的诗句:

庄生晓梦迷蝴蝶 ,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其中的诗 句便分别采用了

庄周梦蝶
”“
望帝化鹃
”“
南海鲛人”“
良玉生烟

的典故,抒写自己的梦想、追求和思念。

又如 杜甫的诗句:

客从南溟来,遗我双鲤鱼

就化用了《汉乐府》中的

客从远方来,
遗我双鲤鱼

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还有姜夔《扬州慢》 中的: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
青。

其中的

春风十里

化用的是杜牧

春风十里扬州路

的诗句,表现 昔日扬州十里长街的
繁荣景况。

二、反面用典

所谓

反面用典

就是利用典故的反面含意来表达感情。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 流。竹喧归
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其中尾联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语出
《楚辞
·
招隐士》的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
王孙游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

。其
表达的含意是王孙们不要久留山中。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强调的却是逗留山中(自
可留)
,是反其意而用之。


又如李清照《一剪梅》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中的
锦书

,本指书写
在锦帛上的信。据《晋书》记载,窦滔妻苏氏曾于织 锦上为《回文璇玑图诗》
,而后寄给她
的丈夫,后来就用

锦书
”< br>指代妻子给在外面的丈夫的信。李清照的

锦书

是反其义而用之,< br>指希望丈夫能给自己来信。


反面用典

在诗歌鉴赏过程中 要特别注意。
考生要注意积累那些课本诗歌作品所涉及到
的典故含意。
在具体的诗歌鉴 赏考题中,
命题者会对诗歌中所涉及的较为陌生的典故作出解
释,考生只要仔细判断一下,就会 明确是不是反面用典。

如宋代罗与之的《商歌》


东风满天地, 贫家独无春。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


题目

商歌





就是用典:



是我 国古代音乐中的一个调值,象征萧瑟的秋,所以




属秋。可是 罗与之的《商歌》讲的却是春天的事情。作者的用意很明白:春,对于贫苦
人家来说,无异于秋的萧瑟凄 凉。

三、翻新用典

所谓

翻新用典

就是在典故的含意上更进一步,
使之产生出新的一层含意来,
借以表情
达意。

如宋代陈师道的
《寄负山居士》


林庐烟不起,
城郭岁将 穷。
云日明松雪,
溪山进晚风。
人行图画里,鸟度醉吟中。不尽山阴兴,天留忆戴公。

其尾联

不尽山阴兴,天留忆戴公

就是翻新用典。据《 世说新语
·
任诞》记载: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
四望皎然。因起 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
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王曰:

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
雪夜访戴
”< br>典故的意思是

因访戴而起山阴之兴,
兴尽而访戴之念熄


而陈师道这首诗翻出了新意:

可不去访友,而使访友之兴不尽,可以长忆友人,从而表现了作者对友人诚笃的感情,
使作
者表达的感情更加真挚。

< br>18
.【甲】词委婉曲折,
【乙】诗豪迈奔放。请选择其中一首,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

3
分)

【参考答案】
18.(3

)
答案要点
:
结合词句内容
1
分,分析
2
分。甲词 分析须立足于

委婉曲


,乙诗分析须立足于

豪迈奔放







示例
1 :
甲词借鸿雁南飞之坚决,借浊酒一杯之苦楚衬托征人思乡之深切
(1

)< br>,借


然未勒

表达功业未成之遗憾

( 1

)
,委婉曲折的表达了戍边将士欲建功立业又思念家乡的
复杂感情
(1

)

(“
委婉曲折

表现
:情感的复杂性,抒情的含蓄性。
)




示例2:
诗人先浓墨重彩描绘战场之危急
:“
黑云压城



甲光向日
”(1

)

然后笔锋一转,
借用典故 抒誓死报国之志
(1

)
,感情豪迈奔放,读来让人热血沸腾
(1< br>分
)

(“
豪迈奔放
”:

写战场的浓墨重 彩,危而不惧;抒发壮志的豪言万丈,铿锵有力。
)
【考点解析】
鉴赏诗词曲的语言风格类题型和答题技巧

诗词曲的语言风格,
是指作者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
是作者
的个人气质、< br>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
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作者的艺术特色。
鉴赏
诗 词曲语言风格题,
有的直接点出材料的风格,
要求考生阐释分析;
有的要求指出材料的 风
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1.
古代诗词曲常见语言风格
平实自然、含蓄委婉、清新雅致、生动形象、绚丽飘逸、幽默讽刺、婉约细腻、雄浑磅礴、
豪迈奔放 、脱俗豁达、沉郁、悲壮慷慨等。

