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词鉴赏教案

温柔似野鬼°
954次浏览
2021年01月19日 02:5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多年以前-秦时明月张良吧

2021年1月19日发(作者:曾志)
小学古诗词鉴赏教案


【篇一:诗歌鉴赏教学设计】


诗歌鉴赏教学设计:

五读三步

赏诗法


【智能目标】

1
、了解诗歌鉴赏题的考法。

2、掌握

五读



三步

的含义。

3
、能用

五读三步赏诗法

鉴赏古诗词。


【情感目标】


树立信心
——“
我能行
”“我能做
”“
我会做



1


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良好习惯。

2


保持平静的心态,重视方法和技巧。


【教学手段】
ppt
演示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媒体显示课题


高考诗歌鉴赏是拉开考生分数的 一个关键题,虽然只占
6
分,但关
乎全局!如何做好这一题?我以为应该采用

五读三步赏诗法




二、学生做高考题中的诗歌鉴赏题

1

2002
年全国 卷
17
题: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
分)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

折柳

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

折柳

的寓意 是什么?你是否同意

关键

之说?为什么?


【参考答案】




折柳曲的寓意

, 即

惜别怀远

,或

折柳赠别
”“
柳谐 音留
”“
表示
留念
”“
离别

等,给
2< br>分;




本诗的思乡之情

,即答出< br>“
思乡
”“
故园情
”“
回忆故乡

等给2
分;




折柳的关键作用

, 即

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

折柳

曲的笛声引
起 的

,或

由写笛声转入写曲中闻折柳,引出故园情

、< br>“
从听笛到
思乡过渡的关键



诗的前两句写春夜 闻笛,然后由折柳引出思乡

等,给
2
分,若答

折柳
的关键作用为

点明主旨
”“
诗眼

之类的 ,
可给
1
分。注意:认为

折柳

不是全诗的关键 的考生极少,若遇到
此类答案,与复查员共同讨论判分。

2

03
年全国卷
17
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
分)< br>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

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

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

安禅制毒龙
[

]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 评诗时常用

诗眼

的说法,所谓

诗眼

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
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

诗眼

分别是哪一
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参考答 案】

诗眼

分别是


”“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
发出低吟,仿佛呜

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森幽暗,似乎显得阴冷。




”“


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孤静幽寂的景象
( 意境)。

3

04
年广东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
分)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 l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 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






孤 月



落日



秋风
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参考答案】

片 云
”“
孤月

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
的烦闷;

落日
”“
秋风

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的乐观旷达。


三、五读三步赏诗法

1
、什么是

五读

?有什么作用?


(明确)顾名思义,

五读

就是读诗题,读作者,读诗句,读注释,
读题干。

五读

的好处在于:



2
)读作者,可以了解该诗歌的风格。如


李白
——
豪放飘逸

杜甫
——
沉郁顿挫


王维

孟浩然
——
山水田园风光

闲适、恬淡


王之焕

王昌龄

高适岑参
——
边塞风光、雄奇


苏辛
——
豪放

李清照
——
婉约

陆游
——
爱国



3
)读诗句,可以具 体感知诗歌内容,诗歌的写作特点,可以辨别
诗眼及其特色。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r>


4
)读注释,可以帮助对诗歌内容、特色的理解。如:

作于安史
之乱

等。



5
)读题干,可以搞清命题的要求、意图、答题的角度,可以避免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2
、什么是

三步

?有什么要求?


(明确)

三步

就是下笔做题的三个步骤,简而言之,第一步就是
解释诗眼句字面含义,第二步点明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第三步总体评价诗眼的好处、作用。 一言以蔽之:含义、手法、好
处。

三步

的要求是准确、精练、规 范。做题,可以是三层若干句
话,最好是分条各用一句话。

[
例如
]
——
①写了
------
,②

这两句用了
- ----
的手法,③表达了
-----

产生了
---
效果



3


五读三步赏诗法

要具备哪些基本功?


(明确)①具备相当的古代文化常识基本功。


作家

作品

体裁

流派


②具备相当的古代诗歌常识基本功。


意象:如:月亮

江河

花草树木

高楼

亭台

古庙

道路等等。


语言:


清新自然
--
如王维山居秋瞑


平淡质朴
--
白居易《村行》


民歌风味
--
孔雀东南飞


绚丽、含蓄(蕴藉)、简洁、明快、瑰丽等。

风格:大而言之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两种,各诗家在自己的创作
实践中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例如: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迈飘逸、白居易的
通俗易懂、杜牧的 清健俊爽、王维的诗画一体、王昌龄的雄建高昂、
高适的悲壮苍凉、岑参的悲壮雄奇、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温庭筠的
绮丽香艳、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郊寒岛瘦,

韩孟诗派

的奇崛险怪、
陆游的悲壮爱国等。此外词还有婉约、豪放之分,曲有通俗和幽默
之分。总的来说 ,诗词曲的特征分别是

诗庄



词媚



曲俗




思想内容:


