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鉴赏题真题精选

绝世美人儿
558次浏览
2021年01月19日 02:4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生活费-幼儿教育心得

2021年1月19日发(作者:熊怡)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鉴赏题真题精选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4
分)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
)全诗写出游人怎样的心 情?诗中的哪个词语印证了你的判断?(
2
分)


2
)第 一句诗中哪个字用的最妙?找出来并简析。

2
分)


1
)示例:愉快(高兴、愉悦等)


1
分)
“人意好”
“好”
“意好”


1
分)

(< br>2
)示例:
“乱”


1
分)不仅生动形象的描绘出 繁华密林中传出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
上下飞舞、穿梭林间枝头的动感(意思相近,答到其中一点即可 得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8-9
题。

3
分)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①兰溪,在今浙江兰西县西南。棹(
zh
à
o
)歌:船歌。

8.
对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作者主要是通过“□□□”一词启发读者去想象的。< br>(
1
分)

9.
“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生动传神,写活 了诗歌意境,请你发挥想象,对这句诗的画
面加以描写。

2
分)

8.

1
分)镜中看

9.

2
分)示例:鱼抢春(新)水,
(调皮地)涌上溪滩,
(拨鳍摆尾)啪啪蹦跳。

落日怅望

唐·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9.
这首诗是日落时分作者遥望家乡所作,请找 出诗中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

2
分)

10.
试说说首联 中“千里”与“片时”的表达效果。

2
分)

9.
念我何 留滞,辞家久未还(
1
分)
;临水不敢照,惊恐平昔颜(
1
分)

10.
以“千里”与“片时”作强烈比照,点明云、鸟的自由和飞行之速,进 而引发作者久客
异地的乡思。
(大意相同即可)

2
分)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
16

25
题。

(一)

4
分)



田园乐

(唐)王维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
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注】

落落:松高貌。


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16.
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
2
分)

17.
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
2
分)

,给 人以阴凉之意

1
分)

(一)
16
.这里的“夏 寒”应该理解成松树葱郁、茂盛

1
分)
评分标准:意对即可。共
2
分。

17
.描绘了一种闲适、平和、质朴的田园生活。
评分标准: 点出“恬淡、悠然、平和、闲
适”等其中一个,得
1
分,指出质朴或“淳朴”等,得< br>1
分。共
2
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6
分)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
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特点的?(
3
分)


2.
“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3
分)


6.

1


3
分)梅子、芭蕉、柳花

(答对
1
个给
1
分)


2
)< br>(
3
分)
“闲”字,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
1
分)
,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
情(
1
分)
,呼应了诗题(
1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6

)
晚春

韩愈

苹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①杨花,诗中指柳絮。

(1)
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 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3

)
(2)
请发挥想像,用自己 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3

)
6.(1)(3

)
拟人,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
争妍斗艳的美丽 景象。
(
拟人
1
分,写出效果
2
分。
)
(2)

3

)
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样,又轻又白,
漫天飞 舞,
随风飘荡。
(
写出“漫天”“作
雪”基本意思得
2
分, 语言生动流畅得
1
分。
)
(二)咸








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11.
诗中“悬”

“隔”两字都用得极妙,请任选其一
略作分析 。

2
分)

....



12.
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
分)




11.

2
分)
示例一:
“悬”< br>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咸阳雨景的雨脚如麻,
连绵不绝的特点。

示例二:
“隔”是隔开,写出了“钓船”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景致,营造了一种烟雨
空濛的意境。

12.

2
分)示例一:诗人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诗中一、二句实 写眼前的咸阳
雨景,三、四句虚写心中境。全诗用“还似”一词将一北一南、一实一虚两幅图景巧妙地结
合在一起,描绘出了空濛飘渺的雨景。
(答出“虚实结合”即可得满分)

示例二:诗人运用了联想的表现手法。诗人由眼前的咸阳雨景联想到洞庭春水色,描绘
出了空濛飘渺的雨 景。
(答出“联想”即可得满分)


城东早春

(唐)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释】上林:即上林苑,汉代宫苑,这里代指长安。


15.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人笔下的早春景象。

2
分)

16.
诗人想象了花盛人闹的景象,突出表现了自己怎样的情趣?(
2
分)< br>

过湖

俞桂

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

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

18.
诗中有画。
(2

)
发挥想象,完成《过湖》由诗句到画面的转换:


