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古诗词鉴赏试题集锦
余年寄山水
695次浏览
2021年01月19日 03:0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女宝宝取名-作文我的理想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全国各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古诗词鉴赏试题集锦(
1
)
一、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途经秦始皇墓
许浑
龙盅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1)
这是一首怀古咏诗史,结合全诗谈谈你对“崩”字的理解。
(2)
本诗以“经始皇墓”为题,三、四句却荡开笔墨去写汉文帝,这样做是否妥当
?
为什么
?
参考答案:
(1)
一指始皇已死,二指秦王朝迅速灭亡,三指生前生势显赫 的秦始皇形象在后人心目中彻底
崩溃。
(2)
非常妥当,用汉文帝的谦和、仁爱与秦始 皇的刚愎、凶残:用路人对汉文帝的怀念同始皇在人
民心中地位的崩塌作对比,反衬出暴君的形象,含蓄 地表达作者的批判之情。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第①一②题。
如
梦
令
秦
观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①“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这两句透露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感受?
②请解释“门外马嘶人起”暗示出的内容。
参考答案
:
①漫漫长夜难尽,孤独、凄凉的愁绪如同如水的长夜一样排遣不去。
②暗示出旅途跋涉,长路关山,白昼艰辛的生活又将开始。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剑
客
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注:霜刃:剑刃白如霜,闪烁着寒光。
这首诗着力刻画了一位“剑客”的形象。这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试作分析。
参考答案
:
这首诗刻画了一位手持锋利无比却还没有试过锋芒的宝剑而急欲施展才能,于一番事业的剑客
形象。
四、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①
②
谁见汀洲
上,相思愁白频
。
【注】
①汀洲:
水边或水中平地。
②此许后三句均出自梁代柳恽的
《 江南曲》
,
诗为:
“汀洲采白频
.
落
日江南春。洞庭有归 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难。
”
本诗的颔 联虚实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离去的依恋。请你具体说说其中“没”
“空”二字所传达的
这份 感情。
参考答案
:
“没”字紧扣首句的“望”字,友人如飞 鸟一样远行而去,自己痴立凝望,目光久久追随,
直到望不到所在。而一个“空”字,更展现出被送之< br>.
人的远无踪迹,也写出诗人此时空虚寂寞的心情。
这两个词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与牵 挂,以及自己绵绵不绝的愁思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五、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
1
)
、
(
2
)题。
早
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中,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1
)对这两篇咏梅作品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早梅》一诗在“炼字”上卓有成效:正是“昨夜一枝开” 中的一个“一”字,方显“早梅”之“早”
,
如换为“数”字,则远不及此言为妙。
B
.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诗人使用极其朴素的语词进行直接描写, 写出了“早梅”味香色泽的特
点,同时还寄寓了诗人的生活感受。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C
.
“驿外断桥边”
,交代了梅花生长的地点环 境。因处在“驿外”和“断桥边”
,虽花开而无人欣赏更无人
栽培,故因“无主”而深感“寂寞 ”
。
D
.
诗人陆游借“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两句,直抒 胸臆,表达了自己在风雨飘摇的动荡时代里,
内心的孤独、无助和无限愁苦的情绪。
E
.
在表现梅花顽强的生命力时,两篇作品都用环境作衬托:
《早梅》借助的是万木冻 折和深雪夜色,
《卜
算子》则借助了驿外断桥和风雨黄昏。
参考答案
:B
、
D (B.
“直接描写”应该是间接描写;
D.
“直抒胸臆”和“表达了自己”有误,所引诗句写作对象是梅花,诗人借咏梅来隐喻自己的不幸遭遇。
)
(
2
)< br>《卜算子》被公认为陆游的自喻之作。请结合你对陆游的了解,并与《早梅》作比较,谈谈《卜算子》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
《卜算子》一词所表现出的思 想感情主要有:梅花朴实无华,不慕虚荣,不与百花争春,
在寒冬就孤傲挺立开放,它的与世无争使它胸 怀坦荡,一任群花自去嫉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
故”
,志节高尚,操守如故 ,就算沦落到化泥作尘的地步,还香气依旧。诗人以“群花”喻当时官场中卑
下的小人,而以梅花自喻, 表达了虽历尽艰辛,也不会趋炎附势,而只会坚守节操的决心。
六、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解: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
(
758
)
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②梅花:
《梅花落》
·曲
牌名。
(
1
)诗歌首句提及的“迁客”当指西汉贾谊,作者 借他来表达自己的什么心情?