2.
题型

①这首诗、词、曲
XX
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②这首诗、词、曲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③请从语言风格的角度对该诗、词、曲进行赏析。

3.
答题技巧

①品味全篇。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词、曲表现
出来 的语言风格。

②了解相关知识。
不同的作者语言风格不同,
同一作者不同时 期的作品语言风格也不同,

了解相关的语言风格。

③联系诗、词、曲的主 旨。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决定语言风格,切忌脱离诗、词、曲
主旨而空谈语言。

④从多角度入手。鉴赏语言风格,要从诗词曲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角度入手。
< br>【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二、

2018
年广西贺州市中考】

(二)古诗词鉴赏(
4
分)

15.
按要求回答问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
)诗歌的一、二两句中以























来烘托离愁。可见诗人辞官后
心情的

































【答案】
15.

1



白日斜




天涯


痛苦或愁苦。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分析能力。阅读诗歌,把握诗歌 内容,从

白日




天涯

两词语可以看出是诗人用环境描写来烘托离愁,由此可见诗人辞官后心情的愁
苦。



浩荡离愁白日斜

。别离愁绪已经充塞天地、浩浩难禁,何况正值夕阳西坠 ,日暮摇
落之际,诗人此时的心绪,便可想而知。如果借用词组结构方式分析其中的意蕴,以

离愁

为中心词的话,那么,

浩荡



离愁

的定语,而

白日斜

则是
“< br>离愁

的补语。

白日斜


说作者带着离 愁南归,
因为愁绪郁积在胸中,
所以感觉上时间过得很快,
不知不觉已日薄西
山。这里不说

夕阳

而取

白日

,正 好与作者当时的心情相吻合,也隐喻当时国势渐颓的社
会现实。

吟鞭东指即天涯


吟鞭

是指诗人的马鞭,

东指

点明了此行的目的地
——
故乡
(浙江)


即 天涯

是说距离故乡还很远。

[3]

马鞭举处,前面 便是离京师越来越远的海
角天涯。
元人马致远的
《天净沙》
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龚自珍以

浩荡

修饰离愁,以

白日 斜

烘托离愁,以

天涯


衬离愁,这种多层次 的描写方法和马致远的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过龚自珍的

吟鞭东指即天涯

没有直接说自己是

断肠人


已。
































【考点定位】
鉴 赏诗歌的形象。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
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考点解析】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烘托手法


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 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
突出。
用于艺术创作,
是 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
这种技法用在古
诗词中,使要表现的事物更加 鲜明突出。

1
、以物烘托人

如,
《诗经
·秦风
·
蒹葭》
中首章的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次章的

蒹葭凄凄,
白露未晞


末 章的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这三章写出芦苇的颜色由 苍青至凄清到泛白,
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
烘托
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 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

高适的《别董大》首二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诗人直接状写眼前之景,
展示出一幅暮日 黄昏、沙尘漫天、遥空断雁、
大雪纷飞的北方
荒原天寒地冻的暮天景象。通过这送别时的环境描 写,烘托出离愁别恨的低沉气氛。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第一曲弹完,诗人写道:

东船西舫悄无言,未见江心秋月白。

这个情景描写真切地烘托出听者沉湎于动人的艺 术境界中,
醉心神往的情思,
含蓄地描
绘了音乐的神妙动人。

2
、以人烘托人

如,著名的汉乐府民歌《陌上桑》
,对罗敷外貌的描写:

行者见罗敷,下担 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
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 br>诗人意欲极写罗敷之美,
却未对罗敷的美貌作任何正面描写,
而是通过描写行者、
少年、
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烘托出了秦罗敷的美貌,把读者的联想向篇处延伸、扩散,从而间接构成了极为活跃的视觉艺术效果。

再如,苏轼的《念奴 娇
·
赤壁怀古》
,作者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

千古风流人


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

多少豪杰

, 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烘托了周瑜在作者
心中的主要地位
——
他的感慨主要是因周瑜 而发。

3
、以物烘托物

如,王维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其中,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人描绘出一幅极其完美的春山月夜图。在这春山
中,万籁都陶醉于那种夜的色调、夜 的宁静里了。因此,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
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
使幽谷前后景象顿 时发生了变化,
这时习惯于山谷静默的鸟儿,
似乎
连月出也带来新的刺激,居然鸣叫起 来。这种以闹衬静的写法,不仅没有破坏春山的安谧,
反而衬托得春夜山涧更加幽静。