初春时节,诗人乘 一小舟离开湖岸,水面荡起波纹;和风携来花香,梅花悄
然飘落。抬头望去,


19.
景中有情。
(2

)
古人云:“诗以情为主,景为 宾。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诗中所绘之
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
18

(2

)
远处群山若隐若现,像画轴般横在天地间;忽有 白鸥翩翩飞来,给人
带来吟诗的雅兴。

19

(2
)
愉悦、快乐。
(
大意写出即可
)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
15

23
题。




















(-}野

池(
4
分)























唐·王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乔。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蜒上下鱼东西。

15
。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





,植物




的景象。

2
分)

16
.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
2
分)

15
。满溢(满)


丰茂(茂盛、果实丰硕)
(意思符合即可)

















16
。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意思符合即可)

(一)秋夜山居(
4
分)

唐·施肩吾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①织新雪。

秋山野客②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注释】①素机:织布机。②野客:离乡在外的游客。

14
.诗歌首句“



”一词点明了时令属“秋”


2
分)

15.诗中“衔”字向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

2
分)

古诗文阅读(
26
分)


(一)

4
分)

14


2
分)去雁(仅答“雁”不给分)

15

2
分)
示例:
一个
“衔”
字把空中一轮明 月被松梢遮掩的情形,
描绘得活灵活现。
(意
对即可)

田家

郑獬

田家汩汩流水浑①,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②残照:夕阳。

15
.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

”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
境。

2
分)

16
.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
。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br>分)

(一)

4
分)

15


2
分)明

16

(< br>2
分)蕴含着诗人对夕阳的喜爱(留恋、眷恋)之情。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
1-2
题。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
.在诗人齐己笔下,“早梅”具有怎样的特点 ?请概括作答。

2
分)


答:

2
.诗歌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将其中的“数枝”改为“一枝”,请谈谈这样修改的妙处。

2
分)

一、

4
分)

1


2
分)不畏严寒,傲然独立(清丽脱俗,素雅高洁)

(一点
1
分,共
2
分。语意相近即
可)

2


2
分) 将“数枝”改为“一枝”,照应题目,突出其开放之“早”(
1
分)
,显示出“早梅”的不同寻常,更突出它傲然独立的个性(
1
分)

(语意相近即可)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27
.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
1
分)










































































28
.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 声”


2
分)









































































(三)
27
.春风、柳条、藤蔓、黄莺(至少三个,
1
分)


28
.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移情于物(
1
分)
,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之 情。

1
分)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

11
.阅读上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4
分)



1
)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
2
分)


2
)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 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
分)

11


4
分)

1


2
分)用“ 红”对“青”,
色彩鲜艳(
1
分)

红叶与青山相映成趣

1
分)

(或静的山与急湍的水对比,动静结合,充满情趣。



2


2
分)写了凄黯(凄清)之景 (
1
分)
,表达了诗人伤感、惆怅的情感(
1
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
15-16
题。

4
分)



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其二)

姜夔


湖上风恬月淡时,卧看云影入玻璃



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

【注释】①姜夔(
ku
í

:宋朝著名诗人

。②玻璃:形容西湖湖面如镜子一般。

15.
第二句诗中“卧看”二字体现 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
2
分)

16.
三、四句诗展现了怎样的 情景?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2
分)

15.
向往自然 ,追求宁静(或“闲适”
“愉悦”
“沉静”等)


2
分, 意思对即可。


16.
展现了静谧怡人的湖上夜景:一叶扁舟窗外过,轻快 迅捷,微波轻漾,芦苇随之摇曳。

2
分,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28
题。


(一)



采桑子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10.
这首词从字数上看,属于

;从创作风格上看,属于

派。

2
分)

11.
“好梦频惊”是全词的 点睛之笔,在下阙中,
“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
2
分)

12.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分)

10.
答案:小令

婉约

评分:每空
1
分,共
2
分。

11.
答案示例:西风吹寒、梧桐叶落、淡月胧月、高楼雁鸣。

评分:两点
1
分,共
2
分。

12.
答案示例:叹流年、悲迟暮、伤离别、苦思恋。

评分:
2
分,答出两点即可。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
14-16
题。

陶公①性检厉,勤于事。作 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其意。后
正会②,值积雪始晴,听事③前除雪后犹湿,于 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
录厚头④,积之如山。后桓宣武⑤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br>
【注释】①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②
正 会,元旦集会。③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④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⑤桓宣武:桓
温,曾任大将军 、大司马。