(
2
)《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江城五月,恰逢初夏,当然无梅,可是耳闻笛声
吹寒, 不觉眼前便有梅花漫天飘飞。作者运用的是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 (
1
)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抒发了诗人迁谪之感、去国之情,流露了无辜受< br>害的愤懑,含有自我辩白之意。
(
2
)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
从而有 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七、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题目。
水口行舟
宋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①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结合具体词语简析之。
②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涵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说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
①“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
“试卷”刻画诗人既抱希望 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
“依旧”
则透露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
②风雨总是暂 时的,
风浪总归会平息,
青山绿树是永恒的,
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止。< br>(或
“人生道路总不会一帆风顺,
只要逆流而上,
搏击风雨,
不能达到 青山绿树的理想境界,
享受胜利的乐趣。
)
八、阅读下面两首元代贯云石的曲子,然后回答问题。
[
双调
]
清江引
咏梅
其一:南枝夜来先破蕊,泄露春消息。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有时节暗香来梦里。
其二:芳心对人妖欲说,不忍轻轻折。溪桥淡淡烟,茅舍澄澄月。包藏几多春意也。
(
1
)从“南枝夜来先破蕊,泄露春消息”和“溪桥淡淡烟,茅舍澄澄月”这两句中任选一句, 就手
法和效果做一简明赏析。
(
2
)两首小令都是咏梅,但在状物言志上各有侧重,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
(
1
)
“南枝……,泄露……。
”句 中“泄露”二字将梅花拟人化,形象生动地写出梅花南枝早
绽、隐秘报春的势态。
“ 溪桥……,茅舍……。
”对仗工整(使用叠字,从侧面以景衬梅)
,写
出了梅的神秘朦 胧之美和晶莹玉洁之秀。
(
2
)
(其一)赞美梅花 迎雪竞先开放,报春而不争春,幽香而不媚众的凛然风格,表现了诗人贞洁自
守,不逐流俗的高尚品格。
(其二)描写郊外野梅在烟笼月罩中娇美动人的无限风韵,抒发了诗
人对野梅的倾心赞赏和无限 爱怜之情。
九、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这首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
①
开头“莫听”
“何妨”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②本篇借眼前 景抒胸中情,诗中的“风雨”是实指,也是隐喻。联系诗人的政治处境,分析“风雨”
的喻意,并概括诗 歌所表现出的作者的生活态度。
参考答案
:
①
“莫听”
表现了作者在风雨面前毫不在乎的态度,
从而反映出作者旷达的处世态度;
“何< br>妨”更小写出作者在风雨面前还要吟咏着诗句悠然信步,更隐含了作者对自然风雨和生活厄运的挑战。
②风雨借自然界的风雨比喻和象征人生的坎坷。在常人所认为的悲喜之中,作者却认为不管是风 吹雨
打还是阳光普照,一旦过去都成为虚无。这恰恰反映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脱人生态度 。在
遭受挫折时,不悲观失望;在境遇顺达时也不要沾沾自喜,要永远保持自己内心的平静和超脱。
十、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认月同孤。
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
1
)这是 杜甫晚睥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
、
“孤月”
、
“ 落日”
、
“秋风”
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
2
)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参考答案
:
(
1
)
“片云”
“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
“落日”
“秋风”意境雄
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
2
)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答“自强不息”的要联系“落日心犹壮 ”
,答“怨愤”的要联系“不必
取长途”
。
十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题目。
从军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
“总是”二字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2)
有人说“高高秋月 照长城”一句是“神来之笔”
,你是否也这样认为?请谈谈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 ( 1
)起到转折的作用,不管琵琶的声调、曲子如何变换,但变来变去 都离不开思乡别离的内
容,从而表明思乡别离之情难以排遣。
(2
)一般的 诗总是先写景再抒情,而这首诗却是前三句抒情,到最后再写景。用景物描写进一步突出
思乡之情,使全 诗显得意境悲壮开阔。
十二、阅读下面的诗歌
,
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离歌:离别之歌。
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宫苑。
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
1
)
首联、
颔联哪 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
(离别的环境)
?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
2
)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
(
1
)
“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
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
黯然神伤的情绪。
(
2
)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 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
光。这是一般送别诗最常见的做法。
十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
魏
二
(唐)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
1
)第二句中的“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
2)这首诗在艺术构思上虚实结合,请对这种艺术手法及其作用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
(
1
)
“凉”不仅写出了秋风秋雨中 身体上感受到的寒冷,更写出了此时因朋友分离而倍感凄凉
的内心感受。
(
2
)这首诗的第一、二句写在一个空中飘散着橘柚香气的清秋的日子里,诗人在靠江的高楼上设宴
为朋友送别,然后在秋风秋雨中送友人上船。这两句是写眼前实景。后两句诗人以“忆”字为行人虚构了
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潇湘之上,一轮孤月高照,恐难成眠,即使诗暂时
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使他无法摆脱愁绪。这两句是虚拟,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
猿,更是幻中有幻。这样整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象,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更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
十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
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1
)这首诗的首联用了什么描写景物的艺术手法?请作分析。
(
2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写景和抒情是怎样紧密结合的。
参考答案
:
(
1
)这两句从秋风、高天写到江水、沙洲,俯仰结合 ,视野高远阔大;猿猴哀啸,飞鸟回旋,
秋水清湛,沙洲灰白,动静相映,声色并茂,气韵生动。六种景 物构成一幅苍茫寥廓的秋江山水图。
(
2
)前四句描写了苍茫辽远,萧瑟衰 飒的深秋景象,烘托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苦,忧国伤时的情怀,
情与景和谐统一,创造出沉郁悲凉的意 境。
十五、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薇山亭赋韵
江
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
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释:①
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②岑参,盛唐边塞诗人。安史之乱中,长安沦陷,故有此诗。
⑴
这两首诗在内容上有哪些相同之处?
⑵
两首诗各表达了怎样不同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
⑴
内容上相同之处:这两首诗都写到了故乡的菊花,都写了重阳佳节的思乡之情。
⑵不同的思想感情:第一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故园的怀想和思归之情,流露出归隐田园的情怀。第二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故园遭受战乱的痛苦之情,表现了渴望收复失地的心情。
十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浑
(
皆,全
)
①作者采用什么艺术手法 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
?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②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
①
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 以人的情感,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
亭的依恋之情。
②“系”字切合柳条藤 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了它们依恋主人
不忍离去的深情;“啼”字 写出了黄莺呜叫的特点,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之情。
十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
唐
]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爰。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