再如,王籍的《入若耶溪》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其中的

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 更幽

,描写出了若耶溪山林一片幽静,
唯有不时传来一两

蝉噪



鸟鸣


静寂,
本是无声 ,
有声则打破了静寂。
但是诗人偏偏说因为那一两声



”“
鸟鸣

,使山林愈发显得幽寂了。诗人有意识地运用

蝉噪”“
鸟鸣

之动来烘托一种静的
境界。



2
)第三、四句是这首诗的精华,请你作简要赏析。








































































【答案】

2


示例一: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
执着追求。
示例二:诗歌移情于物,是新生命的赞歌,

落红



护花

是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
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解析】
此题考查千古名句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和蕴含的思想感情。

试落红不 是无情物


这里的

落红

两字。
在全 诗中地位十分重要。
它上承

浩荡离愁


诗人的离愁不仅 有

浩荡

修饰,

白日斜

烘托,
天涯

映衬,还被动态的,由时时拂面而过


落红

撩起。这一笔是隐藏在诗内的,因此,

落红

既是对前 面离愁内涵的补充,而作为
转折,
它又使整首诗从离愁中解脱出来,
转入下层,为全诗 主题升华作了铺垫。此时诗人在
想落红护花。

落红

即落花,全句 的本义是说从树上飘落的花瓣并不是无情之物,
而是依附
地表,腐烂成泥,化作精魂,养育来年 的春花。作者借自然的循环法则来自比,表示自己虽
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这富有哲理的 一句话,传达出诗人

不在其位,亦谋
其政

的难能可贵的精神,< br>表明了诗人无比坚定的决心,成为千古名句,激励着许多人

老骥
伏枥,志在千 里



【考点解析】
古诗词表达技巧之移情及物

一、厘清概念

所谓

移情


就是诗人 把自己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创作对象中去,
把本无生命和
情趣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 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行动,同时,诗人自
己也受到这种事物的影响,
和事物产 生共鸣,
即古人所说的

以我观物,
则物皆着我之色彩





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
”(
谢灵运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李白
)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
苏轼
)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山
”(
张耒
)
人们要问 ,
白云如何会拥抱幽石,
绿竹如何会取媚清流?人与山如何会相互久看而不厌?
野桃怎 么会含笑?山峰如何会清瘦?这都是诗人把自己在生活中体验过的情感移置到景物
身上的结果,是典型的

审美移情

现象。

二、移情成因

根 据德国心理学家、
美学家立普斯的看法,
审美移情起因于人的一种心理活动
——
类似
联想。立普斯说:

我们都有一种自然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事物放在同一个 观点下去理
解。
这个观点总是由和我们最接近的东西来决定的。
所以我们总是按照在我 们自己身上发生
的事件的类比,即按我们切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在我们身外发生的事件。
”< br>这就是说,审
美的人都以自己在生活中体验到的某类情感,
去类比、
理解周围看 起来是同类的事物,
大至
山川河流,小至花鸟鱼虫,都可以成为移情对象。

三、移情手法的借助方式

1
.拟人

王维的
“< br>流水如有意,
暮禽相与还
”(
《归嵩山作》
)

采用 了移情及物的手法,
赋予

流水



暮禽

人格化,仿佛它们也富有人的感情:
河川的清流在汩汩流淌,
晚归的鸟儿飞回茂盛
的林木中去栖息,它们似乎在和诗人结伴而归。两句表面上是写







有情,实则体现
诗人归山时悠然自得的心情。

辛弃疾的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
《水龙吟
·
登建康赏心亭》
)
一句,作者放眼
看远处秀丽的山峰,
好像美人头上 的碧玉簪,
又好像螺形发髻,并将山峰拟人化,
似乎它们
都面带愁容,发出恨声,实则 这

愁容



恨声

是作者情感的外泄 。运用拟人的手法来完成
移情的古诗词可谓举不胜举,如

千里暮烟愁不尽,一川秋草 恨无穷



感时花溅泪,恨别
鸟惊心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羌笛 何须怨杨柳,春风
不度玉门关

等等。

2
.象征



砧声送风急,
蟋蟀思高秋,
我来对景,
不学宋玉解悲愁 ,
收拾凄凉兴况,
分付尊中醯,
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
米芾《水调歌头
·
中秋》
)
,诗人将自身坚持的志
行高洁之 情推移到富有象征意义的