14.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
分)


1
)咸不解其意咸(
2
)值积雪始晴值

15.
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分)

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译文:

16.
文中写了哪两 件事?表现了陶公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况。

3
分)

< br>【答案】
14


1
)全、都(
2
)遇上… …的时候

15
、都用锯木屑覆盖在地上,人们出行一点也不受妨碍。
16
、积存废弃锯木屑,雪后覆地;积存竹头,造船时做竹钉。陶公是一个节俭、勤勉的人。


阅读《师旷撞晋平公》一文,回答
13

15
题。< br>(
8
分)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
,乃喟然叹曰:

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师旷

侍坐于

前,援

琴撞之。公披衽

而避,琴坏于壁。公曰:

太师 谁撞?

师旷曰:

今者有小人言于
侧者,故撞之。
公曰:

寡人也。

师旷曰:



!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左右请除

之。公
曰:


之,以为寡人戒





【注】


师旷:春秋时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


援:执持,拿。


衽:衣襟。


哑 :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

除:清除。

戒:鉴戒。

13.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
分)


1
)饮酣
酣:

2
)释
之释:



14.
师旷撞晋平公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

2
分)





























15.
同为劝谏君王,师旷与邹忌的劝谏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4
分)










































【答案】
13< br>(
1
)酣:尽兴(畅快)地喝酒。

2
)释:放。

14.
是非君人者之言也(或:答“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得
1
分。


15.
邹忌用设喻说理的方法,以自身为例,把家事和国事进行类比,推己及人, 以此达到讽
劝的目的。师旷先借撞“小人”引起晋平公的重视,再直言以出,让晋平公认识到自己
的错误,达到劝谏的目的。
(意对即可)


文言文阅读,完成
4

7
题(
18
分)

老妪与虎




曾有老妪
山行,见一兽如大虫, 羸然跬步
而不进,若伤其足者(
A
)。妪因即
之,

而虎举 前足以示妪(
B
)。妪看之,乃有芒刺在掌下,因为拔之。俄而虎奋迅阚吼(
C



别妪而去,似
媿
其恩者。

及归,翌日, 自外掷麋鹿狐兔至于庭者,日无阙
焉。妪登垣
视之,乃前伤虎也,因
为亲族具言其事, 而心异之。


一旦,忽掷一死人,血肉狼藉,乃被村人凶者呵
捕,云杀人。 妪具说其由,始得释缚。

乃登垣伺
虎至,而语之曰:“感则感矣,叩头大王,已后更 莫抛人来也。”


(选自《唐语林校证》)

①老妪:老妇人。

②羸(
l
ě
i
)然:瘦弱的样子。跬步:半步,相当于今天的一步。

③即:靠近,走近。

④奋迅阚(
h
ǎ
n
)吼:大吼一声。

⑤媿(
ku
ì):同“愧”,愧感。

⑥阙:空。

⑦垣(
yu
á
n
):矮墙。

⑧呵:大声呵斥。

⑨伺:等待。

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4
分)


1
)有老妪
山行
山行


2



其足者



..
..



3


前伤虎也




4
)妪具说其





.< br>.
5
.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
3
分)

...
A
.老虎因为老妇人替自己拔出脚掌上的芒刺,对老妇人心存感激,每天将捉到的麋鹿、

狐狸、野兔等丢到老妇人家中报恩。

B
.村里的凶徒杀了人,官府怀 疑老妇人是凶手,欲将其抓捕,老虎来救老妇人,老妇人
担心老虎被抓,就登上矮墙对老虎说:“我很感 激你,请你不要来救我了,赶快走吧。”

C
.文中的老虎通人性,懂得感恩, 但它好心却办成了坏事。所以,我们感谢别人也要讲
究方法,注重效果,避免适得其反。

D

《黔之驴》中的虎让我们明白这样的道理:面对貌似强大的对手,敢于斗争 、善于斗
争就能取得胜利。
《老妪与虎》
中的虎让我们明白这样的道理:即使怀着美好 的愿望
做事,也要权衡利弊,考虑后果。

6
.请把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5
分)