写景抒情、咏物言志、边塞征战、即事感怀、怀古咏史、羁旅生活,
惜春伤春、闺怨 诗、爱国诗、爱情诗、乡愁诗等。


思想感情:


迷恋 、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
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br>

表达技巧(分类织网):


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考查的重点是抒情和描写。


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描写:可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景结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
写乐、明暗相衬、 粗笔勾勒和工笔细描;描写顺序有:所见,所闻、
所感;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的变化;远景、 近景、上下;
现实和神话相结合等。


表现方法:渲染、烘托、映衬、反衬 、化用、虚实相生、正侧面相
结合、情与理的结合、欲抑先扬、欲扬先抑、铺排、含蓄、幽默、
象征、联想、想象。


常用的辞格有比喻、讽喻、起兴、借代、拟人、对偶、夸张、 排比、
反问、设问、衬托、反复、反语、委婉、互文、用典、化用、叠词
等。


篇章结构:


常用的术语有层层深入、首尾呼应,有总有分,巧 妙过渡,伏笔照
应、铺垫、卒章显志,以小见大。


四、小试牛刀(
7
题)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面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注释】作于安史之乱。

1.
全诗描写了几种景物?它们构成了什么样的意境?

2.
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面问题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1.
这首诗所写的海棠有什么样的特点?

2.
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和艺术手法来描写海棠?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面问题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
这首诗是作者漫游西涧后写下的 一首绝句,有人说该诗句句写雨,
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

2.
这首诗写 诗人春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诗中有无寄托,寄
托何意,历来有争议。有人说它通篇比兴,有所寄 托;有人认为此
诗只是写西涧景色,毫无寄托。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出理由。


四、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面问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夫妻团聚,话巴山夜雨时的什么?

2.
诗人在巴山夜雨时是什么样的心绪?这种心绪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
,
完成后面的练习。


中秋月


苏轼(中秋与其弟弟苏辙相聚)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⒈前两句写景采用了什么手法?


⒉请分析前两句中







这两个动词在诗句中的作用。


⒊全诗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六、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面问题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1.
第二句中的



字,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抒写了作者怎样的
感情?

2.
全诗营造了怎样的环境氛围?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3.< br>《全唐诗》录入此诗,



字写作



字,是



好,还是



好 ,为什么?


七、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面问题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
新年是春天到来的标志,还没有芬芳的鲜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
久盼春色的人们 分外焦急,在焦急等待中终于见到

春色

的萌芽。
作者为写出人们 内心情绪的跌宕腾挪,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
作者构思奇特。初春时节,雪 花飞舞,本来是造成

新年都未有芳
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的原因 ,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春色来得
太迟,才

故穿庭树

纷飞而来 。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增添了诗的趣
味,试作简要分析。


【古诗词鉴赏活动练习参考答案】


一、
1.
分别写了草 、水、树、鸟四种景物:丛生的野草、任其流淌
的泉水、花自零落的芳树、无人欣赏的啼鸟,它们共同构 成了荒芜、
冷漠的意境。

2.
全诗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
啼的愁绪。


二、
1.
答:海棠在东风夜色中泛着光彩,吐着芬芳,像一个睡美人,娇慵而柔媚。

2
运用拟人、借代(红妆代指女子)的修辞手法,实写海棠的色 和
香,虚写海棠的神态,虚实结合。抒发了诗人的爱花惜花之情。


三、
1.
同意。在第一、二句中,

涧边

、< br>“
深树

已多少带出了晚潮
的雨意,第三句

春潮带 雨

、末句又用一



字,给人以音响,似
闻雨 声。因有雨至,故

野渡无人

,潮来而

舟自横

,写得合情合
理,贴贴切切,用意造字工精。

2.
这首诗借景 写意,有所寄托。前两句写诗人独爱幽草,与以鸣声
诱人的黄鹂作比,喻仕途世态,寓意明显。第三四句 写水急舟横的
悠闲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伤情怀。


四、
1.
话巴山夜雨时的情景及旅途见闻,思念亲人的种种情思。

2.
孤寂思乡(凄凉愁思)。是通过描写当时所处的环境,想象未来
夫妻西窗剪烛夜话的欢乐情 景做反衬,又用重复

巴山夜雨

来表达
这种心情。


五、
1
、层层铺垫,云尽月光寒,银河托明月;动静相衬。

2
、溢

写尽月光如水满则溢的动态美,冰清玉洁的光亮美;
“< br>转


现了明月的运行轨迹和浑圆的形态美。

3.
触景生情。表达了对月圆人圆的珍惜和对亲人团聚的渴求和忧虑。


六 、
1.
写出了秋夜露珠的清冷。抒写了作者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
境。

2.
月圆人缺、静寂孤苦。全诗抒发作者的离别之情、思聚之念。

多年以前-秦时明月张良吧


多年以前-秦时明月张良吧


多年以前-秦时明月张良吧


多年以前-秦时明月张良吧


多年以前-秦时明月张良吧


多年以前-秦时明月张良吧


多年以前-秦时明月张良吧


多年以前-秦时明月张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