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解题技巧汇总
余年寄山水
534次浏览
2021年01月19日 03:0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雷雨话剧-著名诗歌
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解题技巧汇总
欣赏,先要弄懂诗词字面上的意思。其 次运用联想和想
像再现诗句所要描述的画面或形象。接着把握诗所创造出的
意境。同时诗歌鉴赏 要求考生从诗歌内容、语言、结构、写
作技巧及作品风格、鉴别其所表达的主旨、思想情感及社会
意义。
一、分析形象型
1
.提问格式:
⑴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⑵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
⑶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
.解答分析:
形象
(
意象
)
:
A
、人
(
诗歌中 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
公
)
;
B
、物
(
咏物诗 或杂诗中的物象
)
;
C
、景
(
写景诗或杂诗
中的景 象
)
⑴懂得意象合成意境,意境凸现形象。
⑵形象蕴含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⑶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
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
会意义。
3
.答题步骤:
- 1 -
⑴概说塑造了什么形象。
⑵结合诗句内容或表达技巧具体分析形象特点。
⑶揭示形象表现的意义
(
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
。
4
.答题示例:
早
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
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答
(
步骤一
)
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
步骤二
)
“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
“迥”字
表现出早梅 的孤单;
“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
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
步骤三
)
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
强、超凡脱俗的 自我形象。
二、分析意境型
1
.提问方式:
⑴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思想感情?
⑵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
的思想感情?
- 2 -
⑶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
情怀?
2
.解答分析: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
(
即意象
)
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
括 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3
.答题步骤:
⑴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
造,语言力求优美。
⑵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
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明净绚丽、幽静深寂等,注意要能准
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⑶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 的情
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
4.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
(
其一
)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 3 -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
此诗写于诗人经过
“一岁四行役”
的奔波流离之后,
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
情?请简要分析。
答
(
步骤一
)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
照,
四野青绿,
江水映日,
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
泥融土湿,
燕子正繁忙地衔泥 筑巢,
日丽沙暖,
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
步骤二
)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
步骤 三
)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
适的心境。
三、分析技巧型
1.
提问方式:
⑴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 达技巧
(
表现手法、艺术手法、
艺术技巧
)
?
⑵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
艺术手法、表达技巧
)
。
⑶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⑷这首诗
(
某某诗句
)
在写景
(
抒情、描写人物
/
某某
)
上< br>有什么特点?
2.
解答分析:
这类提问注重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从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