1
)妪看之,乃有芒刺在掌下,因为拔之。



2
)因为亲族具言其事,而心异之。


7
.< br>根据情境,
在文中
A

B

C
三处各写一个 句子,
将虎此时要对老妇人说的话表达出来。

6
分)


A



B



C


二、文言文阅读(
18
分)

4
.(
4
分)(
1
)沿着山路行走


2
)好像


3
)竟然是


4
)缘由、原因

5
.(
3
分)
B
(“凶者”不是指“村里的凶徒”,而是指老妇人被村里人当成凶犯。“老虎
来救老妇人” 以及老妇人对老虎说的话都不正确,应是老妇人登上矮墙等着老虎来,对


老虎说“ 我对你的回报已是感激不尽,我现在要向你叩头,请以后千万不要再把咬死的
人扔进来了。”)

6
.(
5
分)(
1
)老妇人看虎的前爪,脚掌上面扎了芒刺 ,就替它拔掉了芒刺。


2
)老
妇人就把这件事全部告诉了家族 里的人,大家都感到非常奇怪。

7
.(
6
分)(
A
)示例:唉!自从脚上扎了刺,我连捕食都困难了。要是能遇上好人,我一
定要请他帮我看看。


B
)示例:您能帮帮我把脚掌上面的刺拔掉吗?


C
)您是我
的恩人,我一定会报答您的。(符合情理即可)


暮春

翁格【清】

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

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

10
.首句中“怨”字的含义是什么?诗歌表达 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3
分)

【答案】示例:怨:抱怨(埋怨,怨恨)
(意思相近即可,
1
分)
;诗歌表达了诗人不因时光
流逝而慨叹,积 极乐观、不断进取的人生态虚(言之有理,意思相近即可,
2
分)



鲁人曹沫(
9
分)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 庄公好力①。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②。鲁
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
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
桓 公左右莫
敢动,而问曰:
“子将何欲
?
”曹沫曰:
“齐强鲁弱,而大 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
③,君其图之
!
”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 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
颜色④不变,辞令如故,⑤。桓公怒,欲倍⑥其约。管仲曰:< br>“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
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授,不如与之。
”于是桓公乃割鲁侵地 ,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于鲁。

【注释】①好力:爱好勇武、力气。②败北:战败逃跑。北,打 了败仗往回逃。③鲁城
坏即压齐境:意思是说,你们侵略鲁国,已经深入到都城边缘、假如鲁国的都城倒 塌,就会
压到齐国的边境了。④颜色:脸色。⑤辞令如故:像平常一样谈吐从容。⑥倍:通“背”

背弃、违背。

2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2
分)

齐桓公许
与鲁会于柯而盟(



)曹沫三战所亡
地尽复于鲁(▲)




勇力事鲁庄公(▲)桓公与庄公既盟于
坛上(▲)



22
.说说“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的目的是什么?(
3
分)



23
.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4
分)

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授,不如与之。



【答案】
21
.答应

割让或丢失





22
.迫使桓公归还曹沫与鲁国三次作战中丢失的土地。

23

贪 图小的利益用来求得一时的快意,
就会在
诸侯
面前丧失信用,
失去
天 下
人对您的支持
,
不如
归还他们的失地。


课外文言文阅读(
6
分)



河间
有游 僧

卖药于市。
先以一铜佛置案上,
而盘贮药丸,
佛作引手取物状。
有买者,
先祷于佛,而捧盘近之。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其难治者,则丸不跃。举国信之。 后有

人于所寓寺内,见其闭户研
铁屑,乃悟其盘中之丸,必半有铁屑,半无铁屑;其 佛手必磁
石为之,而装金于外。验之信然,其术乃败。

注释:①〖河间〗地名。②〖游僧〗云游四方的和尚。③〖研〗研磨。

2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4
分)


1
)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近之。


2
)验之信然,其术乃败。

24
.请你用所学知识,从 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明选文中和尚的骗术。

2
分)

【答案】
23.

