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
玛丽莲梦兔
625次浏览
2021年01月19日 03:0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艾滋病图片-叶圣陶的简介
训诂学复习大纲
训诂的条例
形训
:用分析文字形体的方法来解释字义。
声训
:亦称音训,去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字义。
义训
:以通行词训释古语词或方言词的意义。
训诂的方式
互训
:用同义词或近义词相互解释的一种释词方式。
推原
:根据词的声音线索,探索词义的由来,亦称“推因”
。
义界
:
用一句或几句话来阐明词义的界限,
对词所表示的概念的内涵作出阐述或
定 义。
作者及代表作
杨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西汉著名哲学家、文学家 、语言学家。著作有《方
言》
、
《训
篇》
。
< br>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著有《五经异义》
、
《淮南子
注》
、
《说文解字》
。
郑玄:字康成,东汉末年北海高密人。东 汉年的经学大师,他遍注儒家经典,以
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
他对儒家经
典的注释,长期被封建统治者作为官方教材,收入九经、十三经注疏中, 对于儒
家文化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的流传作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
著有
《周礼注》、
《仪
礼注》
、
《礼记注》
、
《毛诗笺》
。< br>
刘熙:字成国,东汉北海人。东汉经学家,训诂学家。著有《释名》
。
邢昺:作《尔雅》
、
《论语》
、
《孝经》三疏。
陆佃:著有《尔雅新义》
、
《埤雅》
。
朱熹:
《 四书集注》
、
《诗集传》
、
《楚辞集注》
。
戴震 :字东原,安徽休宁人,清代卓越的思想家和学者,著有《原善》
、
《原象》
、
《孟子字义疏证》等。
段玉裁:字若膺,一字茂堂,江苏金壇人。乾隆举人,官四川巫山县 、贵州玉屏
县知县,曾师事戴震。著《说文解字注》
、
《六书音均表》等。
王念孙、王引之:
《广雅疏证》
、
《读书杂志》
。
俞樾:
《群经平议》
、
《诸子评议》
。
孙诒让
:
《名原》
、
《周礼正义》
。
训诂术语
曰、为、谓之
:这几个词不仅用来释义,而且用以区分同义词或近 义词间的细微
差别,使用这几个术语时,被释的词总是放在后面。
谓
:格式 是“甲谓乙也”
,用以说明这个词儿专指或影射某一特定的事物。谓一
般用以具体释抽象或以一 般释特殊的情况下,被释的词常放在谓的前面。
貌
:
一般在动词或形容词后 面,
使用貌字时,
被释的词往往是表示某种性质或某
种状态的形容词。
犹
:格式是“甲犹乙也”
。使用犹时,释者与被释者往往是同义词或近义词的关
系 。
之言、之为言
:格式是“甲之言乙也”
、
“甲之为言乙也”。使用这两个术语时,
1
必然是声训,
除了释义之外,
释者 与被释者之间有时是同音的关系,
有时是双声
或叠韵的关系。
读如、读若
:这两个术语是用来注音的。
读为、读曰
:这两个术语,是用本字本义来说明假借字的,又称作“破读”
。
当作、当为
:这两个术语是用来表示声误和字误的。
“凡易字之例,于其音之同
部或相近而易之曰【读为】
,其音无关涉而改易字之误则为【当为】
,或音可相关
义 绝无关者,定为声之误,则亦曰【当为】
。
”
互文见义
:谓上下两句或同一句子的上下两部分参互见义,互相补充。
析言 浑言
:
训诂中用这两个术语来说明近义词的通别。
所谓析言,
是指近义词同< br>中有异,而强调其异的一面;所谓浑言,是指着眼其共同性的一面,而不计较其
中细微的差别。< br>
读破
:
又称破字或易字。
这个术语包含两个意思:
其一是指 用本字来改读古书中
的假借字。其二是指改变一个字原来的读音以表示意义的转变。
反训
:用反义词来解释词义。
递训
:几个字展转相训,意义相同。
训诂的方法:
训诂 的八种主要方法:一曰据古训,二曰破假借,三曰辨字形,四曰考异文,五
曰通语法,六曰审文例,七曰 因声求义,八曰探求语源
。
据古训:
所谓据古训,
是指当我们碰到 一个有疑难的词儿时,
我们可以通过查阅
字典、辞书以及古书的注释,以找出对于这个词儿的确 切解释。
考异文
:
所谓异文,
是指某一句话中的某一个字,
在不同的版本或篇目中换成了
另一个字。
审文例
:所谓文例,包括连文 、对文、俪偶、上下文、整部书的用词等等。
(
1
)
连文:同义并列复合词( 简称同义复词)
;
(
2
)对文:处在结构相似的上下两个
句子中的相 同位置上的字和词。
(
3
)
俪偶:
若干句法相似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的 现
象。
探求语源
:
有时为了弄清某些训诂上的疑难问题,
需要从语源上求得彻底的解决,
这叫做探求语源法。
(运用探求语源的方法,不仅可以解决某 些训诂上的疑难问
题,还可以说明某些名物的“得名之由”。
)
1
、
《尔雅》
(秦汉之际)
:
①第一部成系统 的训诂专著:
《尔雅》
。标志着传统训诂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②乃秦汉 时人对先秦以及西汉故训加以总结汇编而成的一部训诂学专著,
共十九
篇目次:释诂、释言、释 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
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 、释畜。
③地位:
总结了经生们口口相传的先秦故训,
是后人解释先秦作 品的语言时必不
可少的工具书。
④注本:邵晋涵《尔雅正义》
、郝懿行《尔雅义疏》
2
、
《方言》
(西汉杨雄撰。这部书是我国古代方言学的最重要的著作)
3
、
《说文解字》
(东汉许慎著)
:
①特点: 每字的解说,大体包括析字、解义和注音三项。又叙目一卷,其内容则
是叙述文字源流、阐释六书理论以 及作书之旨。
《说文》于每字下说解其字义,
而这些说解又多与古训相符,
这便为后人 研读先秦两汉的经籍文献提供了极有利
的条件。
2