上。又如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
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
王冕《梅》
),作者笔下的



即是作者高洁品行的象征。

3
.寓情于景

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景物,
通过景物直接将情感 呈现于作品中,
让读者把握情与景
的联系,
从而理解诗歌。
唐代诗人王维将奔 赴济州与友人告别,
将离别之情投射于景物而成
诗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 河急
”(
《淇上送赵仙舟》
)
。赵嘏将一片思乡的情感转移到
残星
几点雁横塞



紫艳半开篱菊静
”(
《 浪淘沙》
)
的景象上,读来使人生愁。

卜算子
·
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
?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王观在《卜算子:送鲍浩 然之浙东》中运用移情手法,使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
人离去而动容的句子是: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考点定位】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
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作品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
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 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
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三、

2018
年广西梧州市中考】

(一)古诗赏析(
2
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1.
下列对该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
颔联的


”“


二字,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换 和江水奔向广阔原野的气势,生
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B.
颈联承接上联,
变换视角,
通过水中映月图和天边云霞图来展现令人陶醉的江上美景。

C.
尾联



字用得妙,
采用拟人化的手法,
写出了 故乡水因可怜诗人而不辞劳苦送行万
里的深情。

D.
全诗集叙事、写景、抒 情于一体,既写出诗人初次离家的新鲜、欣喜的体验又含蓄地
表达出诗人对故乡的不舍之情。

【答案】







C

【解析】
C.
故乡水因可怜诗人,表述不正确。怜:怜爱。一本 作



。故乡水:指从四川流
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 ,把四川称作故乡。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人顺着长江 远渡荆门,
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
初次离别,
他怎能不
无限留恋,
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
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 br>怀着深情厚意,
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
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诗题中的

送别

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 ,
诗中并无送别朋
友的离情别绪。清沈德潜认为

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 删


《唐诗别裁》

,这并不是没
有道理的。

【考点解析】诗歌鉴赏口诀:





一.看类型






从诗歌内容的角 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①送别类。②怀古类。
③思乡怀人类。表达对家乡或亲人 思念为主。④战争或边塞类。⑤闲适类。⑥借景抒情类。
⑦托物言志类。
⑧爱情类。
⑨ 民生类。



以上九种类弄,
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阅读水平,< br>在认真阅读原诗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类型。




二.定感情。




意象找到之后,全诗感情自然显现。 能够表现诗歌感情色彩的词语有:愉悦、欢快、激
愤、沉痛、悲愤、
哀伤、
悲凉、赞美 、仰慕、
惜别、
依恋、豪迈、闲适、
恬淡、
迷恋、热爱、
忧愁、寂寞 、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三.定主旨





即确定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 容,这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同时也是诗歌鉴赏的核心。诗歌
的思想内容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热爱祖国大 好河山、忧国忧民、怀古伤今、反对战争、追
求和平、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 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
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亲、别恨离愁等。


四.找意象(典故)






诗歌鉴 赏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
象(人、物、景、事)< br>。而古代诗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虽然这种意
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当中有 可能有不同,但多数情况之下却是有其共通之处的


五.找技巧。




一首诗歌写的好坏,与它所采用的表达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表 达技巧又要从表
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去分析。




六.品风格。



风格

是指由于作 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造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如李白之诗清新飘
逸,杜甫之诗沉郁顿挫,陶渊明之 诗冲淡平和,王维之诗诗中有画,韩愈的诗深奥险怪,白
居易的诗通俗鲜明。再如,按词论家说,苏轼、 辛弃疾之词豪迈奔放,柳永、李清照之词婉
约含蓄。





诗歌鉴赏的最后,
或者说到了细微之处,
要让学生体会出作者的语言风格及 语言所要达
到的表达效果。而与相关的一些术语有: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含< br>蓄、缠绵、清新、明丽、秀丽、恬淡、凄美、明快等。






语言表达效果: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言
有尽而意无穷。





以上六点看起来很 分散,
似把诗歌给拆开来读了,
但实际情况绝非如此。
这正如我们常
说的一句 话,不过我把它稍做了一点修改:

师傅引对门,修行在个人。

只有让学生 懂得了
诗歌鉴赏的门道,
才能使学生建立一种赏析的思路,
进而在不断的赏析中培养起 一种属于自
己的赏析风格。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四、