1
)有买药的人,先要向铜佛祈祷,然后双手捧着装有药丸的盘子靠近铜< br>佛。

2

(人们)检验这种做法,确实是这样,这个和尚的骗术就败 露了。

24.
示例:磁石即物理学中的磁铁,具有磁性,能够吸引铁屑一类物质,因 此,有铁屑
的药丸就能跃入佛手,无铁屑的药丸就不能跃入佛手。

(附
< br>译文:河间县有一个四处游走的和尚,在集市上卖药。
(他)先在桌子上放一尊
铜佛,< br>然后在旁边的盘子里放着药丸,那尊铜佛做出伸手要取东西的样子。
有买药的人,先
要向 铜佛祈祷,
然后双手捧着装有药丸的盘子靠近铜佛,
如果病可治好的,
盘子中的药丸就
跳到佛手里;如果病难以治好的,盘子中的药丸就不动。全城的人都非常相信他。后来,有
人在 那个和尚住的庙里看见他关上房门,
在偷偷地研磨铁屑,
这才明白和尚盘子里的药丸必
定有时候混有铁屑,
有时没有混铁屑;
那佛手一定是用磁石做的,
只不过在外面镀了一 层金。
人们检验这种做法,确实是这样,这个和尚的骗术就败露了。


< br>(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段落,完成第
17

19
题(
10分)


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则人之食 于虎也,无怪
矣。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
人用物。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
故人 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
皆虎之类也。其为 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17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3
分)

①然虎之食人不

见()


②虎

其爪牙()


③故人之为虎

者()




18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
分)

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

译文:



19
.这段短文所表达的主旨是什么?对我们有怎样的启发?(
3
分)

答:

【答案】
17
、①经常、常常



2
以……为利




3
吃(每小题
1
分,共
3
分)

18
、因此世界上那些只用力气而不用智慧的人,

(只发挥)自己的作用而不借助 别人之力
的人,都跟老虎一样。

“是故”

“自用”各
1
分,句子通顺
2
分,共
4
分)

19
、主 旨: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要善于借助外物(
1
分)
。启发:要多动脑,不能死< br>板;要善于利用身边有利的因素让自己更容易走向成功;
要掌握技术,
提高素质,
才能
增加竞争能力(答对两点即可得
2
分)

(,共
3< br>分)



诗歌鉴赏(
4
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
1-2
题。

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 ,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
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请 简要赏析上片
‘‘
破纸窗间自语
’’
一句。

2
分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概括作答。

2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案】


1
)上句

破纸窗间自语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1
分)屋外狂风急雨,吹动窗
上破纸,瑟瑟作响,就像 自言自语一样,这样就把风吹动纸响给人格化了,生动形象;特别




字衬托了诗人

独宿

博山的孤寂心情,渲染了凄凉破败的氛围。(
1
分)




2
)诗人平生为了国事操劳奔走于塞 北江南,终老时却落得罢官闲居,壮志未酬的结
局,辛酸之情跃然纸上。
他半夜惊觉,眼前的景 象不再是沙场点兵而是饥鼠蝙蝠,
残灯破窗
和自己的满头白发,落差之大可悲可叹。(
1
分)上片荒凉孤寂的景物为结语

眼里万里河


的无限感慨 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可见他失意时心系的不是自身处境的艰难而是中原统
一的大业,表现出诗人志在千 里的理想和崇高的报国热情。(
1
分)


(二)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者问赵威后

,书未发

,威后问使者曰:

“岁

亦无恙

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
耶?”使者不说,曰:< br>“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
后曰:
“不然, 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选自刘向《战国策·齐策》

【注释】①
赵威后:赵恵王妻。②发:拆封。③岁:年成,收成。④无恙:平安无事

17.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
分)

(1)
齐王使
使问赵威后
使:

2


本而问末者耶
舍:



18.
将文中划线句子翻 译成现代汉语。

2
分)

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译文:

19.
结合文章内容,在“先问君”还是“先问民”的问 题上,你同意谁的看法,为什么?(
2
分)

【答案】
17.

1
)使:派;

2
)舍(丢下,舍弃)

18
.难道把卑贱的放在前面,尊贵的却放在后面吗?(意思对即可)

19 .
示例:同意。因为老百姓像“水”
,君王像“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如果君王推行暴政,把老百姓逼上梁山,老百姓可以通过起义推翻君王,所以,
老 百姓“平安无事”
,君王才能“平安无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1-4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 稻,侃问:

用此何为?

人云:

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大怒曰:

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

执而鞭 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见人持
一把未熟稻

























②执而鞭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汝既不田”中的“田”用法相同的是(






A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B
.意将隧入以
攻其后也。

C

醉翁之意不在酒





























D


国怀乡

3
.翻译:是以百姓勤于农植。

4



者对陶侃的态度如何?本文表现了陶侃的什么特点?

【答案】

1.
拿用鞭子打


3.
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


4.
赞扬。本文表现了陶侃重视农耕、爱护农业生产和农民有较深的感情的特点。
< br>译文:陶侃曾经到郊外去游览,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未熟的稻穗,陶侃问:
“拿这些东西
干什么
?
”那人说:“走在路上
(

)
看见它,随便拔一把 罢了。”陶侃大怒说:“你既然不
种田,竟然还糟蹋人家的稻子
!
”就把那人抓起来, 抽了一顿鞭子。陶侃爱护庄稼而执法严
格,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许允之妻(
4
分)



许允为吏 部郎
,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

之。其妇出诫允曰:
“明主可以理夺,< br>④
难以

求。
”既至,帝问之,允对曰:



尔所知’
,臣之乡人,臣所

也’陛下检校,为

.< br>.

称职与不?若不称职,臣

其罪。
”既检校,皆官得其人 ,于是乃释。


(选

自《世说新语·贤媛》
,有删节)

【注释】②郎:织官名称,吏部的下属官 员。②虎贲(
b
ē
n

:武士上。③收:拘押。④语出
《论 语·子路》


15.
下面句子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
.难以

求(感情)
B


尔所知(提拔)



C
.臣

其罪(承受)
D
.臣所

也(通“智”
,明智)



16.
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许允是在听从他妻子的能劝诫后任人唯贤的。

B
.许允考察之后,发现所任用的官员都称职,就放心了。

C
.从许允之妻的言行中可看出她聪明机智、气度不凡。

D
.许允的妻子是一个擅长“以情求”并料事如神的人。

【答案】
15

D 16

C


(二)长生猪

胡御史牧亭言:其里有人畜
一猪,见邻叟

瞋目狂吼,奔突欲噬,见他人则否。邻叟初


甚怒之,欲买而

其 肉。
既而
憬然省曰:“此殆佛经所谓‘夙冤’耶!世无不可解之冤。”

..
乃以善价赎得,送佛寺为长生猪。后再见之,弭①耳昵就,非复曩②态矣。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有删改)

【注】①弭
m
ǐ

,耷拉。②曩
n
ǎ
n
ɡ,从前。

20
、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其里有人

一猪

畜:养
B
.见邻
既而
叟辄
瞋目狂吼

辄:就


..

C
.欲买而

其肉

啖:吃
D

既而
憬然省曰

既而:很久


..
21
、请将文章画线句子“此殆佛经所 谓‘夙冤’耶!世无不可解之冤。”翻译为现代汉语。

3
分)

答:

22
、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
2
分)

答:

(三)《长生猪》

20

D
(“既而”应为“不久”之意)

21
、 译文:这大概
就是佛经中所说的过去的
冤仇吧!人世间没有解不开的冤仇。
(说明:关
..
...
键词“殆”、“夙”,句意准确、通顺
1
分)

22
、要懂得善待别人,冤家宜解不宜结,要宽容。

2
分)
(说明:答到其中一点就给满分)

【参考译文】
据胡御史牧亭说,
他老家 有一个人养了一头猪,
见了邻居家的老翁便瞪着眼睛
发怒猛奔过去咬他,
见到了别人却 没有这种情况。
最初,
邻居老翁很生气,
想把这头猪买下
杀了吃掉。
不久醒悟道:
“这大概就是佛经里所说的前世冤仇吧?这世上并没有不可解的冤
仇啊。”于是用 高价买下这头猪,并把它送到佛寺里作为“长生猪”养起来。从此,这头猪
见到老翁时,就耷拉着双耳靠 近他,不像往日那凶恶的样子了。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
3

4
题。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①

































[

]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②,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选自《全唐诗》
,中华书局,
1982

7
月,第
2
版)

【注释】①此诗是 元和十年(
815
年)写的。这年三月元稹被贬为通州司马。

②幢幢:摇曳。

3.
诗歌首句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分)







































4
“垂死病中惊 坐起”中“惊坐起”是篇中妙笔,请简要分析。(
2
分)

生活费-幼儿教育心得


生活费-幼儿教育心得


生活费-幼儿教育心得


生活费-幼儿教育心得


生活费-幼儿教育心得


生活费-幼儿教育心得


生活费-幼儿教育心得


生活费-幼儿教育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