2018
年广西玉林市中考】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
1
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 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 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
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3

)
A.“
水调歌头

是词牌名,

丙辰

指干支纪年法的丙 辰年,

不胜寒

意为

忍受不了寒

” “
何似

意为

怎么比得上



何事

意为

为什么



但愿



只希望

之意
.
B.
词的上片 词人由赏月抒发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但他最终不愿

归去


是因为


天上宫阙

里,自己会有

高处不胜寒

的不适,而无在人间

起舞弄清影

的欢乐。

C.
词的下片由月写到人,
由自己联想到兄弟,
由抱怨圆月到理解 月圆,
由月圆月缺的自
然规律到悲欢离合的人生规律,
由对生活的无奈到对生活的祝福 ,
表现了词人理性的生活态
度和豁达乐观的精神境界。

D.
中秋与 明月是美好的时节和事物,
离别与亲情是千古传承的无奈与温馨,
如同张九龄
在《望月 怀远》中说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一样,

但愿人 长久,千里共婵娟

是苏轼
给自己给亲人也是给我们留下的美好祝愿。

【答案】







B

【解析】
B.
故乡水因可怜诗人,表述不正确。怜:怜爱。一本 作



。故乡水:指从四
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 ,把四川称作故乡。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人顺着长江 远渡荆门,
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
初次离别,
他怎能不
无限留恋,
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
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 br>怀着深情厚意,
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
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诗题中的

送别

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 ,
诗中并无送别朋
友的离情别绪。清沈德潜认为

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 删


《唐诗别裁》

,这并不是没
有道理的。

【考点解析】诗歌鉴赏口诀:





一.看类型






从诗歌内容的角 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①送别类。②怀古类。
③思乡怀人类。表达对家乡或亲人 思念为主。④战争或边塞类。⑤闲适类。⑥借景抒情类。
⑦托物言志类。
⑧爱情类。
⑨ 民生类。



以上九种类弄,
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阅读水平,< br>在认真阅读原诗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类型。




二.定感情。




意象找到之后,全诗感情自然显现。 能够表现诗歌感情色彩的词语有:愉悦、欢快、激
愤、沉痛、悲愤、
哀伤、
悲凉、赞美 、仰慕、
惜别、
依恋、豪迈、闲适、
恬淡、
迷恋、热爱、
忧愁、寂寞 、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三.定主旨





即确定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 容,这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同时也是诗歌鉴赏的核心。诗歌
的思想内容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热爱祖国大 好河山、忧国忧民、怀古伤今、反对战争、追
求和平、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 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
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亲、别恨离愁等。


四.找意象(典故)






诗歌鉴 赏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
象(人、物、景、事)< br>。而古代诗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虽然这种意
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当中有 可能有不同,但多数情况之下却是有其共通之处的


五.找技巧。




一首诗歌写的好坏,与它所采用的表达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表 达技巧又要从表
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去分析。




六.品风格。



风格

是指由于作 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造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如李白之诗清新飘
逸,杜甫之诗沉郁顿挫,陶渊明之 诗冲淡平和,王维之诗诗中有画,韩愈的诗深奥险怪,白
居易的诗通俗鲜明。再如,按词论家说,苏轼、 辛弃疾之词豪迈奔放,柳永、李清照之词婉
约含蓄。





诗歌鉴赏的最后,
或者说到了细微之处,
要让学生体会出作者的语言风格及 语言所要达
到的表达效果。而与相关的一些术语有: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含< br>蓄、缠绵、清新、明丽、秀丽、恬淡、凄美、明快等。






语言表达效果: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言
有尽而意无穷。





以上六点看起来很 分散,
似把诗歌给拆开来读了,
但实际情况绝非如此。
这正如我们常
说的一句 话,不过我把它稍做了一点修改:

师傅引对门,修行在个人。

只有让学生 懂得了
诗歌鉴赏的门道,
才能使学生建立一种赏析的思路,
进而在不断的赏析中培养起 一种属于自
己的赏析风格。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八、

2018
年广西贵港市中考】

三、古诗文阅读
(9~14
小题,共
18

)
【甲】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
归雁洛阳边。

语言表达-师恩难忘教学设计


语言表达-师恩难忘教学设计


语言表达-师恩难忘教学设计


语言表达-师恩难忘教学设计


语言表达-师恩难忘教学设计


语言表达-师恩难忘教学设计


语言表达-师恩难忘教学设计


语言表达-师恩难忘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